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磨刀不誤砍柴工,辦事也需有準備(6)
- 做一個會說話會辦事的人全集
- 于海英 黃亞男編著
- 2832字
- 2016-02-26 10:10:44
沒事就翻翻手中的這兩沓名片
經常與他人保持聯系,是你維護人脈不可缺少的環節。人生活在社會當中,時時刻刻都要在群體活動中度過,沒有群體活動的人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所以,社會交際、朋友間的聯絡便成了人生的焦點問題之一。
一位趙小姐給小李打電話。說起來,她們兩個也算是同學,當時在一個學校學習,只不過專業不同。兩人是大二時在一個社團里認識的,畢業之后很少聯系。
小李接到“敘舊”電話,當然很意外。聊了一會兒,她便說出了自己的情況——她剛剛開始做公關,手頭正好有個項目,這個項目的市場競爭很激烈,而且時間很緊,也很重要。趙小姐希望找點關系,幫她介紹一個報社的記者。問過大致情況,小李便推薦了合適的記者給她。這個記者跟小李的關系不錯,而且還比較好說話。
在記者電話到手時,趙小姐千恩萬謝。一個多月后,趙小姐又給小李打來電話,說要請她吃飯,因為她介紹的那個記者幫了趙小姐大忙,這次的公關活動做得很成功。
在中國這樣一個重視人情禮儀的社會里,人脈關系起到的作用是相當大的。有人脈就好辦事,有關系就好說話。因此,若要做事就要善于建立和利用人脈關系找靠山,這樣辦事就能順順當當,即使是難辦的事也不在話下。
如今,行色匆匆的快節奏生活已使人們無暇去應付這些聯絡,那么如何在既省時又省力的情況下,保證關系的互通呢?
我們把與自己的生活圈子有直接關系和間接關系的人記在一個本子上,把沒有什么關系的記在另一個本子上,這就像是打撲克中的“埋底牌”,把有用的留在手上,把無用的埋下去。
或者,對自己認識的人進行分析,列出哪些人是最重要的,哪些人是比較重要的,哪些人是次要的,根據自己的需要排序。這就像打撲克中要“理牌”一樣,明白自己手里有幾張主牌,幾張副牌,哪些牌最有“殺傷力”,可以用來奪分保底,哪些牌只可以用來應付場面。
由此,你自然就會明白,哪些關系需要重點維系和保護,哪些只需要保持一般聯系和關照,從而決定自己的交際戰術,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時間。
再者,可以根據“人脈關系”的作用分類。例如有的關系可以幫助你牽線帶路,有的則能夠幫助你出謀劃策,有的則能為你提供某種信息。在求人辦事的過程中,有些事情往往涉及很多方面,不可能只從某一方面就能打通,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援。雖然“人脈關系”的作用不同,但對自己都可能是至關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分別整理,對各種關系的功能和作用進行分析、鑒別,把它們編織到自己的關系網中。
“人脈關系”就像一把剪刀,常常磨才不會生銹,若是半年以上不聯系,你就可能已經失去某位朋友了。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一張名片,沒事時我們要常常翻動,對其進行資源配置。只有不斷檢查、修補關系網,隨著部門調整、人事變動及時調整自己的人脈網,修補漏洞,及時進行調整,不斷從關系之中找關系,才能使自己的關系網長期有效。
結識一個陌生人就是鏈接一個圈子
想一想,目前你的人脈網有多大,你想擴展你的人脈資源嗎?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控制你人脈網的大小,唯有你自己可以掌握它可以無限大,也可以無限小,這要看你的打造程度了。甚至于你的人脈網可以是這星球上的總人口。
人緣就像是一種回應,你送出去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種什么就會收獲什么,你給予什么就會得到什么。因此,要想有個又寬又廣的人脈網,你必須不失時機、場合地與人溝通,與人建立長久的聯絡關系。
人們往往會碰到這種情況,在某一場合里很多人,那么你怎么能在這很多的人里游刃有余,讓更多的人關注你,重視你,讓陌生人結識你,讓不熟悉的人存入你的人脈存折嗎?在這種場合下,不妨利用你的熟人,讓熟人介紹一下你想認識的陌生人。
如果去的場合是朋友舉辦的聚會,你可以主動請東道主引見幾位朋友。如果人不太多,可以讓東道主主動把你介紹給大家,然后你就可以與任何一位聊天。其他人因為你與東道主關系親密,也會很高興結交你。即使你與東道主關系一般,他只要把你請來了,就會滿足你這個要求,但你必須主動提出來而且要注意時機的把握。
如果你和東道主不是超一般的關系,一般來說他是不會主動把自己的朋友介紹給別人,尤其是在大家都很忙的時候。所以,想認識誰,就要主動出來尋找渠道。比如,當朋友與別人交談時,你主動走上前去同朋友打聲招呼,說幾句話,這樣他會主動介紹一下正在與他說話的人。如果沒有介紹,你可冒昧地問一句:“這位是……”他告訴你后,你趁機與對方搭上話,但不要談太長時間,以免耽誤朋友的事情,對方也會認為你不禮貌。簡單地說兩句之后,起身告辭,或再加上一句:“回頭我們再敘,你倆先談吧?!?
此外,參加各種研習會或培訓班,也是拓展人脈的一個好途徑。這里的人來自不同的群體,不同的領域。他們都有愛好學習、熱愛成長、追求事業成功這一共同目標。如果你們是同行,可以彼此交換流工作體會,探討行業潮流,了解更多有關的行業訊息。這些訊息對于制定決策、發展事業是很有幫助的。如果你們從屬于不同的行業,那他就有可能成為你的客戶。同時,他也有可能帶給你正在尋找的東西。從這些聚會中可以建立深厚的友情。
頭等艙真的有必要搭乘嗎?是為了更安逸,享受更好的服務,還是為了比其他乘客早30秒起飛,早30秒著地呢?或是為了生命安全?統統不是,我們不是享受主義者,更不是貪生怕死之徒,只是為了拓展自己更高層次、更高品質、更高價值的人脈網。因為搭乘頭等艙的乘客大都是政界領袖、企業總裁、社會名流。在他們身上可能會存在許多潛在商機。也許乘坐一次頭等艙,就可改變自己的一生。
在飛行中談成幾筆生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常有機會結下難得的友誼,這在經濟艙內的旅行團體中是很難巧遇的。友誼,不是指溜須拍馬。坐頭等艙的人都希望了解同艙里的其他乘客為什么愿意多付
20%~30%的費用來換取喝香檳,比其余乘客早30秒著陸的權利。特別是在長途的旅行中,你真的可以結識些飛行貴人,從而建立珍貴的友誼。
還有要積極參與公司內外各種各樣的聚會。如果有不同行業的交流會,也要主動地參與籌劃;加入有共同興趣的圈子也是結交新朋友的最佳時機。
無論在哪種場合,拓展人脈時要注意:
1.欲求先予
沒有付出哪有收獲,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拿出你的,獲取他的。只要你付出了自然就會有獲取的機會,給予別人發展信息與建議,自然也會得到發展自己的資訊。如果只知獲取、不愿付出,這樣的人會使人感到反感。
2.抓住機會,表現自我的能力
如果只是滿足于當一般成員或聽眾,就沒有多大的價值,也不可能借聚會之機建立起廣泛良好的人緣。所以如果有發言的機會時,要爭取積極主動地發言,提出各種活動建議。自己不妨率先組織第二次聚會。總之,要努力使自己的存在得到參與者的認可和好評,從而獲得聚會的領導地位。
3.掌握不同場合的距離
如果和領導合影,你要盡量站在離領導近的位置,能站前排就不站后排,能居中就不靠兩邊,不必唯唯諾諾往外溜。但也不要給人一個搶鏡頭的印象。
如果陪同外賓時,你要時時處處照顧外國客人,彬彬有禮,表現得很熱忱。即便如此,中國同胞也不會挑剔你崇洋媚外,因為他們明白,此時的遠是親的表現,近反而是疏的畸形反映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