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服茯苓第一
內容:方六首服茯苓方∶茯苓粉(五斤)白蜜(三斤)柏脂(七斤,煉法在后)上三味,合和丸如梧桐子,服十丸。饑者增數服之,取不饑乃止。服吞一丸,不復服谷及他果菜也。永至休糧。飲酒不得,但得飲水。即欲求升仙者,常取杏仁五枚咀,以水煮之為湯,令沸,去滓,以服藥。亦可和丹砂藥中令赤服之。又若卻欲去藥食谷者,取硝石、葵子等熟治之,以粥服方寸匕,日一。四日內日再服。藥去,稍稍食谷葵羹,太良。
又方∶茯苓(三斤)白蠟(二斤)大麻油(三升)松脂(三斤)上四味,微火先煎油三沸,納松脂令烊,次納蠟,蠟烊納茯苓,熟攪成丸乃止。服如李核大一丸,日再。一年延年,千歲不饑。
又方∶茯苓(二斤)云母粉(二斤)天門冬粉(二斤)羊脂(五斤)麻油(三斤)蜜(五斤)白蠟(三斤)松脂(十斤,白者)上八味,納銅器中,微火上煎令相得,下火和令凝紫色乃止。欲絕谷,先作五肉稻糧食五日,乃少食。三日后丸此藥,大如彈丸。日三服,一日九丸,不饑,饑則食此止。卻百二十日復食九丸,卻三歲復食九丸,卻十二年復食九丸。如此壽無極。可兼食棗脯。飲水無苦還下藥,取硝石一升,葵子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日三,服八合,亦可一升。藥下乃食一合米粥,日三。三日后,日中三合。
又方∶茯苓(去皮)上,以淳酒漬,令淹,密封十日,出之如餌,可食,甚美,服方寸匕,日三,令人肥白,除百病,不饑渴,延年。
又方∶茯苓粉(五斤)白蜜(三升)上二味,漬銅器中,瓷器亦得。重釜煎之。數數攪不停。候蜜竭,出,以鐵臼搗三萬杵,日一服三十丸如梧子,百日病除,二百日可夜書,二年后役使鬼神,久服神仙。
辟谷延年千歲方∶松脂天門冬(去心)茯苓蠟蜜(各一升)上五味,以酒五升,先煎蜜、蠟三沸,納羊脂三沸,納茯苓三沸,納天門冬相和,服三丸如李子,養色還白,以杏仁一升納之為良。
<篇名>服松柏脂第二
內容:方二十首論一首采松脂法∶常立夏日,伐松橫枝指東南者,圍二三尺,長一尺許,即日便倒頓于地,以器其下承之,脂自流出三四過,使以和藥。此脂特與生雄黃相宜。若堅強者,更著酒中,火上消之。汁出,著冷酒中引之乃暖,和雄黃、衡山松脂膏,常以春三月入衡山之陰,取不見日月之松脂煉而食之,即不召自來。服之百日,耐寒暑。二百日,五臟補益;服之五年,即王母見諸名山。所生三百六十五山,其可食者獨滿谷陰懷中耳。其谷正從衡山嶺直東四百八十里,當橫正石橫其嶺,東北行,過其南,入谷五十里,窮穴有石城白鶴,其東方有大石四十余丈,狀如白松。松下二丈有小穴,可入山。有丹砂,可食也。其南方陰中有大松大三十余圍,有三十余株,不見日月,皆可服也。
取破松脂法∶以日入時破其陰以取其膏,破其陽以取其脂,等分食之,可以通神靈,鑿其陰陽為孔,令方寸深五寸,還以皮掩其孔,無令風入,風入不可服也,以春夏時取之,取之訖,封塞勿泄,以泥涂之,東北行至丹砂穴下有陰泉水,可飲之。此弘農車君以元封元年入此山食松脂,十取松脂法∶斫取老枯肥松,細擘長尺余,置甑中蒸之。滿甑,脂下流入釜中,數數接取脂,置水中凝之,盡更為,一日可得數十斤。枯節益佳。
又法∶取枯肥松細破,于釜中煮之,其脂自出。接取置冷水中凝之,引之則成。若以五月就木取脂者,對刻木之陰面為二三刻。刻可得數升。秋冬則依煮法取,勿煮生松者,少脂。
煉松脂法∶松脂二十斤為一劑,以大釜中著水,加甑其上。涂際勿泄。加茅甑上為藉,復加生土茅上,濃一寸,乃加松脂于上,炊以桑薪。湯減添水,接取停于冷水中凝,更蒸之如前法。三蒸畢,止。脂色如白玉狀。乃用和藥,可以丸菊花茯苓服之。每更蒸易土如前法。以銅鑼承甑下脂,當入鑼中如膠狀。下置冷水中,凝更蒸。欲出銅器于釜中時,預置小繩于脂中,乃下停于水中凝之。復停于炭,須臾乃四過皆解,乃可舉也。盡更添水,以意斟酌其火,勿太猛。常令不絕而已。
又方∶治松脂以灰汁煮之,瀉置盆水中,須臾凝,斷取。復置灰中煮之,如此三反,皆易水成矣。
一法∶煉松脂十二過易湯,不能者五六過亦可服之。
煉松脂法∶薄淋桑灰汁,以煮脂一二沸,接取投冷水中引之凝。復更煮,凡十過,脂則成。若強者復以酒中煮三四過則柔矣。先食服一兩,日三。十日不復饑,饑更服之。一年后,夜如白日。
久又方∶松脂(十斤)上用桑薪灰汁二石納釜中,加甑于上。甑中先鋪茅,次鋪黃砂土,可三寸,蒸之。脂少間流入釜中。寒之凝,接取復蒸如前,三上。更以清水代灰汁,復如前,三上,去水。更以陰深水一石五斗煮甘草三斤,得一石汁。去滓,納牛酥二斤,加甑釜上,復炊如前。令脂入甘草汁中凝,接取復蒸。夕下如此,三上即成。苦味皆去,甘美如飴。膏服如彈丸,日三。
久服神仙不死。
又方∶好松脂(一石)鍛石汁(三石)上二味,于凈處為灶,加大釜,斬白茅為藉,令可單止,以脂納甑中炊之。令脂自下入釜,盡去甑。接取納冷水中,以扇扇之。兩人引之三十過,復蒸如前,滿三遍。三易灰汁,復以白酢漿三石煉之三過,三易酢漿也。復以酒煉之一過,亦如上法訖,以微火煎之,令如飴狀。服之無少長。
又方∶松脂二斤半,水五升煎之。汁黃濁,出,投冷水中。如是百二十上,不可以為率。四十入湯輒一易湯。凡三易湯且成,軟如泥,其色白,乃可用治。下茯苓一斤,納藥中攪令相得,藥又方∶松脂七斤,以桑灰汁一石,煮脂三沸,接置冷水中。凝,復煮之。凡十遍,脂白矣。為散三兩,分為三服。十兩以上不饑,饑復服之。一年以后,夜視目明,久服不死。
論曰∶煉松脂,春夏可為,秋冬不可為。絕谷治癩第一,欲食即勿服。亦去三尸。
粉松脂法∶松脂(十斤)丹黍灰汁煮沸,接置冷水中二十過,即末矣。亦可雜云母粉丸以蜜服之良。
服松脂法∶欲絕谷,服三兩。饑復更服,取饑而止,可至一斤。不絕谷者,服食一兩。先食,須藥力盡乃余。食錯者即食不安而吐也。久服延年,百病除。
又方∶松脂(十斤)松實(三斤)柏實(三斤)菊花(五升)上四味,下篩,蜜和服如梧子三十丸,分為三服。一百日以上,不復饑。服之一年,百歲如三十四十者。久服壽同天地。
又方∶桑寄生蒸之令熟,調和以煉松脂大如彈丸,日一丸,即不饑。
服法∶以夏至日取松脂,日食一升,無食他物。飲水自恣,令人不饑。長服可以終身不食。河南少室山有大松,取陰處斷之,置器中蒸之,膏自流出。煉出去苦氣,白蜜相和食之,日一升。三日后服如彈丸。渴飲水,令人不老,取無時。
又方∶松脂(五斤)羊脂(三斤)上二味,先煉松脂令消,納羊脂,日服博棋一枚,不饑,久服神仙。
守中方(與前別)∶白松脂(七斤,三遍煉)白蠟(五斤)白蜜(三升)茯苓粉(三斤)上三味,合蒸一石米頃,服如梧子十丸,饑復取服,日一丸,不得食一切物,得飲酒,不過一合,齋戒,咀五香,以水煮一沸,去滓,以藥投沸中,又欲致神女者,取茅根治取汁以和之,蒸服之,神女至矣。
又方∶松脂桑灰煉百遍,色正白,復納之飴蜜中,數反出之,服二丸如梧子,百日身輕,一年玉女來侍。
取柏脂法∶五月六日刻其陽二十株,株可得半升,煉服之。欲絕谷者,增之至六兩。不絕谷者一兩半。禁五辛魚肉菜鹽醬。治百病。久服,煉形延年。煉脂與煉松脂法同。
<篇名>服松柏實第三
內容:方一十九首凡采柏子,以八月,過此零落又喜蠹蟲,頓取之又易得也。當水中取沉者八月取并房曝干,末,服方寸匕。稍增至五合,或日一升半。欲絕谷,恣口取飽,渴飲水。一方∶柏子服不可過五合。
凡采松實,以七月未開時采之。才開口,得風便落,不可見也。松子宜陳者佳。
絕谷升仙不食法∶取松實末之,服三合,日三,則無饑。渴飲水,勿食他物,百日身輕,日行五百里,絕谷升仙。
服松子法∶治下篩,服方寸匕,日三四或日一升半升,能多為善。二百日以上,日行可五百里。一法∶服松子不過三合。
<篇名>松子丸
內容:松子味甘酸,益精補腦。久服延年不老,百歲以上,顏色更少,令人身輕悅澤松子菊花等分,以松脂若蜜丸服如梧子十丸,日三,可至二十丸。亦可散服二方寸匕,日三。功能與前同。
又方∶松柏脂及實各等分,丸以松脂,服之良。
脂松葉令人不老,身生毛皆綠色,長一尺,體輕氣香,還年變白,久服以絕谷不饑。渴飲水服松葉,亦可粥汁服之,初服如惡,久自便。亦可干末,然不及生服。
服松葉法∶細切餐之,日三合,令人不饑。
又方∶細切之如粟,使極細,日服三合,四時皆服。生葉治百病,輕身益氣,還白延年。
又方∶四時采,春東、夏南、秋西、冬北方,至治輕身益氣,令人耐風寒不病痹,延年。
高子良服柏葉法∶采無時,以葉切,置甑中令滿,覆盆甑著釜上,蒸之三石米頃,久久益善。蒸訖,水淋百余過訖,陰干。若不淋者,蒸訖便陰干。服一合,后食,日三服,勢力少,稍增,從一合始至一升。令人長生益氣,可辟谷不饑,以備厄還山隱無谷。昔龐伯寧、嚴君平、趙德風、唐公房等修道佐時也,世遭饑運,又避世隱峨眉山中,饑窮欲死,適與仙人高子良五馬都相遭,以此告之,皆如其言,盡共服之。卒賴其力皆度厄。后以告道士進同得其方,遂共記之。
又方∶取大盆納柏葉著盆中,水漬之,一日一易水。易水者,伏甕出水也。如是七日以上,若二七日為佳。訖,覆盆蒸之,令氣徹便止。曝干,下篩,末一石,以一斗棗膏溲,如作干飯法,服方寸二匕,日三。以水送不饑,饑即服之。渴飲水,以山居讀誦,氣力不衰,亦可濟兇年。
仙人服柏葉減谷方∶柏葉取近上者,但取葉,勿雜枝也。三十斤為一劑,常得好不津器。納柏葉于中,以東流水漬之,使上有三寸。以新盆覆上泥封之,三七日出,陰干,勿令塵入中。干便治之下篩,以磨之下篩。又取大豆三升,炒令熟,取黃磨之,下篩,合三物,攪調相得。納葦囊中盛之,一服五合。用酒水無在,日三。食飲無妨。治萬病,病自然消,冬不寒,顏色悅澤,齒脫更生,耳目聰明腸實。服此,食不食無在。
又方∶取柏葉三石,熟蒸曝干下篩,大麥一升,熬令變色,細磨之都合和,服多少自任。亦可作粥服之,可稍稍飲酒。
又方∶取柏葉二十斤著盆中,以東流水漬三七日。出,曝干。以小麥一斗,漬汁三四日。出,曝干,熬令香。柏葉亦然。鹽一升,亦熬之令黃。三味搗下篩,以不中水豬膏二斤細切,著末中攪,復篩之。先食,服方寸匕,日三匕。不用食,良。亦可兼服之。
又方∶取陰地柏葉,又取陰面皮。咀,蒸之,以釜下湯灌之。如是至三。陰干百日,下篩,大麥末、大豆末三味各一斤,治服方寸匕,日三。以絕谷不食,除百病延年。
又方∶柏葉三石,熟煮之,出置牛中以汰之,令水清乃止。曝干,以白酒三升溲葉,微火蒸之熟。一石米頃熄火,復曝干,治大麥三升,熬令變色。細治曝搗葉下篩,合麥屑中。日服三升,以水漿若酒送之。止谷療病,辟溫癘惡鬼,久久可度世。
又方∶柏葉十斤,以水四斗漬之一宿,煮四五沸,漉出去汁,別以器閣之干。以小麥一升,漬柏葉汁中,一宿出。曝燥,復納之,令汁盡。取鹽一升、柏葉一升、麥一升,熬令香,合三味末之。以脂肪一片合溲,酒服方寸匕。日三,病自消減。十日以上,便絕谷。若乘騎,取一升半水飲之,可以涉道路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