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列傳四(5)
- 明倫匯編閨媛典閨藻部
- (清)陳夢雷
- 2874字
- 2015-12-27 00:16:39
中偶感詩曰金鉤斜掛鴛鴦帶鈿合閑收翡翠冠其
警句類如此
趙裮妻劉云瓊
按列朝詩集云瓊山西臨縣舉人趙裮之妻有水云
居詩自署曰籬石檻花居士
耿鳴世妻徐氏
按居易集耿太淑人徐氏長山人巡撫僉都御史以
貞孫長治知縣繼志女陜西參議鳴世之配巡撫浙
江僉都御史庭柏之母也幼讀書工詩挽王烈婦畢
孺人云烈矣王門婦賢聲著帝京貞心同玉潔素質
宛冰清取義丘山重捐生一羽輕恩承明主詔千載
播芳名偶成云時過清明二月天嬌花粉竹正鮮囗
秋千架上人如玉溪水堤邊柳似煙紫燕飛飛歸畫
棟白鷗點點浴晴川乍來景物還依舊不見人生再
少年其篇什最多壬午亂后盡散失矣
侯鼎鉉母王氏
按無錫縣志王氏戶部侯鼎鉉母有文才早寡以節
著遺詩訓其子孫凡千六百余言年七十余而卒鼎
鉉時已舉進士出宮詹黃道周之門道周夫人蔡見
王詩驚賞亦援筆贈以二十四韻一時傳之
張秉文妻方氏
按列朝詩集方氏名孟式字如耀桐城人父大理卿
大鎮弟兵部侍郎孔照山東布政張秉文含之之妻
也志篤詩書備有婦德年二十余無子為秉文置妾
舉三丈夫子崇禎庚辰含之守濟南死于城上如耀
戒侍婢曰事急則推我入池水中城陷臨池慟哭趣
呼侍婢曰推我推我遂墮池水而死有紉蘭閣前后
集八卷含之舉萬歷庚戌進士同年生閩人孫昌裔
翁為樞攜家長安中孫之婦鄭翁之婦吳皆諳文
墨承平多燕女子從夫宦游者歲時伏臘以粔籹花
勝相詒而三家婦獨以篇詠相往復如耀繪大士像
得慈悲三昧兩家皆藏焉崇禎初含之官于閩兩
家婦為如耀刻集皆為其序而翁婦吳序其次集劇
談佛理以為文章現世之佛法能文之人即現世之
佛人善文之心亦現世之佛心金剛離一切相況以
色界諸天猶作男子女人相乎其文縱橫辨博殊為
閨房吐氣吳名慧鏡翁之女佩玖婦曰蔣玉皆與校
讎蔣有長歌題其后此吾庚戌榜下一美談也
姚孫棨妻方氏
按列朝詩集方氏名維儀孟式之妹也嫁姚孫棨再
期而棨夭乃請大歸守志于清芬閣與娣婦吳令儀
以文史代織教其侄以智儼如人師刪古今宮閨
詩史主于刊落淫哇區明風烈君子尚其志焉有清
芬閣集七卷
方孔照妻吳氏
按列朝詩集吳氏名令儀字棣倩桐城人左諭德應
賓之仲女兵部侍郎孔照之妻也宮諭翰苑碩儒精
通內典棣倩浹習風教相夫教子俱有儀法不幸早
世其姑方維儀搜其遺稿傳世
莆陽徐氏黃氏
按列朝詩集宋玨比玉作莆陽二婦傳云徐氏居莆
之北關父龐鄉薦為新安郡丞嫁澄渚俞氏紈囗兒
也合囗之夕傳姆惎之曰郎君當作詩催妝屬對就
寢徐指二硯屬句曰點點楊花入硯池近朱者赤近
墨者黑俞縮瑟不能成句徐笑曰何不云雙雙燕子
飛簾幕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自后抱賈大夫之恨時
形筆墨其嬸林氏詒書勸勉徐與之往復纏綿惻愴
為人所傳徐卒俞氏子取其著作焚棄之僅存批點
二十一史又悼志賦一首梁鴻王凝妻諸贊及讀離
騷六朝隋唐史論數十篇友人鄭邦衡梓之以傳黃
氏名幼藻字漢宮莆陽塘下人蘇州別駕黃議之女
林儀部啟昌子恭卿婦也姿韻高秀少受業于宿儒
方泰年十三四工聲律通經史所著有柳絮編沉靜
知大節儀部沒傾家以事其姑所居不蔽風雨近戚
罕見其面年三十九患心痛誦殘燈無焰影幢幢之
句而瞑生一子名鐘愛東粵山水祝發名海印亦能
詩
方輿妾周玉簫
按列朝詩集周玉簫者閩中女子武人方輿之妾也
輿建議撫紅夷忤大帥指系獄七年遣玉簫玉簫誓
死不去輿事解憤時事詣闕上書遇國變又數年不
得歸玉簫感慕病沒有詩一百三十篇授其女蕙女
蕙刻而傳之玉簫自言在孩提日好啼哭父母以書
帙遙示之即止輿讀書任俠妻妾皆諳曉書史玉簫
一弱女子好談古今節義事常采古列女懿可法佚
可戒者各為詩一篇比于彤管其于名姬才女瑕疵
嗤點者往往嚴酷擊排比于狗彘詞雖不文君子旌
其志焉
王微
按列朝詩集微字修微廣陵人七歲失父流落北里
長而才情殊眾扁舟載書往來吳會間所與皆勝流
名士已而忽有警悟皈心禪說布袍竹杖游歷江楚
登大別山眺黃鶴樓鸚鵡洲諸勝謁元岳登天柱峰
溯大江上匡廬訪白香山艸堂參憨山大師于五乳
歸而造生壙于武林自號艸衣道人有終焉之志偶
過吳門為俗子所嬲乃歸于華亭潁川君潁川在諫
垣當政亂國危之日多所建白抗節罷免修微有助
焉亂后相依兵刃間間關播遷誓死相殉居三載而
卒潁川君哭之慟君子曰修微青蓮亭亭自拔淤泥
囗岡白璧不罹劫火斯可為全歸幸也修微樾館詩
數卷自為敘曰生非丈夫不能掃除天下猶事一室
參誦之余一言一詠或散懷花雨或箋志水山喟然
而興寄意而止妄謂世間春之在艸秋之在葉點綴
生成無非詩也詩如是可言乎不可言乎性好名山
水撰集名山記數百卷自為敘以行世
錢氏女
按揚州府志錢氏女維揚人也能賦詩有警句其述
懷云援琴不奏桑間曲揮翰寧題葉上聯又云芙蓉
只合含霜死肯向西風怨暮煙賢于朱淑貞之流遠
矣
宗母陳氏
按揚州府志膠州知州陳輔堯之女歸宗通書史有
訓子元鼎詩云昔聞孟母教子三遷軻也感之終成
大賢汝今十歲倏忽童年少時不學長何可傳我父
忠烈汝祖賢臣同榜好學卓越群倫汝須奮力繼起
后塵經書大全貴得其真我歸宦門依然貧約不事
羅紈甘于藜藿雖有南畝瘠土荒薄小子勉之硯田
耕鑿
劉氏姊妹
按如皋縣志劉氏姊妹湘陰劉丞詡女也長適諸生
葛健仲適石某季適上舍張應魁三女幼承父訓頗
通經史兼事篇什每當夫子應試輒能程其高下往
往符合湘陰嘗以元夕出謎令三女射覆懸十金為
賞長語季曰仲貧吾不當掩其有留以待仲仲既得
笑出所射果亦不謬
張本嘉妻王鳳
女引元
引慶附
按列朝詩集王鳳解元獻吉之姊進士張本嘉妻
本嘉為宜春令卒于官子汝開舉于鄉為懷慶丞女
引元字文姝引慶字媚姝皆工翰藻母子自相唱和
有焚余草雙燕余音行于世
秦婦王氏
按無錫縣志王氏名朗金沙王彥泓女為秦氏婦彥
泓工為艷體詩傳寫滿江左朗有夙慧擅家學歌詩
小詞及畫水墨梅花并稱奇絕錄其山園浪淘沙一
闋以見大略云幾日病淹煎昨夜遲眠強移心緒鏡
臺前雙鬢淡煙低髻滑也自生憐懶貼翠花鈿衣不
新鮮碧油衫子褪紅邊為怯游人如蟻擁故擇陰天
黃羅扉妻姚氏
按仁和縣志姚氏名令則字柔嘉姚大來長女弱齡
即能詩聰慧絕倫十四歸諸生黃羅屝扉家貧令則
承歡上下無失禮夫有姊困乏衣食于扉令則撫其
女為己女恩禮有加以己無子為夫蓄婢生女憐愛
過于己出大來病篤令則刲股以進所著有半月樓
遺稿年未四十卒其集附祖姑顧若璞臥月軒集后
行世
王爽妻葉氏
按福建通志葉氏福清葉向高曾孫女尚寶寺丞益
蕃女也氏生向高官邸中七歲隨向高致政歸福唐
能讀書大義及笄適閩縣太學生王爽產二子俱
幼而爽卒氏殯死撫孤為父為師者二十年或遇感
觸輒寄于吟詠著有寄愁集八卷釋愁吟二卷俄卒
女瑢亦工詩每閱古名媛傳記人各系以詩凡百首
曰停針論古傳述
周聞妻方氏
按莆田縣志方氏庠生周聞妻幼能文及嫁聞有妹
庚亦知書氏教之常相酬答聞欲取其集合刻之氏
辭曰吾婦人文非其宜也后聞早沒氏哀毀矢節盡
取生平所作焚之以故庚所作羹繡集行于世而氏
之集終不傳卒年六十六
唐繼祖妻馮氏
按廣東通志馮氏唐繼祖妻教諭馮源女名銀字汝
白博通經史詩文口占即成有幽閑貞靜之風銀嘗
自序及為遷居序與挽父詩俱為學士大夫所稱
何允衎妻劉蘭雪
按南海縣志劉祖滿字蘭雪宗伯何繼柏侄孫何允
衎妻也裔出江右廬陵劉虞部后其祖入粵占籍番
禺生祖滿靈慧而嫕幼嗜古詩喜作韻語每意到即
成詩皆得性情之正或入嶺南詩乘選或入名媛集
中年二十四卒有梅閣叢桂軒稿藏于家
李圖南繼室劉氏
按濟南府志劉氏德平舉人李圖南繼室濱州虞城
令劉加隆女自號菊女史生負夙慧讀書曉大義
善吟詠兼工水墨花卉有逸致所著有緋雪編菊
囗稿年二十九卒
潘叔旸妻仲氏
女
附
按寶應縣志仲氏字云鸞觀察使本女孫少聰慧父
承嘉教以讀書遂工詩適山陽舉人馬龍州知州潘
叔旸封孺人著匪莪堂集年九十一卒女適喬御史
可聘封安人侍讀萊母也讀書明大義亦工詩鼎革
時制絕命詞四章自縊以女救得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