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孝武帝司馬曜
〈曜。字昌明。簡文帝第三子。興寧三年。封會稽王。咸安二年。七月即位。在位二十四年。太元二十一年為張貴人所弒。年三十五。謚曰孝武皇帝。有集二卷。〉
【示殷仲堪詩】
〖《晉書》曰:殷仲堪為黃門郎。孝武嘗示仲堪《詩》曰:〗
勿以己才。而笑不才。(《晉書》殷仲堪傳。《御覽》五百九十一。)
袁宏
〈宏。字彥伯。小字虎。陳郡扶樂人。永和初。為謝尚安西參軍。累遷桓溫大司馬記室。后自吏部郎出為東陽太守。太元初卒。年四十九。有后漢紀三十卷、正始名士傳三卷、竹林名士傳三卷、中朝名士傳若干卷、集二十卷。〉
【從征行方頭山詩】
峨峨太行。凌虛抗勢。天嶺交氣。窈然無際。澄流入神。玄谷應(yīng)契。四象悟心。幽人來憩。(《類聚》七。《詩紀》三十二。)
【采菊詩】
息足回阿。圓坐長林。披榛即澗。藉草依陰。(《御覽》五十六。)
【詠史詩二首】
〖續(xù)晉陽秋曰:虎少有逸才。文章絕麗。曾為詠史詩。是其風情所寄。少孤而貧。以運租為業(yè)。謝尚時鎮(zhèn)牛渚。乘秋佳風月。微服泛江。會虎在運租船中諷詠。聲既清會。辭又藻拔。非尚所曾聞。乃遣問訊。答曰:是袁臨汝郎誦詩。即其詠史之作也。〗
周昌梗概臣。辭達不為訥。汲黯社稷順。棟梁表天骨。陸賈厭解紛。時與酒梼杌。婉轉(zhuǎn)將相門。一言和平勃。趨舍各有之。俱令道不沒。(《類聚》五十五。廣《文選》十八。《詩紀》三十二。)
無名困螻蟻。有名世所疑。中庸難為體。狂狷不及時。楊惲非忌貴。知及有馀辭。躬耕南山下。蕪穢不遑治。趙瑟奏哀音。秦聲歌新詩。吐音非凡唱。負此欲何之。(同上)
【擬古詩】
高館百馀仞。迢遞虛中亭。文幌曜瓊扇。碧疏映綺欞。(《類聚》六十三。《詩紀》三十二。)
【詩】
森森千丈松。磊砢非一節(jié)。雖無榱桷麗。較為梁棟桀。(《類聚》八十八。《詩紀》三十二。)
王彪之
〈彪之。字叔虎。瑯邪臨沂人。初除著作郎。累遷吏部尚書。后為鎮(zhèn)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孝武即位。遷尚書令。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有集二十卷。〉
【登會稽刻石山詩】
隆山嵯峨。崇巒岧峣。傍覿滄洲。仰拂玄霄。文命遠會。風淳道遼。秦皇遐巡。邁北英豪。宅靈基阿。銘跡峻嶠。青陽曜景。時和氣淳。修領(lǐng)增鮮。長松挺新。飛鴻振羽。騰龍躍鱗。(《類聚》八。《詩紀》三十二。)
【游仙詩】
遠游絕塵霧。輕舉觀滄溟。蓬七陰倒景。崐崘罩曾城。(《文選》二十二從游京口北固應(yīng)詔詩注。)
【與諸兄弟方山別詩】
脂車總馳輪。泛舟理飛棹。絲染墨悲嘆。路歧楊感悼。(《初學記》十八。《詩紀》三十二。)
【登治城樓詩】
俯觀陋室。宇宙六合。譬如四壁。(文鏡秘府論西卷。)
習鑿齒
〈鑿齒。字彥威。襄陽人。荊州刺史桓溫辟為從事。轉(zhuǎn)西曹從事、別駕治中。遷滎陽太守。以疾歸里。太元七年卒。有漢晉春秋四十七卷、集五卷。〉
【詩】〖《詩紀》作燈。注云。一作詠燈籠。〗
煌煌閑夜燈。修修樹間亮。燈隨風煒燁。風與燈升降。(《類聚》八十。)
【嘲道安詩】
〖《晉書》曰:習鑿齒詣釋道安。值眾增齊。皆舍缽斂衽。唯道安食不輟。鑿齒曰:〗
大鵬從南來。眾鳥皆戢翼。何忽凍老鴟。腩腩低頭食。(《御覽》九百二十七。)
王珉
〈珉。字季琰。珣弟。歷著作散騎郎、國子博士、黃門侍郎、中書令。太元十三年卒。年三十八。有集十卷。〉
【直中書詩】
高閣臨云日。險岑仰天居。(《初學記》十一。)
謝芳姿
【團扇歌二首】
〖古今樂錄曰:團扇歌者。晉中書令王珉捉白團扇。與嫂婢謝芳姿有愛。情好甚篤。嫂棰撻婢過苦。王東亭聞而止之。芳姿素善歌。嫂令歌一曲當赦之。應(yīng)聲歌云云。珉聞更問之。汝歌何遺。芳姿即改云云。〗
白團扇。辛苦五流連。是郎眼所見。(《樂府詩集》四十五。《詩紀》三十七。)
白團扇。憔悴非昔容。羞與郎相見。(《樂府詩集》四十五。《御覽》五百七十三。《詩紀》三十七。)
蘇彥
〈彥。孝武帝時為北中郎參軍。有蘇子七卷、集十卷。〉
【七月七日詠織女詩】
火流涼風至。少昊協(xié)素藏。織女思北沚。牽牛嘆南陽。時來嘉慶集。整駕巾玉箱。瓊佩垂藻蕤。霧裾結(jié)云裳。金翠耀華輜。軿轅散流芳。釋轡紫微庭。解衿碧琳堂。歡燕未及究。晨暉照扶桑。仙童唱清道。盤螭起騰驤。悵悵一宵促。遲遲別日長。(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御覽》三十一。《詩紀》三十六。又《書鈔》百五十五引藏、陽二韻。《類聚》四引陽、箱、裳、堂、桑、長六韻。歲華紀麗三引陽、箱、裳、長四韻。)
【西陵觀濤詩】
洪(《詩紀》云。一作江。)濤奔逸勢。駭浪駕丘山。訇隱振宇宙。崩磕津云連。(《類聚》九。《詩紀》三十六。)
【秋夜長】
晨暉電流以西逝。閑宵漫漫其未央。牛女隔河以延佇。列宿雙景以相望。輕云飄霏以籠朗。素月披曜而舒光。時禽鳴于庭柳。節(jié)蟲吟于戶堂。零葉紛其交萃。落英<風立>以散芳。睹遷化之遒邁。悲榮枯之靡常。貞松隆冬以擢秀。金菊吐翹以凌霜。(《類聚》二。又《初學記》三引堂一韻、芳一韻。)
趙整
〈整。字文業(yè)。一名正。雒陽清水人。或曰濟陰人。年十八為偽秦著作郎。遷黃門侍郎、武威太守。〉
【酒德歌】
〖前秦錄曰:堅與群臣飲酒。以秘書監(jiān)朱肜為酒正。令人以極醉為限。整乃作酒德歌曰云云。堅大悅。命整書之。以為酒戒。自是每宴群臣。禮飲而已。〗
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識。儀狄先知。紂喪殷邦。桀傾夏國。由此言之。前危后則。(《十六國春秋》四十二。通鑒百四。《文選》補遺三十五。《詩紀》三十六。)
【又】
〖前秦錄曰:苻堅宴群臣于釣臺。秘書侍郎趙整以堅頗好酒。因為酒德之歌。〗
獲黍西秦。采麥東齊。春封夏發(fā)。鼻納心迷。(《十六國春秋》四十二。《御覽》八百四十二。秘書略八百四十六引前秦錄。)
【諷諫詩二首】
高僧傳曰:正性好幾諫。無所回避。苻堅末年。寵惑鮮卑。惰於治政。正因歌諫曰:昔聞孟津河。堅動容曰:是朕也。又歌曰:北園有一樹。堅笑曰:將非趙文業(yè)耶。
昔聞孟津河。千里作一曲。此水本自清。是誰攪令濁。(高僧傳一。《樂府詩集》六十作琴歌。《詩紀》三十六。)
北園有一樹。布葉垂重陰。外雖饒棘刺。內(nèi)實有赤心。(高憎傳一。《類聚》八十七。《初學記》二十八。《樂府詩集》六十作琴歌。《詩紀》三十六。又《初學記》二十八引陰一韻。)
【諫歌】
〖晉孝武帝寧康二年冬十二月。秦王堅與慕容垂夫人段氏同輦游於后庭。宦官趙整歌云云。堅改容謝之。命夫人下輦。〗
不見雀來入燕室。但見浮云蔽白日。(通鑒一百三。《詩紀》三十六。)
【琴歌】
〖《晉書》載記曰:苻堅分氐戶於諸鎮(zhèn)。趙整因侍,援琴而歌云云。堅笑而不納。乃敗於姚萇。果如整言。〗
阿得脂。阿得脂。博勞舊父是仇綏。尾長翼短不能飛。遠徙種人留鮮卑。一旦緩急語阿誰。(《晉書》苻堅載記下。《御覽》九百二十三。通鑒一百四。《樂府詩集》六十。《詩紀》三十六。)
王嘉
〈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人。清虛服氣。不與人交游。石季龍之末。隱於終南山。苻堅累徵。不赴。及姚萇入長安。禮嘉如苻堅故事。后因事害之。〉
【歌三首】
金刀治世后遂苦。帝王昏亂天神怒。災(zāi)異屢見戒人主。三分二叛失州土。三王九江一在吳。馀悉稚小早少孤。一國二主天所驅(qū)。(《齊書》符瑞志。)
三禾椮椮林茂孳。金刀利刃齊刈之。(《齊書》符瑞志。)
欲知其姓草肅肅。谷中最累低頭熟。鱗身甲體永興福。(《齊書》符瑞志。南史齊高帝紀。《樂府詩集》八十七。逯案。《詩紀》所載三首。其一據(jù)金陵志為帝諱昌明運當極。特申一期延其息。諸馬渡江百年中。當值卯金折其鋒四句。其二三據(jù)《樂府詩集》為欲知其姓草肅肅三句及金刀利刃齊刈之一句。檢金陵志所載乃讖語而非歌。金刀利刃齊刈之亦只而不全。今改從《齊書》符瑞志。列之如上焉。)
【歌】
鳳皇鳳皇。何不高飛還故鄉(xiāng)。無故在此取滅亡。(魏書九十五。)
【皇娥歌】
〖拾零遺記曰: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處璇宮而夜織。或乘桴木而晝游。經(jīng)歷窮桑滄茫之浦。時有神童。容貌絕俗。稱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際。與皇娥燕戲并坐。撫桐峰梓瑟。皇娥倚瑟而清歌云云。白帝子答歌云云。及皇娥生少昊。號曰窮桑氏。〗
天清地曠浩茫茫。萬象回薄化無方。浛天蕩蕩望滄滄。乘桴搖漾著日傍。當期何所至窮桑。心知和樂悅未央。(拾遺記一。《詩紀前集》一。逯案。拾遺記。梁蕭綺撰。惟綺書乃據(jù)王嘉拾遺錄。其中歌詩蓋嘉原作。今列此備考。)
【白帝子歌】
四維八埏<耳少>難極。驅(qū)光逐影窮水域。璇宮夜靜當軒織。桐峰文梓千尋直。伐梓作器成琴瑟。清歌流暢樂難極。滄湄海浦來棲息。(拾遺記一。計坭前集一。)
【采藥詩】
〖拾遺記曰:暗河之北有紫桂成林。其實如棘。群仙餌焉。韓終采藥四言《詩》云:〗
暗河之桂。實大如棗。得而食之。后天而老。(拾遺記二。《類聚》八十九。《詩紀前集》八。)
【時俗四言詩】
〖拾遺記曰:成王五年。因祗之國去王都九萬里。其丈夫勤於耕稼。一日鋤十頃之地。貢嘉禾一莖盈車。故時俗四言《詩》曰:〗
力勤十頃。能致嘉穎。(拾遺訊一。《詩紀前集》八。)
殷頭
〈頭。字伯通。陳郡長平人。太元中。以中書郎為南蠻校尉。蒞職清明。隆安二年卒。〉
【應(yīng)晴詩】
景遲兮開明。(《書鈔》百五十一。)
王珣
〈珣。字元琳。珉兄。歷桓溫主簿、給事黃門侍郎、秘書監(jiān)、吳國內(nèi)史、尚書右仆射。安帝即位。遷尚書令。隆安四年解職。歲馀卒。年五十二。有集十一卷。〉
【秋懷詩】
天悠云際。風遼氣爽。(《書鈔》百五十四。)
袁山松
〈山松。陳郡陽夏人。為吳郡太守。孫恩之亂。山松守氵扈瀆城。隆安五年。城陷。被害。〉
【菊詩】
靈菊植幽崖。擢穎陵寒飆。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條。(《類聚》八十一。《詩紀》三十二。)
【白鹿山詩】
〖白鹿詩序曰:荊門山臨江。皆絕壁峭峙。壁立百馀丈。互帶激流。禽獸所不能履。有一白鹿。忽然若飛。超崗而去。謂之白鹿山。《詩》曰:〗
白鹿乃在上林西苑中。射工尚復(fù)得脯臘之。黃鵠摩天極高飛。后宮尚得烹煮之。(《類聚》九十五。逯案。此襲漢樂府烏生篇語。)
顧愷之
〈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人。初為桓溫大司馬參軍。后為殷仲堪參軍。年六十二卒於官。有啟夢記三卷、集二十卷。〉
【神情詩】〖亦見陶淵明集〗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lián)P明輝。冬嶺秀寒松。(《書鈔》百五十作古詩。《類聚》三。《詩紀》三十二。)
【拜宣武墓詩】
山崩溟海竭。魚鳥將何依。(《世說》新語言語篇。文鏡秘府論西卷。《御覽》四百八十七。)
遠念羨昔存。撫墳哀今亡。(《文選》二十三廬陵王墓下作詩注。)
【詩】
麗春絕眾卉。(草堂詩箋十八麗春詩注。)
苻朗
〈朗。字元達。略陽臨渭氐人。苻堅從兄子。初為堅鎮(zhèn)東將軍、青州刺史。后降晉。至揚州。太元中。王國寶譖而剎之。有苻子三十卷。〉
【擬關(guān)龍逢行歌】
〖苻子曰:桀觀炮烙于瑤臺。謂關(guān)龍逢曰:聽子諫。諫得。我改之。諫不得。我刑之。關(guān)龍逢曰:臣嘗觀君之冕。非其冕也。而冕危石。君之履。非其履也。而履春水。未有冠危石而不壓。蹈春冰而不陷者也。桀乃笑應(yīng)之曰:是日亡。則與俱亡。子知我之亡。而不自知亡乎。子且就炮烙之刑。我觀子亡。龍逢布武而趨。行歌曰:〗
造化勞我以生。休我以炮烙。(《御覽》八十二、六百四十七。)
【臨終詩】
四大起保因。聚散無窮已。既適一生中。又入一死理。冥心乘和暢。未覺有終始。如何箕山夫。奄焉處東市。曠此百年期。遠同嵇叔子。命也歸自天。委化任冥紀。(《晉書》苻朗載紀。《詩紀》三十六。)
桓玄
〈玄,字敬道,譙國龍亢人。桓溫第六子。襲爵南郡公。孝武末,拜太子洗馬,出補義興太守。安帝初,為江州刺史,進后將軍、都督江荊襄雍秦梁益寧八州及揚州八郡、江荊二州刺史。元興初,舉兵入京,自加總百揆侍中、丞相、錄尚書事、揚州牧,領(lǐng)徐州刺史。復(fù)讓丞相,自署太尉,封楚王。以元興二年受禪。改元永始。三年,劉裕等舉義旗,玄被誅,年三十六。有周《易·系辭》注二卷、集四十三卷、要集二十卷。〉
【登荊山詩】
理不孤湛。影比有津。曾是名岳。明秀超鄰。器棲荒外。命契饗神。我之懷矣。巾駕悄輪。(《類聚》七。《詩紀》三十。)
【南林彈詩】
散帶躡良駟。揮彈出長林。歸翮赴舊棲。喬木轉(zhuǎn)翔禽。輕丸承條源。纖繳截云尋。落羽尋絕響。屢中轉(zhuǎn)應(yīng)心。(《書鈔》百二十四引林、尋三韻。《類聚》六十、《御覽》三百五十、《詩紀》三十六并引林、禽、心三韻。)
【詩】
鳴鶴響長阜。(《書鈔》百三十。)
殷仲文
〈仲文。字仲文。陳郡長平人。會稽王道子引為驃騎參軍。轉(zhuǎn)諮議參軍。后為元顯征虜長史。左遷新安太守。桓玄舉兵。以為諮議參軍。領(lǐng)記室。進侍中。領(lǐng)左衛(wèi)將軍。玄敗。投義軍。為鎮(zhèn)軍長史。轉(zhuǎn)尚書。義熙三年謀反。伏誅。有集七卷。〉
【南州桓公九井作詩】
四運雖鱗次。理化各有準。獨有清秋日。能使高興盡。景氣多明遠。風物自凄緊。夾籟驚幽律。哀壑叩虛牝。歲寒無早秀。浮榮甘夙隕。何以標貞脆。薄言寄松菌。哲匠感蕭晨。肅此塵外軫。廣筵散泛愛。逸爵紆勝引。伊余樂好仁。惑祛吝亦泯。猥首阿衡朝。將貽匈奴哂。(《文選》二十二。《詩紀》三十六。)
【送東陽太守詩】
昔人深誠嘆。臨水送將離。如何祖良游。心事孱在斯。虛亭無留賓。東川緬逶迤。(《類聚》二十九。《詩紀》三十六。)
【入剡詩】
野人雖云隔。超悟必有此。(《文選》六十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注。)
謝混
〈混,字叔源,小字益壽,陳郡陽夏人。太傅安孫,尚孝武帝晉陵公主,官至中領(lǐng)軍、尚書左仆射。義熙八年,坐與劉毅善,為劉裕所殺。有集五卷。〉
【游西池詩】
悟彼蟋蟀唱。信此勞者歌。有來豈不疾。良游常蹉跎。逍遙越城肆。愿言屢經(jīng)過。回阡被陵闕。高臺眺飛霞。惠風蕩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褰裳順蘭沚。徙倚引芳柯。美人愆歲月。遲暮獨如何。無為牽所思。南榮戒其多。(《文選》二十二。)
【誡族子詩】
〖南史曰:混風格高峻。少所交納。惟與族子靈運、瞻、晦、曜以文義賞會。嘗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游。因歸飲之馀。為韻語以獎勸。靈運等曰:〗
康樂誕通度。實有名家韻。若加繩染功。剖瑩乃瓊瑾。宣明體遠識。穎達且沈雋。若能去方執(zhí)。穆穆三才順。阿多標獨解。弱冠纂華胤。質(zhì)勝誡無文。基尚又能峻。通遠懷清悟。采采標蘭訊。直轡鮮不躓。抑用解偏吝。微子基微尚。無倦由慕藺。勿輕一簣少。進往必千仞。數(shù)子勉之哉。風流由爾振。如不犯所知。此外無所慎。(《宋書》謝弘微傳。南史謝密傳。《詩紀》三十六。)
【送二王在領(lǐng)軍府集詩】
苦哉遠征人。將乖萃余室。明窗通朝暉。絲竹盛蕭瑟。樂酒輟今辰。離端起來日。(《初學記》十八引室、瑟二韻。引日一韻。《詩紀》三十六。)
【詩】
昔為烏衣游。戚戚皆親侄。(《宋書》謝弘微傳。)
【秋夜長】
秋夜長兮雖欣長而悼速。送晨暉于西嶺。迎夕景于東谷。夜既分而氣高。風入林而傷綠。燕翩翩以辭宇。雁邕邕而南屬。(《類聚》三。)
劉毅
〈毅。字希樂。彭城沛人。桓玄篡位。與劉裕等起兵。事平。為撫軍將軍、豫州刺史。封平南郡開國公。后轉(zhuǎn)荊州刺史。義熙八年。為劉裕所殺。〉
【西池應(yīng)詔賦詩】
〖《晉書》曰:毅征盧循敗歸。帝大宴於西池。有詔賦詩。毅《詩》云:〗
六國多雄士。正始出風流。(《晉書》本傳。)
吳隱之
〈隱之。字處默。濮陽鄄城人。解褐輔國功曹。累遷晉陵太守、廣州刺史。后遷中領(lǐng)軍。義熙九年卒。〉
【酌貪泉賦詩】
〖《晉書》曰:隆安中。以隱之為龍驤將軍、廣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門。有水曰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欲。隱之至泉所酌而飲之。因賦此詩。及在州。清操逾厲。〗
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晉書》本傳。《世說》新語德行篇注。《書鈔》三十八、七十二。《類聚》五十。《初學記》八。《御覽》二百五十六。事類賦七。萬花谷六。《詩紀》三十六。又《白帖》七十七引心一韻。)
劉程之
〈程之。字仲思。彭城人。初為府參軍。歷宜昌、柴桑令。去職。與周續(xù)之、陶淵明皆不應(yīng)徵命。號尋陽三隱。劉裕以其不屈。旌其號曰遺民。義熙十年卒。有玄譜一卷、集五卷。〉
【奉和慧遠游廬山詩】
理神固超絕。涉粗罕不群。孰至消煙外。曉然與物分。冥冥玄谷里。響集自可聞。文峰無曠秀。交領(lǐng)有通云。悟深婉中思。在要開冥欣。中嚴擁微興。囗岫想幽聞。弱明反歸鑒。暴懷傅靈薰。永陶津玄匠。落照俟虛斤。(《廬山記》。)
王喬之
〈喬之。為江州刺史孟懷玉別駕。〉
【奉和慧遠游廬山詩】
超游罕神遇。妙善自玄同。徹彼虛明域。曖然塵有封。眾阜平寥廓。一岫獨凌空。霄景憑嚴落。清氣與時雍。有標造神極。有客越其峰。長河濯茂楚。險雨列秋松。危步臨絕冥。靈壑映萬重。風泉調(diào)遠氣。遙響多喈嗈。遐麗既悠然。馀盼覿九江。事屬天人界。常聞清吹空。(《廬山記》。)
張野
〈野。字萊民。南陽人。居柴桑。徵拜散騎常侍。不就。義熙十二年卒。〉
【奉和慧遠游廬山詩】
覿嶺混太象。望崖莫由檢。器遠蘊其天。超步不階漸。朅來越重垠。一舉拔塵染。遼朗中大盼。回豁遐瞻慊。乘此攄瑩心。可以忘遺玷。曠風被幽宅。妖涂故死滅。(《廬山記》。)
王齊之
〈齊之。瑯邪人。〉
【念佛三昧詩四首】
妙用在幽。涉有覽無。神由昧徹。識以照粗。積微自引。因功本虛。泯彼三觀。忘此毫馀。(廣弘明集三十。《詩紀》三十六。)
寂漠何始。理玄通微。融然忘適。乃廓靈暉。心悠緬域。得不踐機。用之以沖。會之以希。(同上)
神資天凝。圓映朝云。與化而感。與物斯群。應(yīng)不以方。受者自分。寂爾淵鏡。金水塵紛。(同上)
慨自一生。夙乏惠識。托崇淵人。庶藉冥力。思轉(zhuǎn)毫功。在深不測。至哉之念。主心西極。(同上)
陶琬之
〈琬之。桓玄時為江州主簿。〉
【詩】
我服既暉。我駟既閑。楊鑣警路。哀龠清綿。(《御覽》三百五十八引桓玄集。)
羊徽
〈徽。字敬猷。泰山南城人。義熙初。為劉裕記室參軍。遷中書郎。出為河東太守。有集十卷。〉
【贈傅長猷傅時為太尉主簿入為都官郎詩】〖四章〗
赫赫宰朝。匪虬伊鸞。微微殆足。策駑末班。靡獲于心。有虔惟官。肅幽幽禁。孔邃且難。
孰寄斯誠。實惟舊要。自昔偕游。聿來并朝。雖或戎阻。雖實氛囂。我有閑暇。與爾清謠。
物化交尋。聚散飄薄。有美一人。翻飛云閣。離軫迎今。嬿從謝昨。雖則匪遐。言覯彌索。秋鴻溯節(jié)。商風厲時。肅彼具物。叩此幽司。違好獨羈。悵其凄而。言念斯盈。告勞惟詩。(文館詞林百五十七。)
【答丘泉之詩】〖七章〗
理矚有待。事過無期。自昔愿言。寢興伊思。爰遘懷人。載欽在茲。賞得意從。無闕惟時。
王路威夷。戎役孔勤。昔從經(jīng)略。方難之殷。悠悠岱陰。滔滔江汶。綢繆成說。與子夷屯。
江之泳矣。載瀾載清。俯胄時暇。解顏舒誠。理既睦本。事亦敦情。永言契闊。實深平生。
自茲乖互。屬有逝止。余實無良。沈阿彌祀。敦是懷之。則惟吾子。豈微王事。驟駕無已。
疲殆既謝。惠澤是逢。顯列斯偕。厥司攸同。疇昔之歡。於焉克從。托曜春藻。慰此秋蓬。
雖則克從。遁來有乖。衡泌之娛。休沐末偕。冬日烈烈。飄風凄凄。對影華署。如何勿懷。
懷亦勤止。戢此馀蘭。惠以好言。深誡在翰。敢忘三折。敬思五難。君子攸贈。復(fù)之歲寒。(文館詞林百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