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東樹白,葉君足下:辱書言文章旨要,并示所為記、序、雜文,意甚勤,辭甚摯。然竊怪足下相知未素,不罕其蔽且固,勇信而過施之,為失所問耳。仆本無所知,往在江南,一二同學業為古文,以仆喜議論,妄以此事見推。要之,仆所為望其途轍而未能由之者。昔曹子建譏劉季緒,才不逮作者,而好掎摭利病,而子建乃獨喜人定正其文,足下以子建自處,而命仆為季緒,此仆所以發書立功氣而愧汗交下也。夫足下所有如是,而進不自足,謙謙下問,雖仆庸虛,其敢復顧時人譏笑,畏忌銜忍,不一葉吐所懷,以答高義塞厚望耶?請誦其所聞,惟足下詳擇其衷焉可也。

仆聞人之為學,每視乎一時之所趨,風氣波蕩,群然相和,為之既眾,往往工者亦出。獨至古文,恒由賢智命世之英,為之于舉世不為之日,蒙謗訕,甘寂寞,負遺俗之累,與世齟齷不顧,然后乃以雄岐立于千載之表,故其業獨尊,而遇之甚稀。自唐宋逮明,若韓、柳,若歐、曾、蘇、王,若歸熙甫,其人類數百年始一登箓,嗚呼!蓋其難矣。

抑又嘗論,欲為文而第于文求之,則其文必不能卓然獨絕,足以取貴于后世。周秦及漢,名賢輩出,平日立身,各有經濟德業,未嘗專學為文,而其文無不工者,本領盛而辭自充也。故文之所以不朽天壤萬世者,非言之難,而有本之難。若夫所以為之之方,可一朝講而畢也。然而群喙鳴動,蓄心各異,是其所非,非其所是,顛倒妒惑,昧沒不返,后學之士欲求聞古人之真,舉一世空無人焉。夫古之人,以其本而發之為文,軌跡不侔,家自為則。其人已亡,不能復起自言其心,俗士淺學各蔽其愚,人各云云,吾亦云云,則烏知吾言之獨是耶?人之言且非耶?就令吾言是矣,而古人已死,其孰從而定之?且人之言曰:為文宜何若,何去何取,人亦弗過而問焉。退之有言:“究不知直似古人,又何得今人?”而要有不易之論,不可已之情者,吾取不詭古人,不迷來學,自足吾心而已。故凡吾所論文,每與時人相反,以為文章之道,必師古人而不可襲乎古人,必識古人之所難,然后可以成吾之是。善因善創,知正知奇,博學之以別其異,研說之以會其同。方其專思壹慮也,崇之無與為對,信之無與為惑,務之無與為先;掃群議,遺毀譽,強植不可回也。貪欲不可已也。及乎議論既工,比興既得,格律音響即肖,而猶若文未足追配古作者而無愧也。于是委蛇放舍,綿綿不勤,舒遲黯會,時忽冥遇,久之乃益得乎人之精神,而有以周知其變態。是故文章之得,非得之難,為之實難。

道德以為體,圣賢以為宗,經史以為質,兵刑政理為以用,人事之陰陽、善惡、窮通、常變、悲愉、歌泣,凌雜深賾,以為之施;天地之風云、日星、河岳、草木、禽獸、蟲魚、花石之高曠、夷險、清明、黲露、奇麗、詭譎,一切可喜可駭之狀,以為之情。及其營之于口,而書之于紙也,創意造言,導氣扶理,雄深駿遠,瑰奇宏杰,蟠空直達,無一字不自己出,而后吾心胸而目、聲音笑貌,若與古人偕,出沒隱見于前。而又懼其似也,而力避之;惡其露也,而力覆之;嫌其費也,而力損之。質而不俚,疏而不放,密而不僿陰陽蔽虧,天機闔開,端倪萬變,不可方物,蓋自孟、韓、左、馬、莊、騷、賈誼、揚雄、韓、歐以來,別有能事,而非艱深險怪、禿削淺俗,與夫饾剿襲,所可襲而取之者也。

夫文亦第期各適一世之而已,而必劌心刳肺,龂龂焉以師乎古人若此者何也?以為不如是則不足以為文也。此固二道也。嘗觀于江河之水矣,謂今之水非昔之水耶?則今日之水所以異于昔才安在?謂今之水猶昔之水耶?則昔之水已前逝,今之水方續流也。古之人不探飲乎今之水,今之人不扳酌乎古之水,古水今水是二非一,人皆知之,古水今水是一非二,則慧者難辨矣,蚩蚩者日飲乎今之水,有人曰:“吾必飲乎古之水,而不飲今之水”,則人必笑之矣。蚩蚩者飲乎今之水,有人曰:“若所飲今之水,實乃即古之水“,則人猝然未有不罔于心而中夫惑疾者也。夫有孟、韓、莊、騷,而復有遷、固、向、雄,有遷、固、向、雄,而復有韓、柳,有韓、柳,而復有歐、蘇、曾、王,此古今之水相續流者也,順而同之也。而由歐、蘇、曾、王,逆推之以至孟、韓,道術不同,出處不同,論議本末不同,所記職官、名物、時事情狀不同,乃至取用辭字、句格、文質不同,而卒其所以為文之方,無弗同焉者,此今水仍古水之說也,逆而同之也。古今之水不同,同者濕性;古今之文不同,同者氣脈也。雖然,使為文者,古人已云云矣,吾今復取古人所云而云之,則古人為一文已足萬世之用,而復何待于吾言乎!夫文猶己也,生民以來,四海之眾而中有己,立己于此,將使天下確然信知有是人也,則必不俟假他人之衣冠笑貌以為之亦明矣。奈何世之為文者,徒剽竊乎陳言,漁獵乎他人而以為之己也。征是以核之,將見子不復識其父,弟不可辨其兄,群相怪惑,無能求審此人面目之真,而己安在哉?是故為文之難,而離之實難。

雖然,合可言也,離不可言也。故凡論文者,茍可以言其致力之處,惟在先求其合;茍真知所以為合,則以語于離不難知矣。若于古人艱難怪變之境,不知其難至,而以為與己不甚相遠也,則其人又不足以語于合之說者也。真力不至,則精識不生。蛟龍之攫閷,虎狼蝮虺之毒螫,邇之可以殺人,而慢易與之;家雞野鶩之畜,無足愛貴,而威鳳寶之。史言大秦國有駭雞犀,置犀于地,雞見之卻走,而人之過之者,蹴踏踐履,童孺丈夫千百,而無稍異也。豈人之智不若雞與?彼其性不相習,則其天弗能通也。世之俗士,名為讀書,彼其于古作者之制,實未嘗相習,故其天弗能通,亦若是也已。粵無雪,土人見微霜,目之為雪,此固不可以口舌喻也。是故文章之難,非真信之難,真知之實難。

大荒之東有山焉,名曰“大言”,謂之“大人之堂”。其去中國,不知其幾萬里也。欲造之者,必道君子之國,然而或行數十里焉,或行數千里焉,行數百里者視數里者為近之,數千者里則彌近之矣,而要其未得至也則相若。昔程子以說相輪之喻斥介甫,吾謂今之談學問者,皆介甫之說相輪也。百工技藝之人同治一事,其知之精者往往獨勝,又況以未知為知也耶?雖然,文章之道固貴于知矣。而知又視其智之淺深、大小、偏全之量,同聞異受,天地懸隔。孔門弟子,日侍乎圣人,而游、夏之不知不同冉、閔之知不同顏、曾。譬如水焉,甕、盎、盤、盂,以及湟、潦、溝、澮、河、淮、江、海,同為受水之器,廣狹不可同日而語,要各滿其量者,亦各隨其器也。莊子曰:“世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夫真知又有所待而定耶。往者姚姬傳先生纂輯古文辭,八家后,于明錄歸熙甫,于國朝錄望溪、海峰,以為古文傳統在是也。而外人謗議不許,以為黨同鄉。先生晚年嫌起爭端,悔欲去之。樹進曰:此只當論其統之真不真,不當問其黨不黨也。使二先生所傳非真耶,雖黨焉不能信后世。如真也,今雖不黨,后人其能祧諸。要之,后有韓退之、歐陽永叔者出,則必能辨其是非矣。此編之纂,將以存斯文于不絕,紹先哲之墜緒,以待后之學者,何可不自今定之也,而疑之乎?孟子論道統,舍伯夷、伊尹而愿學孔子、管、晏,豈足顧哉?古之善言文者,必之江海;善觀江海者,必觀共瀾。熙甫、望溪、海峰三先生之得,與于江海者,其瀾同也,學者亦必涉其瀾而可哉。

緣足下意篤詞懇,聊相與略陳其概,其以此膺時人之詬罵,所不敢辭。不宣。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1-12 17:22:20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巴彦县| 左贡县| 西华县| 宣化县| 那坡县| 白银市| 神农架林区| 博乐市| 尚义县| 高碑店市| 根河市| 邵阳县| 莒南县| 邵东县| 通山县| 华坪县| 易门县| 伊川县| 微山县| 连平县| 双牌县| 同仁县| 吴忠市| 北海市| 绍兴县| 额济纳旗| 安吉县| 云南省| 楚雄市| 朝阳县| 洛南县| 扶绥县| 蒲江县| 扎鲁特旗| 盐亭县| 永康市| 恩平市| 景宁| 成都市| 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