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 太平圣惠方
- 佚名
- 3954字
- 2015-12-27 00:21:39
治癰腫已作膿。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 當(dāng)歸(一兩) 細(xì)辛(半兩) 木通(一兩銼) 芎 (一兩) 黃連(一兩)赤芍藥(一兩) 黃 (一兩銼) 白芨(一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用雞子白和。涂于故細(xì)布上。以貼腫處。燥復(fù)易之。
治癰腫惡瘡。排膿黃 散方。 黃 (一兩半銼) 白蘞(一兩) 赤芍藥(一兩) 芎 (一兩) 赤小豆(一兩) 附子(半兩) 羊桃根(半兩銼) 茹(半兩) 牡蒙(半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用雞子白調(diào)貼之。干即易之。
治癰腫惡瘡。生肌后。用力勞動。努傷。出血不止。麒麟竭散方。 麒麟竭(半兩) 黃連(三分) 檳榔(半兩) 黃柏(半兩銼) 白芨(半兩) 訶黎勒皮(一分)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用雞子白調(diào)涂瘡口上。以白薄紙貼定。藥干落即換。勿用力。忌著水。
治癰腫惡瘡中膿水。及新瘡口未干。宜用此散令干方。 黃丹(二兩) 定粉(二兩) 白礬(二兩)上件藥。研入瓷瓶子內(nèi)。納鹽泥固濟。慢火 令干。后即用大火 通赤。候冷將出。細(xì)研敷瘡。
治癰腫穴后。惡瘡膿水雖減。肌肉不生。宜用此方。 密陀僧(一兩半) 黃連(一兩去須) 檳榔(三分)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日三貼之。
治癰腫惡瘡。內(nèi)膿不止方。 上用 皮燒灰細(xì)研。納瘡孔中。
治癰煩渴諸方
夫癰者。由寒搏于血。血澀不通。而熱歸之。壅結(jié)所成。熱氣不得宣泄。內(nèi)熏五臟。故煩躁而渴也。凡癰腫熱渴者。則引飲。冷氣入于腸胃。即變下利。亦變嘔噦。所以然者。本由虛 治癰腫成膿水。不能下食。心熱口干。煩渴飲水多。四肢羸瘦。玄參散方。 玄參(一兩) 川升麻(三分) 白蘚皮(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土瓜根(一兩)麥門冬(一(一兩半)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一分。細(xì)切。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腫。熱盛口干。煩渴。或時干嘔。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 甘草(半兩生銼) 黃 (一兩銼) 川升麻(一兩) 栝蔞根(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三分) 梔子仁(一兩) 生干地黃(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腫 痛。口干煩渴。不欲飲食。連翹散方。 連翹(一兩半) 葛根(一兩銼) 川升麻(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二(一)兩〕兩) 木通(一兩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腫初發(fā)。熱盛。口干煩渴。四肢拘急。骨節(jié)疼痛。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知母(半兩) 木通(三分銼) 赤芍藥(半兩) 川升麻(半兩) 川大黃(一兩牙硝(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三兩行為度。
治癰腫。體熱煩渴。肢節(jié)拘急。肩背疼痛。黃 散方。 黃 (一兩半銼) 生干地黃(一兩) 赤芍藥(半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赤茯苓甘草(半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小麥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腫及發(fā)背。癰疽氣癰。臟腑壅滯。口干煩渴。頭痛。吃食不下。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犀角屑(半兩) 葳蕤(三分) 薺 (二分)赤芍藥(三分) 石膏(二兩)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生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
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虛熱諸方
夫發(fā)癰虛熱者。由寒客于經(jīng)絡(luò)。使血氣否澀。乃結(jié)腫成癰。熱氣壅結(jié)。則血化為膿。膿潰癰瘥之后。余熱未盡。而血氣已虛。其人翕翕苦熱。 虛乏。故謂之虛熱也。
治癰發(fā)后。膿潰不止。肌體虛熱。口干食少。熟地黃散方。 熟干地黃(一兩) 黃 (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黃芩(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石膏〔一(二)兩〕 芎 (半兩) 當(dāng)歸(半兩) 白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生用)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膿潰。數(shù)日不止。致體虛煩熱。頭目昏悶。黃 散方。 黃 (一兩銼) 防風(fēng)(一兩去蘆頭) 川升麻(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芎 (三分) 甘草(半兩生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地骨皮(半兩) 白茯苓(一兩) 石膏(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穴后。膿水過多。致內(nèi)虛體熱。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術(shù)(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 地骨皮(半兩) 熟干地黃(一兩)黃(一兩銼) 白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生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膿潰已絕。肌肉內(nèi)虛。尚有余熱。沉香散方。 沉香(一兩銼)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生銼) 熟干地黃(二兩) 柴胡(一兩去苗) 栝蔞根(半兩) 白術(shù)(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 黃 (一兩半)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小麥五十粒。煎至六分。
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癰諸方
夫久癰者。由寒氣客于經(jīng)絡(luò)。血則凝澀不通。壅結(jié)成癰。發(fā)癰之后。熱毒未盡。重有風(fēng)冷乘之。冷搏于腫。蘊結(jié)不消。故經(jīng)久不瘥。久不瘥者。則變成 也。
治久癰不瘥。風(fēng)毒瓦斯留積。筋骨疼痛。膿水久出。瘡不生肌。宜服五香連翹散方。 木香(三分) 雞舌香(半兩) 沉香(三分) 薰陸香(半兩) 麝香(半分細(xì)研) 連翹(三分) 射干〔二(三)分〕 川升麻(三分) 黃 (三分銼) 木通(三分銼) 獨活(三分) 桑寄生(三分)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久癰。出膿水過多。四肢虛羸。黃 散方。 黃 (一兩銼) 敗醬(三分) 絡(luò)石(一兩) 防風(fēng)(三分去蘆頭) 漏蘆(一兩) 白蘞(三分) 白薇(一兩) 玄參(三分) 白茯苓(三分) 白芍藥(一兩) 沉香(三分) 藿香(三分)熟干地黃〔一(二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久癰。膿水出不盡。心中煩悶不已。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紫葛(三分銼) 木通(一兩銼) 黃 (一兩銼) 川升麻(三分) 犀角屑(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癰。及風(fēng)毒瓦斯留積。穿穴久出膿水。疼痛不止。生肌內(nèi)補。占斯散方。 占斯(半兩) 黃 (半兩銼) 細(xì)辛(一分) 木香(一分) 連翹〔二(一)分〕 桔梗(一分參〔二(一)分去蘆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于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癰疽發(fā)背久不瘥。宜敷此殺蟲散方。 白蕪荑(一兩) 藜蘆(一兩去蘆頭) 雌黃(一兩細(xì)研) 麝香(一分細(xì)研) 青礬(半兩)雄黃(半兩細(xì)研) 苦辛(一兩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與麝香相和研勻。每用時。先以吳藍甘草煎湯洗瘡口。去痂拭干日二敷之。
治癰疽瘡久不瘥方。 松脂(三兩) 薰陸香(三兩)上件藥。合搗。納少許鹽為餅。貼瘡上。得汁出盡即瘥。
治癰內(nèi)虛諸方
夫癰內(nèi)虛者。由體虛受寒。寒客于經(jīng)絡(luò)。血脈不澀。熱氣蘊積。結(jié)聚。或癰結(jié)熱不散。
熱氣內(nèi)迫于心。故心虛熱。則驚不定也。
治癰內(nèi)虛不定。膿水不絕。四肢乏弱。不能飲食。久不瘥。必為內(nèi)漏。宜服黃 散 方。 黃 (一兩銼) 山茱萸(半兩) 五味子(半兩) 白茯苓(三分) 當(dāng)歸(半兩銼碎微炒)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石斛(三分去皮) 地脈(半兩) 遠(yuǎn)志〔二(一)兩去心〕 巴戟(一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銼去皺皮炙令干) 人參(三分去蘆頭) 菟絲子(半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麥門冬(一兩去心) 石斛(半兩去心) 白芍藥(三分) 芎 (半兩) 熟干地黃(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以荊芥湯調(diào)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癰疽內(nèi)虛不足。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 (二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當(dāng)歸(半兩銼碎微炒)白芍藥(半兩) 熟干地黃(二兩) 白茯苓(一兩) 桂心(半兩) 枸杞子(一兩) 白術(shù)(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疽發(fā)背發(fā)乳。大去膿血后。內(nèi)虛少氣。熟地黃散方。 熟干地黃(一兩) 黃 (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當(dāng)歸(半兩銼碎微炒) 芎(二兩)(一兩去心)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溫服。日三四服。
治癰疽潰散。膿出太多。內(nèi)虛少力。不食。宜服內(nèi)補散方。 黃 (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芎 (一兩) 白茯苓(一兩) 桂心(半兩)遠(yuǎn)志(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大瘡熱已退。膿血不止。瘡中肉虛疼痛。防風(fēng)散方。 防風(fēng)(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白芷(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遠(yuǎn)志(半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芎 (一兩) 當(dāng)歸(一兩銼微炒) 黃(一兩銼)涂生姜汁炙令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以黃 湯調(diào)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癰發(fā)背。膿血不止。內(nèi)虛。宜服排膿生肌散方。 當(dāng)歸(半兩銼微炒) 黃 (半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芎 (半兩) 濃樸(一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防風(fēng)(半兩去蘆頭) 白芷(半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以木香湯調(diào)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癰。膿血至甚。不生肌肉。內(nèi)補五香丸方。 沉香(一兩) 薰陸香(一兩) 木香(一兩) 藿香(一兩) 丁香(一兩) 續(xù)斷(一兩) 熟干地黃(二兩) 白芍兩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兩)虎脛骨(二兩涂酥炙令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黃 湯下三十丸。
治癰經(jīng)年不瘥。膿血出過多不止。宜服補虛。肉蓯蓉散方。 肉蓯蓉〔一(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干姜(半兩炮裂銼) 地脈(三分) 菟絲子(三分酒浸三日曝干則別搗為末) 巴戟(一兩) 遠(yuǎn)志(一兩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石葦(一兩去心) 白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芎(一兩) 熟干地黃〔二(一)兩〕 山茱萸(一兩) 五味子(一兩) 當(dāng)歸(一兩銼微炒)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白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于食前。以荊芥湯調(diào)下二錢。
治癰潰后諸方
夫癰者。由寒氣客于肌肉。血氣結(jié)聚。乃成癰也。癰潰之后。有逆順。其眼白睛青黑。
而眼音嘶引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