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2章 防病預訣(3)

  • 急救廣生集
  • 佚名
  • 3422字
  • 2015-12-26 15:48:32

同生蔥食成蟲痔。同魚汁食成心瘕。(《四聲》)四月勿食抱雞卵,多食滯悶,有八字紋者害人。(《食性》)野雞久食,令人瘦。同胡桃食,發頭風眩運及心痛。與菌木耳食發痔血。卵同蔥食,生寸白蟲。(《圖經》)山雞不可合鳥獸肉食之。(《本事方》)補∶有毒不可食諸禽 凡禽肝青者,食之殺人。(《金匱要略》)凡禽自死,口目不閉,翅不合者,不可食之。(同上)凡禽自死不伸足,白鳥烏首,黑鳥白烏,三足四翼,死無傷處,并有大毒殺人。(《壽世青編》)獸類 豬久食能生濕痰,易招風熱,傷風寒及病起初。人尤為大忌。(《別說》)同蕎麥食,脫須眉。合葵食少氣。

以生胡荽食爛臍。和羊肝食心悶。(《本經》)羊獨角者不可食。黑頭白身,食其腦,作腸癰。心有孔者殺人。肝有竅者破臟。蹄甲中有珠子白者名羊懸筋,食之令人癲脯三日,后有蟲如馬尾者有毒,宜忌。(《綱目》)牛為稼穡之資,不輕屠殺。市中所賣,非老病,即瘟死者、極毒殺人。非惟不可食,吸聞其氣,亦能害人。(《食鑒》)馬鞍下肉有大毒,白馬黑頭,白馬青蹄,及腳無夜眼者,皆不可食。(《要略》)馬汗氣及毛,誤入食中害人。凡有汗陰瘡者,近之殺人。(《韓氏醫通》)驢動風發痼疾,合豬食成霍亂。(同上)騾動風發瘡,脂肥者尤甚,若與酒同食,致暴疾殺人。(《食鑒》)鹿,五月食之,痿人陽。合蒲白作羹食,發惡瘡。(《拾遺》)獐發風動,氣合 及生菜、梅李果,食之傷人。(同上)兔合雞食,令人面發黃,損陽事。著干姜食,成霍亂。同上 死而眼合者殺人。獨目者,不可食。(《別 》)犬氣壯多火,陽事易舉者,忌之。熱病后食之殺人。(《征要》)懸蹄肉中有星如米者、白犬自死,舌下不吐者,皆有大毒,并害人。(《壽世青編》)補∶有毒不可食諸獸 凡獸有并頭岐尾、赤足及形色異常者,不可食。

凡獸臨殺,驚氣入心,絕氣入肝,并不可食。

凡獸北向自死,及死不僵而伏地者,不可食。

凡獸自死,或瘟疫瘡疥死,及被箭死者,不可食。

凡獸肉中有如朱點者,得咸酢不變色者、落水浮者、墮地不沾塵者、經宿尚暖者、曝炙不燥者、久煮不熟者、煮熟不斂水者、熱血不斷者、久藏米甕中者、祭肉自動者,皆有大毒,并殺人。(以上俱《本草拾遺》)魚類 鯉魚發風熱。凡一切風病,及癰疽瘡疥、瘧痢,俱不可食。(《食鑒》)患膈 翻胃者,愈后食之,復發難救。(《楊氏梓送方》)青魚不可合生胡荽、生葵、菜豆、霍麥醬同食。(《本經》)鯇魚(俗名草魚、又名池魚)能發諸瘡。(《延壽書》)鰱魚多食,令人熱中發渴,又發瘡疥。(《食療》)鯽魚多食動火。同芥菜食,成腫。同豬肝雞肉食生癰。(《張鼎本草》)患香港腳人食之,久不愈。(《同壽 》)鰣魚多食染瘟疫,小兒不宜食。(《日食方物》)鱭魚助火生痰,發疥不可食。(同上)魚赤目赤須者,殺人。

白魚發膿,有瘡癤人不可食。經宿者,令人腹冷。(《石氏》)與棗同食患腰痛。(《陶氏》)魴魚(大者即 魚),疳痢人勿食。(《蜀本草》)鱸魚發 癖瘡腫。(《傳信》)肝不可食,剝人面皮。

鱘魚多食心痛腰痛。合筍食成癱瘓。(《會編》)鱖魚有十二骨,每月一骨,有毒殺人。(《壽世青編》)河 毒之所在腹之子、目之睛、春之血,有損無益。浸血不盡,有紫赤斑眼者,及誤破傷子,或修治不如法,誤染屋塵者,俱脹殺人。凡服荊芥、菊花、附子、烏頭之人,食之必死。(同上)鯧 腹中子毒,令人下痢。(同上)鰻鱺水行昂頭者,背有白點者,腹下有黑斑者,無腮者,重四五斤者,俱不可食。(《拾遺》)(即黃魚)滑腸動火。今所名黃魚者,石首魚也。(《食鑒》)患肺疽者,終身戒食。(《全生后集》)(俗作蝦)無須,及腹下通黑,殼反白者,不宜食。(《四聲》)(俗名黃鱔)大而黑者,通身浮水上者,項下有黑點者,昂頭出水二三寸者,皆有毒殺人。(同上)補,有毒不可食諸魚 凡魚頭正白,如連珠至脊上,食之殺人。

凡魚頭中無腮者,食之殺人。

凡魚頭似有角者,不可食之。

凡魚目合者,不可食之。

凡魚無腸膽者,不可食之,三年陰不起,女子絕生。

凡魚投地,塵土不污者,不可食之。

凡魚狗不食、鳥不啄者,不可食之。

凡魚 ,不可合小豆藿(即小豆葉也)食之。

凡魚子不可合豬肝食之。以上俱《金匱要略》)介類 鱉冷而難消,脾虛者大忌。(《從新》)凡足赤、三足、頭足不縮、獨目赤目、目凹陷、腹下紅、或生王字形及有蛇紋者,皆蛇化也,不可食。(《拾遺》)蟹未被霜者,食之傷中敗胃,動風,大傷陰血。(《廣利》) 凡背有黑點生,腳不全,獨螯獨目,兩目相向,目赤足斑,腹下有毛,腹中有骨者,并殺人。(《拾遺》)蚌多食,發風動冷氣。(《衍義》)蜆多食,發嗽生痰及冷氣,消腎。(《食治》)蛤蜊多食,令人腹結痛。(《別 》)淡菜多食,令人煩悶,發丹石毒。(《食鑒》)蟲類 蜂蜜(俗名蜂糖,生巖石者名巖蜜,亦名石蜜),大腸虛滑者,雖熟蜜亦在禁例。酸者食之,令人心煩。

同蔥食害人。食蜜飽后,不可食酢,令人暴亡。(《從新》)黃蠟誤雜于雞肉內者,食之令人氣塞而死。(《類鈔》)總補∶有毒不可食諸物 凡酒及水,照見人影動者,不可飲之。

飲酒食生蒼耳,令人心痛。

飲酒大醉,炙腹背,令人腸結。

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人。

蜘蛛落食中,不可食之。

蜂蠅蟲蟻等,多集食上,食之致 。(以上俱《金匱要略》)雞魚諸肉經宿者,不再煮,勿食,食之吐瀉作脹。

諸肉汁藏器中,不泄氣者,食之令人腹脹吐瀉。以銅器蓋,銅生汗,滴下亦毒。

飲食放露天,飛絲墮其內,食之喉腫生泡。

烈日曬熱瓷器,不可便放食物,食之有損無益。

銅罐內貯茶水,錫瓶內盛燒酒,經宿看,渴甚不可飲。(以上俱《本草食鑒》)米飯面粉之類,如遺入水缸內,致生毛衣者,人若誤食,多生癰毒。

久晴甫雨,屋檐水不可供人飲食。要知屋上每多蛛尿貓糞等穢,壁虎、蜈蚣蟲涎諸毒,食之不獨不潔,且生疽生病,須遇大雨沖流之后,方可無忌也。

有雷雨水,不可供食。雷有焰毒,凡有雷之時,其雨水飲之,腹脹生病。(以上俱《傳家寶》)小滿、芒種、白露三節內,水并有毒,人飲之,易生脾胃病。(《陶氏別 》)屋漏水,滴物上,有大毒,茅舍漏尤甚。菜在檐下滴水處者,亦不可食。

花瓶水有大毒,不可食。若浸蠟梅花者,尤能殺人。(二說俱《慈惠小編》)

戒色欲

一戒風雷 圣人以迅雷風烈必變,所以敬天之成怒也。此時,若犯色欲,不但天奪其算,神降之殃,抑且生子丑貌怪相,非邪僻下流,即損身非命,可不慎哉。

一戒寒暑 天時炎熱寒凍,無論老少,須加保重,度此危關,已屬萬幸。若加房事,鮮不致病損壽。予友夏會宗,老而康強。自言無他術,惟于少壯時,五六兩月及冬至后兩月,獨宿保養。予深敬服。惟是夏熱赤體,冬寒偎傍,邪興易起,當另具堅忍之心,戒之。

一戒虛弱 今人心思尖倒,自十四五歲,童心無所不知,每每破身口而弱,根悉由于此。何況生來充實者甚少,虛弱者頗多,若留戀縱欲,自然疾病叢生,醫藥難效,將有用之才,一旦長往,可不哀哉。

一戒衰老 人年半百以后,精神氣血漸次日衰,譬如油少之燈,若不添油,再加燈草多耗,欲燈之不滅,何可得乎。昔人云∶油盡燈滅,髓竭人亡,甚可畏也。每見一等老人,精氣已衰,猶在此中講求。甚有兒孫滿前,多置外家媵,以圖一時歡樂者,所謂閻羅王未曾相喚,何乃目求押到,深可嘆也。

一戒醉飽 古語云∶醉飽莫行房,五臟皆反復,極言其大有損傷也。但酒醉行房,則血氣流溢,滲入大小腸腑,多成便血、腸癖、濁淋、癰疽、痔毒等病。食飽行房。則脾胃損傷,多成中膈氣鼓、臍痛偏枯等病,不可不慎。

一戒憂怒 男女交合,乃歡樂事也。人或有憂愁惱怒,每借房事以消遣。殊不知憂怒既傷于神,色欲又傷于精,精神兩傷,極危道也。明述之人,何可以性命自陷于危乎。(以上《傳家寶》)

九天神霄玉訣戊日禁忌

昔漢武帝元封元年七月望日,西池王母降臨。帝問曰∶世間蟲蝗水旱之災,緣何而至?王母曰∶世間下民,無知四時之內,犁鋤田土冒犯陰陽之禁忌。是故水澤不降,百谷不收,民遭饑饉。帝曰∶如何禳解得免此災?王母曰∶夫禁最重,無法可禳。不惟蟲蝗之災,而四時所犯,各有其應。若動土,尤當禁忌,春犯六戊日,令人壽夭。無后動土,則犯地靈。夏犯六戊日,令人損目。非災動土,則犯五岳威靈。秋犯六戊日,令人時疫瘧痢,動土則犯山川社會。冬犯六戊日,令人官非口舌,動土則犯四瀆神 。世人若能畏忌,不犯六戊日之禁,即得時和,歲稔衣食豐足,又玄科天律。凡法官、道士、僧俗等眾,于六戊日建齋祀,醮關申天曹者滅身。知而過犯者,殃及九祖。風刀割裂不宥,非受法 者,滅三等。道家燒香,玄科最重,而無解釋之門也。抱樸子曰∶蛇逢已日不出道,燕逢社日不銜泥,蟲鳥尚知陰陽忌,何況人為萬物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张家港市| 连城县| 海林市| 南投市| 唐河县| 石景山区| 米泉市| 梓潼县| 方城县| 景宁| 海宁市| 怀集县| 东乌| 阳原县| 东阳市| 麦盖提县| 周宁县| 景泰县| 昔阳县| 茶陵县| 吉隆县| 定襄县| 邓州市| 双牌县| 横山县| 怀来县| 大厂| 稻城县| 乌拉特中旗| 北宁市| 开封县| 丹江口市| 永修县| 镇安县| 哈巴河县| 玉田县| 道孚县| 太康县| 岱山县|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