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1章

右二十一種經凡三十五卷如前所列并得三十四卷 梁僧祐錄云。齊末太學博士江泌處女尼子所出。初尼子年在齠齔。有時閉目靜坐誦出此經。或說上天。或稱神授。發言通利如有宿習。令人寫出俄而還止。經歷旬朔續復如前。京都道俗咸傳其異。今上敕見面問所以。其依事奉答不異常人。然篤信正法少修梵行。父母欲嫁之誓而弗許。后遂出家名僧法。住青園寺。祐既收集正典撿括異聞。事接耳目就求省視。其家秘隱不以見示。唯得妙音師子吼經三卷。以備疑經之錄。此尼天監年三月亡。有好事者得其文疏。前后所出定二十余卷厥舅孫質以為真經。行疏勸化收合傳寫既染毫牘必存于世。昔漢建安末濟陰丁氏之妻。忽如中疾便能胡語。又求紙筆自為胡書。復有西域胡人見其此書云是經莂推尋往古不無此事。但義非金口。又無師譯取舍兼懷。附之疑例(長房以為熏習有由置之正目仁壽錄及內典等錄以非梵本翻傳編于偽錄今依仁壽等定亦編偽中) 高王觀世音經一卷(亦云小觀世音經半紙余)

右一經。昔元魏天平年中。定州募士孫敬德。在防造觀世音像。年滿將還在家禮事。后為賊所引。不堪考楚遂妄承罪明日將刑。其夜禮懺流淚。忽如夢睡見一沙門教誦救生觀世音經。經有諸佛名令誦千遍得免苦難。敬德驚覺如夢所緣了無參錯。遂誦一百遍。有司執縛向市。且行且誦臨刑滿千。刀下斫之折為三段皮肉不傷。易刀又斫。凡經三換刀折如初。監司問之。具陳本末。以狀聞承相高歡。乃為表請免死。因此廣行于世。所謂高王觀世音經也。敬德還設齋迎像。乃見項上有三刀痕。見齊書及辯正論內典錄等(撰錄者曰此經周錄之內編之入藏今則不然此雖冥授不因傳譯與前僧法所誦何殊何得彼入偽中此編正錄例既如此故附此中) 薩婆若陀眷屬莊嚴經一卷(二十余紙)

右一經。僧祐錄云。梁天監九年郢州投陀道人妙光。戒歲七臘矯以勝相。諸尼嫗人僉稱圣道。彼州僧正議欲驅擯。遂潛下都住普弘寺造作此經。又寫在屏風紅紗映覆香花供養。云集四部嚫供煙塞。事源顯發敕付建康。辯核款狀云。抄略諸經多有私意。妄造借書人路琰屬辭潤色。獄牒妙光巧詐事應斬刑。路琰同謀十歲讁戍即以其年四月二十一日。敕僧正慧超令喚京師能講大法師宿德。如僧祐曇準等二十人共至建康前辯妙光事。超即奉旨與曇準僧祐法寵慧令慧集智藏僧旻法云等二十人于縣辯問。妙光伏罪事事如牒。眾僧詳議依律擯治。天恩免死。恐于偏地復為惑亂。長系東治。即收拾此經得二十余本及屏風于縣燒除。然猶有零散恐亂后生。故復略說(薩婆若陀長者是妙光父名妙光弟名金剛德體弟子名師子撰錄者曰余錄之中略述由委今具明者欲使委悉根源共同鑒勖) 阿那含經二卷(余親見一本一卷成部亦是人造)

右按長房等代錄及失譯錄俱有此經。僧法尼誦中復有阿那含經二卷。既并無本詮定真偽難分。且各存其目 像法決疑經一卷 清凈法行經一卷 龍種尊國變化經一卷(與安公偽錄中四事解脫經大同) 觀世音十大愿經一卷(仁壽錄云一名大悲觀世音經具題云大悲觀世音弘猛慧海十大愿品第七百) 觀世音三昧經一卷 大乘蓮華馬頭羅剎經一卷(亦云寶達菩薩問報應沙門經) 空凈三昧經一卷(一名空靜天感應三昧經謹按代錄已經兩譯恐濫竊真名故兩存其目) 初波羅耀經二卷 大法尊王經三十一卷 十方佛決狐疑經一卷 八方根原八十六佛名經一卷(亦云根本) 普賢菩薩說此證明經一卷 彌勒成佛本起經一十七卷(仁壽錄云七十卷) 彌勒下生觀世音施珠寶經一卷 彌勒成佛伏魔經一卷(一云救度眾生經) 妙法蓮華度量天地經一卷(亦云妙法蓮華經度量天地品第二十九) 觀世音詠托生經一卷 滅七部莊嚴成佛經一卷 空寂菩薩所問經一卷(一名法滅盡經亦云法沒盡經法經錄云此經偽妄炳然固非竺護所譯)

右空寂所問經。謹按群錄已經兩譯。恐濫竊真名。故兩存其目。又有法滅盡經一卷。即此異名不復重載(其法滅盡經大小二乘偽錄皆載者誤也) 照明菩薩經一卷(一加頭陀字) 照明菩薩方便譬喻治病經一卷 首羅比丘見月光童子經一卷 阿難現變經一卷 般若玄記經一卷 幽深玄記經一卷 玄記經二卷(周錄云一卷) 大契經四卷(周錄云一名彌勒下生結大善契經或三卷) 發菩提心經一卷(今有兩卷者是其真經此雖名同卷多少異) 菩薩求五眼經一卷(聶道真所譯有此經名此中復載應偽竊真名所以真偽俱有) 般泥洹后諸比丘經一卷(按僧祐錄即小般泥洹異名) 小般泥洹經一卷(一名大法滅盡經)

右按安世高譯處有小般泥洹經。此既名同。復無本可定。且二處俱載 五濁惡世經一卷(又有大五濁經應即此是) 妙法蓮華天地變異經一卷 華嚴十惡經一卷 觀世樓炭經一卷 小樓炭經一卷 須彌四域經一卷 正化內外經一卷(一名老子化胡經傳錄云晉時祭酒王浮作) 魔化比丘經一卷(支謙錄內有此經名恐偽竊真名且兩存其目) 善信神咒經一卷(羅什錄內有善信摩訶神咒經二卷名目相濫真偽未分且兩存其目) 五濁經一卷(又有小五濁經應此經是) 華鮮經中說罪福經一卷(亦直云華鮮經) 五龍悔過經一卷(一名五龍悔過護法經一名空慧悔過經) 戒具三昧道門經一卷 最妙勝定經一卷 天竺沙門經一卷 救護身命濟人病苦厄經一卷(亦直云救護身命經亦云護身經)

右此經更有一本。題云大佛頂陀羅尼經。初云婆羅門三藏流支譯。加咒一首余文大同(撰錄者曰經題流支未詳何者若其流支再譯經語與舊全殊今乃咒異余同未能令人除惑推尋無據不可妄編故依舊錄列之于此) 大那羅經一卷 慧明正行經一卷 天皇梵摩經一卷 安墓經一卷 安家經一卷 安宅經一卷(正錄中安宅神咒經與此異) 天公經一卷 度生死海神船經一卷 救蟻沙彌經一卷(謹按雜寶藏經第四卷有沙彌救蟻事如與彼同即非是偽此既未睹且復存之) 北方禮佛咒經一卷 敬福經一卷(具題云如來在金棺囑累清凈莊嚴敬福經) 阿羅訶條國王經一卷 五百梵志經一卷(一名亦有亦無經) 修行方便經一卷 偈令經一卷 度世不死經一卷 齋法清凈經一卷 無為法道經一卷 咒媚經一卷 正齋經一卷(安世高譯中有正齋經竺法護錄中亦有恐濫竊真名故亦存其目) 尸陀林經一卷 招魂魄經一卷(亦云招魂經周錄云招魄經) 法社經一卷(法錄云披尋古錄更應別有法社制度但未見此經無假具顯)

右此單卷法社經曾見三本。說處雖同文辭全異。尋其義理并是人造(一本三紙名為法社罪福報應經一本兩紙一本一紙余少許) 太子贊經一卷 比丘法藏見地獄變經一卷 人民求愿經一卷 閻羅王東太山經一卷 七寶經一卷 字論經一卷 救護眾生惡疾經一卷(亦云救疾經) 五果譬喻經一卷 狐兒孤女經一卷 庶人王并庶民受五戒正信除邪經一卷 遺教法律三昧經二卷

右按長房等代錄及失譯錄俱有此經。既并無本詮定寔難。且各存其目(撰錄者曰此經余雖不睹全本見所引者多是人造) 二百五十戒經一卷(法經錄云諸錄并云有六七種異先所出故入疑) 毗跋律一卷(法經錄云此律乃南齊永明年沙門法度于楊州作以濫律名及錄注譯故附偽)

右按梁僧祐錄隋費長房錄唐道宣錄等。并云齊武帝時沙門釋法度出而不言譯。未詳出字其意云何。為是集出為是偽出。其本復闕詮定寔難。且依法經錄中載之偽錄 異威儀一卷(法經錄云宋元嘉世曇摩耶舍弟子法度造違反正律誑耀僧尼楊州于今尚有行者故指明耳) 五凡夫論一卷

右阿那含經下。八十六部一百四十一卷。隋開皇十四年敕沙門法經等所撰眾經錄內偽疑經錄云。并名號乖真或首掠金言而末申謠讖。或初論世術后托法詞。或引陰陽吉兇。或明神鬼禍福。諸如此比偽妄灼然。今宜秘寢以救世患(然法經錄中以隨愿往生經藥師經梵天神策經仁王經寶如來三昧經占察經梵網經五苦章句經安宅神咒經遺教論等并編疑偽者不然其隨愿往生等三經出大灌頂仁王等七經并翻譯有源編為疑偽將為未可今編正錄此中不載) 金剛藏經三十卷(周錄或云三十一卷) 隨葉佛說須菩提經二卷(一名須菩提經) 般若得道經一卷(法經錄云般若得經或可般若得經即是僧法尼所誦者) 造天地經一卷 蒺[卄/梨]園經一卷 危脆經一卷(竺曇無蘭譯中有此經名既未見本實難詮定且兩存之) 墮落優婆塞經一卷(后漢支曜譯中有名既無本定且各存之) 銀蹄金角犢子經一卷(或云孝順子應變破惡業修行經) 后母經一卷 應行律一卷(或云應律行或有經字) 大空般若論一卷

右金剛藏經下。一十一部四十一卷。隋仁壽二年敕請興善寺大德。與翻經沙門及學士等共。定眾經錄內偽疑經(撰錄者曰此為錄中復有大光明菩薩百四十八愿經僧祐錄內注云抄經今別生錄載偽錄除之) 諸佛下生大法王經六十卷(宣律師云余于汾部親見此文) 方廣滅罪成佛經三卷(亦云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亦直云大通方廣經) 法句經二卷(下卷寶明菩薩時聞多有一卷流行與集傳中法句經名同文異此是人造) 罪福決疑經一卷 五辛經一卷(周錄云大乘般若五辛經) 初教經一卷(亦云最妙初教經與最妙勝定經文勢相似) 罪報經一卷(與正經罪報輕重全異) 日輪供養經一卷 乳光經一卷(其文全異于正經云不得服乳服之獲罪) 福田報應經一卷 寶印經一卷 究竟大悲經四卷(或三卷亦云八卷) 獨覺論一卷 毗尼決正論一卷 優波離論一卷(或云優波離經) 普決論一卷(或云唯識普決論) 阿難請問戒律論一卷 迦葉問論一卷(或云迦葉問毗尼論) 大威儀請問論一卷(或云大威儀請問經) 寶鬘論一卷 沙彌論一卷(或云沙彌論經) 文殊請問論一卷

右大法王經下。二十二部八十七卷。大唐麟德元年京師西明寺沙門道宣所撰內典錄中偽經。宣云。諸偽經論人間經藏往往有之。其本尚多待見更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虞城县| 通辽市| 连城县| 九台市| 新丰县| 江源县| 馆陶县| 鹰潭市| 清涧县| 阳西县| 鸡西市| 江油市| 大邑县| 朝阳县| 女性| 凤凰县| 绥宁县| 禄丰县| 磴口县| 平谷区| 包头市| 敦煌市| 施秉县| 乌什县| 无棣县| 泾阳县| 托里县| 依安县| 玉林市| 保靖县| 达拉特旗| 遵义市| 临安市| 舞钢市| 长沙市| 丹凤县| 新郑市| 宜春市| 伊宁市| 渝北区| 通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