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時間是什么(1)

時間是什么

要給時間下一個本質的定義并非一件簡單的事。但許多偉人的行動已告訴了我們:時間是成功賴以生存的土壤,是驗證我們智慧和毅力的試金石。

時間是什么?或許你對這個問題感到茫然,正如北非希波的一位大主教奧古斯丁在1500年前就曾說:“至于時間是什么,如果沒有人問我,我還明白;如果我想給問我的人講清楚,我反而不明白了。”

的確,要給時間下一個本質的定義并非一件簡單的事。

世界上許多卓有成就的人都有著他們獨特而不同凡響的時間觀。這種時間觀引領著他們不斷前進,而走向了人生輝煌。

杰克·韋爾奇曾說:“我的產業這樣美、這樣廣、這樣寬,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地是時間。”

格魯夫認為:“在所有的批判家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富蘭克林的名言是:“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

因而,他們大多惜時如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就是他們的時間觀。

愛迪生在隆重的婚禮儀式上因突然想起一種解決自動電報的辦法,竟撇下新娘和賓客直奔實驗室;福樓拜經常為了寫出流芳百世的文學精品,整夜不眠,致使塞納河上的漁夫和輪船船長們都習慣地把那整夜通明的窗口作為前進的燈塔……

這些偉人的行動告訴我們:時間是成功賴以生存的土壤,是驗證我們智慧和毅力的試金石。世界正處在一個社會大變革的偉大時代,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興起,人們不斷地變革著自己舊的生活方式,也不可避免地變革著舊的時間觀念。越來越多的人從自己的切身感受中認識了時間的價值。為了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時間,更加高效率地做事,人們在時間觀上要率先來個根本變革。這絕不是個人意志的產物,而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

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人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白白浪費時間,卻還毫不可惜。其原因是由于他們不懂得時間的價值,不了解時間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一切節約歸根結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省,時間便是人們個人能力發展的地盤。“時間就是金錢”講的正是這個道理。尤其是在現代化建設突飛猛進向前發展,世界新技術革命日新月異的年代,時間顯得尤其重要。

在今天這個社會高速發展的時代,“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已成為人盡皆知的名言。而效率的高低,又是和時間的節約密不可分的。爭取了時間,就能創造更多的價值,獲得更高的效益。因此,講求效率,實際上反映的是人們對時間更加重視。不講究時間和效率的社會,只能是死氣沉沉的社會。消沉、懶惰、貪閑,會使一個民族退化甚至消亡!因此,珍惜時間應該成為人們必備的高度價值觀的重要標記。

在時間上的獲取,人人都是均等的。時間對每個人的贈與都是均等的,但對時間的感覺每個人都往往不一樣。人們常常把文件、修養從自己的性格特點、生活態度投影于時間感上,人們的時間觀念怎樣,可以大體評價地的工作效率怎樣,以此來評價他是不是在有效地利用時間。

每個人的時間和成就欲決定了他所具有的時間觀念。時間感是人們對時間的各種感覺,或快或慢,或白天或黑夜。成就欲是人們想獲得成就的欲望,它驅使人們獲取某種成就,經過百折不撓的努力,克服重重障礙,達到目的。成就欲的滿足,不但在于獲得成就后所享受的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滿足,而且在于為取得成就而奮斗的整個過程。

人必須有較高的成就欲。只有這樣,他才會制定出一個高標準,努力去做不易做成而又值得做的事情。為了他的目標,可以辛勤努力地工作,不畏懼困難,敢于冒險。

一個人具有什么樣的時間觀念還要取決于他的果斷性。果斷性,即人們決定問題、辦事情干脆利落,這是每一位管理者都必備的素質。在現實生活中,一些高效能人士對問題一掩再拖,一直拖到不能解決為止。他們往往把時間看做是靜止不動,而不是“飛行中的小鳥”,致使問題堆積如山,遇事不果斷,該拍板的不拍板,不必要地花費大量時間,給工作帶來嚴重損失。

杜拉克指出,做事具有高度效率的人,未必是所謂聰明的人,也未必是知識淵博的人。一個人的辦事的高效率不一定與一個人的聰明才智畫等號。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呢?他還指出:有效性是可以學習的。工作的效率可以從學習中得來,其思想是把辦事講求效率當作一種日常要求和習慣,其方法就是講究時間運籌,那么,你就會逐漸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讀懂你的時間

要真正明白“時間是什么”這個問題,你還必須讀懂時間。你至少要明白,時間比任何東西都值錢,一切的節約。歸根到底都是時間的節約,時間既公平又偏私,時間無限而又有限,延長時間就是延長生命。

1.時間比任何東西都值錢

時間不夠用,往往是現代人,尤其是成功創業者面臨的最大挑戰。美國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指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美國家庭屬于“忙碌家庭”,時間不夠用是大多數家庭所共同面臨的巨大困境。

然而,為什么時間會不夠用呢?我們來看一看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吧!

在每一個十字路口,紅燈方向的車輛排成了一條長龍;在每一輛公共汽車站前,都有一大群翹首遠望的等車族;在商場的收銀機前,都有排著1米以上的隊伍等著結賬;在每家銀行服務臺前,都有等得不耐煩的長隊人群,但又都不得不等下去……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吞噬我們時間的陷阱。雖然我們越來越注重時間,比過去更會安排時間,而且也發明了一些節省時間的產品,比如方便面、速凍食品、速溶咖啡、洗衣機、洗碗機,等等,但是我們仍然處在一個時間不夠用的時代。

處于這樣一個時間如此“少”的時代,企業也好,個人也好,必然要考慮的問題是:

怎樣才能每天用較少的時間完成較多的工作?

怎樣才能創造自我提升的機會?

怎樣才能增加空閑的時間和娛樂的時間?

怎樣才能增加收入和提高工作效率?

……

時間之所以如此少,還在于時間本身的特點,它具有單向性,只向前走,不向后移。因此時間讓人感到無法挽救,只要是已過去的一分鐘,就絕不會再來。

我們不可能像儲蓄一樣,把空白的時間儲存起來,留待急迫時再用,而是只能公平地享受時間老人賜予我們的一天24小時。我們所得到的時間僅僅是當時,也就是今天的此時此刻,而對于這一刻的前一秒和后一秒,都不能由我們支配。如果虛度了此刻,那么此刻的時間就永遠也不會再回來。

因此,我們必須牢記,虛度了“今天”的這一天,那么這一天就永遠消失了。所謂“今天”的這一天,就是昨天我們想要安排做各種事情的“明天”。

2.時間既公平又偏私

英國學者赫胥黎說:“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24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24小時。”不管你是王公貴族還是奴仆乞丐,不管你是工人、農民,還是學者、藝人,每天不都是“24小時”嗎?為什么又說“不是24小時”呢?這是因為“24小時”的量是一樣多,但是“24小時”的質卻大不相同。誰勤奮,誰就能夠在相同的“24小時”之內學到知識、掌握技術、獲得智慧;懶散者的“24小時”就會白白度過,一無所獲。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的時間是等量而不等質的。也就是說,在相同的時間內,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收獲。許多人在同樣的環境里生活了二三十年,有的人成了政治家、思想家、文學藝術家、科學家,或杰出的企業家;有的領導革命成功;有的做出了發明創造,獲得豐碩成果;而那些不珍惜時間的人,都被時間老人所鄙薄、所拋棄,終生碌碌無為。

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馬克思23歲就成了德國有名的哲學家。一位青年黑格爾派的政論家向朋友們介紹馬克思時說:“他既有深思熟慮、冷靜、嚴肅的態度,又有最敏銳的機智。設想一下,如果把盧梭、伏爾泰、霍爾巴赫、萊辛、海涅和黑格爾結合為一人——我說的是結合,不是湊合——那么結果就是一個馬克思博士。”馬克思30歲以前,在哲學領域里就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

我們翻開科學史就會發現,那些獲得重大發明創造的人,多數人都是在青年時期。羅斯門對701名發明家進行了研究,這些人的首次發明的平均年齡為21.3歲;他們之中76.6%的人在35歲以前就獲得第一項專利,平均年齡為29.8歲。

發明大王愛迪生21歲時就發明了表決機,取得第一項發明權;29歲發明留聲機;32歲發明了燈泡。愛迪生做起發明創造來廢寢忘食,他研制電燈泡那段時間常常是夜以繼日幾十個小時不停地工作。愛迪生一生在專利局登記的發明創造有1328種,僅在1882年,他申請立案的專利就達141種之多,這一年平均兩天半就有一項發明問世。愛迪生從21歲獲專利時起,到84歲去世,在63年中平均每年有21項發明。愛迪生一年的時間相當于平常人多少年,簡直無法換算。

高爾基面對青年人,熱情地鼓勵說:“要愛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沒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沒有再比青春更珍貴的了!青春就像黃金,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其中的奧秘就是不荒廢時間,勤奮好學。

那么,是不是時間老人特別鐘愛、偏私于青年人呢?其實,并不是這樣。我們的中老年人只要勤奮好學,同樣也能得到時間老人給予的優厚報酬。

只要你肯學習,年屆古稀也不晚。孔夫子說得好:“朝聞道,夕死可矣。”古代年歲大才開始發憤學習的人也很多。比如有名的蘇老泉——蘇洵,27歲才開始立志讀書,42歲時與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同時進京應試,同登進士甲科。“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兩個朝代700年中篩選出來的散文界的精華人物,他們父子3人全列其中,留下千古佳話。

3.時間無限而又有限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存在的形式。

我國漢代偉大科學家張衡在他的天文學名著《靈憲》中就已指出:“宇之表無限,宙之端無窮。”“宇”,指的是空間;“宙”,指的是時間。

宇宙,在空間上是無邊無際的。

宇宙,在時間上是無始無終、無頭無尾的,我們既不知道時間長河從哪里來,也不知道它要流到哪里去。它只是一往直前,滔滔不絕地流去,既不回頭,也不停步。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時間上的永恒性,空間上的無限性,本來就是,而且按簡單的字義也是:沒有一個方向是有終點的,不論是向前或向后,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

時間卻又是有限的。無限的時間長河是由有限的秒、分、時、日、月、年構成的。時間長河中的任何一段都是有限的。

時間長河中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始有終的,因而是有限的。

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代人的生命存在都是有限的,在歷史長河中都是微不足道的一瞬。漫長的人生實際上是短暫的。

人,只有一次生命;一次生命,就是那么幾十年光陰。人在世上,每過一天,就向生命的終結處、永久的安息地——墳墓前進了一步。正如法國作家大仲馬所說:“生命是什么?是在死神的候見室里的短暫逗留而已。”

“今日非昨日,明日還復來。”“昨是兒童今是翁,人間日月急如風。”“人生直作百歲翁,亦是萬古一瞬中。”——這是中國古代詩人對于宇宙無窮、人生有限的感嘆。

“癡心長繩系日。”“人生太短暫了,事情是這樣的多,能不兼程前進嗎?”“時間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紛繁。我們應該力求把我們所有的時間用來做最有益的事情。”“你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這是中外杰出人物由深感人生匆匆、時間短暫而引發的必須珍惜生命、充分利用時間的警世之言。

人生是有限的。但有限的生命存在,在不同的人身上,既可以是“有限就是無限”,隨著肉體的消亡,一切煙消云散;也可以“有限變成無限”,雖然生命結束了,但生命所鑄造的輝煌隨著時間長河的流逝,流經千秋萬代,閃耀在子子孫孫的身上和心中。

怎樣才能“化短暫為永久”、“變有限為無限”呢?中外各行各業優秀人才的人生經歷為我們做出了明確的回答:把自己的全部時間、智慧、精力投入到無限的為人類的進步而奮斗的崇高事業中。

4.延長時間就是延長生命

人們常說生命最寶貴,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人最寶貴的其實是時間。因為生命是由一小時一小時、一分鐘一分鐘的時間累積起來的。時間就是寶貴的生命。

時間的寶貴,在于它既是一個公平地分配給每個人的常數,又是一個變數,對待它的態度不同,獲得的價值也就有天壤之別。時間就像在冥冥中操縱一切的神靈,它絕不會辜負珍惜它的人。時間給予珍惜它的人的回報是豐厚的,時間對人的報復是無情的,使人“早夭”。

有人曾這樣設想:我愿意站在路邊,像乞丐一樣,向每一位路人乞討他們不用的時間。愿望是美好的,如果真能乞討到時間,相信所有人都會甘做這樣的“乞丐”的。

然而,懶惰的人把許多寶貴的時間都給浪費掉了,每日得過且過,虛度著自己的年華。只有勤奮的人、辦事講求效率的人、懂得科學支配時間的人,才可以把一天24小時變成25小時,甚至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山县| 青岛市| 房产| 夹江县| 体育| 平顺县| 普宁市| 通海县| 麦盖提县| 房山区| 乌拉特中旗| 彝良县| 信阳市| 师宗县| 若尔盖县| 托里县| 澄江县| 浦城县| 长治市| 大宁县| 杭锦后旗| 泗阳县| 荆门市| 贵南县| 西贡区| 咸阳市| 吴堡县| 三明市| 双柏县| 玛沁县| 灯塔市| 台南县| 广饶县| 基隆市| 隆回县| 金塔县| 自治县| 榆树市| 梁山县| 会同县| 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