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8章

國朝李振裕撰。振裕字維饒,吉水人??滴醺邕M士,官至兵部尚書。是集凡詩三卷,文九卷,又附江南所作詩一卷,乃振裕督學江南時所刊。前有施世綸、汪琬《序》。世綸《序》,惟述政績,不及文章;琬《序》,稱其工於臺閣之體,亦頗著微詞。

《別本白石山房稿》二十六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李振裕撰。此本詩文各十三卷,與刻於江南者大同小異,前后無“序”、“跋”,亦無目錄,不知何時所刻也。

《已畦集》二十一卷、《原詩》四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葉燮撰。燮有《江南星野辨》,已著錄。是集前有《自序》,論文章利病,頗為有見,然檢閱集中諸作,則頗不逮其所言。至於意態波瀾,彼此重復,如:聽松堂、秀野堂二記,其尤甚者也。

《趙恭毅剩稿》八卷、附《裘萼賸稿》三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國朝趙申喬撰。申喬字松伍,武進人。康熙庚戌進士,官至戶部尚書,謚恭毅。是編首《奏議》,次《序記》,次《案牘》之文,終以雜著,其孫侗斅所編也。后附《裘萼賸稿》三卷,則申喬之子熊詔撰。熊詔,康熙己丑進士第一,官至翰林院侍讀,裘萼,其號也。

《玉巖詩集》七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國朝林麟焻撰。麟焻字石來,莆田人??滴醺邕M士。官至貴州提學僉事。其詩法受自王士禎。初官中書舍人時,嘗偕檢討汪楫奉使琉球,途中唱酬甚夥。是編凡《前集》二卷,皆初年所作;又《星槎草》一卷;《中山竹枝詞》五十首為一卷,皆出使時所作;《郊居集》一卷,則官提學后家居時作也。自《中山竹枝詞》以前,皆載士禎評點?!吨裰υ~》后,又以當時同人贈別之作,附焉。

《孜堂文集》二卷(內府藏本)

國朝張烈撰。烈有《讀易日鈔》,已著錄。烈篤守朱子之說,故集中多講學之文,然如《朱陸異同論》、《王學質疑》,皆未免有鍛煉周內之意,不及其《賈董同異論》之持平。蓋漢學但有傳經之支派,各守師說而已;宋學既爭門戶,則不得不百計以求勝,亦勢之不得不然者歟。

《臨野堂文集》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國朝鈕琇撰?,L有《觚賸》,已著錄。是集前有潘耒《序》,盛推其四六之工。今觀所撰,疏雋頗勝近人,而渾雅終不逮古人。其外篇俳諧諸作,如《商陸侯傳》之類,則不可作也。

《立命堂二集》十三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國朝嵇宗孟撰。宗孟字淑子,山陽人,官至杭州府知府。是集,前有康熙壬子沈珩《序》,稱已刻賦若干卷,詩若干卷,文若干卷。故又編為二集,計賦十二首,詩四百三首,文八十八首,凡七卷。其七卷以下,附刻各種小集,曰《蠡史》,曰《星路陽秋》,曰《識小箋》,曰《詩拇》,曰《甌樂行》、《舊錄》各為一卷。又詩馀一卷,曰《酒古董》,蓋其時去明未遠,故通體皆規摹鍾、譚,以幽冷纖巧為宗。觀諸集之名,而其詩可見矣。

《古缽集選》一卷(山東巡撫采進本)

國朝王士祜撰。士祜字叔子,一字子側,號東亭,又號古缽山人,山東新城人,康熙庚戌進士,未仕而卒。是集,為其弟士禎所編。其詩長於情韻,士禎《序》述計東之言曰:三王并著詩名,西樵、阮亭早達,故聲譽易起,若東亭之才,詎肯作蜂腰哉?然自士禎篤念友于,存此標榜之詞耳,其實士祿不及士禎,士祜不及士祿,天下之公評也。

《有懷堂詩文稿》二十八卷(內府藏本)

國朝韓菼撰。菼字元少,號慕廬,長洲人。康熙癸丑進士第一,官至禮部尚書。乾隆三十年賜謚文懿。是集為菼所自編。凡詩六卷,分《蹢躅》、《歸愚》、《病坊》、《擊迷》四集;文二十二卷,菼以制藝著名,其古文亦法度嚴謹,凡安章宅句,皆刻意研削,然其不能脫然於畦封,亦即在此;詩則又其馀事矣。

《蘋村類稿》三十卷、《附錄》二卷(編修徐天柱家藏本)

國朝徐倬撰。倬字方虎,蘋村其號也,德清人。康熙癸丑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讀。圣祖南巡,進所纂《全唐詩錄》,晉禮部侍郎。是集凡《修吉堂文稿》八卷,《應制集》二卷,《寓園小草》一卷,《燕臺小草》一卷,《梧下雜抄》二卷,《蘋蓼閑集》二卷,《甲乙友抄》一卷,《汗漫集》二卷,《野航集》二卷,《鼓缶集》三卷,《黃發集》二卷,《詞集》二卷,《耄馀殘沈》二卷。附錄其子《元正遺稿》二卷:一曰《清嘯樓草》,皆未第以前作,一曰《鸞坡存草》,則自入詞館以后應制、紀恩、游宴、贈答之什也。元正字子貞,號靜園,康熙乙丑進士,官至工部尚書。徐氏五世翰林,倬其第二世,元正其第三世云。

《禮山園文集》八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李來章撰,來章有《連陽八排風土記》,已著錄。是集摹仿歐、曾,頗為近似,以作意點綴求姿,故或失之微縟,中如《李氏紫云山莊記》、《辛公子傳》諸篇,規橅古人,亦覺墨痕未化,謂之不失典型則可矣。

《殘本經史緒言》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國朝朱董祥撰。董祥有《讀禮記略》,已著錄。是編,名似筆記,實則文集,前有雜論數篇,其馀多言居家禮制,而喪禮尤多,大抵執古義以繩今,與所作《讀禮記略》相出入。如《居喪不當稱制》之類,一字之爭,動輒累牘,多非大義所關也。其書題曰“上卷”,則尚有“下卷”,而佚之。目錄列文四十七篇,而闕其《原學》、《上大司農本政書》、《教子晟讀詩說》三篇。蓋并此卷,亦非完本矣。

《南畇文集》十二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彭定求撰。定求有《周忠介公遺事》,已著錄。案:定求之學出於湯斌,斌之學出於孫奇逢;奇逢之學出於鹿善繼;善繼之學則宗王守仁《傳習錄》。故自奇逢以下,皆根柢於姚江,而能參酌朱、陸之間,各擇其善,不規規於門戶之異同。定求是集,於文章之有關於學術者,尤所留意,而持論則兼采二家,無所偏倚云。

《寶嗇堂詩稿》四卷(直隸總督采進本)

國朝張榕端撰。榕端,有《海岱日記》,已著錄。是集為榕端官內閣學士時所刊,皆其康熙己未至己卯之詩。前有任邱龐塏《序》:稱其詩和而不迫,秀而不纖,逸而不肆,宛轉纏綿,一寫其胸中之趣,而未嘗借以宣其喜怒不平之氣。

頗近其實。然婉約有馀,遂乏雄渾之氣、深湛之思。蓋其長在是,其短亦在是矣。

《河上草》二卷(直隸總督采進本)

國朝張榕端撰??滴醺剑哦艘詢乳w學士預治河之役,至癸未,始召還。

此編皆其四年之中,在工次所作。前有宋犖《序》,稱其泥涂輦橇,楗石枕薪,卒以塞決。乃殊不見其有歌詠勤苦之勞,而往往道其達天適性之樂。今觀其詩雖醞釀不深,而和平恬靜,犖言蓋不誣云。

《蘭樵歸田稿》一卷(直隸總督采進本)

國朝張榕端撰。皆康熙甲申以后,致仕歸里之作,其詩直抒胸臆,多入香山一派。蓋老境優游,頹然自放,不復以文字為意矣。

《彭椒巖詩稿》二十二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國朝彭開祐撰。開祐字孝緒,號椒巖,婁縣人??滴醣竭M士,官至武岡州知州。是集分四種:曰《瞻云稿》,曰《游琴稿》,曰《一螺稿》,各六卷,曰《橐丸稿》,四卷?!队吻佟贰ⅰ兑宦荨贰ⅰ堕彝琛啡澹云涔俸娱g及游大梁、濟南時所著。《瞻云稿》,則其官武岡時所著也。

《旭華堂文集》十四卷、《補遺》一卷、《續編》一卷(山西巡撫采進本)

國朝王奐曾撰。奐曾字元亮,別字思顯,號誠軒,山西太平人??滴醣竭M士,官至湖廣道監察御史。是集為其孫婿趙勛典所刊。凡奏議一卷,雜文十三卷;附以補遺一卷,則奏議二首,并序文雜著八首也。

《通志堂集》十八卷、《附錄》二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國朝納喇性德撰。性德有《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已著錄。性德生長華閥,勤于學問。鄉試出徐乾學之門,遂受業焉?!毒沤浗狻芳雌渌?,而徐乾學延顧湄校正之,以書成於性德歿后,版藏徐氏,世遂稱《徐氏九經解》,并《通志堂》而移之徐氏,實相傳之誤也。是編為乾學所裒輯,凡詩五卷,詞四卷,文五卷,《淥水亭雜識》四卷,又附錄碑志、哀輓之作,為二卷。

《翠滴樓詩集》六卷(監察御史戈岱家藏本)

國朝馮云骕撰。云骕字懿生,代州人??滴醣竭M士,官翰林院編修。是集,皆所作古今體詩,惟冠以《賦》一篇,殿以《詞》一闋。蓋云骕沒后,其門人鹿祐所編,故掇拾殘賸,所存僅此云。

《兼山堂集》八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陳錫嘏撰。錫嘏字介眉,號怡庭,鄞縣人。康熙丙辰進士,官翰林院編修。是集,為慈谿鄭梁所選錄。凡文六卷,詩二卷,頗不失矩度。然錫嘏本以制義擅長,此則其馀力及之者也。

《清芬堂存稿》八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胡會恩撰。會恩字孟綸,德清人。康熙丙辰進士,官至刑部尚書。其館閣諸詩,別編為《賡飏集》,今未見傳本。是集所錄,則由丙辰至庚寅三十五年所作也。詩有清腴之致,而風骨未遒,故於一時流輩之中,尚不能排突諸家,自成一隊。

《蘧廬草》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國朝黃鐘撰。鐘字宏音,號蘧廬,如皋人,康熙中諸生。是集,為其門人鄧士英所編。凡文四十四篇,前列總目,總目之后仿《史記自序》、《漢書敘傳》之例,每篇各為之《序》,述所以立言之意,自有別集以來,茲為創體。然亦足以見其文不茍作,必有所取義矣。其文大抵縱橫奇肆,自達所見,其《與友人論文書》,大旨主於不似古人,乃能為古人,亦迥異貌擬秦、漢,詞雜齊、梁之習。惟其文多作於明末,感觸時事,往往言之過當。如《洪范論》,謂治世之天,甚愿乎人之為君子也,則所向在此矣;亂世之天,甚怒乎人之為君子也,則所威在此矣。至終篇歸於順受其正。亦仍沿劉峻《辯命題》之旨,非和平中正之道。其《楊墨論》,雖為偽談忠孝者發,而以墨翟為偽,楊朱為誠,亦未免憤激太甚。大抵其才力,足以馳驟古人;而學養之深醇,則未之逮也。

《西澗初集》六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國朝劉然撰。然字簡齋,江寧人。卷首有康熙戊午杜濬《序》,稱其詩文閎深奧衍,不可名狀。今觀斯集,殊不副斯言。其《水中雁字》七言律詩,用上下平韻至三十首,亦太夸多斗靡。以如是題目,作如是體裁,雖李、杜不能工也。

《青門簏稿》十六卷、附《邵氏家錄》一卷、《青門旅稿》六卷、《青門賸稿》八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國朝邵長蘅撰。長蘅一名衡,字子湘,武進人。是集,乃其兄子璿等編次。

康熙戊午以前為《青門簏稿》,詩六卷,文十卷;己未訖辛未為《旅稿》,詩二卷,文四卷;壬申后為《賸稿》,詩三卷,文五卷。其《邵氏家錄》,則以康節祠堂碑記之類,匯為一編者也。

《竹垞文類》二十六卷(內府藏本)

國朝朱彝尊撰。彝尊有《經義考》,已著錄。是集,乃其未遇時所刻。中有《曝書亭》所未錄者,皆悔其少作,自為刪汰也。

《受祺堂詩集》三十四卷(陜西巡撫采進本)

國朝李因篤撰。因篤字子德,又字天生,富平人。康熙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顧炎武作《音學五書》,特載與因篤一札,蓋頗重之。閻若璩作《潛邱劄記》,則云杜造故事,莫過於李天生。然所謂杜造故事者,今不可考,則姑存其說矣。是集,為因篤所自定,本三十五卷,此本獨闕第四卷,目錄注云未出。其為因篤自刪之,或為隨寫隨刻,誤排卷數,不得已而立一虛卷,均未可知也。其詩大抵意氣蒼莽,才力富贍,而亢厲之氣一往無前;失於粗豪者,蓋亦時時有之,殆所謂利鈍互陳者歟。

《世恩堂集》三十五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王頊齡撰。頊齡號瑁湖,華亭人??滴醣竭M士,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授編修,官至大學士,謚文恭。是編,凡《詩集》三十卷,《經進集》三卷,《詩馀》二卷。頊齡值文治昌明之日,奏太平黼黻之音,故一時臺閣文章,迥異乎郊寒島瘦,即早年未達時作,亦無衰颯哀怨之意,足以見其襟抱矣。

《深秀亭近草》五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國朝潘鍾麟撰。鍾麟字層峰,華亭人。是編,皆七言律詩,前四卷為乞酒之作,所投贈者凡二百六十五人;后一卷為寄懷之作,所投贈者凡三十人。以大學士王頊齡、戶部尚書王鴻緒為冠,蓋借此以存其人,乞酒寄懷,特假托之詞耳。

《遂初堂詩集》十五卷、《文集》二十卷、《別集》四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潘耒撰。耒有《類音》,已著錄。詩分《少游》、《夢游》、《近游》、《江嶺游》、《海岱游》、《臺蕩游》、《閩游》、《黃廬游》、《楚粵游》、《豫游》、《臥游》諸草,分年編次,文則各以體分。惟為二氏作者,入之別集,用楊杰《無為集》例也。耒性好游名山,足跡甚廣,其詩不事雕飾,直抒所見,古文蹊徑較平,稍遜於魏禧諸人,而氣體渾厚,空所依傍,則又耒所獨得也。耒家吳江之爛溪,少受業於顧炎武,頗得其傳,故詩文皆有原本。特其議論之文,往往反覆求快,太傷於盡,未免失之好辯焉。

《抱經齋集》二十卷、附《焚馀草》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阳县| 平泉县| 武平县| 永年县| 涿州市| 兴仁县| 大理市| 新宁县| 南宫市| 正蓝旗| 敦化市| 清苑县| 武夷山市| 电白县| 凤城市| 襄樊市| 兴隆县| 巨野县| 方山县| 东阳市| 平山县| 齐河县| 翁牛特旗| 湖南省| 沾益县| 茶陵县| 九寨沟县| 南木林县| 镇原县| 潮州市| 遵义县| 博客| 家居| 墨江| 海晏县| 萨嘎县| 河源市| 稷山县| 岗巴县| 广东省| 渑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