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列傳四(4)

齋禮佛坐臥一小樓年三十四遘疾合掌稱佛號而

黃卯錫妻項氏

按列朝詩集蘭貞字孟畹欈李黃卯錫之妻柔卿之

侄婦也歸卯錫后學詩十余年多與柔卿唱酬有裁

云月露二艸臨沒書一詩與卯錫訣別曰吾于塵世

它無所戀惟云露小詩得附名閨秀后足矣其自贊

畫像亦云蘭貞嚴于教子羈貫訓誡如成人其子解

元孟瀾有聞于時

葉紹袁妻沈宜修

按列朝詩集沈宜修字宛君吳江人山東副使沈珫

之女工部郎中葉紹袁仲韶之妻也仲韶少而韶令

有衛洗馬潘散騎之目宛君十六于歸璚枝玉樹交

相映帶吳中人艷稱之生三女長曰紈紈次曰蕙綢

幼曰小鸞蘭心蕙質皆天人也仲韶偃蹇仕宦跌宕

文史宛君與三女相與題花賦艸鏤月裁云中庭之

詠不遜謝家嬌女之篇有逾左氏于是諸姑伯姊后

先娣姒靡不屏刀尺而事篇章棄組纴而工子墨松

陵之上汾湖之濱閨房之秀代興彤管之詒交作矣

小鸞年十七字昆山張氏將行而卒未幾紈紈以哭

妹來歸亦死葉氏宛君神傷心死幽憂憔悴又三載

而卒仲韶于是集宛君之詩曰鸝吹紈紈之詩曰愁

言小鸞之詩曰返生香及哀挽傷悼之什都為一集

而蕙綢鴛鴦夢雜劇傷姊妹而作者亦附見焉總曰

午夢堂十集盛行于時

沈自征妻張倩倩

按列朝詩集張倩倩吳江士人沈自征君庸之妻即

宛君之姑之女也宛君少長于其姑倩倩小宛君四

歲明眸皓齒說禮敦詩皆上流女子也倩倩歸君庸

生子女皆不育遂女宛君之季女瓊章瓊章夙慧兒

時能誦毛詩楚詞倩倩教之也君庸少年裘馬揮斥

千金自負縱橫捭闔之才好游長安塞外倩倩美而

慧幽居食貧抑郁不堪年三十四病卒工詩詞作即

棄去瓊章記憶其數首瓊章亡宛君悼其女追懷倩

倩作傳并錄瓊章所記詩附傳中

葉紈紈

按列朝詩集紈紈字昭齊宛君長女其相端囗金輝

玉潤生三歲能朗誦長恨歌十三能詩書法遒勁有

晉人風歸趙田袁氏七載悒悒不得志戊申秋幼妹

將嫁作催妝詩甫就而訃至歸哭妹過哀發病而卒

昭齊皈心法門日誦梵策精專自課病亟抗身危坐

念佛而逝年二十有三歿后有冥度之兆語在小鸞

事中

葉小鸞

按列朝詩集小鸞字瓊章一字瑤期宛君第三女四

歲能誦楚辭十歲與其母初寒夜坐母云桂寒清露

濕即應云楓冷亂紅雕咸喜其敏捷不知其為夭征

也十二歲發已覆額姣好如玉人工詩多佳句十四

能模山水寫落花飛蝶皆有韻致宛君作傳稱其鬒

發素額修眉玉頰丹唇皓齒端鼻媚靨明眸善睞無

妖艷之態無脂粉之氣比梅花覺梅花太瘦比海棠

覺海棠少清林下之風閨房之秀殆兼有之日臨子

敬雒神賦或藏真帖一遍靜坐囗香閣熏壚茗囗與

琴書為伴而已亡后七日乃就木舉體輕軟母朱書

瓊章二字于右臂臂如削藕冰雕雪成家人咸以為

仙去未死也吳門有神降于乩自言天臺泐子智者

大師之大弟子轉女人身墮鬼神道中借乩示現而

為說法者也乩言女人靈慧歿后應以女人身得度

者攝入無葉堂中教修四儀密諦注生西方無葉堂

者取契經無枝葉而純真實之義也宛君昭齊皆入

無葉堂中宛君法名智頂字酰眼(

摩酰首羅天王頂上一眼大于世界

雨點之數彼能知之此其義也)

昭齊法名智轉字珠輪小鸞月府侍

書女也本名寒簧今復名葉小鸞矣俄而召瓊章至

瓊來賦詩與家人酬對甚悉泐師演說無明緣行生

老病苦因緣瓊曰愿從大師受記不復往仙府矣師

與審戒瓊矢口而答皆六朝駢麗之語師大驚曰我

不敢以神仙待子也可謂迥絕無際矣遂名曰智斷

字絕際今堂中稱絕子又稱絕禪師自時厥后泐子

與酰子母女降乩賦詩勸勉熏修不可勝記

芮儒妻端淑卿

按列朝詩集淑卿當涂人教諭端廷弼之女適丹湖

儒官芮儒幼從父宦邸日讀毛詩列女傳女范諸篇

笄總后博通群書備有儀法與其夫白首相莊里黨

重之有綠窗詩稿

林初文妻王娙

按列朝詩集娙字美君福清人姓王氏父雪囗為番

禺尉生美君于官愛而教之以孝經六歲即能通曉

年及笄父攜入覲于長安字林初文極以為得婿初

文讀書鼓山每有寄將必佐以詩初文舉于鄉攜上

春官下第遂居南京初文十年不歸先后下吏值萬

歷間歲兇美君以女紅為活教其二子君遷古度備

嘗荼苦無怨尤焉詩作后即焚其稿存者其百一也

孫廷相妻林玉衡

按列朝詩集玉衡字似荊福清人林初文孝廉之女

孫廷相妻也幼聰敏喜讀書初文愛而課之七歲時

初文建小樓落成值雪后月命之吟應口即成一絕

長老傳誦皆為驚嘆他詩多不存

葛婦文氏

按列朝詩集葛節婦文氏三水人少白先生之女光

祿天瑞之姊也有君子亭詩賦三百余首手鈔書六

十卷少寡自誓作九騷九篇以見志辭義典雅稱其

風烈天瑞撰續周雅別載詩三十余首蓋有賦家之

心未嫻聲律者也

孫瑤華

按列朝詩集瑤華字靈光金陵曲中名妓歸于新安

汪景純景純江左大俠憂時慷慨期毀家以紓國難

靈光多所佽助景純以畏友目之卜居白門城南筑

樓六朝古松下讀書賦詩屏卻丹華景純好畜古書

畫鼎彝之屬經其鑒別不失毫黍王伯谷亟稱之以

為今之李清照也景純沒遂不作詩所著遠山樓稿

亦不存汪仲嘉有代蘇姬寄怨所歡之詩一時詞客

屬和盈帙吳非熊尤岸然自負靈光詩一出皆閣筆

斂囗景純子駿聲以手跡示余詩字皆清勁婉約真

閨房之秀也景純在里門有寄衣詩云閉妾深閨惟

有夢憐君故國豈無衣怨而不怒可謂小雅之遺亦

駿聲為余誦之

文太青妻武氏

繼室

鄧氏附

按列朝詩集天啟初余承乏外制太青督晉學考最

屬文太青所著事略稱其妻武恭人之能詩也余撰

制詞以秦風之女子為比太青書報余恭人讀之而

喜可知也崇禎初太青以太仆少卿家居恭人沒繼

室以鄧氏故寧河武順王之裔也太青鰥居謀續娶

家園有并頭蓮之瑞作嘉蓮詩七言今體四百余首

鄧之父才其女而告之曰此真可以婿汝矣太青喜

遂委禽焉既歸于文太青以謝韞徐淑視鄧而鄧則

以孔孟伊周莊事太青交相得也太青好奇如子云

構太元經以鄧為其童烏覃思少間相與論李詩韓

筆磨研曲折太青喜而忘寐不知更漏之深淺春秋

佳日奉太夫人版輿出游訪未央之故丘問城南之

遺跡登車吊古夫婦唱酬筆墨橫飛爭先斗捷太青

有三出西郊記讀者艷之太青好為文賦夢腸囗腎

不少休甲戌喪太夫人過哀遂得風疾已而少差舌

本閑強鄧知其嗜邵詩吟邵句以引之太青喉吻喀

喀然久之豁然應聲瑯瑯相和出金石矣自丁丑歷

辛巳用左手作字著作益繁壬午春病劇遂不起鄧

為文以祭敘致婉悉關中文士爭傳寫之逾二年關

陜躪又逾年宮闕毀鄧老矣以才華為寇盜所知淪

于闖遁于秦流離于幽冀迄不知其所終然而自秦

之燕郵墻旅壁潑墨留題人多見之往往皆黃鵠胡

笳漠南塞北之語或以為尚在不死也江右黃國琦

石公太青之桓譚也告余以鄧后事余聞而嗟悼遂

錄武恭人之詩而以鄧附焉不獨存二氏也亦以慰

吾亡友于地下爾

按陜西通志武氏西安寧州人訓導用望之女少聰

穎喜讀書能詩文適三水光祿卿文翔鳳所著有交

愛軒集傳世

文毓鳳妻羅氏

按陜西通志羅氏知縣文毓鳳妻西安人幼讀書能

詩著有拾翠閣草行于世

汪濱妻汪氏

按貴溪縣志汪氏廩生汪起龍母也生而貞淑適濱

早世災禍迭侵攜幼孤逃母家課子守節終其身且

博極群書長于詩文平生所著諸作皆出于性情之

正瀕死有立志傳以遺子孫蓋節義而兼文章也

郭績妻李氏

按萬安縣志李氏郭績妻青年砥節雅有詩名因催

科過迫上詩邑令曰有子不能遵母訓無田空自納

官錢懶將心事為人語祇插荊釵帶眠邑令覽其

詩竟蠲賦稅

師孔妻紀氏

按池州府志紀氏幼通經史年十七歸師孔廟見后

睹四壁麗句悉令卷去室內外皆驚師孔生計日削

乃力女紅賣屨組自食一日反目忽誦晏子執蓋之

妻一篇朗朗不遺一字師孔雖悔過而困躓有加紀

氏遂力貧自教兒口授漢書講核不怠年三十五終

賀靚君

按溧陽縣志賀靚君名潔六七歲時能屬對一夕納

涼父曰夜坐看螢飛靚君即應曰曉眠聞燕語及笄

歸庠生史事理家之暇惟好吟詠著愁人集一卷其

即事詩曰細雨燈前句斜陽花下囗曉霽詩曰掠囗

蜂須膩穿花蝶翅香贈鄰媛詩曰紅豆調鸚鵡青綾

繡鳳凰初夏詩曰團扇乍拈題欲遍湘簾將卷倦還

休秋晚詩曰繞徑寒蟲吟落葉貼天征雁襯殘霞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孜县| 德清县| 永修县| 遵化市| 张家港市| 石棉县| 水富县| 镇宁| 外汇| 灵武市| 利川市| 咸丰县| 佳木斯市| 军事| 东台市| 孝义市| 镇远县| 菏泽市| 高清| 成安县| 常宁市| 霍邱县| 共和县| 绥棱县| 小金县| 玉山县| 凤冈县| 朝阳县| 天门市| 逊克县| 平江县| 迁西县| 定州市| 杨浦区| 金湖县| 分宜县| 本溪市| 五常市| 科技| 微博| 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