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托起體內的“太陽”,男人生命之火更旺(1)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意思是,人體中陽氣的作用就好像天體中的太陽一樣,如果太陽不能正常運行,自然界中的生物必然不能生存,人體中的陽氣如果不足,就會影響壽命。所以,天體的健運不息,是借助了太陽才能顯出光明。而人體陽氣的作用,也像太陽那樣,有向上和向外的特點,從而保衛身體,抵御外邪的侵犯。

日為陽精壯陽氣,男人要跟著陽氣走

萬物皆可分陰陽,而陰陽源自太陽和月亮。所以日也就是自然界中最大,也是最本質的陽。我們說天道自然,養生就是要緊隨自然的規律,這最自然、最盛大的陽可以給我們多少補益啊,如果浪費掉就太可惜了。

古人云:“日為陽之精。”日是陽的精華所在,春夏交接,天氣不冷不熱,是男人們采陽溫暖身體的最佳時刻。

《列子》中有一個小故事,說一對農民夫婦,家里十分貧寒,沒有過冬的棉衣,冬天的時候老頭兒就在外面背陽而曬,直曬得通體溫暖,很是舒服。回家他就跟老伴兒講:“這曬太陽太好了,多暖和呀。我們要是把這事兒告訴給皇上,那能得多少獎賞啊!”故事聽著好像笑話,卻已經把太陽的作用講清楚了。太陽最大的作用就是溫煦。在我們身體上,背為陽,腹為陰,讓太陽曬曬背對心肺有很大的好處。背部有很重要的穴位,是人體健康的重要屏障,背部受寒則影響心肺的健康因此,曬曬太陽可以增強體內的陽氣。現代研究證明曬太陽能增加人體維生素D的合成,維生素D可以抵御很多疾病,為積攢體內陽氣提供的條件。

曬太陽也要講究季節跟時間。像上面小故事中說的是冬天曬太陽。但是北部跟西部冬季氣溫太低,不適宜在氣候那么惡劣的時候下久坐于外。有些人說那我們站在窗戶前面曬曬不行嗎?還真是不行。玻璃阻隔過的陽光雖還有溫度,但像殺菌等作用就失去了。

南方從春天開始,北方一般就從立夏開始到夏至,這段時間太陽不會特別酷烈,溫度又適宜,在上午9點多鐘的時候,到外面溜達溜達,累了就背陽而坐,曬上半個小時,讓自然的陽氣祛除我們身體里的陰毒寒邪,何等愜意。

陽光還能振奮我們的精神,男人一般壓力都比較大,睡得晚起得早,白天工作易困,效率也比較低。曬太陽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除了曬太陽,立夏后人還要注意小睡。白居易在《閑眠》中寫道:“暖床斜臥日曛腰,一覺閑眠百病銷。盡日一飧茶兩碗,更無所要到明朝。”夏天天氣轉暖,本來人在熱的環境中就容易困乏,所以中午小睡一下也合情合理。上班族中午吃完飯后,可以躺在椅子上或者有條件的在休息室休息一會兒,修養好精神,可以有充足的精神做好下午的工作。

陽虛體質,傷透多少男人身

對于陽虛,很多男人都似懂非懂,還有很多人想到腎虛,其實腎虛和陽虛不是一個概念。陽虛最典型的癥狀就是怕冷。

之前遇到一位朋友,他說自己一年四季都怕冷,特別是冬天,手腳冰涼,喜歡吃熱的東西,且常尿頻、腹瀉,嚴重時吃進去的食物不經消化就拉出來,還有脫發、黑眼圈、口唇發暗、性欲減退等癥狀。我依平時積累的中醫知識判斷,他就是陽虛體質。

他臨走的時候我跟他說:“在日常起居方面,要注意關節、腰腹、頸背部、腳部保暖。燥熱的夏季也要少用空調;不要做夜貓子,保證睡眠充足,通常晚上不要超過12點睡覺,冬天應該不超過11點。不要著急,慢慢調理,身體會得到改善的。”

陽虛體質的男人平時可選擇比較安全的中藥來保健,如鹿茸、益智仁、桑寄生、杜仲、肉桂、人參、海狗鞭等。如果是陽虛腰痛和夜尿多,可以用桑寄生、杜仲加瘦豬肉和核桃煮湯吃。

此外,任脈肚臍以下的神闕、氣海、關元、中極這四個穴位有很好的溫陽作用,可以在三伏天或三九天,就是最熱和最冷的時候,選擇1~2個穴位艾灸,每次灸到皮膚發紅熱燙,但是又能忍受為度。或者用藥用海狗油經絡灸進行按摩效果也很好,而且比較方便。

以前陽虛只是中老年男性多一些,可是現在不同了,好多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正是人生的好時候。

一、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

我剛剛說了,陽虛體質最明顯的癥狀就是怕冷。在北方民間有句諺語:“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仔細琢磨這句話,似乎有點意思,說的是傻小子沒人疼,不懂得照顧自己,不懂得養生,隨便在哪里就睡著了。可是為什么他不感冒、不生病呢?因為他陽氣旺盛,能夠抵御外邪。

現在生活好了,男人的身體卻越來越讓人擔心,抵抗寒邪的能力也降低了,別說是涼炕,就是住在溫暖避風的房子里也嫌冷。我建議那些陽氣不足的男人遠離冰冷寒性的環境和食物,比如冰鎮啤酒。一位從醫的朋友講過一件事情:一位壯年男子下班回家,因為熱,將一瓶冰鎮啤酒一飲而盡,導致突發心梗身亡。

我們知道冰箱中的冷藏食物與飲品要比人體胃內的溫度低20℃~30℃,過冷的食物進入胃內之后,會導致黏膜上的血管急劇收縮,甚至痙攣。這時胃黏膜會出現缺血的情況,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減少,導致胃的消化能力、殺滅細菌能力、免疫能力出現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冷飲傷了脾胃陽氣,導致脾胃運化能力減弱。脾胃陽氣減弱,慢慢形成了陽虛體質,自己體內的陽氣也被陰寒水飲困結而導致猝死。當然,也有導致休克的現象,其病理是一樣的。

二、大量出汗,耗損津液傷陽氣

平時約三五個好友去打球的時候,他們常說:“打得激烈點,多出點汗。”這話引起了我的注意,非要鍛煉到大汗淋漓,才能達到健身的目的嗎?

中醫講,汗為心之液,在人體屬陰,適度的宣泄可以使身體陰陽平衡,而如果出汗過多,就會導致陰液虧損過多,陰不足以涵陽,人體健康就會出現問題,由此可見運動不可過度。

古人也不主張鍛煉大量出汗,而以微微汗出為宜,這叫“沾濡汗出”,出一層細汗,對人體是最有好處的。所以在鍛煉時,我們一定注意堅持這個原則,不要過度出汗。

有時候幾個人進行同樣的運動后,有人出汗多,有人出汗少,這是因為出汗的多少是因人而異的。

1.汗液取決于汗腺的分泌,而汗腺的數量,不僅有性別差異,還有個體差異。

2.出汗多少還取決于體液含量。有些人體液較多,運動時出汗就多;反之,運動時出汗就少。體液的多少由體脂的含量決定,因為脂肪組織中含水量比較少,所以胖人的體液相對比瘦人少。盡管運動時胖人出汗多,但耐受水分丟失的能力比較差,也就是說,運動時間不長,胖人就會因代謝失調而出現疲勞。

3.運動前是否飲水對出汗也有影響,如果運動前大量飲水,會導致體液增多而增加出汗量。

4.還要看個人的身體素質。體質強壯的人,肌肉與運動器官都比較健康,即使進行強度較大的運動,也毫不費力,出的汗自然就少;相反,體質差的人稍稍活動,就會大汗淋漓。

因此,出汗越多并非鍛煉效果越好。一些無汗運動,如散步、競走、騎自行車等,同樣可以起到預防或減少各種慢性疾病的作用,還能幫助降低患中風、糖尿病、癡呆、骨折、乳腺癌和結腸癌的危險。

三、男人,你熬的不是寂寞,而是陽氣

我有一位30歲的朋友,他由于工作的原因經常熬夜加班,被列為主管的候選名單,心理壓力很大。經過不斷地努力加班,業績上去了,也如愿提升。可是后來總感覺身體疲憊,晚上想睡時睡不著覺,白天睡著了又醒不來,整個生物鐘全都顛倒了。一段時間后,整個人瘦了一大圈。

看他的狀態,我提醒他,如果再這樣下去,身體遲早會垮掉。我開玩笑地對他說:“你這‘熬’的不是工作,而是‘陽氣’。”

這位朋友的癥狀我遇到過很多,也積累了些調養的方子。我讓他用生黃芪、黨參、白術煎水服用(僅適合勞累過度的人,其他不易入睡的情形勿用)。就這樣,他堅持了一個月左右,后來失眠的情況真的消失了,白天工作的效率也提高了,工作進度比以前快很多。

正常情況下,我們體內的生物鐘是有一定規律的,白天工作,晚上睡覺。如果違背了這個規律,晚上經常熬夜加班,不僅會傷陰血,也會損害身體的陽氣。為什么熬夜的人常常臉色憔悴、無精打采?就是因為陽氣總是被調動在上、在外、在頭面五官,而不能潛藏、修養、調整。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陽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拒。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之時,形乃困薄。”這說明陽氣以日中為最盛,到傍晚則陽氣已弱,人的起居和運動安排都要順應這種變化,不然就會使身體受損,導致“形乃困薄”。

如果入夜后我們還在勞作,特別是在23點以后還從事緊張的腦力勞動 (如熬夜工作、上網游戲),是非常消耗身體庫存的陽氣的,非常傷腎。因為在自然界,子時后陽氣已經完全消失,只剩下陰氣了。此時身體沒有自然界陽氣的補給,所有的活動都是靠身體以前的“存款”來支撐。如果是夜里消耗,白天又不能補回來的話,體內的陽氣會越來越少。因此,熬夜最損陽氣、最傷氣血。

長期熬夜的男士們都有類似的遭遇,一到凌晨三四點,就會感覺手腳冰涼、發冷,腦子不聽使喚,這就是過多損耗氣血、耗損陽氣的結果,這時寒氣就極易入侵。還有很多人在老友相聚時,狂歡了一夜,次日就病倒了。這也是因為熬夜內耗陽氣,寒氣又侵入體內,導致人體生病。

因此,再次提醒朋友們千萬不要熬夜:“你們現在熬的不再是寂寞,而是你的身體、你的陽氣。”

四、不打針、不吃藥,治療陽虛就灸督脈

想起戰爭電影里常有的臺詞,說:報告團長,敵軍火力太猛,我們無法靠近。什么意思呢,戰場上,一方火力不夠,就不能夠有效地消滅敵人,火力猛的一方就會強攻;火力弱,只能選擇以守為攻。那么對一個人來說,身體的陽氣不足,生命之火不夠旺盛,就不能夠抵御外界寒冷的侵犯,包括自然界的風寒濕,等等。總的來說,怕冷是一個人火力不足的表現。從中醫角度來說,就是陽虛。

男人聽到“陽虛”往往感覺后脊梁有嗖嗖的冷風。其實養護陽氣是很簡單的事情,重點在于生活中多注意呵護自己的身體。我這里有個不用打針吃藥就能治療陽虛的好方子——艾草灸督脈。

在人體后背的正中線上,簡單說就是從頸椎到尾骨這段距離,貫穿著總管一身陽氣的督脈。古人稱之為“陽脈之海”。脈如其名,就如同汪洋大海,會聚了全身經脈的陽氣,并把這些陽氣輸送、布散到全身的肌膚腠理之處,發揮溫煦機體,抵御外邪的功能。

俗語說:居家常備艾,老少無疾患。

中醫有一個很好的治療手段,就是督灸。督就是督脈,灸就是艾灸,就是使用艾草,現在的用法是隔姜灸,把身體的督脈自上而下用姜片鋪上,上面就是徐徐燃燒的艾柱。艾柱點燃后,能看到小火星,亮亮的一個紅火團,特別柔和。燃燒的過程延續不斷,緩緩的,和普通柴草點燃的情況明顯不同。

艾草只有艾煙,沒有明火,慢慢往下延續,不會燙傷皮膚,透達力還很強。這緩緩的過程就符合人體需要慢慢調整的特點,隨著經脈,隨著氣血,緩緩而行。艾草本就是溫性,再用火灼燒,就更加如虎添翼。

而如果在督脈上灸,借助督脈總督陽氣的作用,激發出人體自身的陽氣,又將這種溫熱,通過復雜有序的經絡系統層層傳遞到全身,那么身體的陽氣就自然強健起來。

除了用艾草灸督脈外,還可以用海狗油經絡灸。海狗油經絡灸主要由海狗油、藏紅花、丹參、三七、松節油、冬青油等成分組成。海狗經絡灸,主要能激活經絡穴位,活于細胞,貫通全身經、筋和神經系統,提高肌體免疫功能。中醫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一強,病邪可不就夾著尾巴逃跑了嗎!

為身體筑起儲存陽氣的堤壩——扶固陽氣的法門

傳統中醫認為,大喜傷心,大怒傷肝,憂思傷脾,大悲傷肺,驚恐傷腎。也就是說情緒波動過大就會傷害五臟,導致病變。陽氣不足的人情緒起伏較大,陽氣充足的人通常比較樂觀、通達,陽氣不足的人則容易悲觀絕望。

人體內的陽氣在中醫里又叫“衛陽”或“衛氣”,前面已說過,“衛”就是保衛的意思。人生活在天地之間,“六淫邪氣”時時威脅著我們的健康,但是為什么有的人就很愛生病呢?像是流感,有的人總是在“趕流行”,有的人卻安然無恙,區別就在于他們體內的陽氣充足與否。總是愛生病的人體內陽氣不足,病邪很容易侵入體內,而體內陽氣充足的人則能夠抵擋外邪的入侵。所以,那些身患各種疑難雜病、重病或慢性病的人,基本上都是因為衛陽不固、腠理不密,外來的各種邪氣陸續占領人體并日積月累而成。

導致疾病的原因除去自然界的“六淫邪氣”外,還有人體內部的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情緒。傳統中醫認為,情緒波動過大就會傷害五臟,導致病變。而人在陽氣不足的情況下情緒起伏最大,陽氣充足的人通常比較樂觀、通達,陽氣不足的人則容易悲觀絕望。所以,養好陽氣,人的情緒也會慢慢好起來,整個人充滿了精神與活力,七情過度導致的病也就離我們遠去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象山县| 沽源县| 开阳县| 循化| 池州市| 华池县| 罗甸县| 三原县| 兴仁县| 荣昌县| 宿州市| 侯马市| 武胜县| 秀山| 贺兰县| 什邡市| 秦皇岛市| 古蔺县| 福建省| 临泽县| 蓝山县| 顺昌县| 邢台市| 襄樊市| 延寿县| 宣城市| 洛阳市| 丰都县| 开阳县| 洪雅县| 镇原县| 花莲市| 南城县| 南宁市| 涟源市| 理塘县| 璧山县| 义马市| 烟台市|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