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經之首,曰樕蟊(矛改朱)1之山,北臨干昧2。食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海。其中多之魚,其狀如犁牛3,其音如彘鳴4。
1 郭璞云:“速株二音?!?
2 郭璞云:“亦山名也;音妹?!?
3 郭璞云:“牛似虎文者。”
4 珂案:太平御覽卷九三九引此經止作其音如彘,無鳴字,是也。
又南三百里,曰藟1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東流注于食水,其中多活師2。
1 郭璞云:“音誄。”
2 郭璞云:“科斗也,爾雅謂之活東。”
又南三百里,曰栒狀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獸焉,其狀如犬,六足,其名曰從從,其鳴自詨。有鳥焉,其狀如雞而鼠毛1,其名曰(上此下蟲)2鼠,見則其邑大旱。3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其中多箴魚,其狀如儵4,其喙如箴5,食之無疫疾。
1 郝懿行云:“毛,說文作尾。”
2 郭璞云:“音咨。”
3 郭璞云:“音枳。”
4 郝懿行云:“儵即鯈字。”
5 郭璞云:“出東海;今江東水中亦有之?!?
又南三百里,曰勃?1之山,無草木,無水。
1 汪紱云:“?,古齊字?!?
又南三百里,曰番條之山,無草木,多沙。減水1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魚2。
1 郭璞云:“音同減損之減?!焙萝残性疲骸皽p即減損之字,何須用音,知經文必不作減,未審何字之訛?!?
2 郭璞云:“一名黃頰;音感。”
又南四百里,曰姑兒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柘。姑兒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魚。
又南四百里,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1。諸繩之水出焉,東流注于澤,其中多金玉。
1 郭璞云:“可以為砥(砭)針治癰腫者?!?
又南三百里,曰岳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濼1水出焉,東流注于澤,其中多金玉。
1 珂案:濼音落。
又南三百里,曰柟山1,其上無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予予)2之魚。有獸焉,其狀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見則天下大水。
1 郝懿行云:“柟即豺別字?!?
2 郭璞云:“未詳;音序?!?
又南三百里,曰獨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美石。末涂之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沔,其中多鯈(魚改蟲)(蟲庸)1,其狀如黃蛇,魚翼,出入有光,見則其邑大旱。
1 郭璞云:“條容二音。”
又南三百里,曰泰山1,其上多玉2,其下多金。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3,其鳴自?。環水出焉,東流注于江4,其中多水玉。
1 郭璞云:“即東岳岱宗也。今在泰山奉高縣西北,從山下至頂四十八里三百步也。”珂案:泰山在今山東省泰安縣北。
2 珂案:史記秦始皇本紀正義引此經玉作石。
3 珂案:狪音通。
4 郭璞云:“一作海?!?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錞于江1,無草木,多瑤碧。激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娶檀之水,其中多茈羸2。
1 郭璞云:“一作涯。”
2 郝懿行云:“羸當為蠃,字之訛;茈蠃,紫色蠃也?!辩姘福簠侨纬?、何焯、畢沅校同;汪紱本正作蠃。
凡東山經之首,自樕蟊(矛改朱)之山以至于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里。其神狀皆人身龍首。祠:毛用一犬祈,(耳申)用魚1。
1 郭璞云:“以血涂祭為(耳申)也。公羊傳云:『蓋叩其鼻以(耳申)社?!灰翎烉D之餌?!辩姘福航浳募白⑽闹ǘ辏?,汪紱本、畢沅本均作衈,郝懿行亦校作衈,謂衈者釁也,將刲割牲以釁、先滅耳旁毛薦之;又謂郭引公羊傳乃谷梁傳之誤。
東次二經之首,曰空桑之山1,北臨食水,東望沮吳,南望沙陵,西望愍2澤。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虎文,其音如欽3,其名曰軨軨4,其鳴自叫,見則天下大水。
1 郭璞云:“此山出琴瑟材,見周禮也?!辩姘福夯茨献颖窘浧疲骸八粗畷r,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备哒T注云:“空桑,地名,在魯也。”又文選思玄賦舊注云:“少皞金天氏居窮桑,在魯北?!本创恕?
2 郭璞云:“音旻?!?
3 郭璞云:“或作吟。”
4 郭璞云:“音靈。”
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其下多谷1而無水,多鳥獸。
1 珂案:谷當作榖,諸本皆誤,唯吳任臣本作榖,是也。
又西南四百里,曰嶧1皋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堊,嶧皋之水出焉,東流注于激女之水2,其中多蜃珧3。
1 郭璞云:“音亦?!?
2 郝懿行云:“爾雅疏引此經作激汝之水,玉篇同。”
3 郭璞云:“蜃,蚌也;珧,玉珧,亦蚌屬;腎遙兩音?!焙萝残性疲骸盃栄旁疲骸候仔≌哏??!患葱“鲆病!?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葛山之尾,無草木,多砥礪。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無草木。澧水出焉,東流注于余澤,其中多珠蟞魚1,其狀如胏2而有目3,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無癘4。
1 郭璞云:“音鱉?!辩姘福何倪x江賦注、太平御覽卷九三九引此經魚上有之字;御覽珠蟞作珠鱉,呂氏春秋本味篇作朱鱉,郝懿行云,珠朱、蟞鱉并古字通用。
2 珂案:經文胏,宋本、汪紱本、吳任臣本、畢沅校本并作肺,作肺是也。
3 郝懿行云:“此物圖作四目;初學記八卷引南越志云:『海中多珠鱉,狀如胏(珂案:蘊石齋本初學記作肺),有四眼六足而吐珠。』正與圖合,疑此經有目當作四目,字之訛也?!辩姘福汉抡f是也,王念孫校同郝注。
4 郭璞云:“無時氣病也。呂氏春秋曰:『澧水之魚,名曰朱蟞,六足有珠,魚之美也?!弧?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柟,其下多荊芑1。雜余之水出焉,東流注于黃水。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2,名曰犰狳3,其鳴自?,見則螽蝗為敗4。
1 郝懿行云:“南山經虖勺之山下多荊杞,此經作芑,同聲假借字也;下文并同。”
2 郭璞云:“言佯死也?!?
3 珂案:經文犰狳,王念孫、畢沅、郝懿行并校作(犬幾)狳,音幾余。
4 珂案:說文十三云:“螽,蝗也;蝗,螽也?!斌戎皇且晃?。經文螽蝗為敗,太平御覽卷九一三引作蟲蝗為敗,于義為長。“為敗”者,郭璞注云“言傷敗田苗”,是也。
又南三百里,曰杜父之山,無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耿山,無草木,多水碧1,多大蛇。有獸焉,其狀如狐而魚翼,其名曰朱獳2,其鳴自?,見則其國有恐。
1 郭璞云:“亦水玉類?!?
2 郭璞云:“音儒?!?
又南三百里,曰盧其1之山,無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水,其中多鵹鶘2,其狀如鴛鴦而人足3,其鳴自?,見則其國多土功。
1 郝懿行云:“太平御覽九百二十五卷引此經盧其作憲期。”
2 郭璞云:“音黎?!?
3 郭璞云:“今鵜鶘足頗有似人腳形狀也?!?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1,無草木,多水。
1 珂案:海內北經有列姑射,有姑射國,即此姑射之山之國也;見海經新釋卷七“列姑射”節注1。
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無草木,多石。
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無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碧山,無草木,多大蛇,多碧、水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