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來朝?!都仓尽份d,御史曾鳳韶是日侍班,王由皇道入登陛,不拜。鳳韶劾奏曰:“殿下宜展君臣之禮,宮中乃敘叔侄之情,燕王由皇道,不拜,大不敬。”帝曰:“王至親,勿問。”又南京錦衣衛百戶潘暄《貼黃冊》內載,校尉潘安,二十三日欽撥隨侍燕王還北平任,坐以拿張昺功,升職。據此,則來朝明矣。
戶部侍郎卓敬上書。時燕王來朝,敬密奏曰:“燕王智慮絕人,酷類先帝。夫北平者,強干之地,金元所由興也。宜徙燕封南昌,以絕禍萌。夫萌而未動者,幾也;量時而為者,勢也,勢非至剛莫能斷,幾非至明莫能察?!鄙嫌[奏大驚,袖而入。明日,語敬曰:“燕王骨肉至親,卿何得及此?”敬曰:“楊廣之于隋文,非父子耶?”上默然良久,曰:“卿休矣。”
事竟寢。
敬,字惟恭,浙江瑞安人,家卓奧,后徙滄州。少讀書,十行俱下,一日棄不復讀,亦未忘也。七歲,有異人見之,曰:“此奇兒也,第血不華色耳。”年十五六,讀書寶香山。性至孝,晨昏禮雖遠不廢。夜嘗歸,值風雨,路得一牛,騎之歸,及門縱之,則虎也。洪武戊辰登進士,授給事中。好直言,嘗勸上曰:“諸王服飾尚有擬天子者,此亂之道,何以命天下耶?”上笑而納之。他日,與同官見,適八十一人,上命改為元士。尋以六科為政事本源,又更為源士,后復稱給事中。上疏多過直,或戒以太剛則折,敬謝曰:“敬知盡諫諍職耳,禍福非所計也。”言之益力。歷宗人府經歷,進戶部侍郎。后靖難兵入,有執敬數之曰:“此得非前日奏我諸王者耶?”敬厲聲對,辭不遜,且曰:“若用敬言,王何能至此?”上怒,欲殺之,系之獄,使人諷之受官,不屈。姚廣孝曰:“昔吳不殺范蠡而蠡卒滅吳王,衍不殺石勒而勒終滅衍。夫敬言誠見用,陛下豈有今日?”于是斬敬,夷三族。敬臨刑,神色自如,經日其面如生。敬之死出于廣孝所忮,上實不忍,嘗嘆曰:“國家養士三十余年,卓敬可謂不負君矣。”敬博學多能,談論英發,天文、律歷、地理、兵、刑,靡不造其奧,所著《有道詩》十卷,詩文五十卷。宣德間,門人黃朝光、子養正,赍敬小像并其詩至京師,求編修劉球作傳,稱其與夷齊當不朽,且私謚之曰忠貞。
駙馬都尉郭鎮卒。
鎮,開國初功臣武定侯郭英之子,卒,贈營國武襄公。伯父子興亦以開國公封鞏昌侯,追封陜國宣武公。姑高廟妃,二女弟為遼、郢二王妃。鎮以勛戚子弟,姿貌潔修,儀止詳謹,朝謁之際,太祖屬目。洪武己巳,選尚永嘉公主,時年甫十七。
好學,工詩,熟于禮度。每命練兵總事,恭勤不懈。帝即位,命賞遼東兵,事竣,還,中途疾作,至今不能朝。帝令醫治,勿痊,卒于賜第。輟朝三日,殮葬皆遣官賜祭,諸王亦遣祭奠。
定襄伯登者,鎮侄也,國朝一門為公侯駙馬伯者,惟郭氏云。
以中軍都督府事宋晟充總兵官,鎮守甘肅。
晟,父朝用、兄國興,皆起定遠田間,累有開國功,朝用官至右督,國興以總管戰歿南臺。晟承兄官,克徽寧,征關陜,三鎮涼州,進官督府。洪武庚午,制充總兵官,征哈密,去肅州千余里,虜府城也。晟誅其偽王子別立法等三十余人、獲眾千五百人、金印一、銀印一,送京師,所得馬牛羊咸給將士。
明年,征罕東西番,擒誅七千五百余人,獲馬二千五百、牛羊十萬,遂還京師。甲戌,調中府充總兵,討遼東邊寇,戰腦溫江,大捷。明年,平廣西并像諸寨。又明年,總羽林八軍平五開、平里十三洞。戊寅,率師城萬全諸衛。還京,己卯,以晟久居涼州,回番畏服,遂充總兵官,出鎮甘肅。靖難后來朝,進左朝督,授平羌將軍,復任。永樂乙酉,諭降虜酋把都帖木兒、倫篤倪灰,邊境底寧。命徐都督膺、趙尚書疽持節即里中封西寧侯,子琥、瑛尚安成、咸寧公主,皆為駙馬都尉。琥嗣侯,有罪,改命瑛。
免官民債舍月錢。洪武中,凡無舍者,官自奏吏校人等首告,并從錦衣衛同兵馬司,撥與在市廊房居住,月收債錢,視毀者工部修理。至是悉免月錢,令戶、工二部同管,既而戶部尚書郁新謂事不歸一,奏令工部專管,行五城兵馬司取勘見數,凡遇官民告討房屋,以兵馬司查勘,即與撥住。
令改憲兩司糾察屬吏。
以戶部右侍郎夏原吉等充采訪使,巡行天下。侍郎夏原吉、給事中徐思勉等二十四人同日拜,命充采訪使,分巡天下,問民所疾苦,賞廉平吏,出貪墨不職者,皆得以便宜行之。原吉在福建號稱寬平,未幾,移鎮蘄州。思勉,華亭人,尋擢山東按察僉事。
革松潘衛。
詔求賢,自守令以上皆得薦舉。
京師地震。詔求直言敢諫。
三月丁亥,帝祀孔子于太學。駕至文廟,祀先圣孔子,拜跪盥獻,用享廟社。禮畢,御彝倫堂,見師生,賞幣鈔有差。
二月,革汝寧府新蔡縣儒學訓導二員。
升布政司為正二品,堂上升一級。
七日,革福州府福寧縣河泊所。
九日,革應天府及各府照磨所檢校一員。
革徽州及各府照磨所司獄司。
十二日,改儀真是清江閘為清江壩。
十三日,改開封杞縣清溝馬驛為雍邱馬驛、祥符縣時和馬驛為陳留縣清賊馬驛、雅川涉平馬驛為葵邱馬驛。
革贛州府上館驛。
十四日,以散騎散人張成等七十一人為延海巡檢,以前監生傅以莊為山東南河縣知縣。以莊,舊名中,為監生,洪武中以極刑,家屬放為民,至是舉保選除,后永樂二年,考滿。
十八日,改陜西、山西、甘肅、行太仆寺主簿為典簿,改鴻臚寺主簿為典簿。
二十日,定廣惠庫舊鈔免進天財庫,就庫收放,立廣惠庫,勘合并底簿。
二十二日,燕王還國。
二十四日,革漢中府略陽縣并儒學。
謫監察御史尹昌隆為福寧縣知縣,尋召還官。昌隆上疏言“奸臣專政,陰盛陽微,謫見于天。是以地震”,執政者惡之,斥知福寧縣。帝初即位,大臣相訐奏者命各道鞫之,同官皆畏縮,昌隆獨不避,一繩以法。巡閩中,去貪苛,理冤獄,所至風裁凜然。還朝,上疏言當節民力、謹嗜欲、勤政治、務正學,不報。比落職福寧,益以清勤自勵。俄坐師巫咒咀下獄,得白,還職。遣參將宋忠屯兵開平,都督徐凱練兵臨清,都督耿瓛練兵山海關。忠之屯開平也,調沿邊各衛馬步官軍三萬,選燕府護衛,精壯官軍,悉隸麾下,其護衛胡琦、指揮關童等,悉送入京;調永清左衛軍于彰德,右衛軍于德州,以防燕也。
四月四日,改揚州府泰興印莊巡檢司為新河巡檢司。
增置通津巡檢司。
六日,革都察院右都御史、僉都御史各一人,止設都御史、副都御史、僉都御史各一人。
八日,革留守左右等衛、聚寶等門千戶所并各門吏目。
九日,改和州牛屯巡檢司為新河口巡檢司,革浮沙口巡檢司,革彰德府涉縣偏店巡檢司。
十二日,革烏撒軍民府同知一人、推官一人、知事一人。
十六日,改通政司為通政寺,改使為通政卿,左右通政為左右少卿,左右參議為左右寺丞,經歷司為典簿,知事為錄事。
增置左右補闕、左右拾遺各一員。
十七日,分太常寺少卿、寺丞為左右,升寺丞秩正五品,分鴻臚少卿、寺丞各為左右,少卿正五品,鳴贊序班改正九品。
十八日,分陜西、山西、甘肅行太仆少卿寺丞為左右。二十四日,革開封府考城、柘城、延津、寧陵四縣儒學訓導各一員。
革延平府順昌縣仁壽巡檢司。
二十八日,立鐘山祠祭署,設奉祀、祀丞各一員。
革南丹衛,以其官軍附慶遠衛。
湘王柏有罪,自殺,國除。湘王謀逆事覺,守臣奏之,且以兵衛王城,柏窮蹙,縱火焚其宮室、美人,已而乘馬執弓,躍入火中死。《貼黃冊》有是月荊州護衛后所鎮撫王者,逮赴京師,調廣東廉州、欽州千戶所。
齊王榑有罪,廢為庶人,青州中護衛指揮柴真伏誅。青州護衛軍曾名深告王謀反,柴真鞫實,極刑,遂廢榑為庶人,出《貼黃冊》。按是年七月詔書,稱榑謀反,辭連湘王,柏先已自焚死,廢榑為庶人。據此,齊當自湘王反后。以茅大芳為副都御史。
大芳,揚州泰興人。博學能詩文,為宗黨所重。洪武間以儒士應辟,典教淮南,考績入朝,高廟召對,悅之,擢秦府長史,且勉以董子輔相之業,賜赍期待者甚隆。大芳以為特受隆遇,懼無以稱圣天子眷知之恩,益自感激,諫諍彌篤,得大臣體。未逾年,秦國稱治,國書揭其正堂曰“希董”之堂,以章圣訓,且著其志,方孝孺為之記,稱其志偉然廓大,和雅而不諂,深有得于正誼、明道之旨。革除間,累官至副都御史。靖難師起,嘗以詩寄梅隱曰:“幽燕消息近如何,聞道將軍志不磨??v使大龍蟠地軸,莫教鐵騎過天河。關中事業蕭丞相,塞上功勛馬伏波。老我不才無補報,西風一度一悲歌。”此蓋燕兵初起,為鐵鉉所拒,尚未至淮時。壬午八月十七日,與其子順童、道壽皆戮死。永樂四年十二月初,子文生亦誅焉。
以左補闕胡閏為大理左少卿。
閏,字松友,饒州鄱陽人。學博行修,素以忠直自許。初,太祖征陳友諒時,謁吳芮祠,壁間有閏《題竹詩》曰:“幽人無俗懷,寫此蒼龍骨。九天風雨來,飛騰作靈物?!碧鎳@賞久之,陰記其姓名。洪武中,以有薦辟。至闕下,上識之,曰:“此題詩鄱陽廟者也。”拜都督府經歷。革除間,遷右補闕,進大理寺左少卿。靖難兵定京師,閏時坐誅戮,子傳道誅死,次子傳慶等俱戍邊衛,妻汪氏、女二人俱配象奴。郡志稱其忠貞鯁直,節行聞天下云。又聞諸其鄰人云,一女后歸,貧無所依,閭里競以錢米給之,曰:“此忠臣女也?!毖震堊?。節行之感人如此。嘉靖二年,提學副使邵銑立祠祀之。
北平按察使陳瑛有罪,安置廣西。
瑛字囗人。歷洪武至革除年,初為北平按察使,坐交通藩邸,謫廣西。太宗即位,首召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怨建文諸臣最深,上為帝允炆輟朝五日,瑛請減之,上不從。尋抗奏黃觀、廖升、王叔英、周是修、王艮、顏伯瑋皆從逆,宜追戮之。上曰:“朕初舉義師、誅奸臣,不過齊、黃數輩等。后來二十九人中如張紞、王鈍、鄭賜、黃福、李昌隆皆宥而用之。
今汝所言數人,況有不是二十九人之數者,彼食祿自盡其心耳,悉置勿問。”蓋上初入京師,升及自修自縊死,艮在官闔家自焚死。先是,上兵至沛縣,伯瑋不肯下,與其子俱死;觀時守安慶,投江死;叔英守廣德,自縊死。后瑛閱方孝孺等獄辭,遂錄其妻女,皆將給配。觀妻出通濟門,先擠其二子于河,遂自沉死。叔英二女皆就錦衣獄,俱赴并死。其違命忽心如此。
后竟以羅織苛刻得罪,誅。至洪熙,諸臣宗族皆釋還田里。天順中,英宗有釋建文庶人之詔;孝宗朝,有建言欲繼絕褒忠者,于是瑛之罪益不可掩矣。
繆恭,字思敬,號守謙,臺州人。學古行高,晚年赴京建言,列為六事上之,其曰:“紹絕屬者,請封建庶人后也?!?
疏入,通政司官大懼,遂拘留而敕奏之,賴上圣明,不之罪,牧敕有司遣之。王古直作計贈其行。追贈翰林待制,王祎為學士,謚曰文節。囗祎洪武中使云南,死國事。
五月一日,革贛縣黃金稅課局、南安府南昌澤口稅課局。
四日,增置臨洮府金河縣濟遠倉。
七日,革鎮江府甘露壩,省瀕新港壩官一人。
十二日,革東昌府臨清州會固閘。
革荊州府登云驛,省夷陵州安遠縣學訓導二人。
十四日,改錦衣衛千戶徐斌于蘇州衛。庚戌,斌從察指揮捕賊常州,有功受賞。
二十一日,革東昌府聊城縣李海務閘。
選補天下儒學官員。先是,學官缺,以舉人及試中監生通經儒士補之。至是,吏部奏缺眾,詔今天下凡見任未入,及流官,及為事充軍令已替役,但通經者,所在訪舉,試用其后。
二年四月十四日,復詔軍司、軍士、軍余凡有通經者,軍官舉送按、布二司,試中選用。二十二日,革萊州府掖縣柴胡寨、膠州逢猛、即墨縣栲栳島三巡檢司。
改襄陽府钅句州江口巡檢司,置郿縣馬昌口巡檢司。二十三日,革登州府寧海州乳山寨、文登縣辛汪寨溫泉鎮、福山縣孫夼鎮、黃縣馬停鎮,蓬萊縣楊家店、高山,招遠縣東良、??冢R陽縣行村寨,凡九處巡檢司。
二十六日,革邵武府建寧縣河泊所。
二十七日,省廣州府連山縣,以其地入連州。
以監察御史戴德彝為左拾遺。
德彝,寧波奉化人。洪武甲戌進士第三人,入翰林院為編修,甫三載,升侍講。上諭之曰:“官翰林者雖以論思為職,然既列近侍,旦夕在朕左右,凡國家政治得失、生民利病,當知無不言者。昔唐陸贄、崔群、李絳之徒,在翰林皆持正言讜論,補益當時,顯名后世,爾盍以古人自期待哉?!钡乱团c侍讀張信皆頓首謝。由是感奮,思所以稱上意,拾遺補闕,以直聲振于朝。后改監察御史,益善于其職。革除年間,改左拾遺。
靖難之師既迫,與太常卿黃子澄、吏部尚書張紞、兵部尚書齊泰、翰林侍講方孝孺、御史大夫練子寧、大理少卿胡閏、宗人府經歷宋徵、戶科給事中韓永等,日夕畫策防御,后俱死難。
四川岳池縣教諭程濟上書。濟,陜西朝邑人,有法術,以明經為四川岳池縣儒學教諭。岳池去朝邑數千里,濟寢食俱在朝邑,而日治兵岳池,學事不廢。革除間,上書言某月某日西北方兵起,朝廷以為非所宜言,系至京師,召入,將殺之。濟叩頭曰:“陛下幸囚臣,至期而無兵,臣死未晚也?!彼煜氮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