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雜錄
- 明倫匯編閨媛典閨藻部
- (清)陳夢雷
- 4466字
- 2015-12-27 00:16:39
黃憲外史齊有閽者通于齊王之姬姬譽其閽者于
王乃使人代其閽職以閽者能歌舞而美故得昵于
左右在王之宮歲余閽者畏誅而避于市姬以婢索
之謀泄于宮齊王方與姬飲酒命姬鼓瑟姬以目窺
于庭瑟音不和齊王撫觥而囗曰汝有瑟技而寵于
前今鼓瑟而音不和汝何為者姬跪而進曰妾之幸
于君王猶魚之狎于江海也江海不為一魚而深其
流君王不為一妾而深其恩妾之寵寄于瑟妾之戾
亦以瑟喻也君自以瑟之故而戾妾妾自以為必誅
而無悔雖然吾君負伯王之器操英雄之柄何明于
鼓瑟而暗于謀國耶今全齊之民其不為瑟者亦寡
矣茍鼓瑟可以和民是罪戾在妾也不和于民而和
于瑟瑟何利于國哉和瑟之音在妾和民之性在君
君誠以妾之寵寵于眾以瑟之和和于民則妾雖就
鼎鑊之戮而諸侯皆以明歸君也王曰汝欲吾以和
民亦猶汝之和瑟歟吾雖為東藩主民無責焉治撫
全齊之民皆天子有司也吾是以朝則耽宴夜則甘
寢無憂于心無勞于力故飲酒而鼓瑟無事于民吾
欲汝相諧而被于音樂其寵祿以終吾天年而況天
下一統海內一王禮樂雖未暢洽而典型尚存焉故
諸侯藉天皇以行樂雖空其國中而外無敵國之釁
內無大臣之爭此吾所以樂也若齊民之勿和固有
司責也今之諸侯朝覲則不得述其職交鄰則不得
尋其盟雖夷狄作難而諸侯之兵勿征亦以靖諸侯
也吾何為哉姬因泣于王曰妾聞諸侯接壤光輔王
室千秋之后安知不為戰國乎今亦季世也權降于
下國無紀綱災異紛拿苛網橫鶩鄰國之諸侯豈無
勞心焦思而謀其國者哉是以周室削而桓文伯二
世暴而高祖興故智者不失時而守默伯者不逆民
而從欲愿君熟計而勿與俗群也征君聞之曰吾聞
智婦多淫淫婦多藻其齊姬之謂乎(
按外史所載乃托言非實事故
入雜錄)
詩品漢上計秦嘉嘉妻徐淑夫妻事既可傷文亦凄
怨為五言者不過數家而婦人居二徐淑敘別之作
亞于團扇矣
詩品漢婕妤班姬詩其源出于李陵團扇短章辭旨
清捷怨深文綺得匹婦之致侏儒一節可以知其工
矣
然藜余筆員嶠山人曰孟光懿于德而不睹其文徐
淑妙于文詞而不聞其貌朝姝輕鳳獨以貌稱弗足
貴也屬龍觀所記多無瑕事德與色可謂兼之至所
錄子夜三十四章雜之晉曲不復可辨當時才子猶
謂弗逮由此觀之文詞益可見矣
詩品鮑令暉歌詩往往斷絕清巧擬古尤勝惟百愿
淫矣昭常答孝武云臣妹才自亞于左芬臣才不及
太沖爾蘭英綺密甚有名篇又善談笑齊武謂韓云
借使二媛生于上葉則玉階之賦紈素之詞未足多
也
全唐詩話高仲武云士有百行女有一德惟李季蘭
則不然形器既雌詩意亦蕩自鮑暉已下罕有其倫
如遠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車此五言之嘉境也上方
班婕妤則不足下比韓英則有余不以遲暮亦一俊
異劉長卿謂季蘭為女中詩豪
東坡題跋近世有婦人曹希蘊者頗能詩雖格韻不
高然時有巧語嘗作墨竹詩云記得小軒岑寂夜月
移囗影上東墻此語甚工
中山詩話江州琵琶亭前臨江左枕湓浦地尤勝絕
有葉氏女詩云樂天當日最多情淚滴青衫酒重傾
明月滿船無處問不聞商女琵琶聲
清波雜志郵亭客舍當午炊暮宿弛擔小留次觀壁
間題字或得親舊姓名寫涂路艱辛之狀篇什有可
采者其筆畫柔弱語言哀怨皆好事者戲為婦人女
子之作頃于常山道上得一詩云迢遞投前店颼飗
守破一燈明復暗顧影不成雙后書女郎張惠卿
迨回程和已滿壁衢信間驛名兌溪謂其水作三道
來作囗字形鮑娘有詩云溪驛舊名囗煙光滿翠嵐
須知今夜好宿處是江南后蔣穎叔和之云盡日行
荒徑全家出瘴嵐鮑娘詩句好今夜宿江南穎叔豈
固欲和婦人女子之詩特北歸讀此句有當于心戲
次其韻以志喜耳輝頃隨侍赴官上饒舟行至釣臺
敬謁祠下詩板留題莫知其數劉武僖自柯山赴召
亦記歲月于仰高亭上末云侍兒意真代書后有人
題云一入侯門海樣深謾留名字惱行人夜來仿囗
高唐夢猶恐行云意未真
墨莊漫錄延安夫人蘇氏丞相子容妹曾子宣內也
有詞行于世或以為東坡女弟適柳子玉者所作非
也
紫微詩話仲姑清源君嘗言前身當是陶淵明愛酒
不入遠公社故流轉至今耶
吳正獻夫人最能文嘗雪夜作詩云夜深人在水晶
宮夫人知識過人見元佑初諸公進用人才之盛嘆
曰先公作相要進用一個好人費盡無限氣力如今
日可謂無遺才矣吳正獻作相時蓋元豐間也
竹坡詩話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
一點月窺人欹枕釵橫云鬢亂起來庭戶悄無聲時
見囗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不道流年暗中換
世傳此詩為花囗夫人作東坡嘗用此詩作洞仙歌
曲或謂東坡托花囗夫人以自解耳不可不知也
彥周詩話作詩壓韻是一巧中秋夜月詩押尖字數
首之后一婦人詩云蚌珠光透殼犀角暈盈尖
瑞桂堂暇錄易安居士李氏趙丞相挺之子諱明誠
字德夫之內子也才高學博近代鮮倫其詩調行于
世甚多嘗見其為乃夫作金石錄后序使人嘆息見
世間萬事真如夢幻泡影而終歸于一空而已
貴耳集淳熙間有二婦人能繼李易安之后清庵鮑
氏秀齋方氏方即夷吾之女弟皆能文筆端極有可
觀清庵即鮑守之妻秀齋即陳日華之室秀齋能識
人有兩館客一陳勉之丞相一陳景南內相
真定大歷寺有藏殿雖小而精巧藏經皆唐宮人所
書經尾題名氏極可觀佛龕上有一匣開鑰有古錦
儼然有開元賜藏經敕書及會昌以前賜免拆殿敕
書有涂金匣藏心經一卷字體尤婉麗其后題曰善
女人楊氏為大唐皇帝李三郎書寺僧珍寶之
滄浪詩話班婕妤怨歌行文選直作班姬詩樂府以
為顏延年作
談藪唐小說記紅葉事凡三其一本事詩顧況在洛
乘間與一二詩友游苑中流水上得大梧葉題詩云
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
況明日于上流亦題云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女
斷腸時君王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后十余
日有客來苑中又于葉上得詩以示況曰一葉題詩
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
春取次行又明皇代以楊妃虢國寵盛宮娥皆哀悴
不愿備掖庭嘗書落葉隨御溝流水出云舊寵悲秋
扇新恩寄早春聊題一片葉將寄接流人顧況聞而
和之既達圣聽遣出禁內人不少或有五使之號況
所和即前四句也其二云溪友議盧渥舍人應舉之
歲偶臨御溝見紅葉上有詩云流水何太急深宮盡
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其三北夢瑣言進士
李茵嘗游苑中見紅葉自御溝出上有題詩與盧渥
詩同余意前三則本只一事而傳記者各異耳劉斧
青瑣中有御溝流紅葉記最為鄙妄蓋竊取前說而
易其名為于佑云
古杭雜記太學服膺上舍鄭文秀州人其妻寄以憶
秦娥云花深深一鉤羅囗行花陰行花陰閑將柳帶
細結同心日邊消息空沉沉畫眉樓上愁登臨愁登
臨海棠開后望到如今此詞為同舍見者傳播酒樓
妓館皆歌之以為歐陽永叔詞非也
山房隨筆杜氏婦作北行詩云江淮幼女別鄉閭一
似昭君遠嫁胡點點一身歸故國區區千里逐征夫
慵拈簫管吹羌曲懶系羅裙舞鷓鴣多少眼前悲泣
事不如花柳舊江都此等多有戲作題之驛亭以為
美譚
瑯嬛記小黃女子名觀失其姓與書生喬子曠筆札
周旋喬子曠博學能文詞寄觀詩多不可解者余偶
覽雜書識其一二其詩曰美人心共石頭堅翹首佳
期空黯然安得千金遺侍者一燒鵲腦繡房前志林
云鵲腦燒之令人相思又云曉來扶病鏡臺前無力
梳頭任髻偏消瘦渾如江上柳東風日日起還眠漢
時有楊柳每日三眠三起又云旭日曈曈破曉霾遙
知妝罷下芳囗那能化作桐花鳳一集佳人白玉釵
桐花鳳小于元鳥春暮來集桐花一名收香倒掛又
名采花使性馴好集美人釵上出成都又曰孤燈纔
滅已三更雨無聲雞又鳴此夜相思不成夢空懷
懷夢到天明漢武帝思李夫人東方曼倩獻懷夢草
帝懷之即夢出鍾火山
按晁采傳采與文
茂贈答詩多同此者
筆記春光入水到底碧野色隨人是處同不必殷勤
頻借問妾家秖住杏花東侯誠叔西池春游記婦人
詩也
金張秦娥者頗能小詩其賦遠山云秋水一泓碧殘
霞幾縷紅水窮霞盡處隱隱兩三峰其后流落劉昂
贈詩云遠山句好畫難成柳眼才多總是情今日衰
顏人不識倚爐空聽煮茶聲又云二頃山田半欲蕪
子孫零落一身孤寒昨夜蕭蕭雨紅日花梢入夢
無秦娥為之泣下
詞話唐有杜秋娘歌行相傳是金陵女子為浙西觀
察使李锜妾锜有陰謀秋娘時解免之嘗為锜置小
詞云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有花堪折
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后锜敗籍入宮此蓋以詞
隱諫者唐詞選為金縷曲今尚存金縷巷名則不獨
桃葉桃根專美于秦淮也
王直方詩話白藕作花風已秋不堪殘睡更回頭晚
云帶雨歸飛急去作西一枕愁此趙德麟細君王
氏所作也德麟鰥居因見此詩遂與之為姻則此詩
乃二十八字媒也德麟贈以小詞有臉薄難藏淚眉
長易覺愁之句人多稱之乃用香奩集中桃花臉薄
難藏淚柳葉眉長易覺愁之句耳
詞話朱晦庵曰本朝婦人能詞者惟李易安魏夫人
二人而已黃玉林曰李易安魏夫人使在衣冠之列
當與秦七黃九爭雄不徒擅名閨閣也
魏夫人曾子宣丞相內子有江城子卷珠簾諸曲膾
炙人口其尤雅正者則有菩薩蠻云溪山掩映斜陽
里樓臺影動鴛鴦起隔岸兩三家出墻紅杏花綠楊
堤下路早晚溪邊去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深得
國風卷耳之遺
宣和間有女子幼卿題詞陜府驛壁云極目楚天空
云雨無蹤漫留遺恨鎖眉峰自是荷花開較晚辜負
東風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驄望斷
斜陽人不見滿袖啼紅蓋賣花聲也
元女子有詠九張機者中一首云四張機鴛鴦織就
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此
與王秋澗之平湖樂并傳者也而女子之黠慧可想
矣
詩話升庵夫人黃氏寄外詩有曰歸曰歸愁歲暮其
雨其雨怨朝陽之句傳誦人口又有滿庭芳巫山一
段云諸詞皆為雅麗或比之趙松雪管夫人然管工
畫竹耳詩詞鄙俚不及黃遠矣
閩人林子羽官員外郎有題吳江垂虹橋詩云欲借
仙家遼海鶴月明吹笛水晶宮其妻朱氏贈外之什
亦有待漏衣沾仙掌露朝天身惹御壚香之句
延州筆記唐詩品匯載釋寶月劉令詩皆以為唐
人按釋寶月者齊武帝時人劉令者徐悱之妻梁
武帝時人陳徐陵玉臺新詠已有二人詩品匯特重
出耳又梁鍾嶸詩品曰釋寶月行路難本出東陽柴
廓隋書經籍志亦有梁婦人劉令集尤可證其非
唐人也
雪濤詩評初月新月詩自古至今不知多少余獨愛
一閨秀絕句尾語云天邊怕看如鉤月釣起新愁與
舊愁下字最新巧人思不到又似不待思者
問奇類林柳下惠死門人將誄之妻曰將誄夫子之
德耶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乃誄曰夫子不伐兮夫
子不謁兮夫子之信誠而與人無害兮桑屈從俗不
強察兮蒙恥救民德彌大兮雖遇三黜終不蔽兮豈
弟君子永能厲兮吁嗟惜哉乃下世兮庶幾遐年今
遂逝兮嗚呼哀哉神魂泄兮夫子之謚宜為惠兮黔
婁先生死曾子吊之曰先生何以為謚妻曰以康為
謚曾子曰先生在時食不充虛衣不蓋形何樂于此
而謚康乎妻曰君嘗欲授之以政以為相國而辭不
為是其有余貴也君嘗賜之粟三十鍾先生不受是
其有余富也其謚為康不宜何也二事俱載列女傳
若西京雜記載相如悅文君作美人賦以自刺終不
能改以至于死文君為誄傳于世則無行徒文亦不
足觀矣
珍珠船琴集曰大胡笳十八拍小胡笳十九拍并蔡
琰作李肇國史補曰唐有董庭蘭善泛聲蓋大小胡
笳云以此校之王觀國謂非文姬所撰非也謝齊選
琴論曰平調平君三十六拍胡笳明君二十一拍清
調平君九拍濁調明君十二拍吳調明君十四拍杜
瓊明君二十一拍凡有七曲然則明君亦有胡笳觀
國謂昭君不能制曲又非也
筠廊偶筆明末薊州難婦題詩野店壁上不著姓名
曰俛首漫囗幾難將舊日題夫君鎮紫塞妾命落黃
泥風慘塵為粉天寒革作衣何日歸桑梓心酸只暗
啼味其詩必守邊將帥之妻也
四川總志蘇小妹老蘇先生之女幼而好學慷慨能
文適其母兄程浚之子之才先生有詩曰汝母之兄
汝伯舅求以厥子來結姻鄉人嫁娶重母族雖我不
肯將安云人言蘇子無妹卻有此詩
潭州府志女子以節烈傳者最多而閨秀絕少舊志
載漳浦云霄李氏其夫西上李勉之以詩有句云清
朝富貴利名在結發夫妻日月長又有與其姊唱和
汲水及書懷詩其姊詩則無傳矣近世能詩者眾然
罕有可傳其最著者蔡玉卿為黃道周繼室博覽古
籍然全稿多不存又有張天妹者平和進士張一棟
孫女以學問為閨閣師嘗傳其書感詩云寒月穿林
薄寒泉出澗悲寒花無意緒還逐寒風吹又寒風動
秋草愁人向誰道重憶少年時所悲人易老又村居
即事詩有鳥語安清晝蟬聲急夕陽之句惜全集三
百余首今俱亡失又楊氏漳浦進士蔡而烷妻幼聰
慧善琴尤工于詩有曉起詩云徑留殘夜月簾卷落
花風又詠史詩云死士今朝猶有冢生王當日已無
頭恨全璧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