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從頭到腳說健康,透視潤澤生命的人體使用手冊(8)
- 從頭到腳談養生大全集
- 春之霖 小慈
- 4903字
- 2016-02-29 10:05:42
鼻炎的拔罐療法
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組織的炎癥。鼻炎的表現多種多樣。從鼻腔粘膜的病理學改變來說,有慢性單純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萎縮性鼻炎等;從發病的急緩及病程的長短來說,可分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此外,有一些鼻炎,雖發病緩慢,病程持續較長,但有特定的致病原因,因而便有特定的名稱,如變態反應性鼻炎(亦即過敏性鼻炎)、藥物性鼻炎等。
鼻炎是一種痼疾,令專家們都苦惱,拔罐是緩和鼻炎癥狀很好的方法。
拔罐療法
用刺絡拔罐法(過敏性鼻炎)
取穴:大椎、肺俞;大抒、身柱;風門、背夾脊(大椎至肺俞之間)兩側之華佗夾脊穴。
治療方法:每次選用1組穴,交替使用,先用三棱針點刺,以微出血為度,然后拔罐15~20分鐘。華佗夾脊穴用梅花針叩刺后拔罐。
療程:每日治療1次,5次為1個療程。
配圖
閃火罐法(過敏性鼻炎)
取穴:神闕
治療方法:用閃火罐法,每隔5分鐘拔1回,連拔3回為1次。療程。
療程:每日1次,約3日后病情緩解可改為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配圖
綜合拔罐法(萎縮性鼻炎)
取穴:肺俞、脾俞、腎俞、氣海;迎香、鼻通。
治療方法:第1組穴用單純拔罐法,或用針刺后拔罐法。留罐15~20分鐘。第2組用針刺,不留針,不拔罐。
療程: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
配圖
○嘴巴
嘴唇兩邊的“迎糧”之道
鼻子旁邊有個穴位叫迎香穴,而在嘴巴兩旁也有個穴位,叫迎糧穴。從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鼻子是用來聞香味的,而嘴巴是用來吃東西的。
現在有很多素食主義者,他們覺得吃素就是吃蔬菜。還有些人認為菜是好東西,比飯好吃,也比飯有營養,所以“少吃飯,多吃菜”的飲食觀念也風行起來。
其實我們的祖輩早就給我們指了條明道——“迎糧”,就是說人要多吃大米、玉米、高粱、地瓜、胡蘿卜、土豆等種子類糧食。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知道蔬菜要做得可口需要大量的油,現在這不是什么問題。但過去的時候,人們缺衣少食,能吃飽就已經是最大的幸福了,想吃點有油水的東西更是困難。所以蔬菜類的制作一般都是用水煮煮加點鹽就算完了,根本談不上可口,而土豆、地瓜等種子類的食物不需要加油,煮熟后就香噴噴的,引起食欲,還容易飽腹。因此,幾千年來,我們的祖輩們都是用種子類的食物作為口糧的,蔬菜只是輔助。
然而就是這么簡單的飲食,那時人們的體質也相當不錯,更沒有現在常見的富貴病。
另外,少吃飯、多吃菜,從科學營養的角度來看,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對身體健康極其不利。米飯以及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是我們身體所需的主要“基礎原料”。在合理的飲食中,一天人所需要的總熱能的50%~60%來自于碳水化合物。如果我們每頓都少吃飯、多吃菜,就不能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滿足人體的需求,長期下去,人就會營養不良,疾病也會不請自來。
還有一些女性為了減肥,就盡量少吃飯、多吃菜,甚至光吃菜、不吃飯,這也是不可取的。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攝取熱量過多而消耗過少,造成熱量在體內過度蓄積,而產生熱量最多的營養成分是脂肪,所以胖人往往在食量過大、吃肉過多而運動過少的人群中產生。單從飲食上講,米、面等主食中含有的脂肪成分并不算多,而脂肪往往由副食中的油和肉類中獲得。多吃蔬菜不是壞事,但大部分蔬菜要用油烹調才可口,這樣不僅容易造成熱量蓄積,達不到減肥的目的,吃下去更容易得病。
看唇知健康——嘴唇是疾病的“信號燈”
人們一向不太注意保護自己的嘴唇,更沒有給嘴唇足夠的重視。其實,嘴唇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僅能為一個人的外貌增色添彩,還能反映出一個人的身體是否健康。正常人的嘴唇紅潤、干濕適度、潤滑有光,如果健康被破壞,嘴唇的色澤就會發生變化,及時給你信號。
1.嘴角裂紋
嘴角裂紋常常是在有神經性皮炎的情況下出現,也可能是嘴受了酵母菌感染的象征,患糖尿病時就會出現這種現象。缺乏維生素C會影響結締組織和皮膚的再生,也會導致嘴唇出現裂紋。
2.嘴唇蒼白
正常情況下嘴唇的顏色應該是健康的深紅色。如果一個人的嘴唇經常是蒼白的,可能意味著貧血,這種現象在女性中比較普遍。
3.嘴唇發黑
消化系統異常,如食欲不佳、便秘、腹瀉、腹脹時,嘴唇會呈黑色。
嘴唇上出現黑色沉淀、深色斑,可能是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或消化道長息肉,亦有罹患梅毒的可能。
4.嘴唇青紫
血液循環不佳所致,易患心臟病、貧血,有中風的傾向。極度寒冷時,身體末端血液循環不良,嘴唇也會呈現青紫色。
5.唇色深紅
心臟衰竭缺氧或罹患肺病時,嘴唇會呈深紅色。
6.雙唇厚薄有別
上唇較薄的人,先天心臟較弱;下唇較薄的人,先天胃部較弱。
7.口唇潰爛
口角部位疼痛、潰爛,顯示患了口角炎。右口角潰爛,應該戒酒,飲食盡量清淡;左口角潰爛,戒吃零食,少吃甜食。
8.嘴唇附近起水泡
可能患有慢性胃病或肺炎。若嘴唇腫大、起泡、滲液,也可能是化妝品引起的唇炎。
9.唇緣長顆粒
嘴唇四周長顆粒,表示糖分攝取過多,應該節制。罹患肺炎、胃病時,唇邊也會長出小顆粒。
不要認為嘴唇只是外觀上的問題,對于健康來說,嘴唇也有著無可替代的價值,所以,好好保養你的雙唇吧。
舌頭是感知體溫的天然“溫度計”
俗話說:“觀舌診病,中醫一絕。”舌診是中醫具有特色的診斷方法之一。由于人體五臟六腑直接或間接地與舌相聯系,因此從病理上說,臟腑氣血的病變亦可反映于舌。而觀察舌的病理變化,反過來亦能診察內臟的病變。中醫診病時,總要請病人把舌頭伸出來看一看,然后結合其他情況決定診斷和治療。那么,從舌頭上究竟能看出哪些奧秘呢?
1.看舌苔
舌苔是指舌面上一層薄垢,好像陰暗潮濕的地上生的苔蘚一樣。
(1)舌苔過白。多屬寒證。薄而滑的多為外感風寒,厚白而滑者多為寒濕或寒痰。但臨床上也有里證和熱證而見白色舌苔。
(2)舌苔發黃。一般多見于熱性疾病的過程,表明邪正相爭十分激烈,病已入里,邪已化熱。
(3)舌苔發黑。主要是舌絲狀乳頭增殖變黑所致。黑苔的色澤,可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淺不同。黑苔在臨床上雖然比較少見,但中醫認為病人出現此苔,一定病期較長,病性比較復雜、比較嚴重。
另外還有幾種舌苔顏色也應引起注意:舌苔灰白相兼或膩薄滑,多為里寒,為體弱兼熱性病,或病久兼消化不良癥的征象。全舌淡紫帶青,潤滑無苔為傷寒陽證。舌苔呈褐色,常見于腸梗阻。
2.看舌面
舌面異常主要有如下幾種表現:
(1)裂紋舌。舌面上的裂紋有深裂、淺裂以及各個不同方向的裂溝和皺紋。病理性的舌裂常與萎縮舌同時存在,可見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患,以及營養不良性疾患和B族維生素缺乏癥等所致的慢性舌炎病例,故常兼有舌痛、口干等現象。中醫認為,裂紋舌而見舌面干燥者,多為津液不足;兼有熱盛者,還可見舌質紅絳。
(2)點刺舌。是指舌上有很多紅刺群突出舌面,好像草莓的果實一樣。點出現于舌尖或舌邊,表示熱盛,可見于各種發熱感染性疾病或大面積燒傷病人;點刺出現于舌中,多為熱毒更盛或熱入血分,容易發生休克、神志不清。失眠、便秘或夜間工作緊張的人,以及維生素缺乏、營養不良和大腦皮質功能失調等,也可出現舌面上的紅色點刺,中醫稱為陰虛火旺。舌面點刺還有痛感,經休息,調整營養結構和使大便通暢后,點刺會較快消失。
(3)淤積舌。常常有人發現自己的舌尖或舌邊上有散在的紫黑色淤斑或淤點,中醫認為這是淤血郁阻的表現。在青年女性中較為常見,多有月經不調、月經色深,常有血塊、痛經等癥狀,運用調經活血的藥物治療,癥狀可消失。不少腫瘤病人,舌上有淤點、淤斑,有時伴隨青紫舌一起出現,常見于肝癌、胃癌、鼻咽癌和白血病。因此,如果舌頭上突然出現淤點、淤斑,應該進行詳細檢查。
(4)光滑舌。舌面光而無津,也沒有舌苔,平如鏡面,望之發光,也稱“鏡面舌”。據中西醫結合臨床觀察,光滑舌是舌上無苔無點、舌絲狀乳頭和蕈狀乳頭全部萎縮,是舌炎晚期的表現。光滑舌可見于維生素C嚴重缺乏、惡性貧血、高熱長期不退、肝硬化和肺心病的衰竭期、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中毒性休克、腦性昏迷等疾病。研究證實,造成舌黏膜上皮細胞壞死的各種因素都可能導致舌光如鏡。
看舌苔和看舌面都是中醫望診中常用的方法,有經驗的醫生通過這兩種方法就可以看出疾病的端倪。此外,還有看舌體、看舌質等方法,這里不再一一論述。
舌頭可以呈現臟腑的變化
我們常常會在小說、影視劇里看到某某咬舌自盡了;去醫院的時候,醫生會讓你把舌頭伸出來,然后告訴你得了什么病;一群女人東家長西家短地說閑話時,人們會說,她們又嚼舌了……
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與舌頭有關。這里我們只談談中醫是怎么看待舌頭的。
中醫診病特別重視舌頭,認為舌為心之苗,人體五臟六腑的變化都會在舌上呈現出來。
舌尖為心、肺的反映區。當一個人上火或咽喉疼痛時,舌尖往往會發紅,如果病情比較嚴重,舌尖就會潰瘍。
舌頭的兩邊是肝膽的區域,如果兩邊發紅,甚至發紫、潰瘍,說明此人肝火旺盛,近來脾氣比較大。
舌的中間反映脾胃,如果舌頭中間有裂紋,說明脾胃虛。
舌根為腎,如果一個人的腎陽氣不足,舌根就會發白,這樣的人容易出現手腳冰涼。如果一個人的手腳愛出汗、尿黃、腰酸,舌根就會發紅。
舌的顏色代表人體內有著不同的病癥。
插圖《從頭到腳》1-60
口水太多,脾腎有話說
我們習慣上把唾液稱為口水,其實中醫認為唾和液是兩個不同的東西,《黃帝內經》中說得很清楚,“脾為涎,腎為唾”。如果一個人的口水過多,就說明脾腎出現了問題。
唾多而且黏稠,口中還伴著苦味,往往說明是脾熱,這時候一定不要吃辛辣的食物,牛羊肉也盡量少吃,可以吃一些清脾熱的藥物,如梔子和連翹等。口水多,且伴有咸味的話,這可能是腎虛的征兆。
很多小孩子特別愛流口水,如果大一點不流了還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但如果都七八歲了還在流口水,這就說明孩子脾虛。脾是主肌肉的,如果脾虛,嘴角就不緊,不能抑制口水外流。
口水多了不行,但少了也不行。如果嘴里總是干干的,這就說明你的津液不足,是內燥的表現。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多喝水,多吃酸味的食物,以及多吃水果,蘋果、梨、葡萄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只要含水分很多就可以了。
腎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唾液來自于腎脾,對人體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呂洞賓將唾液喻為長生酒:“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唾液對養生十分重要,經常咽口水不僅可以治病,還可以延年益壽。具體方法是:用舌頭在口腔內攪動,等到唾液滿口時,分三次咽下,并用意念將其送到丹田。別小看了這個簡單的養生法,只要你堅持下去,就會受益無窮。
睡覺的時候為什么會磨牙
有人在晚上睡覺時常發出咯吱咯吱的咬牙聲,自己卻沒有感覺,醫學上把這種磨牙稱為夜磨牙癥。
夜磨牙的原因目前還不是特別清楚。不過,從臨床來看,由蛔蟲病和胃腸功能紊亂引起磨牙的例子比較常見。
在人體腸道內寄生的蛔蟲能分泌多種毒素,如神經毒素、過敏毒素、溶血毒素以及酶性毒素等。此外,蟲體排出的某些代謝產物也會不斷刺激正在熟睡中的人體大腦的相應部位,使有些人夜間咀嚼肌持續收縮,從而造成磨牙現象。研究發現:如果兒童白天玩得過于興奮,或者白天工作過于緊張,夜晚睡前還忙碌不停、過于疲勞的成人,入睡以后雖然大部分大腦皮質處于抑制狀態,但還會有一部分區域(如腦橋的三叉神經)處于興奮狀態。這樣,它就會發出“信號”命令面部的咀嚼肌做短暫持續的收縮。于是,睡著的人就表現為下巴不由自主地上下左右前后運動,從而發出“吱吱”的磨牙聲。
一般來講,夜磨牙不是病,同做夢、說夢話一樣,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情緒過度緊張或激動,不良咬合習慣以及腸道寄生蟲感染等,往往會增加夜磨牙次數。而嚴重的夜磨牙會加快牙齒的磨耗,出現牙齒過度敏感的癥狀,甚至造成牙周組織損傷、咀嚼肌疲勞等。所以,夜磨牙還是應該從病因入手,積極防治,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1.消除緊張情緒。解除不必要的顧慮,心胸開闊,合理安排工作。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起居有規律,晚餐不宜吃得過飽,睡前不做劇烈運動。
3.糾正牙頜系統的不良習慣。如單側咀嚼、咬鉛筆等。
4.佩戴牙列墊。如果經過以上治療仍未見好轉,則應到口腔醫院制作一個牙列墊,晚上睡前戴在牙列上,早晨取下。牙列墊可消除干擾,緩解肌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