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經絡養生——經絡是女人人體的“活地圖”(2)

具體操作:每天早晨在空氣清新的草坪上、樹林中或湖邊進行,沒有這個條件的,也可在自家的陽臺上進行。先全身放松,排除雜念,眼睛微閉,面帶笑容,兩腳與肩同寬,兩手自然下垂,手心向里,然后兩腿上下顫動、帶動全身有節奏地抖動起來。每次顫抖10~15分鐘,每天一次。

做“顫抖功”的時候加入4個意念,效果更佳。意念,亦叫心理暗示。一是反復意念全身的病氣、濁氣通過兩個腳心的涌泉穴排入地下;二是反復意念軟化全身血管,以預防動脈血管硬化;三是反復意念稀釋血液,以預防心肌梗死、腦血栓等疾病;四是反復意念疏通全身經絡氣血,以預防經絡氣血不通。意念時思想要高度集中,比如意念軟化血管,即想到全身的血管由硬逐漸變軟。每個意念反復1~2分鐘。

一個40多歲的婦女患有類風濕關節炎,關節腫痛使她苦不堪言。她吃過藥,打過針,可絲毫沒有效果。后來,經名醫傳教,她每天堅持做“顫抖功”,過了一段時間,病情有了好轉。

所以,為了使身體各部位的經絡氣血暢通,注意多做“顫抖功”。

健康小警示

每天早晚兩次按摩合谷、內關和足三里3個穴位,按壓頻率約為每分鐘30次,每次按摩5分鐘,以達到酸、麻、脹感為有效,這樣可以直接激活人體最主要的三條經絡,使全身氣血暢通。

皇甫謐:針灸能治病,也能進補

“針灸能扶正祛邪、治病保健。”

——《針灸甲乙經》

魏晉著名醫學家皇甫謐著有《針灸甲乙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理論聯系實際,有重大價值的針灸學專著,被人們稱作“中醫針灸學之祖”。針灸是根據經絡腧穴的理論,來調整經絡,借以通達營衛、協調臟腑,以增強體質、治病防病、強身益壽。

話說尼克松訪問中國期間,一名隨行美國記者正巧得了闌尾炎,于是在中國以純針刺麻醉做了手術,從此針灸一炮而紅。此時正是西方與中國的蜜月期,凡西方記者來中國必要參觀針刺麻醉手術,神奇的針灸在西方廣為傳播,西方人對東方針灸羨慕不已。

針、灸是兩種不同的方法,就其作用而言,針法是用不同的針具刺激人體經絡腧穴,以達到激發經氣,調整人體機能的目的;灸法則是采用艾絨或其他藥物,借助藥物燒灼、熏熨等溫熱刺激,以溫通氣血。

中醫認為,針灸最主要的治療作用是“調和氣血”。這在現代醫學中被稱為“調整作用”。所謂調整作用,就是指矯正機體功能偏盛或偏衰,使之保持平衡,達到治病的目的。針灸不僅能夠治療功能性的疾病,而且對組織器官的代謝過程和某些器質性的改變,也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比如針灸能治潰瘍病、慢性胃炎、子宮下垂等。

針灸的第二個作用是鎮痛。說到這里我們我們可以先看一個小故事:

一個老人講了一個他親身經歷的事。他說:“我小時候,經常胃脘痛。一天我又胃脘痛,坐在村頭的一棵大樹下。這時來了一個老頭,走過來對我說:‘你肚子痛,是吧?來吧,讓我給你扎一針就好了,而且,這一針能保你30年不再肚痛。’老頭拿出了一根針有半尺長,在我肚上扎了一針。扎完老頭就走了,我的肚子也不疼了,從那以后,30多年過去了,我的肚子真的再沒疼過。”

這個故事雖然無法考證它的真實性,但針灸鎮痛的作用是不用懷疑的。

針灸的第三個作用是增強機體防衛、免疫功能。

實驗證明,針刺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比如針刺正常人的足三里、合谷穴后,白細胞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吞噬指數上升l~2倍,吞噬能力也相應提高,針刺后24小時達最高峰,72小時恢復正常。針刺對抗體形成也有影響。如針刺正常人的足三里、天樞等穴位,觀察針刺前后的補體效價,結果發現它的平均值針刺以后比針刺以前普遍提高。

總之,針灸的治療功能是非常強大的,但針灸又不一定必須針對疾病才能進行,對養生、進補、強身健體、預防疾病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對血成分的調整作用、對器官功能的調整作用、對胃泌素分泌的促進作用等。

針灸治病與針灸養生的方法基本相同,但著眼點不同。比如針刺保健,就是用毫針刺激人體一定的穴位,以激發經絡之氣,使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起來,從而達到強壯身體、益壽延年的目的。針刺治病著眼于糾正機體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而針刺保健則著眼于強壯身體,增進機體代謝能力,旨在養生延壽。正因為二者的著眼點不同,反映在選穴、用針上亦有一定差異。若用于保健,針刺手法刺激強度宜適中,選穴不宜多,且要以具有強壯功效的穴位為主。又如保健灸法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達到和氣血、調經絡、養臟腑、延年益壽的目的。《醫學入門》里說“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灸法可以起到針、藥有時不能起到的作用。

由此可見,針灸進補就是根據個人的狀況針刺人體不同的穴位達到補腎保肝,強身健體的作用。

健康小警示

針灸對片面的單純肥胖性高血壓有很好的作用,它能控制體重,對血壓、植物神經、血脂都有很好的調節作用。針灸能治療高血壓,但并不是每種高血壓針灸都能治,所以,高血壓患者應在專業的醫生指導下,中西醫結合,控制血壓。

楊力:經絡按摩,養顏健身

“經絡按摩對強身健體,美容塑身有著極為良好的效果。”

——楊力

每一位女性朋友都希望擁有美麗的容貌和勻稱的身材。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世界各地的女性朋友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無時無刻不在與“美”做著斗爭。時髦的整形手術、眼花繚亂的化裝術無不體現出女性對于美的無限追求。但是整形可能會被毀容。不適合的化裝品又會使皮膚受損,而對這些無奈的困惑,楊力教授提醒您,只要您用雙手就能達到健康與美麗的雙重目的,即經絡按摩。

根據中醫典籍所記載,串連穴道之“經絡”,內連臟腑、外絡關節,任何一條經絡阻塞不順,都會影響到臟腑機能的運作,反之,五臟六腑的病變或機能低下,也會導致經絡堵塞。如何以經絡拍壓的方式來達到健身美容的功效呢?

下面,楊力教授教女性朋友們有針對性地進行選穴按摩。勞累一天的女性可以在空閑的時候自己做一下按摩,你會發現,按摩之后神清氣爽,疲憊之感一掃而光。

第一,抗衰老穴位:

涌泉(足底正中心凹處)

百會(頭頂正中)

勞宮(手心正凹處)

以上三穴入心、腦、腎經,經常按摩有抗衰老作用。

第二,增強食欲之穴:

足三里(外膝下3寸)

合谷(拇指、食指之間凹處)

三陰交(內踝上3寸)

胃氣是正氣的根本,增強胃氣,可改善食欲。

第三,增強免疫力穴位:

足三里(內膝下3寸)

涌泉(足底正中心凹處)

腎俞(在腰上,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

此三穴是腎經和胃經的穴位,經常按摩可增強腎氣及心氣。

第四,美容顏之穴:

四白(眼眶下凹中)

地倉(口角旁開0.4寸)

巨髎(鼻翼下緣處)

合谷(手大指及食指之間)

這三個穴位都是胃經之穴,胃經是循面最廣、最營養面部的經絡。所以經常按摩它們可美容顏。

第五,增強睡眠質量穴位:

三陰交(足內踝上3寸)

涌泉(足心正中)

神門(在掌后,兌骨之端陷中)

以上是脾經、心經及膀胱經的穴,經常按摩可以養心安神,睡眠良好。

第六,增強性功能之穴:

曲泉(膝窩處取)

關元(臍下3寸)

腎俞(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門旁開1.5寸)

以上是肝經、任脈和膀胱經穴,經常按摩可增強性功能。

第七,消除疲勞穴:

命門(第二腰椎棘突下)

足三里(膝下3寸)

合谷(拇指、食指之間)

此三穴分別是督脈、胃經、大腸經穴,經常按摩可幫助消除疲勞。

第八,養心安神之穴:

神門(在掌后,兌骨之端陷中)

三陰交(內踝上3寸)

勞宮(掌心正中凹處)

此三穴是心經、脾經及心經的穴,經常按摩可養心安神。

第九,增強腦力之穴:

神庭(頭正中發際后0.5寸)

百會(頭頂正中凹處)

腦戶(后腦骨上凹處)

此三穴是督脈穴,經常按摩可增強腦力。

第十,急救穴:

人中(鼻子、上唇之間的正中處)

合谷(拇指、食指之間凹處)

涌泉(足心)

這三個穴是大腸、腎經穴,急救時用之。

第十一,防感冒穴:

大椎(第一頸椎棘突下)

合谷(拇指、食指之間凹處)

風池(顳后發際凹處)

這三穴是督脈、大腸經及膽經穴,經常按摩可防感冒。

第十二,保養眼睛穴:

肝俞(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正中旁開1.5處取穴)

睛明穴(眼內眥外)

四白(眼眶下骨凹處)

此三穴是督脈、膀胱穴、胃經穴,經常按摩可保養眼睛。

第十三,保養耳朵穴:

耳門(耳屏前突起之凹處)

翳風(耳垂下后分凹處)

合谷(拇指、食指之間凹處)

此三穴是三焦經、大腸經穴,經常按摩可使耳聰。

健康小警示

沿足胃經的面部路線進行按摩,可以增強女性面部滋養,起到美容作用。路線是:從鼻尖引眼內眥→下到面部→口唇→從下面頜→上耳前→上額際,經常按摩可以起到美面、美目、美鼻及美唇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城县| 观塘区| 新干县| 舞阳县| 汪清县| 称多县| 桂平市| 汉沽区| 忻城县| 庄河市| 三穗县| 怀化市| 清河县| 荣成市| 西林县| 济南市| 澄迈县| 得荣县| 西峡县| 苏尼特左旗| 凤台县| 东阿县| 栖霞市| 内丘县| 阳山县| 商都县| 沾益县| 麦盖提县| 景德镇市| 太谷县| 惠州市| 襄汾县| 松溪县| 大埔县| 太仓市| 太康县| 醴陵市| 贵阳市| 镇沅| 县级市| 临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