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雜錄
- 明倫匯編人事典壽夭部
- (清)陳夢雷
- 4370字
- 2015-12-26 16:02:00
書經召誥今沖子嗣則無遺壽曰其稽我古人之
德矧曰其有能稽謀自天
呂刑惟呂命王享國百年耄荒
詩經豳風七月章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按正義人老
必有毫眉秀出按朱注介助也介眉壽者頌禱之詞
也大全王氏曰養氣體以助之也
小雅天保章如南山之壽
南山章樂只君子萬壽無期
又
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又
樂只君子遐不眉壽
又
樂只君子遐不黃
又
樂
只君子保艾爾后按注黃老人發復黃也老人面
凍梨色如浮垢也保安艾養也
蓼蕭章其德不爽壽考不忘
又
宜兄宜弟令德壽豈
按注壽豈壽而且樂也
大雅棫樸章周王壽考遐不作人按注文王九十七
乃終故言壽考
行葦章酌以大斗以祈黃黃臺背以引以翼壽
考維祺以介景福按注黃老人之稱以祈黃猶
曰以介眉壽云耳臺鮐也人老則背有鮐文引導翼
輔祺吉也此頌禱之詞欲其飲此酒而得老壽又相
引導輔翼以享壽祺介景福也大全輔氏曰臺背則
老又甚于黃也相引導則不昧于所適相輔翼則
不怠于所行相與年高而德卲也
魯頌閟宮章三壽作朋如岡如陵按注三壽未詳或
曰壽與岡陵等而為三也
又
俾爾昌而熾俾爾壽而
富黃發臺背壽胥與試俾爾昌而大俾爾耆而艾萬
有千歲眉壽無有害按注壽胥與試之義未詳王氏
曰壽考者相與為公用也蘇氏曰愿其壽而相與試
其才力以為用也按大全曹氏曰老壽者相與試用
則不特三壽作朋而已所用皆老成人也
又
天錫公
純嘏眉壽保魯
又
令妻壽母
又
既多受祉黃發兒齒
按注兒齒齒落更生細者亦壽征也
左傳襄公八年子駟曰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
幾何
莊子逍遙游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
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齊物論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
盜跖篇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
韓子解老篇人無禍害則盡天年盡天年則全而壽
淮南子墬形訓暑氣多夭寒氣多壽
論衡正說篇或說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者上壽九十
中壽八十下壽七十孔子據中壽三世而作三八二
十四故二百四十年也
述異記仙者說元鹿為脯食之壽二千歲
冊府元龜壽考洪范五福其一曰壽詩人之述黃
易象之紀大囗皆其事也蓋夫民稟天地之中以生
其扎瘥夭閼中道而殞者不可勝數矣乃有鮐背齯
齒皤皤華皓而筋力靡秏精爽不衰以至飾巾待期
啟手無恨此康寧終命盡其天年者歟傳之所載八
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頤人之享年及于耄期誠足
貴矣三代而下悉用論次其有百歲以上至數百歲
者豈特稟異氣哉
短命孔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
夫蓋難其才殆庶幾奄及短命時方丁壯不克永年
揭修短之有期而賢愚之無間世莫仰其惠人弗知
其然斯為不幸歷代所傷者矣
東坡志林嘗有三老相遇或問之年一人曰吾年不
可記但憶少年時與盤古有舊一人曰海水變桑田
時吾輒下一籌爾來吾籌已滿十間屋一人曰吾所
食蟠桃棄其核于昆侖山之下今已與昆侖齊矣以
予觀之三子者與蜉蝣朝菌何以異哉
顏回簞食瓢飲其為造物者費亦省矣然且不免于
夭折使回更吃得兩簞食半瓢飲當更不活得二十
九歲然造物者輒支盜跖兩日祿料足為回七十年
糧矣但恐回不要耳
過庭錄六伯祖子正丞相長子有大才博學年甫三
十二而卒有文集百卷魯直為跋其后其略云士之
學期于沒而不朽君子之道百世以俟圣人故壽夭
之際未嘗置言鳧鶴之短長故物不能齊也雖然有
連城之璧操之甚栗中道而毀豈能使人無慨于心
哉范子正予不及友也予嘗親聞其人又得其言皆
可傳后問其所游則司馬溫公愛之問其為吏則年
三十試吏單又方使者剝膚椎髓取于民以自為功
子正以歲饑獨舍單父民錢十九雖沒世可以不朽
矣
游宦紀聞洪文敏公容齋隨筆論人君壽考自三代
而后惟梁武帝八十三以侯景之禍幽辱告終至光
堯太上皇帝之福壽真可于天人中求之國朝大臣
如樞相張升宮保趙概皆八十六陳文惠八十三杜
祁公八十一囗鄭公八十文潞公獨九十二張文定
公八十五范蜀公曾宣靖蘇文定皆八十余渡江后
惟史越王八十三周益公八十云
續明道雜志世言眉毫不如耳毫耳毫不如老饕此
言老人饕餮嗜飲食最年老之相也此語未必然某
見數老人皆飲食至少其說亦有理內侍張茂則每
食不過粗飯一盞許濃膩之物絕不向口老而安寧
年八十余卒茂則每勸人必曰且少食無大飽王囗
龍圖造食物必至精細食不盡一器食包子不過一
二枚耳年八十卒臨老猶康強精神不衰王為余言
食取補氣不饑即已飽生眾疾至用藥物消化尤傷
和也劉幾秘監食物尤薄僅飽即止亦年八十而卒
劉監尤喜飲酒每飲酒更不食物啖少果實而已循
州蘇侍郎每見某即勸令節食言食少即藏氣流通
而少疾蘇公貶瘴鄉累年近六十而傳聞亦康健無
疾蓋得其力也蘇公飲酒而不服藥每與客食未飽
已舍匕箸
清波雜志櫻桃抄乳酪正雨厭肥梅風忺吹籜咸瞻
格天閣見十眉環侍爭鳴弦索茶甌試瀹更良夜沉
沉細酌問間生此日為誰曾向玉皇案前持囗龜鶴
從他祝壽未比當年陰功堪托天應不錯教公議細
評泊自和戎以來謀國多少蕭曹衛霍奈胡兒自若
唯守紹興舊約閩士朱耆壽字國箕為秦伯和侍郎
壽朱久游上庠博洽能文一時諸公皆知之以累舉
得官監臨安赤山酒年八十余而終
容齋四筆陳正敏遁齋閑覽梁灝八十二歲雍熙二
年狀元及第其謝啟云白首窮經少伏生之八歲青
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后終秘書監卒年九十余此
語既著士大夫亦以為口實予以國史考之梁公字
太素雍熙二年廷試甲科景德元年以翰林學士知
開封府暴疾卒年四十二子固亦進士甲科至直史
館卒年三十三史臣謂梁方當委遇中途夭謝又云
梁之秀囗中道而摧明白如此遁齋之妄不待攻也
齊東野語先世舊藏吳興張氏十詠圖一卷乃張子
野圖其父維平生詩有十首也其一太守馬太卿會
六老于南園云賢侯美化行南國華發欣欣奉宴娛
政績已聞同水薤恩輝遂喜及桑榆休言身外榮名
好但恐人間此會無他日定知傳好事丹青寧羨洛
中圖其二庭鶴云戢翼盤桓傍小庭不無清夜夢煙
汀靜翹月色一團素閑啄苔錢數點青終日稻粱聊
自足滿前雞鶩漫相形已隨秋意歸詩筆更與幽棲
上畫屏其三玉蝴蝶花云雪朵中間蓓蕾齊驟聞尤
覺繡工遲品高多說瓊花似曲妙誰將玉笛吹散舞
不休零晚樹團飛無定撼風枝漆園如有須為夢若
在藍田種更宜其四孤帆云江心云破處遙見去帆
孤浪闊疑升漢風高若泛湖依微過遠嶼仿囗落荒
蕪莫問乘舟客利名同一途其五宿清江小舍破損
僅存一句云菇葉青青綠荇齊其六歸燕云社燕秋
歸何處鄉群雛齊老稻青黃猶能時暫棲庭樹漸覺
稀囗度苑墻已任風庭下簾幕卻隨煙艇過瀟湘前
春認得安巢所應免差池揀杏梁其七聞砧云遙野
空林砧杵聲淺沙棲雁自相鳴西風送響暝色靜久
客感秋悉思生何處征人移塞帳即時新月落江城
不知今夜搗衣曲欲寫秋閨多少情其八宿后陳莊
云臘凍初開苕水清煙村遠郭漫吟行灘頭斜日鳧
鹥隊枕上西風鼓角聲一棹寒燈隨夜釣滿犁膏雨
囗春耕誰言五福仍須富九十余年樂太平其九送
丁遜秀才赴舉云鵬去天池鳳翼隨風云高處約先
飛青袍賜宴出關近帶取瓊林春色歸其十貧女云
蒿簪掠鬢布裁衣水鑒雖明亦懶窺數畝秋禾滿家
食一機官帛幾梭絲物為貴寶天應與花有秋香春
不知多少年來豪族女總教時樣畫蛾眉孫覺莘老
序之云富貴而壽考者人情之所其慕貧賤而夭短
者人情之所甚哀然有得于此者必遺于彼故寧處
康強之貧壽考之賤不愿多藏而病憂顯榮而夭短
也贈尚書刑部侍郎張公諱維吳興人少年學書貧
不能卒業去而躬耕以為養善教其子至于有成平
居好詩以吟詠自娛浮游閭里上下于溪湖山谷之
間遇物發興率然成章不事雕琢之巧采繪之華而
雅意自得徜徉閑肆往往與同時處士能詩者為輩
蓋非無憂于中無求于世其言不能若是也公不出
仕而以子封至正四品亦可謂貴不治職而受祿養
以終其身亦可謂富行年九十有一可謂壽考夫享
人情之所甚慕而違其所哀無憂無求而見之吟詠
則其自得而無怨懟之辭蕭然而有沉淡之思其宜
然哉公卒十八年公子尚書都官郎中先亦致仕家
居取公平生所自愛詩十首寫之縑素號十詠圖傳
示子孫而以序見屬余既愛侍郎之壽都官之孝為
之序而不辭都官字子野蓋其年八十有二云此事
不詳于郡志而張維之名亦不顯故人少知者會直
齋陳振孫二卿方修吳興志討摭舊事見之大喜遂
傳其圖且詳考顛末為之跋云慶歷六年吳興郡守
宴六老于南園酒酣賦詩安定胡先生瑗教授湖學
為序其事六人者工部侍郎郎簡年七十九司封員
外郎范說年八十六衛尉寺丞張維年九十一俱致
仕劉維慶年九十二周守中年九十五吳琰年七十
二皆有子弟列爵于朝劉殿中丞述之仲父周大理
丞頌之父吳大理丞知幾之父也詩及序刻石園中
園廢石亦不存其事見圖經及安定言行錄余嘗考
之郎簡杭人也或嘗寓于湖范說治平三年進士同
學究出身周頌天圣八年進士劉吳盛族述與知幾
皆有名跡可見獨張維無所考近周明叔史君得古
畫三幅號十詠圖者乃維所作詩也首篇即南園宴
集所賦孫覺莘老序之其略云云于是始知維為子
野之父也時熙寧五年歲在壬子逆數而上八十二
年子野之生當在淳化辛卯其父享年九十有一正
當為守會六老之年實慶歷丙戌逆數而上九十一
年則周世宗顯德丙辰也后四年宋興自是日趨太
平極盛之世及于熙寧元豐再更甲子矣子野于其
間擢儒科登膴仕為時聞人贈其父官四品仍父子
皆耄期流風雅韻使人遐想慨慕不能已可謂吾鄉
衣冠之盛事矣世固知有子野而不知其有父也自
慶歷丙戌后十八年子野為十詠圖當治平甲辰又
后八年孫莘老為太守為之作序當熙寧壬子又后
一百七十七年當淳佑己酉其圖為好古博雅君子
所得會余方緝吳興人物志見之如獲珙璧因細考
而詳錄之庶幾不朽于世其詩亦清麗閑雅如灘頭
斜日鳧鹥隊枕上西風鼓角聲又花有秋香春不知
皆佳句也子野之墓在卞山多寶寺今其后影響不
存矣此圖之獲豈不幸哉本朝有兩張先皆字子野
其一博州人天圣三年進士歐陽公為作墓志其一
天圣八年進士則吾州人也二人名姓字偶皆同而
又適同時不可不知也且賦詩云平生聞說張三影
十詠誰知有乃翁逢世升平百年久與齡耆艾一家
同名賢敘述文章好勝事流傳繪素工遐想盛時生
恨晚恍如身在畫圖中南園故址在今南門內牟存
叟端平所居是也其物尚為張氏物先君為經營得
之存叟大喜亦嘗賦五絕句其一云買家喜傍水晶
宮正是南園故址中我欲筑堂名六老追還慶歷太
平風蓋紀實也余家又偶藏子野詩一帙名安六集
舊京本也鄉守楊嗣翁見之因取刻之郡齋適二事
皆出余家似與子野父子有緣耳
省心錄壽夭在天安危在人知天理者夭或可壽忽
人事者雖安必危
比事摘錄至元丙子淮南閫帥夏貴歸附元授中書
左丞至己卯歲死有人贈以詩云自古誰無死惜公
遲四年問公今日死何似四年前又有人吊其墓云
享年八十三而不七十九嗚呼夏相公萬代名不朽
昔宋褚淵身事二姓弟照嘆曰使淵作中書而死也
當是一名士今德不昌令有期頤之壽哀哉
芥隱筆記李太白詩云拜龍顏獻圣壽北斗戾南山
摧天子九九八十一萬歲歲歲長傾萬壽杯余嘗為
圣節詩用八十一萬歲事或問有所據否因舉此且
云道藏云笈七簽二帙混元圣紀云混元一始萬劫
至千百成百成亦八十一萬年而有太初太初之時
老君從虛空而下為太初之師又自太上生后復八
十一萬億八十一萬歲乃生一囗
狂夫之言或曰仁者壽而顏子夭何與答曰顏子太
老成當三十之年正當發散而件件務在收斂春行
冬令所以早凋
野客叢談仆髫齔時侍叔父問路旁三叟之說謂出
于近時小說因閱類要見應璩一詩正有是語曰昔
有行道人陌上見三叟年各百余歲相與鉏禾莠住
車問三叟何以得此壽上叟前致詞室內姬粗丑中
叟前致詞量腹節所受下叟前致詞暮臥不覆首要
哉三叟言所以能長久乃知此古語爾
太平清話召公奭壽一百九十余乃卒見風俗通太
公望壽一百六十乃卒見紫微斗數
偃曝談余歐陽集古錄云漢故北海桐景君碑銘有
云不永麋壽余家集錄三代古器銘有眉壽者皆為
麋壽蓋古字簡少通用至漢猶然也余按麋群多至
千百京房易傳云廢正作淫者大不明國多麋又曰
震遂泥厥咎國多麋博物志云麋千千為群麋壽者
言多壽如千秋云也非通用眉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