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 嘉泰吳興志
- 談鑰
- 3134字
- 2015-12-26 15:42:12
崇孝院在縣東北三十里翠峰淳熙六年參政施巨建報恩資福禪院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大安嶺淳熙八年少保鄧從義建
云岫禪院在縣東七里石井山淳熙八年建
右寺院三十六而廢者四據統記所載懷德永安寶相小山靜林建靈龍光止七所而建靈龍光已廢存者五而已其它皆未置雖置而名未顯今據諸書所載存者三十有二而九所建于紹興以來入為大官所請功德院豈非郡為行都輔郡而本邑山川特秀士大夫多擇葬地于此而然耶 十佛院 【云云】
德清縣
大中干元寺在縣南十里天寶橋南吳羌山之陰梁大同二年戴可先舍宅為寺大殿棟宇巍然釋迦寶殿四字梁武帝書大中干元之寺六字唐柳公權書寺舊有塔本朝干道中沈作式重建初成鐙火闔邑人呼之為腰金塔 【不數歲鄭聞沈復李彥穎韓元吉相繼為執政侍從】
壽圣寺在縣東三十六里韶村寺記云基四百畝溪水環繞梁天監五年青州節度使沈子真居宅一夕鐘磬自鳴堂前井中放出毫光俄有龍騰空而去子真遂舍為寺武帝賜今名 【統記云會昌六年置】 先建大殿宏壯高峻皆香栟木殿有三世佛佛碑石曼卿所書在彌勒像前吳越王病目聞此井神異取水洗之即愈因賜旃檀香作井欄唐太宗皇帝亦賜御書佛賦逍遙詠急就章四十余卷寶函鎮寺唐咸通中刺史高湜重修大殿其后弼陵沈氏別立禪院于寺后號順慶本朝皇佑閑重建三門兩廊記阿育禪院懷璉作奉化知縣沈時升立石紹興十二年太上皇帝降御旨省札許比慈感壽圣兩寺免諸色科
覺海寺在縣東四十五里新市鎮唐時武康縣舊有興福寺后廢元和十年鍾思染于鎮中得漢中大夫朱安期墓地請于刺史薛戎移額建寺于此烏程令朱集舍田宅金錢賈彝昌相與力成之武宗時廢毀宣宗時彝昌重建本朝治平二年改今名按三門佛殿唐時所立記文建中靖國初太史章撰大唐興善之寺六字小碑今藏墨妙亭有法鑒講師若愚塔銘殿柱有天書雷公大印
大善寺在縣南二十七里唐棲村梁大同二年水部員外郎沉著舍宅為寺號永明唐貞觀中改為大名寺本朝治平二年改賜今額
慧通教寺在縣東四十五里新市鎮熙寧元年建號法華院政和七年改今額
覺華寺在縣東北二十七里新塘梁天監中郡人沈悅舍宅為寺號華林本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有一石經幢唐會昌初僧清(恐去心改言)建處士胡季良贊
唐壽寺在縣北二十七里戈亭吳越時建號孝德寺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額
安國寺在縣北二十里下舍舊名安居禪院唐咸通中改延慶寺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額
慈相寺在縣北三里唐元和中建號石壁院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額院有泉出石罅狀如半月號靈泉
華藏寺 【在吳羌山前干道四年移武康廢額來此武康華藏舊寺吳越王錢俶所建號興慧治平二年改今額今寺中有錢王護戒牒尚存】
海會禪院在學海寺西北隅國初邑人悔延昶建本興善寺羅漢子院大中祥符五年改今名
保慶院在縣西五里積谷山之陰唐朝干元中邑人余邦開山賜號積谷禪院吳越時改大寧保慶禪院今為民居東有望蠡亭正與蠡山相對
妙嚴院在縣北十里大壯嶺東唐干符二年號集云院后改今額本朝紹興七年樞密沈與求乞為功德院有妙峰堂詩榜甚多
保寧院在縣北十里大壯嶺本朝紹興五年初建朱皇后宅乞為功德院賜今額
道林庵在縣東二十七里崇寧元年建常以本州島天圣院名之后罷神霄宮復舊院額遂以今名榜為庵
三德院在縣東四十里默林南齊建武中邑人太常少卿張迪舍宅為寺始號波羅蜜寺唐大中元年改波羅護國院本朝治平二年改賜今額 【有岑碩詩云齊朝立蘭若曾廢會昌初佛法滅不得僧徒還此居無碑傳古昔有樹老扶疏門外滌塵冰寒光浸太虛】 院有彌陀閣大悲閣甚雄壯
真教院在縣北二十七里相村唐咸通六年建本朝建隆三年為集福院治平二年改今額
延壽院在縣東北二十七里敢村梁天監四年邑人沈慶之舍宅為寺唐大中初賜今名 【統記云在縣東十八里咸通十年置】
明因院在縣東四十五里新巿鎮吳越時顯德三年余杭令章靖舍宅創建號羅漢院記文龍街首座贊熙寧元年改今額
齊政院在縣東北十五里忻村唐咸通十二年建本朝元符中靈芝元照撰記
永寧院在縣東北三十六里白彪村齊永明二年丹陽太守沈豫舍宅建唐咸通中復賜今額
永壽院在縣東四十五里后柳囗囗大中二年建咸通中賜額
梵行院在縣東四十五里苦竹村唐咸通二年建號永恩院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額
瑞蓮院在縣東北四十五里櫟林村周廣順二年邑人吳篆請于吳越國鄧王就古院基建號護國瑞蓮院
越山院在縣東五里本朝開寶中建因舊寺基未賜額以今名
宣梵尼院在縣東四十五里新巿鎮唐咸通五年建號連云院本朝治平二年賜今額
寧國尼院在縣西南赤土山本朝干道四年開府鄭藻建請為功德院
寶覺慈光禪院在城山之陰本朝熙寧中天臺僧了因結廬其上洛僧道容繼之屋宇寖多遂請安吉妙香禪院廢額名之紹興三十二年內知省徐伸乞為功德院賜今名山頂有塔又有掛月環翠二亭
廣法教院在縣東南七十里海瀉村干道元年移臨安府廢額建
寧國院在縣東北五里蘭山干道二年移臨安府廢額于此
廣福院在縣南十二里上初塢干道元年移錢塘縣廢額建
真寂院在縣東南三十六里南林干道六年移錢塘縣廢額建今改為凈化院
安吉縣
報恩光孝教寺在縣西北三里玉磬巖宋元嘉二十九年建號昆山寺本朝政和三年改為天寧萬壽寺五年改為十方教寺紹興中再改報恩光孝教院崇奉孝宗皇帝道場寺前舊有放生池縣令胡浚明重浚并記樂平寺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梅溪鎮宋元嘉元年信義太守施彬舍宅建唐會昌中廢后復舊
大明寺在縣南十五里霧山錢氏即古寺基建名祇洹寺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額寺有錢氏元給奏憑稱持降宣命甲子年十一月某狀奏 【葛勝仲詩云空翠沾我襟溟蒙認堂奧兼乃張公超五里方術妙】
化度寺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上巿錢氏建號永樂寺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額
廣福寺在縣東南二十里錢氏建名修道寺 【舊有修道寺在縣南四十三里梁大同四年三月置隋大德三年三月廢】 本朝治平二年改壽圣寺紹興三十二年改今額
上方法云禪院在玉磬巖唐干興三年建本報恩寺子院本朝天禧五年始賜院額寺后舊有半山亭歲久隳壞干道六年縣令安鼎夢游是亭尋訪得舊址重建題曰真賞鼎自撰記
常樂禪院在縣西北半里錢氏時將軍吳頊舍宅為寺號羅漢院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額有慶歷二年建康俞璋所撰羅漢院重修法堂記
百福院在縣西南三十里靈峰山梁開平元年建號靈峰院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額有熙寧元年知懷州孔叔瞻撰重修大殿記
凈行院在縣西南六十五里董嶺村晉開運元年錢氏建號寶德禪院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額
妙香院在縣西南四十五里結竹村本朝干德六年錢氏建建炎初兵火德清城山請廢額去凡三十年再得舊額今方葺治
澤心院在縣西北二十五里磴頭本朝建隆元年錢氏即古寺基建名龍安院治平二年改今額
等慈院在安吉縣東三里四龍湖山吳越錢氏建號永安禪院 【舊有永安寺在縣東南四十里梁天監三年六月置隋開皇八年十月廢】 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額 大觀中重修宗子博士魯百能撰記
靈芝塔院在等慈院西錢氏建
戒香院在縣西南六十里按坑本朝干德二年錢氏建號龍香禪院治平二年改今額
普滿院在縣北二十五里白茆晉開運二年錢氏建號寶積院 【舊有寶積寺在縣南二十五里梁大同元年十月置天監五年九月廢】 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額
普潤院在縣西南八十里荻浦晉天福六年錢氏建名長慶院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額
華嚴院在縣東南二十里銅峴山周廣順三年錢氏建名寶相院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額
華嚴院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塔塢干德三年錢氏建名資福院治平二年改今額
普慈院在縣西南五十里古浮山晉天福四年錢氏建名安樂院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額葛勝仲詩云路出古浮山木杪飛華屋即此處也
德山禪院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唐龍紀二年建天佑四年吳越王改為五峰興國院本朝大中祥符元年又改今額
凈慧院在縣西南八十里杭千晉開運二年錢氏建名禪定院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額
廣慈院在縣東南三十五里本朝建隆元年錢氏建名永慶禪院治平二年改今額寺有天圣五年通判杭州陳詁所撰永慶院彌陀殿記
禪源院在縣西九十里銅坑本朝干德二年錢氏建名龍居院治平二年改今額
寶梵院在縣西半里晉天福五年錢氏建名保安院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額寺有山塔在溪外
北門接待院本朝紹興元年準尚書省黃給度牒未曾賜額院有廬舍那佛閣萬壽尼院崇寧元年建
本縣有寺二十七其二十四系舊圖經所載除樂平昆山前代所置外余二十二皆錢氏所為以安吉一方而所置寺繁盛如此民何以堪哉外有齊梁等六寺除永安保積修道為后人所取名外有齊弘寺 【安吉縣南七里齊永明三年十月置隋開皇八年五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