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 醫(yī)學綱目
- 佚名
- 4790字
- 2015-12-26 17:01:30
絲瓜 升麻 芍藥(酒炒) 甘草(生) 山楂 黑豆 赤小豆 犀角上 咀,水煎服。
〔潔〕 已發(fā)密重,微喘飲水者,有熱證,用去風藥微下之。
〔丹〕治男子勞傷出痘,昏不知人,身無全膚者。(方見痘未愈。)
心主熱
痘出不快
錢氏消毒散、化毒湯、《活人》鼠粘子湯。(以上三方并見本條。中有鼠粘、荊芥、防風,皆發(fā)痘之要劑也。)上三方發(fā)瘡痘,皆溫平溫涼藥。錢氏所謂三日不出,或出不快,即微發(fā)之者是也。如微發(fā)不出者,即就與前項藥。該每服二錢者,即加至三四錢,該每日二服者,即加至三四服。如加藥又不出者,即用升麻、葛根、麻黃、桂枝大發(fā)之。如大發(fā)后不多,及脈平無事者,即瘡稀不可更發(fā)。如脈洪有熱,有大熱者,當用四圣、導赤、八正輩利小便。有大熱者,當用芩、連及金花丸輩解毒。若利小便解毒后又不快,則勿發(fā)勿下,止用抱龍丸治之,此皆錢氏心法也。
〔丹〕勉奴,痘已出第三日,色淡不肯發(fā),此血氣俱虛,與此方。
人參(一錢) 白術(shù)(炒) 黃 (酒炙) 歸身(酒洗。各二錢) 陳皮(二分) 甘草(炙,少許)訶子(煨,一錢) 豆蔻(煨,一錢半)上煎,入好酒些飲之。
上治氣血俱虛。
〔彭〕疹痘發(fā)未透,宜四君子湯加黃 、紫草、糯米煎。凡醫(yī)百病不可損胃氣,故用四君子及糯米等助其胃氣。(出閻孝忠續(xù)錢氏方中。)〔世〕六一湯 專發(fā)痘瘡之膿。
黃 (六錢) 甘草(炙,一錢)上 咀,每服二錢,水六分,煎入酒二分,同煎至半盞,溫服。更加橄欖同煎,尤好。加山藥亦得。
上治氣虛。
〔活〕活血散 治瘡子或出不快。用白芍藥末酒調(diào),如欲止痛,只用溫熱水調(diào),咽下。(海藏云∶張子和之治四肢出不快,加防風大效,此癥乃太陰藥也。)〔世〕四物湯 治痘瘡出不快,不甚紅活,不起根窠,緣血虛故也。此藥能活血,調(diào)順痘疾無如此方,自古及今,用之如寶,只加甘草服之。
上治血虛。
〔丹〕女子瘧后出痘,血氣俱虛,又值冬寒,熱易退不出。
丁香(五粒) 附子(五分) 桂(半錢) 甘草(炙,二分) 人參(半兩) 黃 (一錢) 陳皮當歸(酒洗。各五分)〔陳〕異功散 治痘瘡已出之間,不光澤,不起發(fā),根窠不紅,謂之表虛。
木香 當歸(各三錢) 桂枝 白術(shù) 茯苓(各二錢) 陳皮(去白) 濃樸(姜制) 人參(去蘆)肉蔻(各二錢半) 丁香(一錢半) 半夏(姜制,一錢半) 附子(炮,去皮,一錢半)上 咀,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五片,棗三枚,煎服。
上治虛寒。(虛而不寒者,宜用前方血氣俱虛之劑,不宜用此。必脈虛細,四肢身體冷者,方可用之。)〔錢〕藍根散 治瘡疹出不快,及倒靨。一名二圣散,救小兒垂死。
板藍根(一兩) 甘草(炙,七錢半)上末,每服半錢,取雄雞冠血三兩點,同溫酒少許,食后調(diào)下,無時。甚則三五服,立效。(丹溪云∶藍能分散敗血)〔潔〕若出不快,清便自調(diào),知其在表不在里,當微發(fā)之,宜升麻葛根湯。
〔錢〕消毒散 治瘡未出,或已出未能勻遍。又治一切瘡,涼膈去痰,治咽喉痛。
牛蒡子(炒,三兩) 甘草(炙,半兩) 荊芥穗(二錢半)上同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去渣溫服。(海藏云∶此藥皆溫平之劑,一法加防風、薄荷。)〔《活》〕鼠粘子湯 治小兒痘瘡,欲出未能得透,皮膚熱,氣攻咽喉,眼赤心煩。
鼠粘子(炒,四兩) 荊芥穗 甘草(各一兩) 防風(半兩)上為細末,沸湯點服,臨臥。大利咽喉,化痰涎,止嗽,老幼皆宜。(海藏云∶太陽少陽之劑,首論溫平者此也。)〔?!秤址?用牛蒡子炒熟為末,同荊芥煎服。
上三方,消毒飲加減法也。
〔《活》〕化毒湯 治小兒瘡痘已出未出,并宜服之。
紫草茸 升麻 甘草(炙。各等分)上 咀,水二鐘,粳米五十粒,同煎,此陽明之藥也。(海藏云∶出不快者,化毒湯?!侗臼路健酚门疵兹ゾ住#驳ぁ硜営瘢怀鰞扇?,不甚透,食稍進,汗微出,熱略減,但食物口中覺有惡味。此出得遲,發(fā)未透,須微微表之。
升麻 甘草(炙) 紫草 白術(shù) 陳皮 芍藥(炒,半錢)作一帖,加少酒同煎。白芍須炒,見其大便雖出不多,卻白帶溏滑。
〔世〕透肌湯 治痘不透。
紫草 白芍藥 升麻 秫米粉(炒。各半兩)上三方,皆化毒湯加減法也。
〔海〕太陽出不快(身之后也,)荊芥甘草防己湯。陽明出不快(身之前也),升麻加紫草湯。(《圣惠方》升麻、葛根加紫草。)少陽出不快(身之側(cè)也,)連翹防風湯。(即連翹散。)四肢出不快,防風芍藥甘草湯。
痘疹煩不得眠者,甘桔加梔子湯。
桔梗 甘草 梔子 各等分,煎服。
〔《活》〕治痘出不快,煩躁不得眠者,水解散、麻黃黃芩湯、升麻黃芩湯主之。(海藏云∶莫若定其氣血,用石膏、梔子之類尤佳,麻黃黃芩湯、升麻黃芩湯,亦當求責的是太陽陽明,方可用之。)水解散 治天行頭疼壯熱一二日,兼治 瘡未出,煩躁,或出尚身體發(fā)熱者。
麻黃(去節(jié),四兩) 大黃 黃芩 桂心 甘草(炙) 芍藥(各二兩)上為粗末,患者以生熟湯浴訖,以暖水調(diào)下二錢,相次二服,得汗利便瘥。強人服二方寸匕。風實之人,三伏中亦宜用之。若去大黃,春夏通用。
升麻黃芩湯治痘瘡出不快,煩躁不得眠。麻黃黃芩湯治痘瘡出不快,益煩躁昏憒,或出尚身疼熱者。
(以上二方見小兒傷寒門。)〔錢〕四圣散 治瘡疹出不快,及倒靨。一方,有黃 。
紫草茸 木通 甘草(炙) 枳殼(麩炒)上等分,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鐘,煎至八分,溫服無時。(劉提點云∶疹痘最要大小分曉,錢氏四圣散用木通、枳殼極好。若大小流利,不必苦泥。)〔田〕紫草回 散 小兒痘疹出不快,治倒靨,毒瓦斯入腹。
紫草茸 黃 桑白皮 木通 枳殼 白術(shù)(各等分)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酒各半盞,麝香少許,同煎服。
〔?!匙喜菽就ㄉ?治小兒瘡疹。
紫草 木通 人參 茯苓 粳米(各等分) 甘草(減半)上為末,每服四錢,水煎。此小便不利之劑也。
〔世〕人參蟬蛻散 治小便不利,瘡痘不散,燥躁多渴,戛牙咬齒,氣粗喘滿。
人參 蟬蛻 白芍藥 木通 赤茯苓 甘草 紫草茸(各等分) 水煎服。
〔錢〕紫草散 發(fā) 疹。
鉤藤鉤子 紫草茸(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字,或五分、一錢,溫酒調(diào)下,無時。
〔?!承函徴畛鑫纯欤蓾饧遄喜葜?。
上紫草例,為通利腠理要藥也。
瘡不綻。黃狗蠅四五枚,用常酒研細,服之。未綻,再服。冬月在耳內(nèi)取之。
〔直〕絲瓜湯 發(fā)瘡疹最妙。
絲瓜連皮燒灰存性,百沸湯調(diào)下。
心主熱
痘癢塌
〔丹〕癢塌者,于形色脈上分虛實,實則脈有力氣壯,虛則脈無力氣餒,實癢則勢 ,虛癢則氣怯。
虛癢,以實表之劑加涼血藥;實癢,以大黃寒涼之藥少許與之,下其結(jié)糞。痘瘡癢塌不掩。
白術(shù)(一錢半) 黃 (炙,半錢) 當歸 陳皮(各五分) 甘草(炙些) 水煎溫服。
予治一子七歲,痘將出未出之際,腹泄數(shù)行,其泄色黑,不發(fā)根窠,三日后癢塌,抓即黑色,口渴,其根窠如水疥狀,不紅澤,不起發(fā),食少,脈浮數(shù)有力,按之虛。遂用參、 、歸、術(shù)、陳皮、肉豆蔻為君,炙甘草、訶子、桂為佐使,水煎熟,好酒些少,咽下,癢立止,食立進。根窠紅澤而起發(fā),二服全愈。
〔丹〕輕者,用淡蜜水調(diào)滑石末,以雞羽潤瘡上。
〔陳〕痘癢難任,搔之成瘡,或膿或血出者,敗草散治之。切不可用牛糞灰貼,則臭穢 瘢多矣。
屋爛草(屋上爛草也,如無,墻頭上爛草亦可用。此草經(jīng)霜雪雨露而感天地之氣,善解瘡毒)上一味為末,每研碎篩末,若渾身瘡破爛,膿水不絕,粘貼衣裳,難以坐睡,可用二三升攤于床褥上,令兒坐臥,其效如神。
小兒痘瘡癢難任,誤搔成瘡,及瘡痂欲落不落。用上好白蜜一味,涂于瘡上,其痂易落,可無紫黑瘢痕。
(世傳痘靨落后,痘毒不盡,變成癩癬,其癢難任,用陳年臘脂油敷,神妙。)又方 用羊 骨髓,煉一二沸,入輕粉少許,研成白膏,瓷合盛之,涂瘡效。
心主熱
痘灰白色
〔丹〕爐灰白色,靜者怯者作寒看,躁者勇者 發(fā)者作熱看。凡痘疹白色將靨如豆殼者,蓋因初起時飲水多,其靨不齊,俗呼倒靨,不妨但服實表之劑。如毒瓦斯郁里,消息他大小便,如大便閉,通大便,小便閉,通小便,無妨。
吳店小兒周歲,痘瘡色白甚癢,藥中每加參、 半兩。
白術(shù)(五分) 丁香(兩個) 當歸(一錢) 官桂(三分) 黃 (一兩) 水煎服。
予族侄女,笄年出痘,灰白色,身熱喘嗽,渴,脈洪有力,與八物湯加連翹、桔梗、犀角屑、半夏、木通、紫草、干葛、石膏、杏、枳、連、芩、前胡、栝蔞仁服之,十帖后,色紅活,喘嗽緩減漸微,但熱未除。
遂于前方減 、杏、胡、枳、連、芩、蔞七味,服三十余帖而安。安后發(fā)皆落,月余方起床,虛之盛也。
又一男子二十余歲,出痘已破,未破者灰白色,又雜間以黑陷倒靨者,發(fā)熱寒戰(zhàn),身痛,脈洪,或時弦,亦與八物加木通、紅花、紫草、陳皮、連翹,服十余帖而安。
心主熱
痘黑陷倒靨
〔閻〕紫草散 治瘡痘黑陷,曾服此方愈。亢、錢皆云∶有枳殼難服。
紫草 甘草 糯米(亢云∶此味極好,助胃氣)黃 (各等分)水煎服。
〔丹〕痘瘡黑陷二種,因氣虛而毒瓦斯不能盡出者,用黃 、人參、酒炒紫草治之。顏色正者,如上治法。
(參、 之補,佐以紫草之通利也。)如將出成就之際,卻色淡不正者,屬血虛。宜用補血藥,當歸、川芎、白芍酒洗之類,或加紅花。
如將成就之際,卻色紫不正者,屬熱。宜用涼藥解毒,升麻、芩、連、桔梗、連翹之類,甚者用犀角屑。
(如用后項諸藥,色仍不正者,宜兼用二法治之。)〔世〕回生散 治瘡疹倒靨黑陷。
用人牙燒灰存性,入麝香少許研細,每服半錢,用黃 、白芍藥煎湯調(diào)下,立效。錢氏方中,用溫酒調(diào)下。云岐方中,用升麻、紫草煎湯調(diào)下。(海藏云∶若平昔油膩腸垢者,通膈丸下之,朱砂為衣,與宣風散相表里。彭氏云∶只用紫草湯自好,錢氏方用麝香及酒,蓋瘡痘最怕麝香與酒氣,觸禁不可用。)〔湯〕治痘瘡黑陷,藥不能發(fā)者,有驗。用穿山甲一味燒存性,為細末,入麝香當門子少許,一歲五分,三歲一錢,溫酒調(diào)下,一服取效。雖半身黑陷欲絕者,亦能暫蘇而發(fā)紅色,但有目閉無魂者,不復生矣。
(此方雖驗,回生散又佳。今詳麝香,恐不宜服。)〔《衍》〕麻黃湯用麻黃剪去根節(jié)五錢,用蜜一匙,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候沸。去上沫,再煎去三分之一,不用渣。病瘡倒靨黑者,乘熱盡服之,避風,俟其瘡復出。一法,用無灰酒煎更速。但小兒不能飲酒者難服,以此藥入表也。(世傳此法累用有效。)〔《活》〕瘡黑倒陷,豬尾湯、無比散、龍腦膏子,無不驗。(海藏云∶若用草藥下之,似勝腦麝,必不得已而后用之可也。)〔《活》〕豬尾膏 治瘡倒靨。
用小豬尾尖刺血兩點,入生腦子少許,同研,新汲水調(diào)下,食后,立效。
龍腦膏子 治時疫發(fā)痘瘡,及出瘡子未透,心煩狂躁,氣喘妄語,或見鬼神,或已發(fā)而陷伏,皆宜速治。不治,其毒入臟決死。
用生龍腦一錢,研細,滴豬心血和丸如豆子大,每服一丸。心煩狂躁者,用紫草湯化下。若瘡子陷伏者,用溫酒化下。少時心神便定得睡,瘡疹發(fā)透,根據(jù)常將息取安。(海藏云∶此一法證極而用,故《活人》云不得已也。)〔?!乘募S散 治 瘡倒靨黑陷。(出《御院藥方》)歌曰∶人貓豬犬臘辰燒,每服三錢蜜水調(diào),選甚倒靨并黑陷,萬兩黃金也合消。(臘月辰日合此藥,甚驗。)〔子和〕人中黃,臘月者最佳,通風處以火 成煤,水調(diào)下三五錢,陷者自出。丹溪云∶子和黑陷甚者用燒人屎,即此方也。
〔世〕治疹痘不透,干黑危困。用山楂肉一味,為末,每服二錢,紫草酒送下,量兒大小加減,徐徐進三四服即紅活。
〔?!硠⑹卣鏇鲭跎⒅涡?疹黑陷亦妙。然止能治大便結(jié)硬,小便赤澀為當。若大便小便已通,不宜用此。惟以易老去大黃、硝者,最為穩(wěn)當。
〔錢〕凡痘疹重者,猶十活四五。黑者無問何如,十難救一。其候或寒戰(zhàn)切牙,或身黃腫紫,宜急以百祥丸下之。復惡寒不已,身冷出汗,耳尻反熱者死。何以然?腎氣大旺,脾虛不能治故也。下后身熱氣溫,欲飲水者,可治。以脾氣生,勝腎,寒去而溫熱也。治之宜解毒,不可妄下,妄下則內(nèi)虛,多歸于腎。
若能食而痂頭焦起,或未焦而喘實者,可下之,宜四順飲。瘡赤陷而耳尻反熱者為逆,用百祥丸、牛李膏各三服,不愈者,死。
百祥丸一名南陽丸。治瘡疹黑陷,寒戰(zhàn)切牙戛齒,身黃腫紫。
紅牙大戟(不以多少,陰干,漿水煮軟去骨,日中曝干,復納汁煮汁盡,焙干為末)上水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研芝麻湯下,吐利同,無時。此方治戛齒甚妙。
牛李膏用牛李子不以多少,取汁,石器內(nèi)熬成膏。牛李子生野道邊,至秋結(jié)實,黑子成穗。如無生者,以干者為末,水熬代用,每服皂子大,煎杏膠湯化下,此藥須于九月中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