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辟谷(2)
- 千金翼方
- 孫思邈
- 4354字
- 2015-12-27 00:00:05
休糧散方∶側柏(一斤,生)烏豆麻子(各半升,炒)上三味,搗拌,空心冷水服方寸匕。
<篇名>酒膏散第四
內容:方六首論一首仙方凝靈膏∶茯苓(三十六斤)松脂(二十四斤)松仁(十二斤)柏子仁(十二斤)上四味,煉之搗篩,以白蜜兩石四斗納銅器中,微火煎之,一日一夜,次第下藥,攪令相得,微微火之,七日七夕止。可取丸如小棗,服七丸,日三;若欲絕谷,頓服取飽,即不饑,身輕目明,老者還少,十二年仙矣。
初精散方∶茯苓(三十六斤)松脂(二十四斤)鐘乳(一斤)上三味為粉,以白蜜五斗攪令相得,納器中,固其口,陰干百日,出而粉之。一服三方寸匕,日三服。一劑大佳,不同余藥。
論曰∶凡欲服大藥,當先進此一膏一散,然后乃服大藥也。五精酒主萬病,發白反黑,齒落更生方∶黃精(四斤)天門冬(三斤)松葉(六斤)白術(四斤)枸杞(五斤)上五味皆生者,納金中,以水三石煮之一日,去滓,以汁漬曲如家醞法。酒熟取清,任性飲之,一劑長年。
白術酒方∶白術(二十五斤)上一味,咀,以東流水兩石五斗不津器中漬之,二十日去滓,納汁大盆中。夜候流星過時,抄己姓名置盆中,如是五夜。汁當變如血。取以漬曲,如家醞法。酒熟取清,任性飲之。十日萬病除;百日白發反黑,齒落更生,面有光澤。久服長年。
枸杞酒方∶枸杞根(一百斤)上一味,切,以東流水四石煮之,一日一夕,去滓,得一石,汁漬曲釀之,如家醞法。
酒熟取清,置不津器中取∶干地黃末(一升)桂心末(一升)干姜末(一升)商陸根末(一升)澤瀉末(一升)椒末(一升)上六味,盛以絹袋,納酒中,密封口,埋入地三尺,堅覆上二十日。沐浴整衣冠,向仙人再拜訖,開之,其酒當赤如金色。平旦空肚服半升為度,十日萬病皆愈,二十日瘢痕滅。
惡疾人以一升水和半升酒分五服,服之即愈。若欲食石者,取河中青白石如棗杏仁者二升,以水三升煮一沸,以此酒半合居中,須臾即熟可食。
靈飛散方∶云母粉(一斤)茯苓(八兩)鐘乳(七兩)柏仁(七兩)桂心(七兩)人參(七兩)白術(四兩)續斷(七兩)菊花(十五兩)干地黃(十二兩)上一十味,搗篩,以生天門冬十九斤,取汁溲藥,著銅器中蒸之。一石二斗黍米下。出,曝干搗篩,先食服方寸匕,日一服。三日力倍,五日血脈充盛,七日身輕,十日面色悅澤,十五日行及奔馬,三十日夜視有光,七十日頭發盡落,故齒皆去。更取二十匕,白蜜和搗二百杵,丸如梧子,作八十一丸,皆映徹如水精珠。欲令發齒時生者,日服七丸,三日即生。
若發未白不落者,且可服散如前法,已白者,餌藥至七年乃落。入山日服七丸,則絕谷不饑。
<篇名>服云母第五
內容:方三首論一首云母取上上白澤者,細擘,以水凈淘,漉出蒸之,一日一夜下之。復更凈淘如前。去水令干,率云母一升,鹽三升,硝石一斤,和云母搗之。一日至暮,取少許掌上泯著不見光明為熟。出安盆甕中,以水漬之令相得,經一炊久。澄去上清水,徐徐去之盡。更添水如前,凡三十遍,易水,令淡如水味,即漉出。其法一如研粉澄取淀。然后取云母淀,徐徐坐絹袋中,濾著單上。曝令干即成矣。云母味甘平無毒,主治死肌,中風寒熱,如在船車上,除邪氣,安五臟,益子精,明目下氣,堅肌續絕,補中,五勞七傷,虛損少氣,止利。久服,輕身延年,強筋脈,填髓滿,可以負重。經山不乏,落齒更生,瘢痕消滅,光澤人面,不老,耐寒暑,志高可至神仙。此非古法,近出東海賣鹽女子,其女子年三百歲,貌同笄女,常自負一籠鹽重五百余斤。如斯得效者其數不一,可驗神功矣。
又方∶云母擘薄,淘凈去水余濕,沙盆中研萬萬遍,以水淘澄取淀,見此法即自保愛,修而服之。勿泄之,勿泄之。
凡服云母秘澀不通者,以蕪菁菹汁下之即通,秘之。
用云母粉法∶熱風汗出心悶,水和云母浴之。不過再,瘥。
勞損汗出,以粉摩之即定。以粳米粥和三方寸匕,服之。
疳濕慝瘡月蝕,粳米粥和三方寸匕服之,以一錢匕納下部中取瘥。
止下脫病,粳米粥和三方寸匕,服之七日,慎血食、五辛、房室、重作務。
赤白積年不瘥,服三方寸匕。不過一兩即瘥。寸白蟲者,服一方寸匕,不過四服。
帶下,服三方寸匕,三五服,瘥。
金瘡,一切惡瘡,粉涂之,至瘥止。
疽疥癬亦然。
風癩者,服三方寸匕,取瘥。
痔病,服三方寸匕,慎房室、血食、油膩。
淋病服三方寸匕。
又,一切惡瘡,粉和豬脂涂之。
頭瘡禿癬,醋酒洗去痂,以粉涂之,水服三方寸匕百日,慎如前。
論曰∶凡服粉治百病,皆用粳米粥和服之,慎房室、五辛、油膩、血食、勞作。若得云母,水服之一升,長年飛仙。
云母水主除萬病,久服,長年神仙方∶云母(二十斤,細擘)芒硝(十斤)露水(一石)崖蜜(二斤)上四味,先取露水八斗作沸湯,分半洮汰云母再遍漉出,以露水二斗溫之。納芒硝令消置木器中。納云母訖,經三七日出之令燥,以水漬之。粗皮令軟,作袋。納云母袋中,急系口。兩人揉之,從寅至午勿住。出之,密絹篩末。余不下者,更納袋中,揉如初,篩下,總可得五斤,以崖蜜和攪令如粥。納薄削中,漆固口,埋舍北陰中,深六七尺,筑土令平。一百二十日出之皆成水,旦溫水一合,和云母一合,向東服,日三。水寒溫自任。服十日,小盒飯黃。此先除勞氣風也也。二十日,腹中寒癖皆消;三十日,齲齒除者更生;四十日,不畏風寒;五十日,諸病皆愈,顏色日少。久服不已,長年神仙。
<篇名>服水第六
內容:論一首法七首論曰∶夫天生五行,水德最靈。浮天以載地,高下無不至。潤下為澤,升而為云,集而為霧,降而為雨,故水之為用,其利博哉。可以滌蕩滓穢,可以浸潤焦枯,尋之莫測其涯,望之莫睹其際,故含靈受氣,非水不生;萬物稟形,非水不育;大則包稟天地,細則隨氣方圓。圣人方之以為上善,余嘗見真人有得水仙者,不睹其方,武德中龍齋此一卷服水經授余,乃披玩不舍晝夜,其書多有蠹壞,文本頗致殘缺,因暇隙尋其義理,集成一篇,好道君子勤而修之,神仙可致焉。
第一服水法∶凡服水之法,先發廣大心,仍救三涂大苦,普度法界含生,然后安心服之。
經曰∶服水以死為期,決得不疑,然后辦一瓦杯受一升,擇取四時王相甲子開除滿之日,并與身本命相生之日,候天地大時無一云氣,日未出時,清凈沐浴服鮮凈衣,燒香禮十方諸佛及一切圣賢仙人天真,乞大鴻恩,乃向東方取水以水置器中。候日出地,令水與日同時得三杯,杯各受一升,咒之三遍。向日以兩手棒水當心,面向正東方并腳而立,先叩齒、鳴天鼓三通,乃以口臨水上密誦咒一三五七遍極微,微用力乃細細咽之。想三咽在左廂下,三咽在右廂下,三咽處中央下。周而復始,但是服即作此法,咽水服一杯。踟躕消息。徐徐行二十步。乃回更服一杯訖,更徐徐行四十步,乃回更飲一杯。復行八十步乃止,勿煩多飲,亦不得少也。常燒眾名香至心念佛,凡有所證悟境界一切狀貌不得執著,乃真事向人道說。
此則是初起首服水法,杯用桑杯,瓦亦得。其咒曰∶干元亨利正九種吾生,日月與吾并,吾復不饑復不渴,賴得水以自活。金木水火土五星之氣,六甲之精,三真天倉,濁云上盈,黃父赤子,守中無傾。急急如律令。每服皆用此咒,咒細服五色水法∶經曰∶白黃黑水服法如前,唯有青水一法,服滿三匕,日中思食,鬼神遍在身中。從人索食,當如法與之。絕中五谷,多食棗栗。詐稱鬼親附說,人慎勿信之。但當以法調和,以時及節。
服赤水方∶赤向生氣所宜之方,三杯三咒,抉手心念口言誦偈曰∶金木水火土五精六腑,一切識臟。欲服之時,專心注下,初服之時,如似漿氣,三七日如甘露味,亦當食棗栗一升。七日食蟲漸發,三尸亦盛,思美飲食,遍緣一切世間。當發善念,相續五七日,中二食棗栗,水方漸強增長,顏色怡悅,氣力異常。更須加口水,當漸少,日月漸盈,膚體汗類漸漸剝落。眼目精明,亦少睡眠,心開意解,但如法慎護心。若不至誠,內連六識,外為鬼神侵繞其心,念青帝神守護水精五七日,腳弱心意不定。但當正念重加神司土父神后五臟君名,眾邪雜鬼如法而去。六七日后獨善解音樂,不得禮拜,省習誦養氣力。勿嗔怒嫉妒,勿調氣,省睡眠。
卻鬼咒法∶咒曰∶然摩然摩。波悉諦蘇若竭狀暗提。若夢若想。若聰明易解。常用此咒法去之。
服水禁忌法∶經曰∶凡服水忌用銅鐵器,唯用器。初起手時,忌陰云大雨大風大霧,天地不明,皆兇。
凡服水,禁陳米、臭豉、生冷、醋滑、椒姜,一切眾果悉不得食。又不得至喪孝產乳之家。五辛之氣亦不得聞。一切脂膩血食菜茹,悉不得食也。
凡服水四七日后,乍聞琴聲歌嘯,悉不得容受,資身悅樂,音聲博戲,皆不得執,漸漸通泰,以洪大道。五色水法,皆同于此也。世間之法,音聲觸、五谷觸、喪孝觸、產婦觸、射利觸、善友觸、惡人名聞觸、惡名觸,皆當謹慎之。
服水節度法∶經曰∶凡服水七日中,漸止醋滑,亦漸省食。七日滿,取棗栗食,經二日后,乃更服之。二七日后,食蟲漸發。更食棗栗一升,三七日后思食。更服栗棗二升,四七日后,食蟲思食欲死,腳弱不能行步。五七日水力漸盈,顏色更好,氣力異常。六七日中能步不止,隨意東西。七七日中,心解異義,耳聞異聲,必不得貪,著義亦有悲欣慈旨。八七日中守倉尸。
九七日中尸臭自然遠離不樂,世間五臟諸病悉得除愈。十七日中髓腦眾脈皮膚汗類一切悉愈,眼目精明,心想分別,無事不知。千日后中表內外,以五臟漸縮漸小,眾毒不害,人精水神漸來附人。七年腸化為筋,髓化為骨,火不能燒,水不能漂,居在水中,與水同色,在水底與地無異。居山澤間,遠視之者獨如山雷。此服黃黑水法。用水法,井泉清流悉得用之。
(雷字疑。)服水大例法∶經曰∶凡服水以死為期,必得無疑,信因信果,正真其心,聞法歡喜,不生疑惑。
又曰∶凡服水訖,男先舉左足,向陽左行;女先舉右足,向陰右行,男奇婦偶。
凡服水法∶立飲之,不得坐飲。欲細細而緩,不得粗粗而急。杯受一升,每一服必三杯,服輒一回,徐行三杯三回。若少兼食者,杯受一升,如是三杯。
凡服水,上行一百三十步,中行一百二十步,下行六十步。水重難得氣力,善將其宜而不失其所者,一百日水定,周年水盈,四十年氣二百倍,游形自在,高原陸地與水等無差異,顏凡服水,八十以下十歲以上皆得服之。若小者當加棗栗。棗栗法,上根者從初七至四七止,中根者從初七至八七止,下根者從初七至十七乃至十七十二七止。后有中下根者,一周將補乃始休息。
上利根之人,一服如甘露;中根之人,再服如甘露;下根之人,四服如甘露;極下根者,六服如甘露。上利根者,一服二七日;中根者,過七日乃至十日;下根者,服日再服七日。
又有上利根者延日三倍,中利根者延日一倍,下利根者才不當日。
又有上品人修戒定過去業強,中品人見在修業強,下品人以死為期。必得無疑,信向三寶。
中根有三品。中上品當聞知此寶法。欲長年服大升一石二石,即得不死。中中品修習其行,比智殖業,當服此藥,廣行誓愿。中下品少有嫉妒,及以惰慢,亦具五蓋三毒。起罪心因,國土荒亂,民眾饑饉。刀兵劫起,思服此藥以免。
下根有三品。睡眠無覺想,不善音樂,亦玩博戲。又無聰惠瞪不了,須人教呵。中品人小復遠人,下品人居大深山乃得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