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氣血養生——氣血充盈的女人才更健美(2)
- 健康何來:70位名中醫給女人的健康提醒
- 趙廣娜
- 4615字
- 2016-02-29 10:37:45
4.食養。女性日常應適當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優質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食物,如動物肝臟、腎臟、血、魚蝦、蛋類、豆制品、黑木耳、黑芝麻、紅棗、花生以及新鮮的蔬果等。
5.藥養。貧血者應進補養血藥膳。可用黨參15克、紅棗15枚,煎湯代茶飲;也可用首烏20克、枸杞20克、粳米60克、紅棗15枚、紅糖適量煮粥,有補血養血的功效。
健康小警示
女人在月經期間因失血,尤其是失血過多時會使血液的主要成分血漿蛋白、鉀、鐵、鈣、鎂等流失。因此在月經干凈后1~5日內,應補充蛋白質、礦物質及補血的食品,如牛奶、雞蛋、鵪鶉蛋、牛肉、羊肉、菠菜、櫻桃、桂圓肉、荔枝肉、胡蘿卜等,既有美容又有補血活血作用。此外還應補充一些有利于“經水之行”的食品,如雞肉、紅棗、豆腐皮、蘋果、薏米、紅糖等溫補食品。
楊力:女性氣虛調養“五部曲”
“氣虛者的養生關鍵在于補氣。腎為氣之根,脾為氣之源,故補氣重在補脾益腎。”
——楊力
傳統醫學認為“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人體的“正氣”有促進生長發育,保衛身體及抵御疾病侵襲的生理功能。
氣虛體質的女性容易感冒,也比較容易生病。體型消瘦或偏胖,身體容易疲倦,全身乏力。另外,還伴有面色蒼白,說話聲音低微,稍微活動則出汗、心悸,舌淡苔白,脈虛弱等身體特征。
《朵病源流犀燭》中有:“氣虛者,脾肺二經虛也。或飲食,或勞倦,氣衰火旺,四肢困熱,無氣以動,懶于言語,動作喘乏,自汗心煩,心渴補中氣。”
氣虛女性的養生關鍵在于補氣。腎為氣之根,脾為氣之源,故補氣重在補脾益腎。著名中醫楊力教授認為,女性如果氣虛應該按下面幾種方法治愈。
1.飲食調養。氣虛女性食養宜補氣健脾。常用的藥物及食物包括人參、山藥、蓮子、大棗、黃豆、薏米、胡蘿卜、香菇、雞肉、牛肉等食。
2.精神調攝。氣虛女性精神情緒常處于低落狀態。精神調攝即要讓精神振奮起來,變得樂觀、豁達、愉快。
3.運動健身。氣虛女性不宜進行大運動量的體育鍛煉,可多做內養功、強壯功。方法如下:
(1)摩腰:將腰帶松開后端,雙手相搓,以略覺發熱為度。將雙手置于腰間,上下搓摩腰部,直至感覺發熱為止。
(2)“吹”字功:直立,雙腳并攏,兩手交叉上舉過頭,然后彎腰,雙手觸地,繼而下蹲,雙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連續做10余次。
(3)蕩腿端坐,兩腳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轉動身體3次,然后兩腳懸空前后擺動10余次。
4.環境調攝。氣虛女性適應寒暑變化的能力較差,寒冷季節常感手腳不溫、易感冒。因此,冬季要避寒就溫。有人指出,若在秋季每日進行1次冷水浴,每次15~20分鐘,則可大大提高適應冬季嚴寒氣候的能力。
5.藥物補養。偏脾氣虛女性宜選四君子湯或參苓白術散;偏腎氣虛女性可服用腎氣丸;屬肺氣虛女性,可常服補肺散。
凡氣虛之人,忌吃下列食物:
1.山楂。山楂雖有開胃消食的作用,但同時又有耗氣破氣之害。正氣不足,氣虛下陷之人,切忌多食。正如《隨息居飲食譜》中所言:“多食耗氣,羸弱人或虛病后忌之。”
2.檳榔。檳榔雖有消食之功,但氣虛者忌食,因為檳榔有破氣、耗氣之弊。《本草蒙筌》中有:“檳榔,久服則損真氣。”
3.大蒜。大蒜味辛,多吃可動火耗血。《本草綱目》說它“辛能散氣”。《本草經蔬》又說:“氣虛血弱之人,切勿沾唇。”可見,氣虛之人忌吃大蒜。
4.胡椒。胡椒味辛辣,多吃有動火耗氣之害。元代名醫朱丹溪曾指出:“胡椒,大傷脾胃氣,久則氣大傷,凡病氣疾人,益大其禍也。”所以,無論是脾氣虛還是肺氣虛皆不宜食。
5.薄荷。薄荷性涼,味甘辛,有疏散風熱之用,亦有耗作正氣之害。如《本草從新》指出:薄荷“莘香伐氣,虛香遠氣”。可見,凡體虛體弱者切勿食用。
健康小警示
凡氣虛質的女性還應該忌食蕎麥、荷葉、柚子、柑、金橘、橙子、生蘿卜、大白菜、芥菜、君達菜、砂仁、菊花、佛手柑、蘿卜纓及煙酒等。
楊力:血虛質女性如何調養
“血虛質女性的養生宗旨是補血養血、益氣生血。”
——楊力
健康美麗、富于青春活力,對每個女性來說都是永遠追求的目標,身材窈窕、膚色紅潤也是每個女人一生的夢想。但現實生活中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很多女性無法擁有這個夢想,其中最大的敵人之一便是血虛。一旦血虛,隨之而來的便是面容憔悴、蒼白無力,頭昏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脈細無力等,再好的化妝品也無法掩蓋,還會讓疾病乘虛而入,威脅身體健康。引起女性血虛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失血過多。因外傷失血過多,月經過多,或其他慢性失血皆可造成血虛證。
2.飲食不節。暴飲暴食,饑飽不調,嗜食偏食,營養不良等原因,均可導致脾胃損傷,不能化生裕精微,氣血來源不足,而導致血虛。
3.慢性消耗。勞作過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氣,或大汗、嘔吐、下利等耗傷陽氣陰液,勞力過度易耗傷氣血,久之則氣虛血虧;勞心太過,易使陰血消耗、心血虧虛等,均可導致血虛。
楊力教授認為血虛體質女性的養生宗旨是補血養血、益氣生血。具體方法是:
1.不可勞心過度。人的血液循環同心有關,大腦的血液靠心臟源源不斷供給,若思慮過度,挖空心思,就會耗傷心血。所以老年人,尤其是血虛體質的老年人不可用腦過度。一旦感到大腦疲勞時,就要調節一下,或欣賞鳥語,或觀賞風景,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奮,很快消除疲勞。
2.飲食調養。平時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卜、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都有補血養血的作用。
3.加強精神修養。血虛的人時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應振奮精神。當煩悶不安、情緒不佳時,可以聽聽音樂,欣賞幽默劇,可使精神振奮、排解憂愁。
4.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老年人經常感到這痛那癢,很重要一點是血不夠用,血虛老人則會更明顯,應時常參加體育鍛煉,注意運動量不易大,運動項目的選擇以傳統的健身運動為佳,如太極拳,八段錦、氣功導引等,還可以進行郊游、踏青,既能呼吸新鮮空氣,又能活動筋骨。
5.藥物治療。可常服當歸補血湯(當歸、黃芪),四物湯(當歸、川芎、熟地、白芍)或歸脾湯。若氣血兩虛,則須氣血雙補,選八珍湯(八珍益母丸)、十全大補湯(十全大補丸)或人參養榮湯(人參養榮丸),和酒服用。
血虛之人忌吃下列食物:
1.荸薺。《中經逢原》中指出:“荸薺兼耗管血,故孕婦血竭忌之。”可見,血虛者忌食之。
2.大蒜。大蒜是一種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常吃,易動火耗血。《本草經疏》中告誡:“氣虛血虛之人,切勿沾唇。”所以,凡血虛之人不宜食之。
健康小警示
血虛體質女性還應該忌食海藻、草豆蔻、荷葉、白酒、薄荷、菊花、檳榔、生蘿卜等。
《神農本草經》:“圣藥”阿膠是女人補血的良藥
“阿膠味甘平,養肝補腎,和血補陰。久服、輕身、蓋益氣。”
——《神農本草經》
阿膠在中醫藥學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其實最早制作阿膠的原料不是驢皮而是牛皮,秦漢時期的醫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記載:“煮牛皮作之。”由于阿膠在滋補和藥用方面的神奇功效因而受到歷代帝王的青睞,將其列為貢品之一,故有“貢阿膠”之稱。
關于阿膠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故事:
在2000年前,有一對夫妻,阿銘和阿嬌,他們的日子過得還算富裕。因為阿嬌分娩后氣血損失過多,身體特別虛弱,阿銘聽說驢肉的營養特別豐富,就宰殺了一頭驢給阿嬌補養身體。可是驢肉的香味把煮肉的伙計吸引住了,他們一擁而上把驢肉吃光了。因為沒有辦法交差,所以他們把驢皮放入鍋中煮了半天,涼了之后凝結成了膠塊。拿給阿嬌吃后,臉色紅潤、氣血充沛,不過幾日,身體便奇跡般地恢復了。后來,分吃驢肉的伙計的妻子分娩也患上了和阿嬌相似的疾病,那個伙計以同樣的方法讓妻子進食驢膠,結果身體恢復得很快。從此,阿嬌和阿銘就以出售驢膠為生,生意十分火暴。
中醫認為,阿膠含有豐富的動物膠、氮、明膠蛋白、鈣、硫等礦物質和多種氨基酸物質,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肺等功效,特別在補血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在治療各種原因的出血、貧血、眩暈、心悸等癥狀方面也是效果卓著。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有:“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凝脂”就是說楊貴妃的皮膚非常細嫩光滑。她為何有令眾多女性羨慕甚是嫉妒的肌膚呢?唐代詩人首行澡一語道破天機:“暗服阿膠不肯道,卻說生來為君容。”為了皮膚細膩光滑,楊貴妃每天都吃阿膠。
當今社會節奏的加快,競爭壓力的加劇,女性過早地出現月經不調、痛經,肌膚暗淡無光,臉上長色斑等衰老跡象。如何使自己的皮膚質地變好,恢復青春靚麗的面容和窈窕的身材呢?要從根本上延緩衰老使青春常駐,還要從內部調理開始,通過補血理氣,調整營養平衡來塑造靚麗女人,而補血理血的首選之食就是阿膠,因為阿膠能從根本上解決氣血不足的問題,同時改善血紅細胞的新陳代謝,加強真皮細胞的保水功能,實現女人自內而外的美麗。
下面介紹一種阿膠粥,以供女性養顏養膚之用:
材料:阿膠30克,糯米30克至50克。
制作:將阿膠搗碎,炒,然后將糯米熬成粥;臨熟時將阿膠末倒入攪勻即可,晨起或晚睡前食用。
功效:養顏、嫩膚、止血、安胎。
健康小警示
女性在使用阿膠時,還要注意兩點:不要服用剛熬制的新阿膠,在陰干處放三年方可食用;要在確認阿膠是真品后才可食用,以防服用假阿膠引起身體不適。
陳修園:常吃南瓜補血又排毒
“南瓜為補血之妙品。”
——陳修園
清代名醫陳修園曾說:“南瓜為補血之妙品。”現代營養學也認為,南瓜的營養成分較全,營養價值較高。不僅含有豐富的糖類和淀粉,更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如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礦物質,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組氨酸,可溶性纖維,葉黃素和鐵、鋅等微量元素,這些物質不僅對維護女性機體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其中含量較高的鐵、鈷,更有較強的補血作用。
嫩南瓜維生素含量豐富,老南瓜則糖類及微量元素含量較高;南瓜嫩莖葉和花含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素,用來做菜別有風味;其種子——南瓜子還能食用或榨油;南瓜還含有大量的亞麻仁油酸、軟脂酸、硬脂酸等甘油酸,均為優質油脂,可以預防血管硬化。因此,南瓜的各個部分不僅能食用,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中醫學認為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化痰止咳、解毒殺蟲的功能。《本草綱目》說它能“補中益氣”,《醫林紀要》記載它能“益心斂肺”。南瓜可用于氣虛乏力、肋間神經痛、瘧疾、痢疾、支氣管哮喘、糖尿病等癥,還可驅蛔蟲、治燙傷、解鴉片毒。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常吃南瓜,可使大便通暢,肌膚豐美,尤其對女性,有美容的作用。
清代名臣張之洞曾建議慈禧太后多食南瓜,慈禧太后嘗試后,的確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使慈禧太后到老依然容顏紅潤,富有光澤。
林青霞被稱為永遠的美人,是什么成就了這經典的美麗?說到這,就不能不提起南瓜,林青霞最愛將南瓜切成片蒸著吃了。直到現在,林青霞仍然固守著這一美麗的法則。
隨著國內外專家對蔬菜的進一步研究,發現南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長期食用還具有保健和防病治病的功能。據資料顯示,南瓜自身含有的特殊營養成分可增強機體免疫力,防止血管動脈硬化,具有防癌、美容和減肥作用,在國際上已被視為特效保健蔬菜,可有效防治高血壓、糖尿病及肝臟病變。不過,其驅蟲作用主要在瓜子,治療糖尿病作用主要在嫩南瓜、嫩莖葉與花。防治高血壓、冠心病、中風可炒南瓜子吃,每日用量以20~30克為宜。
健康小警示
想通過吃南瓜而美容的女性朋友要注意了:南瓜不宜與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同食,也不可與羊肉同食,否則會引起黃疸和腳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