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七律上二百五十八首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留題延生觀后山上小堂
溪山愈好意無厭,上到巉巉第幾尖。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鬢眉纖。
不慚弄玉騎丹鳳,應逐嫦娥駕老蟾。澗草巖花自無主,晚來胡蝶入疏簾。
留題仙游潭中興寺東有玉女洞洞南有馬融讀書石室過潭而南山石益奇潭上有橋畏其險不敢渡
清潭百尺皎無泥,山木陰陰谷鳥啼。蜀客曾游明月峽,秦人今在武陵溪。
獨攀書室窺巖竇,還訪仙姝款石閨。猶有愛山心未至,不將雙腳踏飛梯。
石鼻城
平時戰(zhàn)國今何在,陌上征夫自不閑。北客初來試新險,蜀人從此送殘山。
獨穿暗月朦朧里,愁渡奔河蒼茫間。漸入西南風景變,道邊修竹水潺潺。
樓觀
門前古碣臥斜陽,閱世如流事可傷。長有幽人悲晉惠,強修遺廟學秦皇。
丹砂久窖井水赤,白術(shù)誰燒廚灶香。聞道神仙亦相過,只疑田叟是庚桑。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
岐陽九月天微雪,已作蕭條歲暮心。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無事屋廬深。
愁腸別后能消酒,白發(fā)秋來已上簪。近買貂裘堪出塞,忽思乘傳問西琛。
江上同舟詩滿篋,鄭西分馬涕垂膺。未成報國慚書劍,豈不懷歸畏友朋。
官舍度秋驚歲晚,寺樓見雪與誰登。遙知讀易東窗下,車馬敲門定不禜。
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病中聞汝免來商,旅雁何時更著行。遠別不知官爵好,思歸苦覺歲年長。
著書多暇真良計,從宦無功謾去鄉(xiāng)。惟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
近從章子聞渠說,苦道商人望汝來。說客有靈慚直道,逋翁久沒厭凡才。
夷音僅可通名姓,癭俗無由辨頸思頁。答策不堪宜落此,上書求免亦何哉。
辭官不出意誰知,敢向清時怨位卑。萬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憂家有師。此外知心更誰是,夢魂相覓苦參差。
和子由寒食
寒食今年二月晦,樹林深翠已生煙。繞城駿馬誰能借,到處名園意盡便。
但掛酒壺那計盞,偶題詩句不須編。忽聞啼貝鳥驚羈旅,江上何人治廢田。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禱磻溪是日宿虢縣二十五日晚自虢縣渡渭宿于僧舍曾閣閣故曾氏所建也夜久不寐見壁有前縣令趙薦留名有懷其人
龕燈明滅欲三更,欹枕無人夢自驚。深谷留風終夜響,亂山銜月半床明。
故人漸遠無消息,古寺空來看姓名。欲向磻溪問姜叟。仆夫?qū)覉蠖疯純A。
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未明
夜入磻溪如入峽,照山炬火落驚猿。山頭孤月耿猶在,石上寒波曉更喧。
至人舊隱白云合,神物已化遺蹤蜿。安得夢隨霹靂駕,馬上傾倒天瓢翻。
周公廟廟在岐山西北七八里廟后百許步有泉依山涌洌異常國史所謂潤德泉世亂則竭者也
吾今那復夢周公,尚喜秋來過故宮。翠鳳舊依山硉兀,清泉長與世窮通。
至今游客傷離黍,故國諸生詠雨濛。牛酒不來烏鳥散,白楊無數(shù)暮號風。
樓觀
鳥噪猿呼晝閉門,寂寥誰識古皇尊。青牛久已辭轅軛,白鶴時來訪子孫。
山近朔風吹積雪,天寒落日淡孤村。道人應怪游人眾,汲盡階前井水渾。
五郡
古觀正依林麓斷,居民來就水泉甘。亂溪赴渭爭趨北,飛鳥迎山不復南。
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蠶。汝師豈解言符命,山鬼何知托老聃。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南溪得雪真無價,走馬來看及未消。獨自披榛尋履跡,最先犯曉過朱橋。
誰憐破屋眠無處,坐覺村饑語不囂。惟有暮鴉知客意,驚飛千片落寒條。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蜀江久不見滄浪,江上枯槎遠可將。去國尚能三犢載,汲泉何愛一夫忙。
崎嶇好事人應笑,冷淡為歡意自長。遙想納涼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千年古木臥無梢,浪卷沙翻去似瓢。幾度過秋生蘚暈,至今流潤應江潮。
泫然疑有蛟龍吐,斷處人言霹靂焦。材大古來無適用,不須郁郁慕山苗。
寄題興州晁太守新開古東池
百畝新池傍郭斜,居人行樂路人夸。自言官長如靈運,能使江山似永嘉。
縱飲座中遺白帢,幽尋盡處見桃花。不堪山鳥號歸去,長遣王孫苦憶家。
華陰寄子由
三年無日不思歸,夢里還家旋覺非。臘酒送寒催去國,東風吹雪滿征衣。
三峰已過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里堠消磨不禁盡,速攜家餉勞驂馬非。
和董傳留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次韻柳子玉見寄
薄雷輕雨曉晴初,陌上春泥未濺裾。行樂及時雖有酒,出門無侶謾看書。
遙知寒食催歸騎,定把鴟夷載后車。他日見邀須強起,不應辭病似相如。
次韻王誨夜坐
愛君東閣能延客,顧我閑官不計員。策杖頻過知未厭,卜居相近豈辭遷。
莫將詩句驚搖落,漸喜樽鴟省仆緣。待約月明池上宿,夜深同看水中天。
傅堯俞濟源草堂
微官共有田園興,老罷方尋隱退廬。栽種成陰十年事,倉黃欲買百金無。
先生卜筑臨清濟,喬木如今似畫圖。鄰里亦知偏愛竹,春來相與護龍雛。
陸龍圖詵挽詩
挺然直節(jié)庇峨岷,謀道從來不計身。屬纊家無十金產(chǎn),過車巷哭六州民。
塵埃輦寺三年別,樽俎岐陽一夢新。他日思賢見遺像,不論宿草更沾巾。
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詞
柏舟高節(jié)冠鄉(xiāng)鄰,絳帳清風聳搢紳。豈似凡人但慈母,能令孝子作忠臣。
當年織屨隨方進,晚節(jié)稱觴見伯仁。回首悲涼便陳跡,凱風吹盡棘成薪。
次韻柳子玉過陳絕糧二首
風雨蕭蕭夜晦迷,不須鳴叫強知時。多才久被天公怪,闕食惟應爨婦知。
杜叟挽衣那及脛,顏公食粥敢言炊。詩人情味真嘗遍,試問于今底處虧。
如我自觀猶可厭,非君誰復肯相尋。圖書跌宕悲年老,燈火青熒語夜深。
早歲便懷齊物意,微官敢有濟時心。南行千里成何事,一聽秋濤萬鼓音。
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我行日夜向江海,楓葉蘆花秋興長。長淮忽迷天遠近,青山久與船低昂。
壽州已見白石塔,短棹未轉(zhuǎn)黃茅岡。波平風軟望不到,故人久立煙蒼茫。
壽州李定少卿出餞城東龍?zhí)渡?
山鴉噪處古靈湫,亂沫浮涎繞客舟。未暇然犀照奇鬼,欲將燒燕出潛虯。
使君惜別催歌管,村巷驚呼聚玃猴。此地他年頌遺愛,觀魚并記老莊周。
龜山
我生飄蕩去何求,再過龜山歲五周。身行萬里半天下,僧臥一庵初白頭。
地隔中原勞北望,潮連滄海欲東游。元嘉舊事無人記,故壘摧頹今在不。
次韻柳子玉二首
地爐
細聲蚯蚓發(fā)銀瓶,擁褐橫眠天未明。衰鬢鑷殘欹雪領(lǐng),壯心降盡倒風旌。
自稱丹灶錙銖火,倦聽山城長短更。聞道床頭惟竹幾,夫人應不解卿卿。
紙帳
亂文龜殼細相連,慣臥青綾恐未便。潔似僧巾白疊布,暖于蠻帳紫茸氈。
錦衾速卷持還客,破屋那愁仰見天。但恐嬌兒還惡睡,夜深踏裂不成眠。
姚屯田挽詞
京口年來耆舊衰,高人淪喪路人悲。空聞韋叟一經(jīng)在,不見恬侯萬石時。
貧病只知為善樂,逍遙卻恨棄官遲。七年一別真如夢,猶記蕭然瘦鶴姿。
和劉道原見寄
敢向清時怨不容,直嗟吾道與君東。坐談足使淮南懼,歸去方知冀北空。
獨鶴不須驚夜旦,群烏未可辨雌雄。廬山自古不到處,得與幽人仔細窮。
和劉道原詠史
仲尼憂世接輿狂,臧穀雖殊竟兩亡。吳客漫陳豪士賦,桓侯初笑越人方。
名高不朽終安用,日飲無何計亦良。獨掩陳編吊興廢,窗前山雨夜浪浪。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開元寺山茶舊無花今歲盛開二首
太昊祠東鐵墓西,一樽曾與子同攜。回瞻郡閣遙飛檻,北望檣竿半隱堤。
飯豆羹藜思兩鵠,飲河噀水賴長蜺。如今勝事無人共,花下壺盧鳥勸提。
長明燈下石欄干,長共松杉斗歲寒。葉厚有稜犀甲健,花深少態(tài)鶴頭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對先生苜蓿盤。雪里盛開知有意,明年開后更誰看。
是日宿水陸寺寄北山清順僧二首
草沒河堤雨暗村,寺藏修竹不知門。拾薪煮藥憐僧病,掃地焚香凈客魂。
農(nóng)事未休侵小雪,佛燈初上報黃昏。年來漸識幽居味,思與高人對榻論。
長嫌鐘鼓聒湖山,此境蕭條卻自然。乞食繞村真為飽,無言對客本非禪。
披榛覓路沖泥入,洗足關(guān)門聽雨眠。遙想后身窮賈島,夜寒應聳作詩肩。
送張軒民寺丞赴省試
龍飛甲子盡豪英,嘗喜吾猶及老成。人競春蘭笑秋菊,天教明月伴長庚。
傳家各自聞詩禮,與子相逢亦弟兄。洗眼上林看躍馬,賀詩先到古宣城。
和邵同年戲贈賈收秀才三首
傾蓋相歡一笑中,從來未省馬牛風。卜鄰尚可容三徑,投社終當作兩翁。
古意已將蘭緝佩,招詞閑詠桂生叢。此身自斷天休問,白發(fā)年來漸不公。
朝見新荑出舊槎,騷人孤憤苦思家。五噫處士大窮約,三賦先生多誕夸。
帳外鶴鳴奩有鏡,筒中錢盡案無鮭。玉川何日朝金闕,白晝關(guān)門守夜叉。
生涯到處似檣烏,科第無心摘頷須。黃帽刺船忘歲月,白衣?lián)莆况姽隆?
狙公欺病來分栗,水伯知饞為出鱸。莫向洞庭歌楚曲,煙波渺渺正愁予。
莘老葺天慶觀小園有亭北向道士山宗說乞名與詩
春風欲動北風微,歸雁亭邊送雁歸。蜀客南游家最遠,吳山寒盡雪先晞。
扁舟去后花絮亂,五馬來時賓從非。惟有道人應不忘,抱琴無語立斜暉。
秀州報本禪院鄉(xiāng)僧文長老方丈
萬里家山一夢中,吳音漸已變兒童。每逢蜀叟談終日,便覺峨眉翠掃空。
師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無功。明年采藥天臺去,更欲題詩滿浙東。
宋叔達家聽琵琶
數(shù)弦已品龍香撥,半面猶遮鳳尾槽。新曲翻從玉連鎖,舊聲終愛郁輪袍。
夢回只記歸舟字,賦罷雙垂紫錦絳。何異烏孫送公主,碧天無際雁行高。
祥符寺九曲觀燈
紗籠擎燭迎門入,銀葉燒香見客邀。金鼎轉(zhuǎn)丹光吐夜,寶珠穿蟻鬧連宵。
波翻焰里元相激,魚舞湯中不畏焦。明日酒醒空想像,清吟半逐夢魂銷。
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尋春
屋上山禽苦喚人,檻前冰沼忽生鱗。老來厭伴紅裙醉,病起空驚白發(fā)新。
臥聽使君鳴鼓角,試呼稚子整冠巾。曲欄幽榭終寒窘,一看郊原浩蕩春。
有以官法酒見餉者因用前韻求述古為移廚飲湖上
喜逢門外白衣人,欲膾湖中赤玉鱗。游舫已妝吳榜穩(wěn),舞衫初試越羅新。
欲將漁釣追黃帽。未要靴刀抹絳巾。芳意十分強半在,為君先踏水邊春。
新城道中二首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葵燒筍餉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邊委轡聽溪聲。散材畏見搜林斧,疲馬思聞卷旆鉦。
細雨足時茶戶喜,亂山深處長官清。人間歧路知多少,試向桑田問耦耕。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來兩縣令先在
城頭月落尚啼烏,烏榜紅舷早滿湖。鼓吹未容迎五馬,水云先已飏雙鳧。
映山黃帽螭頭舫,夾道青煙鵲尾爐。老病逢春只思睡,獨求僧榻寄須臾。
次韻孫莘老見贈時莘老移廬州因以別之
爐錘一手賦形殊,造物無心敢望渠。我本疏頑固當爾,子猶淪落況其馀。
龔黃側(cè)畔難言政,羅趙前頭且炫書。惟有陽關(guān)一杯酒,殷勤重唱贈離居。
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
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簾前柳絮驚春晚,頭上花枝奈老何。
露濕醉巾香掩冉,月明歸路影婆娑。綠珠吹笛何時見,欲把斜紅插皂羅。
自昌化雙溪館下步尋溪源至治平寺二首
亂山滴翠衣裘重,雙澗響空窗戶搖。飽食不嫌溪筍瘦,穿林閑覓野芎苗。
卻愁縣令知游寺,尚喜漁人爭渡橋。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麥齊腰。
每見田園輒自招,倦飛不擬控扶搖。共疑楊惲非鋤豆,誰信劉章解立苗。
老去尚飧彭澤米,夢歸時到錦江橋。宦游莫作無家客,舉族長懸似細腰。
會客有美堂周邠長官與數(shù)僧同泛湖往北山湖中聞堂上歌笑聲以詩見寄因和二首時周有服
藹藹君詩似嶺云,從來不許醉紅裙。不知野屐穿山翠,惟見輕橈破浪紋。
頗憶呼盧袁彥道,難邀罵坐灌將軍。晚風落日元無主,不惜清涼與子分。
載酒無人過子云,掩關(guān)晝臥客書裙。歌喉不共聽珠貫,醉面何因作纈紋。
僧侶且陪香火社,詩壇欲斂鸛鵝軍。憑君遍繞湖邊寺,漲淥晴來已十分。
立秋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
百重堆案掣身閑,一葉秋聲對榻眠。床下雪霜侵戶月,枕中琴筑落階泉。
崎嶇世味嘗應遍,寂寞山棲老漸便,惟有問農(nóng)心尚在,起占云漢更茫然。
病中獨游凈慈謁本長老周長官以詩見寄仍邀游靈隱因次韻答之
臥聞禪老入南山,凈掃清風五百間。我與世疏宜獨往,君緣詩好不容攀。
自知樂事年年減,難得高人日日閑。欲問云公覓心地,要知何處是無還。
病中游祖塔院
紫李黃瓜村路香,烏紗白葛道衣涼。閉門野寺松陰轉(zhuǎn),欹枕風軒客夢長。
因病得閑殊不惡,安心是藥更無方。道人不惜階前水,借與匏樽自在嘗。
癸丑春分后雪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jié)物,故將新巧發(fā)陰機。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孤山二詠并序
孤山有陳時柏二株,其一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為兒已見其枯矣,然堅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僧志詮作堂于其側(cè),名之曰柏堂。堂與白公居易竹閣相連。屬余作二詩以記之。
柏堂
道人手種幾生前,鶴骨龍姿尚宛然。雙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見太平年。
忽驚華構(gòu)依巖出,乞與佳名到處傳。此柏未枯君記取,灰心聊伴小乘禪。
竹閣
海山兜率兩茫然,古寺無人竹滿軒。白鶴不留歸后語,蒼龍猶是種時孫。
兩叢恰似蕭郎筆,千畝空懷渭上村。欲把新詩問遺像,病維摩詰更無言。
與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