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大腦就愛找借口(8)

當然,白日夢其實是一種自我的體驗和滿足,是對自我心理的一種宣泄和解脫,它可以幫我們緩解緊張的情緒,讓自己的思想放松下來,因此,它可以說是我們自身的一種心理防御機能。有時候,白日夢本身就會產生治療的效果。做夢者可以通過想象改變自己的心情,讓自己開心。重溫那些能給我們帶來安全感和愉悅感的白日夢,可以幫助我們應付現實生活中難以克服的局面。但是如果過于沉迷在消極的白日夢中,對解決情緒問題反而更加不利。

當我們在面對壓力、挫敗和單調時,我們會做逃避式的白日夢,它能讓我們轉向另一個世界,一個理想化的情境,使自己得到些許的滿足和安慰。因此,它也是一種有益的自我交流的方式,有利于化解不良情緒,促進心理健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激發創造力,幫助我們解決難題。

白日夢原來有這么大作用。那真應該多做做白日夢。其實白日夢是可以訓練的,試試下面的方法:

順暢地呼吸,不必刻意地去想或者不去想,此時腦中出現的任何想象、念頭,都讓它像一朵云那樣自然地聚來與散去……

聽一些節奏舒緩的輕音樂,或者,干脆用耳塞輕輕堵住雙耳,什么也不聽。

輕輕按摩頭部、面部,尤其是眼睛四周與太陽穴。

另外,如果通過想象一個積極的場面,比如歡呼雷動的掌聲,我們還能夠提升自信心,表現得更加優異;而通過仔細思量消極的事件,我們可以改變未來的行為。

在盡量減少外界刺激的情況下,任憑大腦做非主動的緩慢游思——在冥想中,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陽光、沙灘、海浪,或者晴空、白云、草場……

為什么許多人會夢到自己考試

做夢考試,是很多學生都經歷過的一件痛苦的事。這種情況,很多時候是由于我們在現實中碰到了考驗,而這種考驗喚起了我們內心深處的焦慮。就是說,現實中的應聘焦慮,進入夢中,化成了我們經歷過的考試焦慮。

“最近,常常做一個噩夢,雖然醒來后知道這只是一場夢,但做夢時的痛苦感受還是清晰地留在記憶里。太難受了!”

一位大學生在論壇里發帖子,講述他的遭遇。“夢中的情景,是大學時遇到的一個難關。當時對我來說,要解決幾乎不可能,除非有奇跡。但是如果不解決,我的大學就白讀了,我就完蛋了。”

“然而,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我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還創造了學校歷史上一個經典的案例。只是,雖然問題解決了,但它卻經常出現在我的夢中,每次夢到這一情境,都會重新體會到當時極其無助和惶恐的感受,于是每次都是一個噩夢。最近幾年,不知道夢到了它多少次。”

在這位大學生的帖子后面,跟帖談的都是自己高中時的考試焦慮。

考試夢一般有兩層含義:“超我”的懲罰、“本我”的鼓勵。有時還會有道德的考驗。“超我”的懲罰:“超我”是規則層面的力量,“本我”渴望為所欲為,“超我”控制“本我”,“自我”協調“超我”和“本我”。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超我”強大的人,就很容易在面臨考驗時感到焦慮。但是,這種焦慮并不僅是生存性的,也帶有懲罰性。

小時候我們擔心通過父母要求的那一關,高中則變成擔心通過高考這一關。高考最重要,也最煎熬。盡管以后我們走入社會,面臨著其他各種各樣的考驗,但高中的考試焦慮仍然是我們所體驗過的最強烈的焦慮。由此,不難理解,當上述大學生說出自己的噩夢后,其他人回帖時,談得最多的就是高中時的考試焦慮。

強大的“超我”所引起的焦慮和懲罰,是考試夢很明顯的含義。不過,這還不是考試夢最關鍵的信息。最關鍵的信息其實是本我的鼓勵,或者說,是本我對超我的反抗。做考試夢的人,盡管在夢中沒有通過考試,但現實生活中,他卻已經通過了這些考試。也就是說,他經過艱苦努力后,是通過了考驗的。所以,當我們再次面臨考驗時,也就會夢到曾經面臨過的標志性的考試事件。

道德,是典型的“超我”層面的內容,而所謂的為所欲為,則是典型的“本我”層面的內容。道德感很強的人,也即“超我”很強的人,在渴望順從源自“本我”的愿望時,勢必會引發“超我”和“本我”之間的強烈沖突。“本我”的強大很重要,因為它是我們的人格力量的源泉。一個“超我”太過于強大的人,我們會覺得這個人沒有魅力、沒有意思,而一個“本我”強大的人,盡管他看上去可能令我們不快,但我們很容易被他吸引。

然而,如果我們強行走向與“超我”相反的方向,那勢必會更強烈地引發“本我”和“超我”的激烈沖突。這樣一來,考試夢可能會出現得更頻繁。

夢中的記憶是可靠的嗎

人們都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夢到一組彩票中獎號碼,立馬按照記憶中的數字去買彩票,但卻沒有中獎;碰到熟人忘記名字;忘記買東西就回家……

狄先生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情,他和妻子在描述共同目睹的事情時,發生了嚴重的分歧。那是一年夏天,狄先生和妻子從朋友家吃過晚飯后駕車回家。狄先生開著車,他的妻子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在一個十字路口,他們停下來等待綠燈。這時,狄先生的妻子看到右手邊一個男人騎著自行車,前進方向與他們相同。這時,突然不知道從哪里竄出另一個人,上前把騎自行車的男人從自行車上拽了下來,然后用一把小刀猛刺。狄先生的妻子聽到了一聲聲慘叫,她馬上拿起了自己的手機,撥通了110,但是電話占線,需要等待。

當110打通之后,已經是1分鐘以后的事情了,兇手早已經逃之夭夭。這時,交通信號燈變成了綠燈,狄先生繼續開車,他的妻子在電話里描述剛剛發生的一切。受害人是一個二三十歲的男人,他在遇襲時騎著自行車,兇手則是穿著一條牛仔褲。然而,狄先生卻與他的妻子發生了爭執,原來是因為他們對兇手的身高、衣服的樣式等特征的描述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很快,他們發現唯一能夠統一的就是兇手是一個二十幾歲的男人,作案兇器是一把小刀。其他方面,他們各執一詞,使得警察感到有點兒無所適從。

兩個人在同樣的時間以同樣的角度共同目睹了整件事情的發生,而后又經過同樣的相隔時間來回憶,卻有著不同的結果。

記憶真的沒有想象的那么可靠。以前,我們相信自己可以看見眼前所有的事物,但是無意視盲的發現證明了我們的固有觀念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同樣的,我們對記憶的認識與記憶的真實工作情況也存在巨大差別。實際上,人們的記憶信息并不是現實的復制品,每次回憶都是一個信息重新整合的過程,這個過程還要受到個體主觀意識的制約。

記憶信息可以永久的儲存在人類的大腦中,而且這些信息是不會發生任何變化的。事實上,很多信息的確是被完好無損地儲存在大腦內,但這并不能代表所有信息都以這種方式存儲。人類大腦不會記錄所有傳入的視覺、聽覺信息,這已經被很多記憶領域的心理學家所認可。他們認為至少有很多細節信息是沒有經過大腦處理的,所以也就更談不上存儲了。

同樣,大腦中的潛意識會在人們睡眠的過程中,慢慢地釋放出來。很多在清醒的時候被遺忘的事情,可能在睡眠過程中出現在夢中。但是,潛意識中對某些事情的記憶可能只有部分,不能還原整個事件。因此,夢中的記憶更加不可靠。

在現實生活中,物體相對來說是比較固定的,不會連續地發生變化,人類大腦的認知系統不需要隨時準備察覺這些變化,比變化視盲更糟的是錯誤的認識,人們認為自己可以發現所有的變化。因為如果不是這樣,那將是對大腦有限資源的嚴重浪費。

在日常的生活中,認知系統不會給人們任何有關變化視盲的反饋信息,人們只能夠意識到那些已經察覺到的變化,而對于沒有察覺到的還是一無所知。這樣,人們就逐漸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借助自己所擁有的敏銳辨察力,除了那些微乎其微的變化,其他的變化都逃不出自己的雙眼。

做夢也能讓人產生巨大的恐懼嗎

人類每天都要保證一定的睡眠,夢境可以改善睡眠和增進健康,但如果所做的夢正是導致失眠的原因呢?我們將如何對待?

噩夢通常發生在青春期前的兒童身上,當然,和夢游、夜間恐懼一樣,少數成人也經常做一些苦惱的夢。這種夢時間長、情節復雜、越來越可怕。當事人通常被驚醒,噩夢還歷歷在目。

長期的壓力、創傷及一些常見的冥思會引發噩夢。不過,更多時候,噩夢是由內心深藏的情感重負造成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把夢理解為潛意識發出的催促,要我們注意內心的自我。雖然噩夢通常無害,但它們如此嚇人,足可以讓當事人不敢入睡。夢是人在睡眠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正常心理現象。一般情況下,人在睡眠時大腦神經細胞都處于抑制狀態,這個抑制過程有時比較完全,有時不夠完全。如果沒有完全處于抑制狀態,大腦皮層還有少數區域的神經細胞處于興奮,人就會出現夢境。由于少數細胞的活動失去了覺醒狀態時的整個大腦皮層的控制和調節,記憶中某些片斷不受約束地活躍起來,可能就表現出與正常心理活動不同的千奇百怪的夢。

要對抗噩夢里的恐懼,可以將夢展開,克服這種體驗。要達到這一點,噩夢必須是“清晰的”。上床睡覺之前,靜靜地坐下,告訴自己你將全神貫注于你的夢。做夢時,盡量研究夢境里的物體、行為和場景。噩夢開始后,正視你的恐懼,問問你的恐懼為什么為出現在你的夢里。

冥想可以緩解做惡夢帶來的后遺癥,古代冥思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幻想術。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在心眼中看到的各種情景、物體、人或行為歷歷在目,幻想術越是有效。幻想將我們的思想集中在具體的事物上而不是對睡眠的焦慮上,作為冥思的一種形式,幻想調節我們的呼吸,降低心率,促進放松。

幻想在改善睡眠中的最有效的功用是引發睡眠。如果我們在心眼中為自己創造了最佳的睡眠地方,當我們想入睡時,我們就會尋找這個地方。同樣,當我們夜里醒來,再難入睡時,可以使用這一方法。

成功的睡前幻想在于提高你的觀察力,吃飯時,既要飽口福又飽眼福。注意所有盤中食物的顏色,細細體味各種滋味;有趣的標志物,如一個古香古色的郵箱,一個報刊亭,一個花攤?

與冥想有共同作用的催眠術是將病人置于一種深度放松狀態下,各主要器官功能暫關閉。催眠師將積極的暗示信息輸入到病人的潛意識中,這些暗示在病人昏睡中和清醒后都對他們的感知和行為有一定影響。

已證明,催眠可以成功地治療引起失眠的某些常見的原因。雖然催眠能否直接促進睡眠尚無研究,但不妨試試直接催眠法,催眠師可能給你某些暗示,睡前一杯熱牛奶確實對睡眠有效,它能使你頭一沾枕頭就呼呼大睡,并能保證你養精蓄銳,享受高質量的睡眠。

夜晚睡眠階段出現全身肌肉麻痹現象,在麻痹現象未消退之前就會醒過來。這種毛骨悚然的經歷意味著我們醒來一兩分鐘內發現自己一點也動彈不。盡管這種經歷很嚇人,其實睡眠麻痹一點危險也沒有。不過,這種情況會嚇得人不敢入睡。這種體驗具有遺傳性,尚無有效辦法治療,但還有些人患有一種稱作嗜眠發作的綜合癥。這種人不是不能入睡,恰恰相反,他們突然不可控制地入睡——入睡前常常肌肉完全無力,出現幻覺。這種現象能極大地削弱人的能力——不只是因為隨時都可能睡著的情況所含的社會意義。

我們已經知道睡眠的諸多可能的原因,其中一條是使身體得到修復并恢復活力。然而,現代生活打亂了睡眠的自然規律,人們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使用人工照明將人類活動延長到深夜。工作場所通常壓力很大,許多人沒有時間放松,等到上床睡覺時已是筋疲力盡。再考慮到其他對健康不利的因素,如粗劣的飲食、吸煙、消費大量的咖啡因和酒精,導致失眠,進而引發恐慌。

為什么會讓自己“故意地自作自受”

生活中,有些人總是在關鍵時刻“掉鏈子”,而且每次都能為自己找個很好的理由,讓人無從挑剔。比如,獻血的時候,他突然生病了,于是自然躲過這一劫;比如,交作業的時候,突然電腦壞了,于是自然可以延期……有時候,會讓人難以相信真的有這么巧合嘛?不過,生活中這樣的人確實不少。

一位在金融公司工作的朋友,幾年前準備考注冊會計師,就早早買下一堆資料。你每次和她遇上,都少不了幾句備戰之詞,很“有譜”的樣子。可是臨到考試,她突然發燒了,燒到進了醫院,結果錯過考試,你覺得真是場意外。這是第一年;第二年,她繼續苦哈哈,要命的是,就在考試當天,她騎自行車時被車剮了,考試又泡湯了,你覺得她命太不好了;第三年,你都可以預期倒霉的她是不是又有事了,果不其然,她媽報病危,她當即飛回老家,老媽都這樣了,哪兒還有心思考試!

心理學上有一種“故意地自作自受”,當人們預期到自己可能失敗時,往往會做出一系列導向失敗的行為。用意很簡單,主要是為了在失敗的時候,昭示大家:不是我能力缺乏,都是外界惹的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冶市| 金川县| 崇文区| 金昌市| 新宾| 阿拉善盟| 商城县| 周至县| 兴海县| 丽江市| 林周县| 洪雅县| 西华县| 台州市| 金寨县| 和顺县| 宁强县| 察哈| 东宁县| 绿春县| 泌阳县| 阳城县| 水城县| 福清市| 西盟| 井研县| 遂川县| 墨玉县| 兴国县| 攀枝花市| 宁津县| 贵德县| 健康| 大新县| 永城市| 那曲县| 波密县| 晋城| 新蔡县| 宜章县| 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