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紀事二(3)
- 明倫匯編家范典嫡庶部
- (清)陳夢雷
- 3387字
- 2015-12-26 23:46:38
察罕傳察罕初名孟德唐兀烏密氏父曲也怯律為
夏臣其妾方懷察罕不容于嫡母以配掌羊群者及
里木察罕稍長其母以告且曰嫡母已有弟矣察罕
武勇過人從帝攻西夏破肅州師次甘州察罕父曲
也怯律居守城中察罕射書招之且求見其弟時弟
年十三命登城于高處見之且遣使諭城中使早降
其副阿綽等三十六人合謀殺曲也怯律父子并殺
使者并力拒守城破帝欲盡坑之察罕言百姓無辜
止罪三十六人
明外史楊成章傳成章道州人父泰為浙江長亭巡
檢以妻何氏無所出納丁氏女為妾生成章泰卒成
章甫四歲何將扶櫬歸丁氏父予之子而奪其母母
乃剪銀錢與何別約各藏其半俟成章長授之越六
年何臨歿授成章半錢告之故成章嗚咽受命既冠
娶婦月余即執半錢往浙中尋母母先已適東陽郭
氏生子而成章不知也遍訪之無所遇而還弘治
十一年東陽典史李紹裔以事宿家母知為道
州人遣問成章存否知成章已為諸生乃令執
半錢囗其兄會有會稽人官訓導者嘗設教東陽為
師與成章述母憶子狀成章亦在尋母遇于
江西舟次兄弟悲且喜各出半錢合之益信遂俱至
東陽母子始相聚自是成章三往迎母不遂棄月廩
赴東陽侍養及母卒廬墓三載始返
襄王瞻墡傳佑材佑櫍皆無子從侄陽山王厚颎立
厚颎事嫡母王太妃及生母潘太妃至孝潘卒殯之
東偏王太妃曰汝母有子社稷是賴毋以我故避正
寢厚颎泣曰臣不敢以非禮加臣母及葬跣足扶櫬
五十里
丘緒傳緒字繼先鄞縣諸生也生母黃為嫡余所逐
適江東包氏未幾轉適他所遂不復相聞緒年十五
父歿事余至孝余疾謹奉湯藥不解衣帶者數月余
重感其孝病革與訣曰我即死汝無忘若母當是時
距其生母被逐已二十年矣一夕夢人告曰若母在
臺州金鰲寺前覺而忘之次日與一人憩于途詰之
則包氏故養馬囗也叩以母所向曰有周平者曾悉
其事今已戍京衛矣緒姊婿謁選在京遺書囑訪平
久之未得一日有避雨于邸門者其聲類鄞人叩之
即周平也言黃已適臺州李副使子緒得報即之臺
而李已歿其嗣子漫不知前事緒仿徨掩泣于道有
傷之者導謁老媒妁王四知黃已轉適仙居吳義官
吳仙居巨族也緒至歷瞷數十家無所遇已而抵一
儒生吳秉朗家語之故生感其意留止焉有嬸氏聞
所留者異鄉人也恚而咻之生告以緒意嬸即黃故
主母也頗憶前事然不詳所往呼舊蒼頭問之云金
鰲寺前去歲經之棺已殯寺旁矣緒以其言與夢合
信之行且泣道遭一牛觸墜于溝則輿夫馬長之門
也駭而出問所從來緒以情告長曰吾前輿一婦至
縉云蒼嶺下殆是也輿緒至其處緒遍物色無所遇
倀倀行委巷中忽一媼立門首探之知為鄞人告以
所從來媼亦轉詢丘氏耗則緒母也抱持而哭閭里
皆感動寺旁棺者蓋其姒氏云所適陳翁貧而無子
且多負緒還取金償之并迎翁以歸備極孝養嘉靖
十四年知縣趙民順入覲疏聞于朝獲旌表
王守仁傳守仁始無子育弟子正憲為后晚年生子
正億二歲而孤既長襲錦衣副千戶隆慶初襲伯爵
萬歷五年卒子承勛嗣督漕運二十年號稱職子先
進無子將以弟先達子業弘繼達妻曰何繼為伯無
子爵自傳吾夫由父及子爵將安往先進怒因育族
子業洵為后及承勛卒先進未襲死承勛資產盡歸
業洵業洵自以非守仁嫡嗣爵終歸先進弟先達既
襲必爭產乃謗先達為乞養而別推承勛弟子先通
當嗣由是先達與先通屢爭于朝數十年不決崇禎
時先達子業弘復與先通疏辨而業洵兄業浩時為
兩廣總督所司懼忤業浩竟以先通嗣業弘憤持疏
入禁門訴自刎不殊執下獄先通為伯四年流賊陷
京城被殺業弘獲免
徐祥傳祥封興安伯卒孫亨嗣卒子賢嗣卒子盛嗣
卒無子再從弟良當嗣其祖母故小妻也良父既生
其祖繼娶定襄伯女至是郭氏之孫爭襲朝議以郭
氏初嘗適人法不當為正嫡良竟得嗣
陳志傳志封遂安伯卒長子良坐謫戍死次子春數
從志破敵累功至指揮僉事先志卒其子瑛嗣官比
志卒瑛與良子瑄爭襲帝曰瑄父誠有罪然志嫡孫
也與瑛爵奈嫡孫何今瑛又不讓其下廷議廷議請
予瑄帝曰呼二子來以鬮決之竟為瑛所得
徐達傳孫鵬舉嬖其妾冒封夫人欲立其子為嫡
坐奪祿
孝肅周太后傳太后英宗妃憲宗生母也孝宗即位
尊為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三月太后崩謚孝肅貞
順康懿光烈輔天承圣睿皇后合葬裕陵孝宗與大
學士劉健李東陽謝遷議立奉慈殿別祀不祔廟遂
罷謚仍稱太皇太后語在錢皇后傳嘉靖十五年遷
后奉慈殿主與紀邵二太后并祀陵殿不系帝謚以
別嫡庶其后穆宗母孝恪神宗母孝定光宗母孝靖
熹宗母孝和莊烈帝母孝純咸遵用其制
英宗孝莊皇后錢氏傳后海州人正統八年立為后
無子周貴妃有子立為皇太子憲宗立兩宮并尊弘
治十七年周太后崩詔禮部集群臣會議孝宗御便
殿問祔廟禮健等言祔二后自唐始也祔三后自宋
始也漢以前一帝一后曩者定議合祔配享考莊太
后居左今大行太皇太后居右且引唐宋故事為證
臣等以此不敢復論帝曰二后已非況復三后遷曰
宋祔三后一繼立一生母也帝曰事須師古太皇太
后鞠育朕躬朕豈敢忘顧私情耶祖宗來一帝一后
今并祔壞禮自朕始且奉先殿祭皇祖特座一飯一
匙而已夫孝穆皇后朕生母也別祀之奉慈殿今仁
壽宮前殿稍寬朕欲奉太皇太后于此他日奉孝穆
皇太后于后歲時祭享如太廟東陽對曰陛下言及
孝穆萬世之心也干是詔群臣詳議禮部尚書吳寬
集眾議上帝大喜遂定祀周太后于奉慈殿稱孝肅
太皇太后殿居奉先殿西帝初祀孝穆于奉慈殿至
是中奉孝肅左奉孝穆稱合禮焉
王如堅傳如堅字介石安福人為刑科給事中三王
并封議起如堅疏爭之其略曰謹按十四年正月圣
諭元子幼小冊立事俟二三年舉行是明言長子之
為元子也又十八年正月詔旨朕無嫡子長幼自有
定序是明示倫次之不可易也已而十九年八月奉
旨冊立之事改于二十一年舉行此則陛下雖怒群
臣激聒輒更定期未嘗遽寢冊立之事也乃今已屆
期忽傳囗封為王以待嫡嗣臣始而疑既而駭陛下
言猶在耳豈忘之耶曩者謂二三年舉行已遲至二
十年矣二十年舉行又改至二十一年矣今二十一
年倏改為并封是陛下前此灼然之命尚不自堅今
日群臣將何所取信耶立嫡之條祖宗為廢嫡者戒
也今日有嫡可廢乎且陛下欲待正嫡意非真待也
古之王者后宮無偏愛故嫡后多裔嗣后世愛有所
專則天地之交不常泰故裔嗣之繁難矣我祖宗以
來中宮誕生者有幾國本早定惟元子是屬或二三
齡而立或五六齡而立未嘗遲回于歲月也即如陛
下春宮受冊時止六齡當時寧有待嫡之議與璐王
并封之詔哉今皇長子且十二齡矣聞皇后撫育無
間己出元子早定一日即早慰中宮一日之心后素
賢明何有舍當前之冢而覬幸不可知之數耶在陛
下睿謀英斷臣固知無他心但宮闈之內囗席之間
左右近習之輩見形生疑未必不以他意窺陛下即
如昨歲冊立之旨方待舉行而宗室中已有囗封之
疏安知非機事外泄彼將量朝廷之淺深耶夫別名
號辯嫌疑禮之善經也元子與眾子其間冠服之制
鹵簿之節恩寵之數接見之儀迥然其不齊矣藉一
旦并封而同號則有并大之嫌逼長之患執狐疑而
來讒賊幾微之際不可不慎茍謂渙命新頒難于遽
改則數年已定之明旨尚可移易今綸言初發何不
可中止也疏入帝怒甚命與朱維城皆戍極邊閣臣
王錫爵疏救則免戍為民
代簡王桂傳恭王廷琦萬歷元年薨子定王鼐鉉嗣
二十二年薨弟鼐鈞嗣嫡妃無子從妃裴生子鼎渭
巳請名矣裴死次妃張生子鼎莎有寵奏以為嗣禮
官謂鼎莎母雖封不得稱嫡鼐鈞不奉詔內閣禮部
屢上章言之不報后十余年鼎莎死復請以其弟嗣
神宗怒鐫鼐鈞錄鼎渭始得嗣
鄭王瞻囗傳簡王祈有子十人次盟津王見濍次
東垣王見見濍母有寵于祈規奪嫡不得竊世
子金冊以去祈索之急因怨不復朝所為益不法
祈言之憲宗革為庶人
淮王瞻墺傳載堅薨子翊嗣翊之未王也與妓
王愛善冒妾額入宮且令撫庶子常洪為子陳妃與
庶子常清俱失愛潛謀易嫡御史陳王道以理諭翊
出之外舍常洪遂與宗人翊銂等謀夜入宮盜冊
寶資貨以出守臣上其事王愛論死勒常洪自盡翊
銂等削屬籍永錮奪翊四歲祿薨子常清嗣
唐儼傳儼全州諸生也父蔭郴州知州歸老得危疾
儼年十二潛割臂肉進之疾良已及父歿哀毀如成
人其后游學于外嫡母寢疾儼妻鄧氏年十八奮曰
吾婦人安知湯藥昔夫子以臂肉療吾舅吾獨不能
療吾姑哉于是割囗肉以進姑疾亦愈儼聞母疾馳
歸則無恙久矣拜其妻曰此吾分也當急召我何自
苦如此妻曰子事父婦事姑一也方危急時召子何
及且事必待子安用婦為儼益嘆異儼事嫡母甚謹
生母亦如之而儀節稍殺焉曰禮不敢逾也嫡母歿
二十年而生母歿儼廬墓三年知州顧璘訪之書山
之壁曰望母巖嘉靖四年貢至京有司奏旌其門
任昂傳昂拜禮部尚書廣東指揮狄崇王臻為次妻
乞封下廷臣議昂議曰禮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妾
不可為嫡魯莊公妾成風僖公母也稱為夫人春秋
非之哀公庶子荊之母嬖將立為夫人使宗人釁夏
獻其禮對曰無之古者夫人歿貴妾攝內事不得稱
為夫人為庶子而貴推恩其母亦不得稱夫人并嫡
也崇臻所奏非禮不可許從之遂命昂及翰林院定
嫡庶封贈例
剪勝野聞貴妃某氏薨太祖詔太子服齊衰杖期太
子以禮惟士為庶母服緦大夫以上為庶母則無服
又公子為其母練冠麻衣縓緣既葬除之蓋諸侯絕
期喪諸侯之庶子雖為其母亦壓于父不得伸其私
然則諸侯之庶子不為庶母服而況于天子之嗣乎
帝大怒以劍擊之太子且走曰大杖則走翰林正字
桂彥良諫太子曰禮可援君父之命不可違也嫌隙
由是生矣太子感悟遂齊衰見帝謝罪帝怒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