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4章

  • 唐宋詩醇
  • (清)愛新覺羅·弘歷
  • 7818字
  • 2015-12-27 01:32:59

昌黎韓愈詩五三十五首

短燈檠歌

長檠八尺空自長。短檠二尺便且光。黃簾綠幕朱戶閉。風露氣入秋堂涼。

裁衣寄遠淚眼暗。搔頭頻挑移近床。太學儒生東魯客。二十辭家來射策。

夜書細字綴語言。兩目眵昏頭雪白。此時提攜當案前。看書到曉哪能眠。

一朝富貴還自恣。長檠高張照珠翠。吁嗟世事無不然。墻角君看短檠棄。

原選者評。貧賤糟糠。諷喻深切。

病鴟

屋東惡水溝。有鴟墮鳴悲。青泥掩兩翅。拍拍不得離。群童叫相召。瓦礫爭先之。

計校生平事。殺卻理亦宜。奪攘不愧恥。飽滿盤天嬉。晴日占光景。高風送追隨。

遂凌紫鳳群。肯顧鴻鵠卑。今者運命窮。遭逢巧丸兒。中汝要害處。汝能不得施。

於吾乃何有。不肯乘其危。丐汝將死命。浴以清水池。朝餐輟魚肉。暝宿防狐貍。

自知無以致。蒙德久猶疑。飽入深竹叢。饑來傍階基。亮無責報心。固以聽所為。

昨日有氣力。飛跳弄藩籬。今晨忽徑去。曾不報我知。僥幸非汝福。天衢汝休窺。

京城事彈射。豎子豈易欺。勿諱泥坑辱。泥坑乃良規。

原選者評。顧嗣立曰。此詩每虛頓一二語。用深一步法。如。計校生平事。殺卻理亦宜。

。亮無責報心。固以聽所為。是也。通首是比。分明為負心人寫照。與老杜。義鶻行。正是相反。

華山女

街東街西講佛經。撞鐘吹螺鬧宮庭。廣張罪福資誘脅。聽眾狎恰排浮萍。

黃衣道士亦講說。座下寥落如明星。華山女兒家奉道。欲驅異教歸仙靈。

洗妝拭面著冠帔。白咽紅頰長眉青。遂來升座演真訣。觀門不許人開扃。

不知誰人暗相報。訇然振動如雷霆。掃除眾寺人跡絕。驊騮塞路連輜車并。

觀中人滿坐觀外。后至無地無由聽。抽釵脫釧解環珮。堆金疊玉光青熒。

天門貴人傳詔召。六宮愿識師顏形。玉皇頷首許歸去。乘龍駕鶴來青冥。

豪家少年豈知道。來繞百市腳不停。云窗霧閣事恍惚。重重翠幔深金屏。

仙梯難攀俗緣重。浪憑青鳥通丁寧。

原選者評。漁隱叢話。曰。類苑。云。退之。見神仙亦不伏。云。我能屈曲自世間。安能從汝巢神山。賦。謝自然。則曰。童馬矣無所識。作。誰氏子。則曰。不從而誅未晚耳。惟。華山女。詩頗假借。不知何以得此。

朱子曰。或怪公排斥佛老不遺余力。而於。華山女。獨假借如此。非也。此正譏其炫姿色。

假仙靈以惑眾。又譏時君不察。使失行婦人得入宮禁耳。觀其卒章。豪家少年。云窗霧閣。翠幔金屏。青鳥丁寧等語。褻慢甚矣。豈真以神仙處之哉。

。彥周詩話。曰。詩人寫人物態度至不可移易。元微之。李娃行。云。髻鬟峨峨高一尺。門前立地看春風。此定為娼婦。退之。華山女。詩云。洗妝拭面著冠帔。白咽紅頰長眉青。此定是女道士。東坡作。芙蓉城。詩亦用。長眉青。三字。云。中有一人長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

便有神仙風度。

瀧吏

南行逾六旬。始下昌樂瀧。險惡不可狀。船石相舂撞。往問瀧頭吏。潮州尚幾里。

行當何時到。土風復何似。瀧吏垂手笑。官何問之愚。譬官居京邑。何由知東吳。

東吳游宦鄉。官知自有由。潮州底處所。有罪乃竄流。儂幸無負犯。何由到而知。

官今行自到。那遽妄問為。不虞卒見困。汗出愧且駭。吏曰聊戲官。儂嘗使往罷。

嶺南大抵同。官去道苦遼。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惡溪瘴毒聚。雷電常洶洶。

鱷魚大於船。牙眼怖殺儂。州南數十里。有海無天地。颶風有時作。掀簸真差事。

圣人於天下。於物無不容。比聞此州囚。亦有生還儂。官無嫌此州。固罪人所徙。

官當明時來。事不待說委。官不自謹慎。宜即引分往。胡為此水邊。神色久儻慌。

亢瓦大瓶罌小。所任自有宜。官何不自量。滿溢以取斯。工農雖小人。事業各有守。

不知官在朝。有益國家不。得無虱其間。不武亦不文。仁義飾其躬。巧奸敗群倫。

叩頭謝吏言。始慚今更羞。歷官二十余。國恩并未酬。凡吏之所訶。嗟實頗有之。

不即金木誅。敢不識恩私。潮州雖云遠。雖惡不可過。於身實已多。敢不持自賀。

原選者評。欲寫貶地遠惡。卻設為問答。又借吳音俚語以致真切之意。助荒陋之態。格調全祖古樂府來。君子以恐懼修省。瀧吏。篇之謂也。莫道英雄氣短。

沈德潛曰。音節氣味。得之漢人樂府。韓詩中推為別調。借吏言以規諷。主意在此。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盆城去鄂渚。風便一日耳。不枉故人書。無因帆江水。故人辭禮闈。旌節鎮江圻。

而我竄逐者。龍鍾初得歸。別來已三歲。望望長迢遞。咫尺不相聞。平生那可計。

我齒落且盡。君鬢白幾何。年皆過半百。來日苦無多。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譬如親骨肉。寧免相可不。我昔實愚蠢。不能降色辭。子犯亦有言。臣猶自知之。

公其務貰過。我亦請改事。桑榆儻可收。愿寄相思字。

原選者評。情致纏綿。詞氣遜順。使人之意也消。

南山有高樹行贈李宗閔

南山有高樹。花葉何蓑蓑。上有鳳凰巢。鳳凰乳且棲。四旁多長枝。群鳥所托依。

黃鵠據其高。眾鳥接其卑。不知何山鳥。羽毛有光輝。飛飛擇所處。正得眾所希。

上承鳳凰恩。自期永不衰。中與黃鵠群。不自隱其私。下視眾鳥群。汝徒竟何為。

不知挾丸子。心默有所規。彈汝枝葉間。汝翅不覺摧。或言由黃鵠。黃鵠豈有之。

慎勿猜眾鳥。眾鳥不足猜。無人語鳳凰。汝屈安得知。黃鵠得汝去。婆娑弄毛衣。

前汝下視鳥。各議汝瑕疵。汝豈無朋匹。有口莫肯開。汝落蒿艾間。幾時復能飛。

哀哀故山友。中夜思汝悲。路遠翅翎短。不得持汝歸。

原選者評。韓醇曰。據詩意。鳳凰謂裴度。挾丸子謂李德裕。李紳。元稹也。新書。李宗閔傳。云。裴度伐蔡。引為彰義觀察判官。蔡平。知制誥。長慶初。錢徽典貢舉。宗閔托所親於徽。李德裕。李紳。元稹共白徽取士不以實。宗閔坐貶劍州刺史。俄復為中書舍人。由是嫌怨顯結。縉紳之禍四十余年不解。又云。宗閔初為裴度引用。及度薦李德裕可為宰相。宗閔遂與為怨。韓愈為作。南山。猛虎行。規之。按。度薦德裕在公沒后五年。新書。誤矣。

。漁隱叢話。曰。退之。宗閔俱裴晉公征淮西時幕客也。退之作。南山有高樹。及。猛虎行。贈宗閔。皆略盡其終身所為。然退之無恙時。宗閔才為中書舍人。其所為尚未暴。自錢徽貶后。牛。李之憾始結。至其為相。則退之死久矣。遂有封川之行。所謂。前汝下視鳥。各議汝瑕疵。烏鵲從噪之。虎不知所歸。者。何其明驗也。

方崧卿曰。心默有所規。規。圖也。東坡。五禽。言。去年麥不熟。挾彈規我肉。本公語也。

猛虎行

猛虎雖云惡。亦各有匹儕。群行深谷間。百獸望風低。身食黃熊父。子食赤豹麛。

擇肉於熊豹。肯視兔與貍。正晝當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無當對。氣性縱以乖。

朝怒殺其子。暮還食其妃。匹儕四散走。猛虎還孤棲。狐鳴門兩旁。烏鵲從噪之。

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歸。誰云猛虎惡。中路正悲啼。豹來銜其尾。熊來攫其頤。

猛虎死不辭。但慚前所為。虎坐無助死。況如汝細微。故當結以信。親當結以私。

親故且不保。人誰信汝為。

原選者評。二詩皆哀矜涕泣而道。宵。雅。之遺則也。

方崧卿曰。蜀本總題。誤以上題。贈李宗閔。四字綴。猛虎行。之上。后人因之。其實后詩不為宗閔作。猛虎行。樂府舊題。非前詩類也。新書。又謂裴度薦李德裕。宗閔怨之。為作。此詩。薦事在太和三年。公沒久矣。不可據。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

藍田十月雪塞關。我興南望愁群山。攢天嵬嵬凍相映。君乃寄命於其間。

秩卑俸薄食口眾。豈有酒食開容顏。殿前群公賜食罷。驊騮蹋路驕且閑。

稱多量少鑒裁密。豈念幽桂遺榛菅。幾欲犯嚴出薦口。氣象硉兀未可攀。

歸來殞涕掩關臥。心之紛亂誰能刪。詩翁憔悴斸荒棘。清玉刻佩聯玦環。

腦脂遮眼臥壯士。大弨掛壁無由彎。乾坤惠施萬物遂。獨於數子懷偏慳。

朝欷暮唶不可解。我心安得如石頑。

原選者評。起調激越。極似。同谷歌。

某氏曰。斯立是時為藍田縣丞。其曰。藍田十月。元和十年十月也。孟郊已死。張籍病眼。故有。詩翁。壯士。之句。有懷立之且念朋友之不振也。

奉酬盧給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

行見寄并呈上錢七兄閣老張十八助教

曲江千頃秋波凈。平鋪紅云蓋明鏡。大明宮中給事歸。走馬來看立不正。

遺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驪目。我今官閑得婆娑。問言何處芙蓉多。

撐舟昆明度云錦。腳敲兩舷叫吳歌。太白山高三百里。負雪嵬嵬插花里。

玉山前腳不復來。曲江汀瀅水平杯。我時相思不覺一回首。天門九扇相當開。

上界真人足官府。豈如散仙鞭笞鸞鳳終日相追陪。

原選者評。紅云明鏡中。特有雪山倒影。便寫得異樣精采。結似灑脫。正恐不能忘情。

樊汝霖曰。公時自中書舍人降太子右庶子。

記夢

夜夢神官與我言。羅縷道妙角與根。挈攜陬維口瀾翻。百二十刻須臾間。

我聽其言未云足。舍我先度橫山腹。我徒三人共追之。一人前度安不危。

我亦平行蹋喬亢虛亢。神完骨腳不掉。側身上視溪谷盲。杖撞玉版聲彭觥。

神官見我開顏笑。前對一人壯非少。石壇坡陀可坐臥。我手承頦肘拄座。

隆樓杰閣磊嵬高。天風飄飄吹我過。壯非少者哦七言。六字常語一字難。

我以指撮白玉丹。行且咀噍行詰盤。口前截斷第二句。綽虐顧我顏不歡。

乃知仙人未賢圣。護短憑愚邀我敬。我能屈曲自世間。安能從女巢神山。

原選者評。只是寓言。勿真謂與鬼爭義。

黃庭堅曰。六字常語一字難。只前句中。哦。字便是所難。此乃為詩之法也。樊汝霖曰。蘇內翰嘗曰。太白詩云。遺我鳥跡書。讀之了不閑。太白尚氣。乃自招不識字。不如退之倔強曰。我能屈曲自世間。安能隨女巢神山。又曰。退之性氣。雖出世間人亦不能容也。

某氏曰。此詩蓋有托諷。意公忤執政。左遷為右庶子時作。前。酬盧公荷花詩。末云。豈如散仙鞭笞鸞鳳終日相追陪。而此詩末亦云。我能屈曲自世間。安能從女巢神山。皆有不能俯仰隨人之意。可知其為左遷之時也。

顧嗣立曰。按金居敬云。羅縷道妙。三句。意皆本。參同契。角根陬維。謂青龍處房六。

白虎在昴七。朱雀在張二。皆朝於玄武。虛危之位也。迎一陽之氣以進火。妙用始於虛危。在一日言。正當子半。故曰須臾間。又曰。百二十刻須臾間。如。參同契。以十二卦十二律配十二時。陽火陰符之候。然一日之間有之。一刻之間亦有之也。公蓋深得金丹之旨。乃倔強世間耶。

南內朝賀歸呈同官

薄云蔽秋曦。清雨不成泥。罷賀南內衙。歸涼曉凄凄。綠槐十二街。渙散馳輪蹄。

余惟戇書生。孤身無所赍。三黜竟不去。致官九列齊。豈惟一身榮。珮玉冠簪犀。

滉蕩天門高。著籍朝厥妻。文才不如人。行又無町畦。問之朝廷事。略不知東西。

況於經籍深。豈究端與倪。君恩太山重。不見酬稗稊。所職事無多。又不自提撕。

明庭集孔鸞。曷取於鳧睮。樹以松與柏。不宜間蒿藜。婉孌自媚好。幾時不見擠。

貪食以忘軀。鮮不調鹽醯。法吏多少年。磨淬出角圭。將舉汝愆尤。以為己階梯。

收身歸關東。期不到死迷。

原選者評。戒心法吏。始擬收身。則已有為而為矣。中間省躬引分。乃足為朝士座右銘。

。雍錄。曰。唐都城有三大內。太極宮在西。故名西內。大明宮在東。故名東內。別有興慶宮號南內也。

洪興祖曰。中朝事跡。云。天街兩畔樹槐。俗號為槐街。白樂天。樂游園。詩云。下視十二街。綠槐間紅塵。即此也。

讀東方朔雜事

嚴嚴王母宮。下維萬仙家。噫欠為飄風。濯手大雨沱。方朔乃豎子。驕不加禁訶。

偷入雷電室。車訇羉掉狂車。王母聞以笑。衛官助呀呀。不知萬萬人。生身埋泥沙。

簸頓五山踣。流漂八維蹉。曰吾兒可憎。奈此狡獪何。方朔聞不喜。褫身絡蛟蛇。

瞻相北斗柄。兩手自相挼。群仙急乃言。百犯庸不科。向觀睥睨處。事在不可赦。

欲不布露言。外口實喧嘩。王母不得已。顏口頻口赍嗟。頷頭可其奏。送以紫玉珂。

方朔不懲創。挾恩更矜夸。詆欺劉天子。正晝溺殿衙。一旦不辭訣。攝身凌蒼霞。

原選者評。俞皐曰。此詩洪興祖以為譏弄權者。觀結語云云。殊不然也。意亦指文人播弄造化。如。雙鳥詩。云爾。不然何獨取方朔而擬之權幸耶。顧嗣立曰。按。漢書。東方朔傳贊。曰。朔之詼諧。逢占射覆其事。浮淺行於眾庶。童兒牧豎莫不炫耀。而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語附著之。公詩皆本經史。而此作獨專取。內傳。

亦偶然戲筆。故題之曰。雜事。也。

。漢武帝內傳。曰。帝好長生。七夕。西王母降其宮。有頃。索桃七枚。以四枚與帝。自食三枚。曰。此桃三千年一實。時東方朔從殿東廂朱鳥牖中窺母。母謂帝曰。此窺牖兒嘗三來偷吾此桃。昔為太山上仙官。令到方丈。擅弄雷電。激波揚風。風雨失時。陰陽錯迕。致令蛟鯨陸行。

崩山壞境。海水暴竭。黃鳥宿淵。於是九潦丈人乃言於太上。遂謫人間。其后朔一旦乘云龍飛去。不知所在。

庭楸

庭楸止五株。共生十步間。各有藤繞之。上各相鉤聯。下葉各垂地。樹顛各云連。

朝日出其東。我常坐西偏。夕日在其西。我常坐東邊。當晝日在上。我在中央間。

仰視何青青。上不見纖穿。朝暮無日時。我且八九旋。濯濯晨露香。明珠何聯聯。

夜月來照之。茜茜自生煙。我已自頑鈍。重遭五楸牽。客來尚不見。肯到權門前。

權門眾所趨。有客動百千。九牛亡一毛。未在多少間。往既無可顧。不往自可憐。

原選者評。歷敘東西朝暮。繁而不殺。彌有古意。

南溪始泛三首

榜舟南山下。上上不得返。幽事隨去多。孰能量近遠。陰沈過連樹。藏昂抵橫坂。

石粗肆磨礪。波惡厭牽挽。或倚偏岸漁。竟就平洲飯。點點暮雨飄。梢梢新月偃。

余年懔無幾。休日愴已晚。自是病使然。非由取高蹇。

南溪亦清駛。而無檝與舟。山農驚見之。隨我觀不休。不惟兒童輩。或有杖白頭。

饋我籠中瓜。勸我此淹留。我云以病歸。此已頗自由。幸有用余俸。置居在西疇。

囷倉米谷滿。未有旦夕憂。上去無得得。下來亦悠悠。但恐煩里閭。時有緩急投。

愿為同社人。雞豚燕春秋。

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跡。羸形可輿致。佳觀安可擲。即此南坂下。久聞有水石。

拕舟入其間。溪流正清激。隨波吾未能。峻瀨乍可刺。鷺起若導吾。前飛數十尺。

亭亭柳帶沙。團團松冠壁。歸時還盡夜。誰謂非事役。

原選者評。三首神似陶公。所謂。奸窮變怪得。往往造平淡。者。

。蔡寬夫詩話。曰。退之詩豪健雄放。自成一家。世特恨其深婉不足。南溪始泛。三篇。乃末年所作。獨為閑遠。有淵明風氣。

。王直方詩話。曰。洪龜父言。山谷於退之詩。少所許可。最愛。南溪始泛。以為有詩人句律之深意。隱居詩話。曰。南溪始泛。詩。將死病中作也。句有。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跡。又云。余年懔無幾。休日愴已晚。張籍。哭退之。詩略曰。去夏公請告。養病城南莊。籍時官休罷。

兩月同游翔。移船入南溪。東西縱篙撐。公作游溪詩。詠唱多慨慷。又曰。偶有賈秀才。來茲亦同并。秀才謂賈島也。

題楚昭王廟

丘墳滿目衣冠盡。城闕連云草樹荒。猶有國人懷舊德。一間茅屋祭昭王。

原選者評。顧嗣立曰。按公。外集。有。記宜城驛。云。驛東北有井。傳是昭王井。井東北數十步。有楚昭王廟。高木萬株。舊廟屋極宏盛。今惟草屋一區。然問左側人。尚云每歲十月。

民相率聚祭其前。元和十四年二月二日題。蓋與此詩同作也。

答張十一功曹

山凈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 競長纖纖筍。躑躅閑開艷艷花。

未報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詩罷看雙鬢。斗覺霜毛一半加。

原選者評。任子淵曰。斗覺。詩中健語也。前輩多使。退之詩有此句。東坡詩。黃昏斗覺羅裳薄。后山詩。斗覺文字生清新。

題木居士

火透波穿不計春。根如頭面干如身。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原選者評。道破世情。

張蕓叟。木居士詩序。云。耒陽縣北沿流二三十里鰲口寺。即退之所題木居士在焉。元豐初。以禱旱不應。為邑令析而薪之。今存者。乃僧道符更刻。

和歸工部送僧約

早知皆是自拘囚。不學因循到白頭。汝既出家還擾擾。何人更得死前休。

原選者評。振威一喝。三日耳聾。

入關詠馬

歲老豈能充上駟。力微當自慎前程。不知何故翻驤首。牽過關門妄一鳴。木芙蓉

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艷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

原選者評。朱子曰。此詩言荷花與木芙蓉生不同處。而色皆美。名又同。故以采江搴木二事相對言其生處。而。九歌。者。祭神之辭。故曰古祠也。

奉和庫部盧四兄曹長元日朝回

天仗宵嚴建羽旄。春云送色曉雞號。金爐香動螭頭暗。玉佩聲來雉尾高。

戎服上趨承北極。儒冠列侍映東曹。太平時節難身遇。郎署何須嘆二毛。

原選者評。沈德潛曰。入賈岑倡和作中。可以伯仲。

奉和裴相公東征途經女幾山下作

旗穿曉日云霞雜。山倚秋空劍戟明。敢語相公平賊后。暫攜諸吏上崢嶸。

原選者評。洪興祖曰。以我之旗。況彼云霞。以彼之山。況我劍戟。詩家謂回鸞舞鳳格。

。蔡寬夫詩話。曰。退之。和裴晉公征淮西時過女幾山。詩云云。而晉公之詩無見。惟。白樂天集。載其一聯云。待平賊壘報天子。莫指仙山示老夫。方時意氣自信不疑如此。豈容令狐楚輩沮撓乎。

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

荊山已去華山來。日出潼關四扇開。刺史莫辭迎候遠。相公親破蔡州回。

原選者評。沈德潛曰。沒石飲羽之技。不必以尋常絕句法求之。

晉公破賊回重拜臺司以詩示幕中賓客愈奉和

南伐旋師太華東。天書夜到冊元功。將軍舊壓三司貴。相國新兼五等崇。

鹓鷺欲歸仙仗里。熊羆還入禁營中。長慚典午非材職。得就閑官即至公。

原選者評。嚴重蒼渾。直逼杜陵。

。石林詩話。曰。七言難於氣象雄渾。句中有力。而紆徐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錦江春色

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與。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等句之后。常恨無復繼者。韓退之筆力最為杰出。然每苦意與語俱盡。和裴晉公破蔡州回。詩。所謂。將軍舊壓三司貴。

相國新兼五等崇。非不壯也。然意亦盡於此矣。不若劉禹錫。賀晉公留守東都。云。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州。語遠而體大也。

沈德潛曰。莊重得體。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原選者評。李光地曰。佛骨一表。孤映千古。而此詩配之。尤妙在許大題目。而以。除弊事。三字了卻。

晚次宣溪辱韶州張端公使君惠書敘別酬以絕句二章

韶州南去接宣溪。云水蒼茫日向西。客淚數行元自落。鷓鴣休傍耳邊啼。

兼金那足比清文。百首相隨愧使君。俱是嶺南巡管內。莫欺荒僻斷知聞。

量移袁州張韶州端公以詩相賀因酬之

明時遠逐事何如。遇赦移官罪未除。北望詎令隨塞雁。南遷才免葬江魚。

將經貴郡煩留客。先惠高文謝起予。暫欲系船韶石下。上賓虞舜整冠裾。

原選者評。李光地曰。末句取諸。離騷。所謂。跪敷衽以陳阝辭。者。有蒙難正志氣象。

奉和兵部張侍郎酬鄆州馬尚書

只召途中見寄開緘之日馬帥已再領鄆州之作

來朝當路日。承詔改轅時。再領須句國。仍遷少昊司。暖風抽宿麥。清雨卷歸旗。

賴寄新珠玉。長吟慰我思。

原選者評。石林詩話。曰。蔡天啟言。嘗與張文潛論韓。柳五言警句。文潛舉退之。暖風抽宿麥。清風卷歸旗。子厚。壁空殘月曙。門掩候蟲秋。皆為集中第一。

奉酬天平馬十二仆射暇日言懷見寄之作

天平篇什外。政事亦無雙。威令加徐土。儒風被魯邦。清為公論重。寬得士心降。

歲晏偏相憶。長謠坐北窗。奉使鎮州行次承天行營奉酬裴司空

竄逐三年海上歸。逢公復此著征衣。旋吟佳句還鞭馬。恨不身先去鳥飛。

原選者評。詔許遲留。而奮迅如此。仁者之勇。庶無愧焉。

。新書。詔愈宣撫。既行。眾皆危之。元稹言韓愈可惜。穆宗亦悔。詔愈度事從宜。無必入。愈曰。安有受君命而滯留自顧。遂疾驅入。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

文武成功后。居為百辟師。林園窮勝事。鐘鼓樂清時。擺落遺高論。雕鐫出小詩。

自然無不可。范蠡爾其誰。

原選者評。按。詩話云。慶歷中。西師未解。晏元獻為樞密使。會大雪。置酒西園。歐陽永叔賦詩云。須憐鐵甲冷徹骨。四十余萬屯邊兵。晏曰。昔韓愈亦能作言語。赴裴度會。但云。林園窮勝事。鐘鼓樂清時。不曾如此作鬧。夫裴度之優游綠野。乃不得已而與世浮沉。故愈詩云云。晏殊所處不同。聞永叔諷厲。正應改容謝之。顧猶怫然於中耶。

和仆射相公朝回見寄

盡瘁年將久。公今始暫閑。事隨憂共減。詩與酒俱還。放意機衡外。收身矢石間。

秋臺風日迥。正好看前山。

原選者評。退之與中立雅契。同涉艱危。樹功業。其於當時朝局。元老苦心。有知之最深者。二詩能曲傳之。諷詠殊有余味。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台县| 北海市| 突泉县| 呼玛县| 吴忠市| 六安市| 家居| 菏泽市| 景谷| 福州市| 叶城县| 连江县| 招远市| 商洛市| 邯郸市| 廊坊市| 乐清市| 深圳市| 兴义市| 益阳市| 交城县| 武义县| 海宁市| 丹东市| 唐山市| 阿合奇县| 甘孜| 田林县| 新化县| 阿城市| 永仁县| 凌云县| 铜鼓县| 屏边| 正镶白旗| 元江| 岳阳县| 巴彦淖尔市| 安国市| 苍梧县|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