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3章

  • 唐宋詩醇
  • (清)愛新覺羅·弘歷
  • 9445字
  • 2015-12-27 01:32:59

昌黎韓愈詩四十五首

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

皇甫補官古賁渾。時當玄冬澤乾源。山狂谷很相吐吞。風怒不休何軒軒。

擺磨出火以自燔。有聲夜中驚莫原。天跳地踔顛乾坤。赫赫上照窮崖垠。

截然高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三光弛隳不復暾。虎熊麋豬逮猴猿。

水龍鼉龜魚與黿。鴉鴟雕鷹雉鵠昆鳥。火尋炰煨爊孰飛奔。祝融告休酌卑尊。

錯陳齊玫辟華園。芙蓉披猖塞鮮繁。千鐘萬鼓咽耳喧。攢雜啾嚄沸篪塤。

彤幢絳旃紫纛幡。炎官熱屬朱冠衤軍。髹其肉皮通髀臀。頹胸垤腹車掀轅。

緹顏韋未股豹兩鞬。霞車虹靷日轂車番。丹蕤纟原蓋緋纟番罿。紅帷赤幕羅脤膰。

羀池波風肉陵屯。谽呀鉅壑頗黎盆。豆登五山瀛四樽。熙熙釂酉壽笑語言。

雷公擘山海水翻。齒牙嚼嚙舌反。電光罽磹赤頁目罼。王頁冥收威避玄根。

斥棄輿馬背厥孫。縮身潛喘拳肩跟。君臣相憐加愛恩。命黑螭偵焚其元。

天關悠悠不可援。夢通上帝血面論。側身欲進叱於閽。帝賜九河湔涕痕。

又詔巫陽反其魂。徐命之前問何冤。火行於冬古所存。我如禁之絕其飧。

女丁婦壬傳世婚。一朝結讎奈后昆。時行當反慎藏蹲。視桃著花可小騫。

月及申酉利復怨。助汝五龍從九鯤。溺厥邑囚之昆倉。皇甫作詩止睡昏。

辭夸出真遂上焚。要余和增怪又煩。雖欲悔舌不可捫。

原選者評。只是詠野燒耳。寫得如此天動地山及。憑空結撰。心花怒生。

韓醇曰。詳此詩。始則言火勢之盛。次則言祝融之御火。其下則水火相克相濟之說也。

樊汝霖曰。從公學文者多矣。惟李習之得公之正。皇甫持正得公之奇。持正嘗語人曰。

。書。之文不奇。易。可謂奇矣。豈礙理傷圣乎。如。龍戰(zhàn)於野。其血玄黃。見豕負涂。載鬼一車。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何等語也。公此詩。黑螭。五龍。九鯤。等語。其與。易。龍戰(zhàn)於野。何異。

。筆墨閑錄。曰。無逸云。鴉鴟雕鷹雉鵠昆鳥。句正。柏梁。體。后山作七言詩上東坡。襲此體。

劉石齡曰。公詩根柢。全在經(jīng)傳。如。易。說卦。離為火。其於人也。為大腹。故於炎官熱屬。以頹胸垤腹擬諸其形容。非臆說也。又。彤幢。紫纛。日轂。霞車。虹革引。

。豹。革建。電光。赤頁目。等字。亦從。為日。為電。為甲胄。為戈兵。句化出。造語極奇。必有依據(jù)。以理考索。無不可解者。世儒於此篇每以怪異目之。且以不可解置之。吁。此亦未深求其故耳。豈真不解哉。

。中山詩話。曰。唐詩賡和。有次韻。先后無易。有依韻。同在一韻。有用韻。用彼韻不必次。韓吏部。和皇甫陸渾山火。是也。今人多不曉。

洪興祖曰。丁。火也。壬。水也。火。女也。水。男也。丁為婦於壬。故曰。女丁婦壬。一作。夫丁婦壬。亦通。夫丁者。壬也。言壬為丁夫。婦壬。丁也。言丁為壬婦也。

朱子曰。按丁為陽中之陰。壬為陰中之陽。故言女之丁者。為婦於壬。以見水火之相配。

今術家亦言丁與壬合。洪氏二說皆是。

苦寒

四時各平分。一氣不可兼。隆寒奪春序。顓頊固不廉。太昊弛維綱。畏避但守謙。

遂令黃泉下。萌牙夭勾尖。草木不復抽。百味失苦甜。兇飆攪宇宙。铓刃甚割砭。

日月雖云尊。不能活烏蟾。羲和送日出。恇怯頻窺覘。炎帝持祝融。呵噓不相炎。

而我當此時。恩光何由沾。肌膚生鱗甲。衣被如刀鐮。氣寒鼻莫鼻臭。血凍指不拈。

濁醪沸入喉。口角如銜箝。將持匕箸食。觸指如排簽。侵爐不覺曖。熾炭屢以添。

探湯無所益。何況纊與縑。虎豹僵穴中。蛟螭死幽潛。熒惑喪躔次。六龍冰脫髯。

芒碭大包內。生類恐盡殲。啾啾窗間雀。不知已微纖。舉頭仰天鳴。所愿晷刻淹。

不如彈射死。卻得親炰火尋。鸞皇茍不存。爾固不在占。其馀蠢動儔。俱死誰恩嫌。

伊我稱最靈。不能女覆苫。悲哀激憤嘆。五藏難安恬。中宵倚墻立。淫淚何漸漸。

天王哀無辜。惠我下顧瞻。褰旒去耳纊。調和進梅鹽。賢能日登御。黜彼傲與憸。

生風吹死氣。豁達如褰簾。懸乳零落墮。晨光入前檐。雪霜頓銷釋。土脈膏且黏。

豈徒蘭蕙榮。施及艾與蒹。日萼行鑠鑠。風條坐襜襜。天乎茍其能。吾死意亦厭。

原選者評。銳思才刻。字帶刀鋒。不數(shù)晉人危語了語。結意與少陵。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正同。

王伯大曰。此詩意蓋有所諷。德宗貞元十九年春。公為四門博士作。

某氏曰。按。舊唐書。韋渠牟傳。自陸贄免相后。德宗不復委成宰相。廟堂備員。行文書而已。所狎而取信者。裴延齡。李齊運。王紹。李實。韋執(zhí)誼與渠牟等。皆權傾相府。奸欺多端。此詩所以諷也。

胡渭曰。唐書。五行志。貞元十九年三月。大雪。豈即所謂苦寒耶。

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

赤藤為杖世未窺。臺郎始攜自滇池。滇王埽宮避使者。跪進再拜語嗢咿。

繩橋拄過免傾墮。性命造次蒙扶持。途經(jīng)百國皆莫識。君臣聚觀逐旌麾。

共傳滇神出水獻。赤龍拔須血淋漓。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極睡所遺。

幾重包裹自題署。不以珍怪夸荒夷。歸來捧贈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

空堂晝眠倚牖戶。飛電著壁搜蛟螭。南宮清深禁闈密。唱和有類吹塤篪。

妍辭麗句不可繼。見寄聊且慰分司。

原選者評。沈德潛曰。赤龍。羲和。云云。此種奇杰。昌黎獨造。

送湖南李正字歸

長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人隨鴻雁少。江共蒹葭遠。歷歷余所經(jīng)。悠悠子當返。

孤游懷耿介。旅宿夢婉娩。風土稍殊音。魚蝦日異飯。親交俱在此。誰與同息偃。

原選者評。風神綿邈。絕似韋。柳。是。昌黎集。中變調。唯。南溪。三首近之。

沈德潛曰。昌黎五言。難得此清遠之格。

寄盧仝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數(shù)間而已矣。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

辛勤奉養(yǎng)十馀人。上有慈親下妻子。先生結發(fā)憎俗徒。閉門不出動一紀。

至今鄰僧乞米送。仆忝縣尹能不恥。俸錢供給公私馀。時至薄少助祭祀。

勸參留守謁大尹。言語才及輒掩耳。水北山人得名聲。去年去作幕下士。

水南山人又繼往。鞍馬仆從塞閭里。少室山人索價高。兩以諫官徵不起。

彼皆刺口論世事。有力未免遭驅使。先生事業(yè)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

。春秋。五傳束高閣。獨抱遺經(jīng)究終始。往年弄筆嘲同異。怪辭驚眾謗不已。

近來自說尋坦涂。猶上虛空跨綠馬耳。去歲生兒名添丁。意令與國充耘耔。

國家丁口連四海。豈無農(nóng)夫親耒耜。先生抱才終大用。宰相未許終不仕。

假如不在陳力列。立言垂范亦足恃。苗裔當蒙十世宥。豈謂貽厥無基阯。

故知忠孝生天性。潔身亂倫安足擬。昨晚長須來下狀。隔墻惡少惡難似。

每騎屋山下窺闞。渾舍驚怕走折趾。憑依婚媾欺官吏。不信令行能禁止。

先生受屈未曾語。忽此來告良有以。嗟我身為赤縣令。操權不用欲何俟。

立召賊曹呼伍伯。盡取鼠輩尸諸市。先生又遣長須來。如此處置非所喜。

況又時當長養(yǎng)節(jié)。都邑未可猛政理。先生固是余所畏。度量不敢窺涯涘。

放縱是誰之過歟。效尤戮仆愧前史。買羊沽酒謝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

先生有意許降臨。更遣長須致雙鯉。

原選者評。玉川垂老。尚依時宰。致罹甘露之難。其人固非高隱。退之何以傾倒乃爾。觀詩中所敘。特與鄰人構訟。而以情面聽其起滅耳。卻寫得壁立千仞。有執(zhí)鞭忻慕之意。乃知唐時處士。類能作聲價如此。

。隱居詩話。曰。退之。李花。詩云。夜領張徹投盧仝。乘云共至玉皇家。長姬香御四羅列。縞裙練帨無等差。及。贈盧仝。詩曰。買羊沽酒謝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即此時也。李渤。石洪。溫造為處士。純盜虛名。韓愈雖與之游。而多侮薄之。所謂。水北山人得名聲。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繼往。鞍馬仆從塞閭里。少室山人索價高。兩以諫官徵不起。彼皆刺口論世事。有力未免遭驅使。夫為處士乃刺口論世事。希聲名愿驅使。又要索高價。似玉飾仆御以夸閭里。此何等人也。其侮薄之甚矣。班固云。春秋。五傳。謂左丘明。公羊高。谷梁赤。

鄒氏。夾氏。又云。鄒氏無書。夾氏未有書。而韓愈。贈盧仝。詩云。春秋。五傳束高閣。獨抱遺經(jīng)究終始。不知此二傳果何等書也。

。彥周詩話。曰。玉川子。春秋傳。仆家舊有之。今亡矣。辭簡而遠。得圣人之意為多。后世有深於經(jīng)而見盧傳者。當知退之之不妄許人也。

酬司門盧四兄云夫院長望秋作

長安雨洗新秋出。極目寒鏡開塵函。終南曉望蹋龍尾。倚天更覺青巉巉。

自知短淺無所補。從事久此穿朝衫。歸來得便即游覽。暫似壯馬脫重銜。

曲江荷花蓋十里。江湖生目思莫緘。樂游下矚無遠近。綠槐萍合不可芟。

白首寓居誰借問。平地寸步扃云巖。云夫吾兄有狂氣。嗜好與俗殊酸咸。

日來省我不肯去。論詩說賦相讠南讠南。望秋。一章已驚絕。猶言低抑避謗讒。

若使乘酣騁雄怪。造化何以當鐫羂。嗟我小生值強伴。怯膽變勇神明鑒。

馳坑跨谷終未悔。為利而止真貪饞。高揖群公謝名譽。遠追甫白感至誠。

樓頭完月不共宿。其奈就缺行攕攕。

誰氏子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或云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簫史。

又云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圣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嗚呼余心誠豈弟。愿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jīng)。不從而誅未晚耳。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原選者評。原注曰。呂氏子炅。見。李素墓志。

本集。河南少尹李素墓志。曰。素拜河南少尹。行大尹事。呂氏子炅。棄其妻。著道士衣冠。謝母曰。當學仙王屋山。去數(shù)月復出。間詣公。公立之府門外。使吏卒脫道士服。給冠帶。

送付其母。

送無本師歸范陽

無本於為文。身大不及膽。吾嘗示之難。勇往無不敢。蛟龍弄角牙。造次欲手攬。

眾鬼囚大幽。下覷襲玄窞。天陽熙四海。注視首不頷。鯨鵬相摩窣。兩舉快一噉。

夫豈能必然。固已謝黯黮。狂詞肆滂葩。低昂見舒慘。奸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

蜂蟬碎錦纈。綠池披菡萏。芝英擢荒蓁。孤翮起連菼。家住幽都遠。未識氣先感。

來尋吾何能。無殊嗜昌歜。始見洛陽春。桃枝綴紅糝。遂來長安里。時卦轉習坎。

老懶無斗心。久不事鉛槧。欲以金帛酬。舉室常咸頁頷。念當委我去。雪霜刻以憯。獰飆攪空衢。天地與頓撼。勉率吐歌詩。慰女別后覽。

原選者評。獎賞之中。諷喻深遠。正不獨為浪仙說法也。身大不及膽。妙於翻用。

俞皐曰。凡昌黎先生論文諸作。極有關系。其中次第。俱從親身歷過。故能言其甘苦親切乃爾。如此詩云。無本於為文。身大不及膽。吾嘗示之難。勇往無不敢。作詩入手須要膽力。

全在勇往上見其造詣之高。又云。奸窮變怪得。往往造平淡。平淡得於能變之后。所謂漸近自然也。此境夫豈易到。公之指點來學者。深矣微矣。

石鼓歌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陵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珮鳴相磨。

蒐於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

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神守護煩為呵。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fā)盡備無差訛。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科。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

憶昔初蒙博士徵。其年始改稱元和。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量度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shù)駱駝。

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圣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

觀經(jīng)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剜苔剔蘚露節(jié)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大廈深檐與蓋覆。經(jīng)歷久遠期無佗。中朝大官老於事。詎肯感激徒媕。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shù)紙尚可博白鵝。繼周八代爭戰(zhàn)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邱軻。安能以此上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

石鼓之歌止於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原選者評。典重瑰奇。良足鑄之金而磨之石。后半旁皇珍惜。更見懷古情深。厥后石鼓升沈不一。竟得依圣人之居。其文與六籍并垂永世。則退之請留太學之說。實有力焉。此詩亦不為空作矣。

。容齋隨筆。曰。文士為文。有矜夸過實。雖韓文公不能免。如。石鼓歌。極道周宣王之事偉矣。至云。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是謂三百篇皆如星宿。獨此詩如日月也。二雅褊迫。之語。尤非所宜言。今世所傳石鼓之詞尚在。豈能出吉日車攻之右。安知非經(jīng)圣人所刪乎。

。困學紀聞。曰。致堂云。韓退之賦。石鼓。曰。孔子西行不到秦。故不見錄。孔子編。詩。

豈必身歷而后及哉。信斯言也。車鄰。駟鐵。胡為而收之也。

。集古錄。曰。石鼓久在岐陽。初不見稱於前世。至唐人始盛稱之。而韋應物以為周文王之鼓。至宣王刻詩爾。韓退之直以為宣王之鼓。在今鳳翔孔子廟中。鼓有十。先時散棄於野。鄭馀慶始置之於廟。而亡其一。皇祐四年。向傅師求於民間得之。十鼓乃足。其文可見者四百六十五。磨滅不可識者過半。然其可疑者三四。退之好古不妄者。予姑取以為信耳。至於字畫。亦非史籀不能作也。

。塵史。曰。右軍書多不講偏旁。此退之所謂。羲之俗書姿媚。者也。

。蔡寬夫詩話。曰。退之。石鼓歌。云。羲之俗書姿媚。數(shù)紙尚可博白鵝。觀此語便知退之非留意於書者。今洛中尚有石刻題名。信不甚工。

。石鼓文音訓。曰。初在陳倉野中。唐鄭馀慶始遷之鳳翔。宋大觀中徙開封。靖康末金人取之。以歸於燕。元皇慶癸丑始置大成。至圣。文。宣王廟門之左右。

沈德潛曰。陋儒。指當時采風者。言二雅不載。孔子無從采取也。隸書風俗通行。別於古篆。故云。俗書。無貶右軍意。

題炭谷湫祠堂

萬生都陽明。幽暗鬼所寰。嗟龍獨何智。出入人鬼間。不知誰為助。若執(zhí)造化關。

厭處平地水。巢居插天山。列峰若攢指。石盂仰環(huán)環(huán)。巨靈高其捧。保此一掬慳。

森沈固含蓄。本以儲陰奸。魚鱉蒙擁護。群嬉傲天頑。翾翾棲托禽。飛飛一何間。

祠堂像侔真。擢玉紆煙鬟。群怪儼伺候。恩威在其顏。我來日正中。悚惕思先還。

寄立尺寸地。敢言來涂艱。吁無吹毛刃。血此牛蹄殷。至今乘水旱。鼓舞寡與鰥。

林業(yè)鎮(zhèn)冥冥。窮年無由刪。妍英雜艷實。星瑣黃朱班。石級皆險滑。顛躋莫牽攀。

尨區(qū)雛眾碎。付與宿已頒。棄去可奈何。吾其死茅菅。

原選者評。感時托諷。不覺義形於色。秋懷。已發(fā)其端。此更淋漓盡致。按。唐書。王叔文傳。順宗不能聽政。深居施幄坐。以牛昭容。宦人李忠言侍側。群臣奏事。從帷中可其奏。

大抵叔文因亻丕。亻丕因忠言。忠言因昭容。更相依仗。又。王亻丕傳。叔文入止翰林。而亻丕至柿林院。見牛昭容等。此詩。擢玉紆煙鬟。云云。蓋借澄源以喻昭容也。

某氏曰。按宋敏求。長安志。云。炭谷在萬年縣南六十里。又云。澄源夫人湫廟。在終南山炭谷。公。南山詩。有云。因緣窺其湫。即此。湫。龍所居也。

胡渭曰。公詠。南山。云。拘官計日月。欲進不可又。因緣窺其湫。凝湛陰獸。此為四門博士時事也。時天晦大雪。淚目苦氵蒙瞀。此赴陽山過藍田時事也。昨來逢清霽。宿愿忻始副。此江陵入至藍田時事也。題炭谷湫。詩。蓋貞元十九年京師旱。祈雨湫祠。公往觀焉。

故曰。因緣窺其湫。因緣謂以事行。非特游也。篇中饒有諷刺。時德宗幸臣李齊運。李實。韋執(zhí)誼等與王叔文交通。亂政滋甚。故公因所見以起興。湫龍澄源喻幸臣。魚鱉禽鳥及群怪喻黨人也。秋懷。欲罾寒蛟。而是詩恨不能血此牛蹄。剛腸疾惡。情見乎辭。劉。柳泄言。群小側目。

陽山之謫。所自來矣。上疏云乎哉。

聽潁師彈琴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潁師彈。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原選者評。寫琴聲之妙。實為得髓。繁休伯稱車子。柳子厚。志箏師。皆不能及。永叔善琴。

乃用此為譏議耶。躋攀。二語。千古詩文妙決。

。西清詩話。曰。六一居士嘗問東坡。琴詩孰優(yōu)。坡答以退之。聽潁師琴。公曰。此只是聽琵琶耳。吳僧義海以琴名世。或以六一語問海。海曰。歐陽公一代英偉。然斯語誤矣。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言輕柔細屑。真情出見也。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精神馀謹聳觀聽也。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縱橫變態(tài)。浩乎不失自然也。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又見穎孤絕不同流俗下俚聲也。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起伏抑揚。

不主故常也。皆指下絲聲妙處。惟琴為然。琵琶格上聲。烏能爾耶。退之深得其趣。未易譏評也。

。彥周詩話。曰。退之。聽潁師琴。詩云。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此泛聲也。

謂輕非絲。重非木也。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泛聲中寄指聲也。躋攀分寸不可上。吟繹聲也。失勢一落千丈強。順下聲也。善琴者云。此數(shù)聲最艱工。自文忠公與東坡論此詩作聽琵琶之后。后生隨例云云。故論之。少為退之雪冤。

調張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舉頸遙相望。夜夢多見之。晝思反微茫。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

相當施手時。巨刃磨天揚。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惟此兩夫子。家居率荒涼。

帝欲長吟哦。故遣起且僵。翦翎送籠中。使看百鳥翔。平生千萬篇。金薤垂琳瑯。

仙官敕六丁。雷電下取將。流落人間者。太山一豪芒。我愿生兩翅。捕逐出八荒。

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

顧語地上友。經(jīng)營無太忙。乞君飛霞珮。與我高頡頏。

原選者評。此示籍以詩派正宗。言己所手追心慕。惟有李。杜。雖不可幾及。亦必升天入地以求之。籍有志於此。當相與為后先也。所以推崇李。杜者至矣。

魏仲舉曰。退之有取於李。杜。如。薦士。醉留東野。望秋。石鼓。等詩。每致意焉。

然未若此詩之專美也。

。雪浪齋日記。曰。退之參李。杜。透機關。於。調張籍。詩見之。自。我愿生兩翅。捕逐出八荒。以下。至。乞君飛霞珮。與我高頡頑。此領會語也。從退之言詩者多。而獨許籍者。以有見處可以傳衣耳。

。竹坡詩話。曰。元微之作李。杜優(yōu)劣論。謂太白不能窺杜甫之藩籬。況堂奧乎。唐人未嘗有此論。而積始為之。至退之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則不復為優(yōu)劣矣。洪慶善作。韓文辨證。著魏道輔之言。謂退之此詩。為微之作也。微之雖不當自作優(yōu)劣。然指積為愚兒。豈退之之意乎。盧郎中云夫寄示送盤谷子詩兩章歌以和之昔尋李愿向盤谷。正見高崖巨壁爭開張。是時新晴天井溢。誰把長劍倚太行。

沖風吹破落天外。飛雨白日灑洛陽。東蹈燕川食曠野。有饋木蕨芽滿筐。

馬頭溪深不可厲。借車載過水入箱。平沙綠浪榜方口。雁鴨飛起穿垂楊。

窮探極覽頗恣橫。物外日月本不忙。歸來辛苦欲誰為。坐令再往之計墮眇芒。

閉門長安三日雪。推書撲筆歌慨慷。帝無壯士遣屬和。遠憶盧老詩顛狂。

開緘忽睹送歸作。字向紙上皆軒昂。又知李侯竟不顧。方冬獨入崔嵬藏。

我今進退幾時決。十年蠢蠢隨朝行。家請官供不報答。無異雀鼠偷太倉。

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彈劾還耕桑。

原選者評。字向紙上皆軒昂。正是此篇評語。高詠數(shù)番。令人增長意氣。

。漁隱業(yè)話。曰。東坡云。歐陽文忠言。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一篇而已。余亦謂唐無文章。唯韓退之。送李愿歸盤谷序。一篇而已。平生欲效此作一文。每執(zhí)筆輒罷。因自笑曰。

。不若且放。教退之獨步。退之尋常詩自謂不逮李杜。至於。昔尋李愿向盤谷。一篇。獨不減子美。

病中贈張十八

中虛得暴下。避冷臥北窗。不蹋曉鼓朝。安眠聽逄逄。籍也處閭里。抱能未施邦。

文章自娛戲。金石日擊撞。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談舌久不掉。非君亮誰雙。

扶幾導之言。曲節(jié)初摐摐。半涂喜開鑿。派別失大江。吾欲盈其氣。不令見麾幢。

牛羊滿田野。解束空杠。傾樽與斟酌。四壁堆甖缸。玄帷隔雪風。照爐釘明钅工。

夜闌縱捭闔。哆口疏眉厖。勢侔高陽翁。坐約齊橫降。連日挾所有。形軀頓羃肛。

將歸乃徐謂。子言得無哤。回軍與角逐。斫樹收窮龐。雌聲吐款要。酒壺綴羊腔。

君乃昆侖渠。籍乃嶺頭瀧。譬如蟻垤微。詎可陵崆羄。幸愿終賜之。斬拔木卉與椿。

從此識歸處。東流水淙淙。

原選者評。此篇當就用韻處玩其苦心巧思。大略以軍事進退為比。皆就韻之所近。而詞義乃各得其儕。如前有高陽一喻。而后之窮龐乃以類從。不為強押。凡解旆回軍。約降吐款。前后俱一線穿成。於此見長篇險韻。定須慘淡經(jīng)營。不可恃才鹵莽也。按。顧嗣立謂。諸家舊注不無舛錯。如。病中贈張十八。云。龍文百斛鼎。孫汝聽不知出自班孟堅。寶鼎詩。而漫引。史記。秦武王與孟說舉龍文之鼎。此其訛謬更甚。嗣立但見。史記。秦本紀。有王與孟說舉鼎事。而無龍文字面。遂疑其訛謬而改注之。不知秦武王與孟說舉龍文赤鼎。自在。趙世家。中。詩本用此。孫注或欠詳晰。而於義未為失也。若不引舉鼎而泛引寶鼎。於下句力扛何涉。舊注固時有舛錯。此則改注。反成讠為謬。特為正之。

韓醇曰。公始也扶機導籍使之言。且匿其麾幢。解旆束杠而示之弱。籍乃縱其捭闔。如酈生之下齊。既連日挾其所有。其后軀病語。乃為公所敗。是猶孫臏之收龐涓也。籍既為公所敗。乃自以為嶺頭之瀧不足以方昆侖之渠。蟻垤之微不足以陵崆之山。愿終受教於公。而公於是導其所歸也。

寄崔二十六立之

西城員外丞。心跡兩屈奇。往歲戰(zhàn)詞賦。不將勢力隨。下驢入省門。左右驚紛披。

傲兀坐試席。深業(yè)見孤羆。文如翻水成。初不用意為。四座各低面。不敢捩眼窺。

升階揖侍郎。歸舍日未欹。佳句喧眾口。考官敢瑕疵。連年收科第。若摘頷底髭。

回首卿相位。通途無他岐。豈論校書郎。袍笏光參差。童稚見稱說。祝身得如斯。

儕輩妒且熱。喘如竹筒吹。老婦愿嫁女。約不論財貲。老翁不量分。累月笞其兒。

攪攪爭附托。無人角雄雌。由來人間事。翻覆不可知。安有巢中。插翅飛天陲。

駒麛著爪牙。猛虎借與皮。汝頭有韁系。汝腳有索縻。陷身泥溝間。誰復稟指扌為。

不脫吏部選。可見偶與奇。又作朝士貶。得非命所施。客居京城中。十日營一炊。

逼迫走巴蠻。恩愛座上離。昨來漢水頭。始得完孤羈。桁掛新衣裳。盎棄食殘糜。

茍無饑寒苦。那用分高卑。憐我還好古。宦途同險巇。每旬遺我書。竟歲無差池。

新篇奚其思。風幡肆逶迤。又論諸毛功。劈水看蛟螭。雷電生睒罻。角鬣相撐披。

屬我感窮景。抱華不能摛。倡來和相報。愧嘆俾我疵。又寄百尺采。緋紅相盛衰。

巧能喻其誠。深淺抽肝脾。開展放我側。方餐涕垂匙。朋交日凋謝。存者逐利移。

子寧獨迷誤。綴綴意益彌。舉頭庭樹豁。狂飚卷寒曦。迢遁山水隔。何由應塤篪。

別來就十年。君馬記羅驪。長女當及事。誰助出帨縭。諸男皆秀朗。幾能守家規(guī)。

文字銳氣在。輝輝見旌麾。摧腸與慼容。能復持酒巵。我雖未耋老。發(fā)禿骨力羸。

所馀十九齒。飄盡浮危。玄花著兩眼。視物隔褷羇。燕席謝不詣。游鞍懸莫騎。

敦敦憑書案。譬彼鳥黏羈。且吾聞之師。不以物自隳。孤豚眠糞壤。不慕太廟犧。

君看一時人。幾輩先騰馳。過半黑頭死。陰蟲食枯骴。歡華不滿眼。咎責塞兩儀。

觀名計之利。詎足相陪裨。仁者恥貪冒。受祿量所宜。無能食國惠。豈異哀癃罷。

久欲辭謝去。休令眾睢睢。況又嬰疹疾。寧保軀不貲。不能前死罷。內實慚神只。

舊籍在東都。茅屋枳棘籬。還歸非無指。灞渭揚春澌。生兮耕吾疆。死也埋吾陂。

文書自傳道。不仗史筆垂。夫子固吾黨。新恩釋銜羈。去來伊洛上。相待安罛箄。

我有雙飲盞。其銀得朱提。黃金涂物象。雕鐫妙工倕。乃令千里鯨。么麼微螽斯。

猶能爭明月。擺掉出渺氵彌。野草花葉細。不辨薋菉葹。綿綿相糾結。狀似環(huán)城陴。

四隅芙蓉樹。艷皆猗猗。鯨以興君身。失所逢百罹。月以喻夫道。亻免俛勵莫虧。

草木明覆載。妍丑齊榮萎。愿君恒御之。行止雜燧觿。異日期對舉。當如合分支。

原選者評。敘崔如小傳。敘自如尺牘。雜沓爾見縷。似破碎而實渾成。其詞意懇款。下筆不能自休。可想見交誼之厚。

。隱居詩話。曰。詩惡蹈襲古人之意。亦有襲而愈工。若出於己者。蓋思之愈精。則造語愈深也。魏人章疏云。福不盈此

目 。禍將溢世。韓愈則曰。歡華不滿眼。咎責塞兩儀。蓋愈工於

前也。

李光地曰。前敘崔之登第謫官。中道與崔唱酬之事。而因訊其安候。后乃自述其志。而欲與崔偕隱。末方及其所以報崔之貽者。與前巧喻其誠相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源县| 黑山县| 湘潭县| 阿城市| 得荣县| 通河县| 丁青县| 五寨县| 门头沟区| 洛宁县| 囊谦县| 北安市| 樟树市| 武陟县| 新营市| 定南县| 富宁县| 曲松县| 尼玛县| 织金县| 贵德县| 永宁县| 西昌市| 大兴区| 久治县| 浦北县| 望江县| 凤城市| 灵寿县| 定日县| 南昌县| 岱山县| 石景山区| 巴青县| 夏津县| 新竹县| 麟游县| 都昌县| 黄浦区| 双峰县| 平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