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重儒官議

先儒言師道立則善人多,師儒之盛衰,人才升降之原本也。今郡縣莫不有學,學莫不有師。諸生以百數,僅識面者廩生耳,增附皆陌路。歲時斂學租,候伺學使者按部,爭新生之贄。諸生獲譴,為州縣典守如獄掾。此外無事,絕無所謂教育人才之意。於乎,師道之不講久矣。無他,位既卑權亦微,流品近益雜。漢成帝詔所謂為下所輕,非所以尊道德者也。

今天下惟書院稍稍有教育人才之意,而省城為最。余所見湖南之岳麓、城南兩書院,山長體尊望重,大吏以賓禮禮賓之,諸生百許人,列屋而居,書聲徹戶外,皋比之坐,問難無虛日,可謂盛矣。獨惜其所習不過舉業,不及經史;所治不過文藝,不及道德。而楚南多才,往往發跡其中,矧能由是而進于經史、道德也哉??肌端问贰罚宏淌庵獞旄?,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蓋書院也。厥后因其制為學校,然則學校之初固如是,后乃陵夷衰微以汔于今也。朱子曰:“須是罷堂除及注授,教官請本州鄉先生為之?!标懯鲜纼x曰:“教官不當有品級,亦不得謂之官。蓋教官者,師也,師在天下則尊于天下,在一國則尊于一國,在一鄉則尊于一鄉,無常職亦無常品,惟德是視。”顧氏炎武曰:“師道之亡,始于赴部候選?!庇衷唬骸敖坦俦仄钙溧l之賢者以為師,而無隸于仕籍?!蔽糍t論說如彼,今時情事如此。愚以為惟合書院、學校為一,而后師道可尊,人材可振也。

移書院于明倫堂側,建精廬可容一二百人,郡縣主之。省會則督撫、學政主之。春秋祀事及學政,試事歸州縣。出納瑣屑,領以城紳,合通學之人而教之。舉貢愿至者與焉,同其甲乙。童生則簡其尤者與焉,異其甲乙。擇師之法,勿由官定,令諸生各推本郡及鄰郡鄉先生,有經師、人師之望者一人,官核其所推最多者聘之。不論官大小,皆與大吏抗禮,示尊師也。厚諸生廩餼,居院者為內課,使足以代訓蒙。不能居院者為外課,半之。月官課一,親詣以重其典,有事則改日。師大課一,小課一,家遠又不能居院者,為附課。季一課,不給餼。非游學連三季不至者,山長告于學政而黜之。有敗行亦然。小過降童舍,期而復之。篤疾給冠帶,愈而復之。其黜陟略用宋、元、明三舍積分法而變通之。法以大課名次并計,以得數少多為先后,造積分冊,隨課升降,歲終簡其積分居最而品行亦優者數人,送學政參定之,以次貢入太學。經歲科十試,凡十五年而出書院,愿留者仍聽。行之數年,文風不日上,士習不丕變者,未之聞也。

或曰:文風固進矣,士習何與焉?曰:亦在擇師得人而已。師得其人,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習與正人居之,不能無正。芳臭氣澤之所及,有潛移默化于不自知者,夫聞風猶將興起,況同堂乎?且夫觀人之法,不惟暫惟常,不惟顯惟微,不惟矜惟忽,而能見于常、于微、于忽,獨有朝夕與居之人,責之以保舉,其有濫焉、幸焉者鮮矣。豈與夫一人之薦牘、一日之文字,所可同年語哉?于是太學中人皆天下之選,非一百八金之流可比。司成諸職必極天下之選,始足副人望,亦宜由諸生公推翰林官請簡,列屋以容千人為率,廩之如郡縣,居監讀書,三年與之官。所謂天下文章,莫大于是,彬彬乎盛矣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彩票| 房产| 天柱县| 渭源县| 鹤山市| 曲靖市| 汉川市| 元氏县| 武穴市| 左贡县| 拉萨市| 上饶市| 博爱县| 高要市| 清远市| 阳西县| 宜良县| 犍为县| 喜德县| 白水县| 双峰县| 河南省| 沅江市| 年辖:市辖区| 财经| 嫩江县| 锡林浩特市| 临沭县| 罗平县| 鹤山市| 江阴市| 改则县| 清丰县| 庄浪县| 三台县| 四平市| 琼中| 丘北县| 旌德县| 五家渠市|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