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3章

明徐溥撰。溥字時用,宜興人,景泰甲戌進士,官至華蓋殿大學士,謚文靖,事跡具《明史》本傳。溥於孝宗時在內閣十二年,與劉健、謝遷等協(xié)心輔治,不立異同。然於事有不可者,侃侃力爭,多所匡正。如諫止李華復官,執(zhí)奏不撰《三清樂章》,因視朝漸晏,上疏抗論,并著讜直之節(jié)。孝宗時朝廷清暇,海內小康,論者謂溥等襄贊之力為多。今集中奏議尚存,其指事陳言,委曲懇至,具見老成憂國之忱,與隆、萬后以訐激取名,囂爭立黨者,詞氣迥殊。蓋有明盛時,士大夫風氣如是也。至其他作,則頗多應俗之文,結體亦嫌平衍。蓋當時臺閣一派,皆以舂容和雅相高,流波漸染,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王鏊《震澤紀聞》曰:“徐溥在翰林,不以文學名。及在內閣,承劉吉恣威福、報私怨之后,一以安靖調和中外,海內寧平。行政不必出於己,惟其是;用人不必出於己,惟其賢。時稱休休有大臣之度”云云。是文章不如器量,當時已有公評。然有德之言,終與涂飾字句者異,是又不能不以其器量重其文章矣。

《椒邱文集》四十四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明何喬新撰。喬新有《周禮集注》,已著錄。《明史》喬新本傳載其歷仕中外,多著政績,又以氣節(jié)剛方為萬安劉吉所排,故迄不得大用。又載江西巡撫林俊為喬新請謚時,中旨詰喬新致仕之由。給事中吳世忠為訟冤,以鄒魯之劾喬新,比於蔣之奇劾歐陽修、胡纮劾朱子。是誠太過。然核其立朝始末,岳岳懷方,在成化、弘治之間,不能不謂之名臣也。是集前三卷為策略,蓋科舉之學;次五卷為史論;次十二卷為雜文;次十四卷為詩;次六卷為碑、誄;次三卷為奏議。

《外集》一卷,則往來贈答之文,為婺源余瑩所編輯。喬新不以文章名,而所作詳明剴切,直抒胸臆。學問經濟,實具見於斯。史稱其博綜群籍,聞異書輒借鈔,積三萬馀帙,皆手自校讎,著述甚富。則有本之言,固宜與枵腹高談者異矣。

《石田詩選》十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明沈周撰。周有《石田雜記》,已著錄。此集不標體制,不譜年月,但分《天文》、《時令》等三十一類,蓋仿宋人分類杜詩之例。據慈谿《張鈇跋》,蓋其友光祿寺署丞華汝德所編也。顧元慶《夷白齋詩話》載,都穆學詩於周,嘗作《節(jié)婦詩》,有“青燈淚眼枯”句。周以禮寡婦不夜哭,議“燈”字未穩(wěn),是周於詩律不為不細。然周以畫名一代,詩非其所留意。又晚年畫境彌高,頹然天放,方圓自造,惟意所如。詩亦揮灑淋漓,自寫天趣,蓋不以字句取工。徒以<木妻>心邱壑,名利兩忘。風月往還,煙云供養(yǎng),其胸次本無塵累。故所作亦不琱不琢,自然拔俗,寄興於町畦之外,可以意會而不可加之以繩削。其於詩也,亦可謂教外別傳矣。都穆《南濠詩話》稱其《詠錢》、《詠門神》、《詠簾》、《詠混堂》、《詠楊花》、《詠落花》諸聯(lián),皆未免索之於句下。蓋穆於詩所得不深,故所見止是也。集前有《吳寬序》,稱其詩馀發(fā)為圖繪,妙逼古人。核實而論,周固以畫之馀事溢而為詩,非以詩之馀事溢而為畫。寬序其詩,故主詩而賓畫耳。又有李東陽《后序》。東陽與周不相識,時已為大學士,與周勢分懸隔,以吳寬嘗以寫本示之,重其為人,故越三十年后又補為作之。然二《序》皆為全集而作,華汝德刊此選本時,仍而錄之,非序此本者也。

《東園文集》十三卷、《續(xù)編》一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明鄭紀撰。紀字廷綱,別號東園,仙游人。天順庚辰進士,官至南京戶部尚書。是集前四卷為經筵講章及奏議,后九卷為雜文。《續(xù)編》一卷,凡文二十一篇,則國朝康熙初其九世孫梁英等所續(xù)輯也。紀入翰林后,歸臥屏山,讀書二十馀年。生平為文,無構思,無易稿。為人取去,亦不復問。門人吳濂稱其文甚類老泉。其氣昌,其思深,其辭正而不阿,其辨博而不雜。今觀集內所載諸奏疏,皆愷摯詳明,切中時政,諸體文亦多屬有關世教之言。《續(xù)編》內有《歸田咨目》十條,皆兢兢以禮法自持。蓋其人品端謹,亦有足重者焉。

《懷麓堂集》一百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明李東陽撰。東陽有《東祀錄》,已著錄。東陽依阿劉瑾,人品事業(yè),均無足深論,其文章則究為明代一大宗。自李夢陽、何景明崛起弘、正之間,倡復古學,於是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其才學足以籠罩一世,天下亦響然從之,茶陵之光焰幾燼。逮北地、信陽之派轉相摹擬,流弊漸深,論者乃稍稍復理東陽之傳,以相撐拄。蓋明洪、永以后,文以平正典雅為宗,其究漸流於庸膚。庸膚之極,不得不變而求新。正、嘉以后,文以沉博偉麗為宗,其究漸流於虛憍。虛憍之極,不得不返而務實。二百馀年,兩派互相勝負,蓋皆理勢之必然。平心而論,何、李如齊桓、晉文,功烈震天下,而霸氣終存。東陽如衰周、弱魯,力不足御強橫,而典章文物尚有先王之遺風。殫后來雄偉奇杰之才,終不能擠而廢之,亦有由矣。

其集舊版已毀。此本為國朝康熙壬戌茶陵州學正廖方達所校刻。凡《詩稿》二十卷,《文稿》三十卷,《詩后稿》十卷,《文后稿》三十卷。又《雜稿》十卷,曰《南行稿》,曰《北上錄》,曰《經筵講讀》,曰《東祀錄》,曰《集句錄》,曰《哭子錄》,曰《求退錄》,凡七種。其《詩后稿》本十卷,《張鴻烈跋》作二十卷,筆誤也。前有正德丙子《楊一清序》,及東陽《自序》。然《自序》為擬古樂府作,不為全集作,后人移弁全集耳。

《清谿漫稿》二十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倪岳撰。岳字舜咨,錢塘人,徙居上元,南京禮部尚書謙之子也。登天順甲申進士,官至吏部尚書,謚文毅。事跡具《明史》本傳。岳承其家學,研精典籍。明代父子俱入翰林,官九列,俱有文集傳世者,以倪氏為首。其居官不徇名譽,銓政平允,與王恕、彭韶等俱為孝宗時名臣。史稱其為禮部長貳時,禮文制度,率待岳而決,論事未嘗茍同。前后陳請百馀事,軍國弊政,剔抉無遺。疏出,人多傳錄之。今集中疏議共五十九篇,與所謂百馀事者不合,疑刊集時已有所刪擇。然如《正祀典》、《陳災異》及《論西北用兵》諸奏,皆建白之最大者,已具在其中,所言簡切明達,得告君之體,頗有北宋諸賢奏議遺風。他文亦浩翰流轉,不屑為追章琢句之習。蓋當時正人在位,為明治全盛之時。故岳雖不以文名,而乘時發(fā)抒,類皆經世有本之言,如布帛菽粟之切於日用,亦可知文章之關乎氣運矣。

《康齋文集》十二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明吳與弼撰。弼字子傅,臨川人,天順元年以忠國公石亨薦,徵至京師,授左春坊左諭德,辭不就職,詔行人護送歸,事跡具《明史儒林傳》。其集初刻於撫州,凡四卷,歲久漫漶。此本乃崇禎壬申江南提學副使陳維新所刻。分為詩七卷,奏疏、書、雜著一卷,序一卷,記一卷,目錄一卷,跋、贊、銘、啟、墓志、墓表、祭文一卷。其詩自永樂庚寅至正統(tǒng)辛酉,皆編年。以下則有《洪都稿》、《游金陵稿》、《適上饒稿》、《金臺往復稿》、《西游稿》、《適閩稿》、《東游稿》、《東游饒州稿》諸名,而所注某稿止此之后,又有附贅之詩,蓋亦以編年續(xù)入者也。與弼出處之間,物論頗有異同。尹直作《瑣綴錄》,詆之尤力。

雖不免恩怨之口,然為石亨作族譜跋,稱“天順戊寅七月二十一日門下士崇仁吳與弼拜觀”。其文今載十二卷中,決非尹直所竄入。《陳維新序》引薛瑄受知王振為解,《劉世節(jié)序》又引孔子欲見佛肸為解,究不能厭天下之心也。其講學之功,備見於日錄。第一條即稱乙巳夢見孔子、文王。第二條又稱夢見朱子。后又稱丙子三月初一日夢訪朱子。五月二十五夜夢孔子之孫奉孔子之命來訪。辛巳食后倦寢,夢朱子父子來枉顧。此猶可云向慕之極,因心生象,於理亦或有之。至稱新居栽竹夜歸,其妻亦夢一老人,攜二從者,云孔夫子到此相訪,則無乃其妻戲侮弄之,而與弼不覺歟。觀其稱隨處惟嘆圣人難學,又稱一味學圣人,克其不似圣人者。其高自位置,真可謂久假而不歸,烏知其非有也。然與弼之學,實能兼采朱、陸之長,而刻苦自立。其及門弟子陳獻章得其靜觀涵養(yǎng),遂開白沙之宗。

胡居仁得其篤志力行,遂啟馀干之學。有明一代,兩派遞傳,皆自與弼倡之,其功未可以盡沒。其詩文亦皆淳實近理,無后來滉漾恣肆之談。又不得以其急於行道,躁於求名,遂并其書而詆之也。

《樓居雜著》一卷、《野航詩稿》一卷、《野航文稿》一卷、《附錄》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朱存理撰。存理有《旌孝錄》,已著錄。據文徵明作《存理墓志》,稱所著有《野航集》,不言卷數(shù)。存理自作募刻詩疏,稱選得一百首之外。沈周題其《詩稿》,亦有“雖止百篇諸體備,不拘一律大方諧”句,知其集不過一卷。

《千頃堂書目》載其《野航漁歌》、《鶴岑集》二種,亦不言卷數(shù),蓋已久佚。

是編為其族孫觀潛所輯。惟《樓居雜著》一卷為當時原帙。凡題跋二十二篇,引一篇,逸事一篇,記二篇,尺牘二篇,募疏二篇,然雜亂無次第。又以王鏊《募造野航疏》一篇竄入其中,殊不可解。《詩稿》、《文稿》各一卷,則觀潛采掇諸書而成。《詩稿》僅十四首,其中一為佚句,一為聯(lián)句,實止十二首,仍冠以楊循吉、祝允明二《序》。《文稿》亦僅十篇,而見於《吳都文粹續(xù)集》者八,益以欣賞編所載一跋及顧氏憩賢堂所藏一帖而已。《附錄》一卷,雜錄存理逸事及諸家詩文為存理而作者,而以觀潛跋語終焉。存理嗜古,精賞鑒。雜著中如《題云林子詩后》、《跋席上腐談》、《跋夷白齋稿》、《跋夷白齋拾遺》、《書楊鐵崖遺文》、《書吾氏類集》、《跋鳴鶴馀音后》諸篇,皆足以考證諸書之始末。詩文則皆散佚之馀,不足以盡所長,姑附存以備一家耳。何良俊《四友齋叢說》記當時盛推其“萬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幾見月當頭”句,其事今載《附錄》中。然二語格意殊卑,不審何以傳誦。折楊皇荂,嗑然而笑,殊不足為存理重。蓋成、弘之際,大抵沿臺閣舊體。故見一本色之語,遽覺耳目一新,而不知實非其至也。

卷一百七十一集部二十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水县| 钦州市| 香格里拉县| 天柱县| 盐山县| 保德县| 获嘉县| 诸暨市| 南通市| 华安县| 巴东县| 赣州市| 启东市| 杭锦旗| 永善县| 合阳县| 奉贤区| 资中县| 连城县| 临沂市| 南康市| 邵东县| 磐安县| 宝清县| 买车| 宜都市| 凌云县| 白玉县| 邢台县| 大庆市| 沂源县| 黄骅市| 英德市| 和林格尔县| 绵阳市| 名山县| 平顶山市| 石首市| 大庆市| 乌鲁木齐市| 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