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 偏安排日事跡
  • 佚名
  • 3988字
  • 2015-12-26 16:04:41

疏言:『臣向所望者,和議復成,我因合囗力圖賊,遂其復仇耳。今北(使)言旋,敵兵踵至,和議已斷斷無成矣。向以全力圖寇而不足者,今復分以御北矣。際此時艱,憂心欲絕。然歷觀往代國亡,莫不因和自誤。今囗之拒我,正我所以自奮與天所以成我,特在人心一轉耳。從來中興大業,不外于君臣一德。臣嘗慨唐、宋門戶之禍,與國運相終!即使所用皆才,已廢卻一半;況意氣相激,化成恩怨、釀為殺運!近年之事,殊堪痛心!今時極艱危,為臣不易。官之久者,其負罪益深;位之尊者,其得禍更慘!有心之士,方以此為危身積戾之場;而無識之人,乃以此為快意尋仇之計。即使藏怒,孰有深于戕我君父、覆我邦家者!不此之仇,而猶修睚眥之微嫌,快升沈于轉囗。此之謂不知類矣。謂宜虛心平氣,還之大同。何人實是干濟之才?何人實是清修之品?無尋題目而開媒孽之端、無捕風影而肆株連之禍,務得海內真正才品,舉置均衡;中朝之舉措咸宜,閫外之嫌疑自化:此臣所望廟堂之同心者也。昔唐室嗣興時有李、郭,宋室再造時有韓、岳、張、劉;諸鎮何讓焉!若當患已剝膚,尚以賊貽君父,諒非諸鎮所忍出也。然大將所定者,惟志;三軍所鼓者,惟氣。志不齊一、氣不奮揚,雖賁育之勇、如林之眾,莫能用也。試思先帝待諸鎮何等厚恩、皇上封諸鎮何等隆遇!先帝之罹賊難,諸鎮不能救先帝于難,何等罪逆!釋此不問,自弄干戈,是猶舍父母仇、尋鄉鄰斗也。今和敵不成,惟有言戰;戰非諸鎮事,誰事?必皆以皇上復仇為心,簡乃車徒、彀乃甲冑,惟敵是圖!未至,何以伐其狡謀?既來,何以御于河上?某當危地,而我必急以往援;某爭小嫌,而我必先以大義。田單報燕之日,將軍有死之心、士卒無生之氣;廉、藺刎頸定交,子儀釋恨泣拜:諸鎮豈不聞乎?此臣所望于閫外之同心也。然閫外所視廟堂,廟堂所視主德。我皇上中興未就,大仇在身;凡一囗念、一圖事,尤望深痛憤。大渙綸音,諭諸臣以怡堂不可安、積習不可狃:在內實籌兵餉,以臥薪嘗膽為然機;在外力捍封疆,以江北中州為死所。撥亂為治、轉弱為強,在一振厲間耳』。時吏科都張希夏見諸臣日尋報復,亦言「當以光復故業為大翻案、以蕩滅闖賊為真報仇」;然莫能省也。

甲戌,贈刑死工部主事李逢中太仆寺少卿。

起升原任應天府尹祁逢吉光祿寺卿。

懷寧侯孫惟城疏囗舊輔吳甡、原任吏部尚書鄭三俊。不問。

時因高杰薦甡等,故有此疏。于甡言:『其奉命護陵,逗留縱寇」;三俊言:『其以賂用吳昌時,獨亂銓柄』。惟城新襲爵,人皆謂劉孔昭等教之也。

謚翰林院編修胡守恒「文節」,蔭一子。

賊破爐江,守恒以城守見害。

吏部奏起為民陳爾翼——既而不果。

先是,忻城伯趙之龍疏薦「逆案」太常少卿陳爾翼,下部起用。戶科吳適時署吏科,抄參其非;之龍怒,疏爭之。適因言:『祖宗典制,惟科臣專封駁,未聞以勛爵參者。爾翼誦稱魏忠賢用命,而內外諸臣各盡其心;所據者,欽定爵書耳。若薦崔逆為本兵,爾翼實有是疏,則勛臣代供矣。以諂魏逆者為公道,將魏逆在今,亦應昭雪而后可。即近者以薦崔逆者為公道,將崔逆在今,亦應推用而后可。即今者錄用一、二,咸反處昭雪而后擢補,非謂兩逆功臣盡當推轂也。明旨有云:「真正黨惡害人、建祠頌美有實跡,不許輕議」;勛臣猶不聞乎?若一經勛臣條列,遂盡登啟事;則封駁之省臣與甄別之銓臣,俱可罷而不設:是悖旨自雄而弁髦祖制也』。吏科都張希夏言:『廢臣入國,明禁森然。乃等大膽僉邪,敢貌視君父,不謁陵、不見朝,公然輦金挾刺,望門投謁;及謀成事,就仍復潛歸,形同囗蜮。至封駁之任,是臣專責;孰知駁人之人,反為人駁!職掌爭侵,是非無主』。然吏部尚書張捷不顧也,仍奏起用爾翼。時通政司楊維垣由逆黨雪,然不欲多雪;每語人曰:『若不應雪而雪,則雪者不光』。故爾翼雖題用,終不登啟事也。

乙亥,命山東巡撫王燮駐淮安府安東縣,無警防河;登萊巡撫王瀠暫駐淮上,以候委用。又省原派山東餉銀三萬、東登二撫銀米三萬。

初,燮與瀠皆以囗事超擢,慨然任行。已見北兵漸熾,遂疑憚不進;屢經科臣黃師云、梁應奇催參。工科右戴英又言:『臣近聞山東人心不忘本朝,鄉勇團聚不下十余萬;若瀠與燮早渡河收拾,自不難為我用。今督、撫重臣逗留如此,于地方何望!臣謂二臣初意,原不過騙官。迨官已入手,則向兵部索兵、向戶部索餉、向工部索衣甲器用,借種種不能應手之事,以曲遂規避;而疆事已大潰。臣謂昔壞東省者,虜與寇也;今壞東省者,瀠與燮也。若不嚴行處治、立正斧囗,恐尤而效之,未有止息時』。明旨屢催,竟不行也。至是,遂決棄三齊,聽二人駐淮。工科都李清曾言于閣臣士英,謂「國法宜振」;士英但曰:『人言我憒憒,后人當思我憒憒』!

東平伯劉澤清言原任兵科時敏復原官,開屯大瞿山。

敏,崇禎時已例轉金華知府;未出都,降賊。以澤清薦,反復原官;工科右戴英力言不可。得旨:『開屯不效,一并治罪』。

革候考平湖知縣陳臺孫職,命撫、按提追。

時中書宗灝俸未及囗,已涎吏部;同鄉刑部尚書解學龍意在臺孫,灝怒。至是,以巡鹽李挺疏糾其欠課,遂革——或云:灝中傷之也。

丙子,再贈侍讀學士丁干學禮部右侍郎,令與謚,仍蔭一子。

干學,天啟時以程策忤魏珰,削奪;謚竟寢。

復原任給事中虞廷陛、御史周昌晉等原官——從通政使楊維垣言也。

科臣虞廷陛、郭如開、楊兆升、臺臣周昌晉、陳以瑞、徐復陽、曹谷、袁弘勛皆復原官。惟水佳胤以御史例轉,候京卿缺用;原任吏部主事李寓庸候服闋,起任巖劇。寓庸以貪,今屢掛彈〔章〕,故吏部尚書張捷游移其辭,不別也。內惟兆升、佳胤與弘勛非「逆案」,廷陛、昌晉各案中「閑住」,余皆「為民」。時各已故。

復原任給事中羅志儒、丁允囗、方士亮、御史張懋禧、李瑞和、蔣拱宸、吏部郎中葛舍馨各原官。

皆言官所薦也。拱宸,先帝時號侵東平伯劉澤清,清遣人刺之途;以不遇,免。至是,聞其復官,出不遜語,故獨不登啟事;鎮臣之能奪銓臣柄,如此耳。

命宣城人劉振修「六部志」。

振,平生博學,集國史成書;窮年矻矻,閱錄無暇晷。惟紅丸、挺擊、移宮三案,獨云「要典」謂當。非其所借之人,不當非其所借之言;是或一見也。

增南贛兵二千人。

山東士民丁耀元等起義兵,命督、鎮相機接應防之。

蔭死難巡撫衛景瑗、宋之馮各一子錦衣衛百戶。

免總督丁啟睿充為事官,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蔭一子。加丁魁楚兵部尚書。

俱因擒劉超功。啟睿與弟啟光,后皆降北謀補官,同見殺。

刑部尚書解學龍以「從逆」諸臣罪案請,命再議。

有身陷北庭或甘心從北、或不忘報效俟二、三年后定奪者,何瑞征、楊觀光,張若麒、方大猷、黨崇雅、熊文學、龔鼎孳、葉初春、戴明說、孫承澤、涂必泓、劉漢儒、薛所蘊、衛同祚、趙京任、劉昌、張鳴俊、高爾儼、董紀、孫襄也;有一等甘心從賊應磔者,宋〔企〕郊、牛金星、張磷然、曹欽程、李振聲、喻上猷、黎志升、陸之祺、高翔漢、楊王休、劉世芳也;有二等應斬、擬長系秋決者,光時亨、鞏焴、周鍾、方允昌也;有三等應絞擬贖者,陳名夏、楊枝起、王承曾、原毓宗、何囗先、廖國遴、項煜也;有四等應戍擬贖者,王孫蕙、梁兆陽、錢位坤、侯恂、王秉鑒、陳羽白、劉大鞏、郭萬象、裴希度、申囗囗、金汝囗、張懋爵、吳達、黃繼祖、楊廷鑒也;有五等應徒擬贖者,宋學顯、沈元龍、方拱干、繆玩、呂兆龍、吳剛思、方以智、傅鼎銓、張家玉、傅振鐸也;有六等應杖應贖者,潘同春、王于躍、周壽明、向列星、李棡、徐家麟、吳泰來、張琦也;有存擬另議者,翁元益、魯囗、郭充、吳爾塤、史可程、左懋泰、王自超、王之牧、白胤謙、龔懋熙、王皋、梁清標、楊棲鸮、梅鸮、李化鱗、張元琳、吳崇烈、侯佐、吳之琦、鄒明魁、囗魁、朱國壽、許作梅、胡顯、趙穎、吳嵩、劉廷琮、朱積也;有已奉旨錄用者,張縉彥、時敏、衛胤文、蘇京、韓四維、黃國琦、施鳳儀、龔彝也;有已奉旨尚未用者,姜荃林、張正聲、顧大成也;有報已故者,吳家周、吳學廉也。疏上,得旨:『光時亨等應否仍須緩決?陳名夏等贖絞果否蔽辜?侯恂封疆罪案未結、又從偽命,何止一戍!宋學顯以侍從之臣授偽通政矣,剛思受偽令而揚得意;方以智系定王講官,今定王安在:何止一徒!且潘同春等既受偽命,豈可但擬一杖!至癸未庶吉士何瑞征引見逆賊,人人汗偽;豈可復玷館閣!方拱干原未從逆,著與雷耀龍、吳履中等另本擬』!皆明旨所擬也。然漢儒擬戍家居,雖仕囗原未降闖,于此案無涉;而彝已出都,又刑部誤入者。尋于彝豁。

復御史楊仁愿等原官。

仁愿云南道、徐養心江西道、向北山東道、成友謙浙江道、劉憲華河南道。

削應天府尹王廷梅職級,冠帶辦事。

梅先為浙江左布政,餉銀有欠,為內臣孫元振所發也。

皇太后移居新宮,命婦朝見。

戊寅,命于弘光元年二月初擇日成東宮、二王殿。

禮部以歲初多慶,竟未議成服而國亡。

允張縉彥言,定總兵王之綱、許定國、劉洪起、李際遇防守信地。

之綱歸德至寧陵東,定國寧陵西至囗陽,洪〔起〕祥符至汜水;際遇專守河南,有急相救。

魏國公徐弘基卒。

贈太師,謚「莊武」,蔭世錦衣。

己卯,贈殉難甘肅巡撫林日瑞兵部尚書,蔭一子世錦衣。

日瑞死于賊。

加鄖陽巡撫徐起元兵部右侍郎、湖廣巡撫高斗樞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各蔭一子。

以城守拒賊功也。起元,一榜;后降北,為左副都御史。

命兩廣總督沈猶龍剿漳、汀賊。

庚辰,復原任吏部尚書王永光宮銜、工部尚書姚思仁原官。

辛巳,改明年郊祀于冬至。

御史沈宸荃言:『祀天不可緩,請遵前旨』。不聽。

壬午,命張縉彥以總督兼巡撫歸德、開封、河南三府,督王之綱、許定國、李際遇恢剿河北、潼關等處;越其杰以原官撫汝寧、南陽、黃州三府,督劉洪起、黃鼎、毛顯文恢剿楚、豫;凌駉巡按河南兼督各鎮,兼理河北、山東招撫;陳潛夫另用。

升應天府丞瞿式耜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廣西等處地方。

正推萬元吉,式耜以借推得;蓋忌者陰而遠之也。后為留守粵省囗事,與尚寶司卿張同敞殉難最烈;論者方之文信國云。

升四川僉事馬干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四川等處地方。

復原任浙江巡撫黃鳴俊冠帶。

升賈登聯都督僉事,充四川總兵官。

蔭內臣孫象賢、孫珍各弟侄一人錦衣衛指揮僉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门市| 桑日县| 华宁县| 岑溪市| 宕昌县| 井陉县| 乌拉特前旗| 夏河县| 孝感市| 台州市| 鹤壁市| 锡林浩特市| 淳安县| 五原县| 合水县| 林州市| 瓮安县| 获嘉县| 谢通门县| 稻城县| 涟水县| 万盛区| 淮滨县| 瓦房店市| 福泉市| 合作市| 郧西县| 赤水市| 山阴县| 云霄县| 随州市| 玉龙| 南京市| 天等县| 银川市| 依兰县| 临颍县| 咸宁市| 海丰县| 宁明县|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