第5章 從頭到腳談養生,一次對生命的新的解讀(4)
- 從頭到腳談養生大全集
- 春之霖 小慈
- 4323字
- 2016-02-29 10:05:42
在機體受到外界刺激時,如果刺激的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適當,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且還會對機體產生保護作用。但是如果外界的刺激超出了機體的承受極限,則會有損機體健康,人體就會出現持續疲勞、失眠、乏力、食欲不振、記憶力下降、精神難以集中、煩躁不安等癥狀。
在大多數情況下,人體是不能適應外界刺激的,所以總會有疾病發生,這就要求我們要利用好人體的應激反應,激發人體的自愈潛能,達到祛病健身的目的。冬泳就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
雖說是冬泳,但是最好從秋天開始,連續游泳到冬天,不要間斷,這樣就有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冬泳鍛煉的過程,才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在下水前,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做準備活動,先把肌肉活動開,然后換衣服,適應一下寒冷的氣溫,讓身體涼下來,再下水。
一定要控制游量。一般來講,水溫在10℃~14℃時游20分鐘左右(約200~500米),水溫在10℃以下時,每低1℃就少游1分鐘,不能超量。
應該注意的是,霧天、風天、雷雨天以及酒后嚴禁冬泳;感冒(包括輕微感冒)初期和中期最好不要冬泳,但感冒后期和即將痊愈時是可以的。心臟病、肝病、腎病和肺氣腫等病情較重的患者,還有尚未發育完全的孩子,都不適合冬泳。
除冬泳以外,冷水浴也是一種能夠激發人體自愈潛能的好方法。選擇健身方式應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因人而異。
人體內的“醫生”——再生和愈合系統
在自然界中,水螅的自我修復能力是出了名的。水螅是一種圓筒形的無脊椎動物,你砍斷了水螅的頭,它又會再長出一個,甚至你把它切成好幾段,結果每一段都會長成一個完整的水螅。
那么,人類有沒有自我修復的能力呢?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有的時候,我們的手因為某種原因磨出了水皰,如果把水皰弄破并揭開外面的“皮”,就會露出里面粉紅色的“新肉”。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新肉”在逐漸地退去粉紅色,然后和原來的皮膚長成一體,用不了幾天就根本看不出來這里曾經磨出過水皰了。由此可見,人體也是擁有天然的自我修復能力的,這種自我修復的過程就叫做再生。
在自然界中,當器官受到損害時,再生是重要的彌補措施。但是,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再生能力也是利弊共存的,所以在對待再生這個問題上,人類和多數動物一樣,采取了一個折中的方案——把再生能力局限在一些特定的部位。
在人體內,再生能力最強大、最突出的器官就是肝臟,如果把一個人的肝臟切除80%,那么,只要剩余部分的組織是正常的,就可以在短時間內使失去的物質復原。實驗證明,肝臟復原與血小板有密切的關系,即血小板可促使肝臟再生。
肝臟還具有分解細菌、酒精和其他毒素的功能,是人體天然的“解毒器”。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依仗肝臟的這種功能而酗酒,因為一旦超出了肝臟的解毒功能,人就會酒精中毒,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千萬不要貪杯。但少量飲酒還是允許的,因為少量飲酒可以起到活血、化淤、通經、生發陽氣的作用。
正常人都知道要遠離毒藥,但是在生活中卻有許多人因為一些疾病而終生服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物進入體內以后,只能依靠肝臟來化解藥物的毒性,將之變成水溶性物質,從二便中排到體外,從而最大限度地使機體免受藥物毒素的侵蝕。
如果肝臟受到損壞,那么人體不僅不能完全解毒,體內的毒素還會通過血液運輸到全身,使人體百病叢生。因此,我們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肝臟,在生活中注意飲食平衡,進行適量的戶外運動,如踢球、散步、太極拳等。發怒會傷害到肝臟,因此我們要保持心氣平和,學會制怒并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另外,如果你出現骨骼微裂或單純骨折等情況,機體也能憑借著自愈力把骨折部位修補得完好如初。
順應規律生活,你就可以不生病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覺,雖然現在的醫學技術發達了,但是現代人似乎更愛生病了,每次去醫院都要排隊,在家里也會備一些常用藥,而以前的人們生活條件沒有現在好,每天要不停地勞作,卻很少生病,更沒有現在普遍存在的亞健康,這是怎么回事呢?難道說,我們現代人的體質還不如以前的人們嗎?
其實,不少人已經意識到了,現代人之所以容易得病,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違背了正常的生活規律。《黃帝內經》中說:“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現在的人不遵循自身和天地運行的自然規律,“以酒為漿”,嗜酒為命,而酒很容易讓人喪失理性,大量或經常飲酒,就會使肝臟發生酒精中毒而致發炎、腫大,影響生殖、泌尿系統健康。
“以妄為?!?,意思是說,現在的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胡亂地作息和生活,完全不按照自然規律行事,該睡覺的時候不睡覺,該吃飯的時候不吃飯,該結婚的時候不結婚,非要等到困極才睡、餓極了才吃、年歲大了才結婚,所有這些違背人體、自然規律的做法都是非常損耗人體能源的,從而導致疾病和過早衰老。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意思是說,人喝醉之后行房,盡情縱欲,耗散陰精,而陰精又是難成易虧的,若房事不節制,精液輸出過多,就會導致物質短缺,“腎陰虛”便由此而致。所以,房事養生的要訣在于得其節宣之和,既不能縱欲,又不能禁欲,真正做到靜心節欲以養陰,順天時避虛而保精。
“不知持滿,不時御神”,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人不知足,總是追求身外之物,而且窮追不舍,最后鬧得身心疲憊,煩惱多多。其實人體是很自足的,人的幸福也很簡單,只要吃的、喝的、住的滿足人體的需要,就會獲得健康和快樂,何必苦苦追求身外之物。如果因此失去了原本的健康和樂趣,那更是得不償失。
但是,現代人有幾個沒有違背這些最基本的規律呢?我們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再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有的人甚至是夜夜笙歌、天天沉醉,這樣的生活狀態,身體每天都在超負荷運轉著,又怎么會不生病呢?
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是什么決定了生育能力
我們都知道,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沒有生育能力了。《黃帝內經》中也論述過這個問題,黃帝問岐伯:“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意思是:人老了就沒有生殖能力了,是人的精力不夠,還是自然規律的限制呢?
其實,決定人生育能力的是腎臟。腎臟掌管全身精氣,它接受五臟的精氣而貯藏起來,只有在五臟精氣旺盛時,腎臟才有多余的精氣外泄;如果五臟的精氣衰敗,筋骨得不到濡養而松弛,人就會鬢發變白,身體感覺沉重,行走不穩,同時喪失生育能力。
在一般情況下,女子從14歲月經來潮就具備生育能力了,而到了49歲時,任脈空虛,太沖脈氣血衰少,月經停止,就喪失生殖能力了;男子16歲時,腎氣旺盛,精氣充滿,開始具備生育能力,而56歲時,肝臟精氣衰退,精氣衰少,腎臟衰退,形體疲憊,開始喪失生育能力。
不過,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年紀很大了,早過了理論上可以生育的年齡,卻還能生兒育女,似乎與上面的觀點相矛盾,這是怎么回事呢?因為,女子超過49歲,男子超過56歲之后,先天、后天的精氣是慢慢衰竭的,不會一下全部喪失掉。只要遵循養生之道,注意養護人的元氣,使氣血暢通,腎臟精氣有余,人就不會失去生育能力。
所以說,年齡并非生育能力的決定因素,現在不是經常有一些年紀輕輕的女孩子因為過度減肥導致子宮萎縮,不能生育了嗎?只要懂得養生之道,好好養護我們的身體,保證腎臟的精氣充足,就能延緩衰老,生育下一代。
為什么女人容顏易老,而男人卻不長壽
調查數據顯示,女人比男人衰老得更快,但是比男人更長壽,這是為什么呢?《黃帝內經》中提出:女子代表陰,女子的生命節律以七為一個階段性;男子代表陽,其生命節律以八為一個階段性。
《內經》中說道:“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薄褒X”,牙齒骨之余,是北方腎的表現,代表收藏。“發”是頭發,是肝氣的表現,代表生發之機。所以頭發的長短和生機是有關的?!岸叨旃镏粒蚊}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倍呔褪桥邮臍q的時候,開始有月經,太沖脈盛,乳房開始發育,這個時候就有了懷孕生子的能力。到三七二十一歲的時候,女子的腎氣已經長足了,生發之機也到了頂點,應該嫁人了。到四七二十八歲的時候,女子的各方面身體要素都達到了一個頂點,所以古人提倡女子在20歲左右結婚,就是讓她在28歲之前要生一胎,我們現在經常講最佳生育年齡是在23到28歲之間,就是這個道理。“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墜”,就是從35歲起,女人就開始長皺紋了。到六七四十二的時候,就開始有白頭發了。七七四十九時就閉經了,生育功能也喪失了。從這段論述我們可以看出,女人從35歲就開始衰老了。
而男人呢,他的生命節律是以八歲為一個周期,從八歲才開始發育,到十六歲的時候青春期才開始,“能有子”。到三八二十四歲的時候,是男子弱冠的年齡,就是剛成年,這個時候身體還比較弱,不適合結婚行房。男子最適合結婚的年紀是在四八三十二歲的時候,這時他的身體達到一個頂點,才真正成熟,所以古人提倡男人三十而娶。
西方著名哲學家叔本華曾經說過,孩子繼承的是母親的智力、父親的意志力。意志力是做事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即使不是很聰明,如果意志力堅定,也可能會成功。我們中國也有“三十而立”的說法,就是說男人只有過了三十歲,經歷了一定的磨煉,才能真正獨立,而且男人到了三十歲不管是身體的發育還是意志力的磨礪都進入了成熟時期,這時娶妻生子是最合適的。
四八三十二這個生命節奏過了,就是五八四十歲,這時男人的身體開始走下坡路,到六八四十八歲時開始真正衰老,到八八六十四歲的時候真正進入老年。
發育
有生育能力
適合生育
衰老
進入老年
男性
8歲
16歲
32歲
40歲
64歲
女性
7歲
14歲
28歲
35歲
49歲
通過這樣的對比我們可以明顯看出,男人的身體開始走下坡路比女人晚了5年,到正式進入老年時,男人和女人之間已經有了15年的差距,所以女人比男人老得快。但是很多數據顯示女人比男人長壽,為什么呢?這里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女人每個月都會來月經,可以排毒,而男人沒有這項生理功能,就缺少了一個排毒的途徑。另外,男人的社會角色決定了他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不像女人比較柔弱,難過的時候想哭就哭了,這是一種很好的宣泄,女人不這樣還會被認為沒有女人味。相反的,“男兒有淚不輕彈”,男人的情緒有時候得不到很好的宣泄,就會在身體內累積成為毒素。還有,男人損耗的是精,女人損耗的是血,我們說過精是可以變現成很多東西的,損耗掉了很難補養。從心理方面來說,女人更善于進行情感上的溝通,在男人看來,女人很愛嘮叨,其實這也是一種宣泄方式。通過對人傾訴或者嘮叨,她的心理毒素就排除了,而男人之間多是談公事,很少像女人一樣聚在一起談論自己的生活,這也是男人不如女人長壽的一個原因。所以,從生理特點、社會角色和心理等各方面來說,女人雖然比男人更容易顯老,但女人比男人更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