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 姜氏秘史
  • 姜清
  • 3696字
  • 2015-12-26 15:38:16

戊寅,進本部尚書。嘗被召,問邊將姓名,泰歷數無遺。又欲考諸圖籍,泰出袖中手冊以進,甚悉。自是益承眷遇。及上棄群臣,泰與受顧命輔嗣君。奉命使燕,賂之,泰受之,歸請以所賂為兵費。上奇其識,日見倚重。及燕藩將入臨,至淮南,泰言于上曰:“令人赍敕符,使歸國?!奔熬鸽y兵起,泰主征討之策,命將出師,多其籌畫。嗣君惟召學士輩討論周官法度,處便殿、弄柔翰而已,詔閫外事一以付泰,泰遂移檄指斥親王。

或難之,泰怒曰:“名正言順,敵乃可服。是何言耶?”語聞靖難師,遂首以誅泰為名。泰以谷王橞漏師遁還,慮遼、寧二府為變,召還京師。寧王權與燕合,惟遼王植至。始與燕戰,猶有勝負;及勢不可支,乃謫其官以求解兵,時二年七月也。

李景隆以書與燕,謂齊、黃已屏竄遐荒,可息兵矣。燕不信,進兵益急。尋召泰還,而京城已定,嗣君出走。泰追之不及,至廣德州,語在王叔英傳。既而被執,泰不屈,遂見殺。其從兄弟敬宗等皆死。叔時永、陽彥等皆充軍。有子甫六歲,給配,后赦還,今子孫猶有存者。

以云南右布政使陳迪為禮部尚書。

迪,字景道,寧國宣城人,世居麻姑山西村。曾祖巨卿,元江州路總管。祖宥賢,父仲康,撫州守御千戶所百戶。迪自幼倜儻,有志操。洪武中,辟郡學訓導。已未,以通經召除翰林院編修。乙丑二月,升侍讀,豫修大典。辛未八月,升山東布政司左參議,捕蝗弭盜,民甚德之。甲戌六月,丁內艱,奪情起復,辭不允。乙亥二月,升云南左布政使。時普定、曲靖、烏撒、烏蒙等處苗賊猖獗,迪以士兵擊破之,獻俘于朝,有白金、彩幣之賜。戊寅八月,征詣行在,升禮部尚書,特授榮祿大夫。庚辰水旱,有旨集議,迪言刑獄未清,宜敕法司,擇公廉仁厚者分詣郡縣,復審獄囚,無令久淹,致傷和氣。又言逃民家業既喪,且畏公私逋負之迫矣,失今不恤,必嘯聚為患。

宜使有司招徠之,其不愿歸者聽附籍田,暫免其差役,則民安而盜息矣。上皆從之。辛巳二月,加太子少保,辭所兼俸不受。

靖難師起,迪與黃子澄等上疏陳論大計。迪受命僭運糧儲于外,過家未嘗入。聞變即赴京師,掌禁旅。

往虜前將軍、云南總兵、西平侯沐春卒。沐春,字景春,年十七,從父英平四番,又從征云南有功。冬,江西僭寇順天王扇諸郡作亂,春與征,先登殲之。乙丑秋,受驃騎將軍、僉后軍都督府事,廷臣請試職。太祖曰:“是兒我家人,非他比也?!辟聦嵤?,春剖決如流。嘗錄囚烈山,奏釋數百人。擒逆黨那于蔚州,開釋誣誤亦數百人。壬申,英薨于云南,萬里奔赴,襲西平侯爵。鎮云南,一遵父道,謂屯田為政要務,歲較多寡賞罰,穡功乃倍,饋餉以足。癸酉春,緬甸、暨東、川夷相繼作難,春調都督瞿能,授以成算,俄皆殄平。甲戌春,復平越巂番寇。越州蠻阿資者倡亂西南,朝廷費數百萬之師,往往無功,春卒平之。麓州宣慰思倫發,為其下所圖。戊寅四月,破刀干孟諸砦,誅其渠,余釋復業。自是百蠻震懾,不復攜貳。

拜征虜前將軍,命盡平其地。功未竟而春以九月十二日卒矣,時年三十六。帝悼恤,遣官就祭,命有司護喪至京。復論祭者,再賜謚惠襄。春沉毅果敢,明識絕倫。在鎮七年,辟田至三十余萬畝,復人戶至五千余。又嘗鑿鐵池河,灌田數萬畝,民受其利。二十日,革五軍都督府斷事官。是日,復設大理寺,置卿一員,左右少卿、左右寺丞各二員;余官左司,左司正一員,正六品;左司副一員,從六品;左評事六員,品同;左右司務二員,從九品。先是,大理寺革,至是復立。二十六日,革廣通鎮批驗茶鹽。長星西隕,有聲如雷。

以張鳳等為錦衣衛千百戶等官有差。初,太祖崩于西室,室人殉葬者若干人。其近親張鳳、李衡、趙福、張弼、汪濱、孫瑞、王斌、楊忠、林良、李成、張敏、劉政等以錦衣衛所試百戶、散騎、帶刀舍人,進官本衛千戶百戶。靖難初,革建文間升除官,張鳳等亦在革中。文廟曰:“他每這幾家都是孝順的,職事不動,都調孝陵衛支俸,不管事。”今尚稱太祖朝天女戶宮,世世襲授。

十月四日,征虜將軍何福進兵金齒。

貶安陸侯吳杰為廣西南寧衛指揮使。

增置尚寶司少卿一員。

六月,革邵武府泰寧縣河泊所。

十五日,增置陜西洮州茶馬司。

二十一日,革大昌縣并儒學,縣隸夔州府,至是革。

二十五日,革衡州府藍山縣毛俊堡、張家、小山堡三巡檢司。

以戴元禮為太醫使。

元禮,金華人,名思恭,以字行,學于朱彥修。初以御醫事太祖,太漸時常目之曰:“此人仁義,頗憶之。”故有是命。

后,遼王來朝,為書《仁義》卷,肅、慶二王為之贊詠,董士為之跋。或云文皇時以舊恩升院使,非也。時蔣用文為御醫。

召總兵官、左都督楊文還京師。

文,合山人,以開國功累官都督。洪武丁丑春正月,命往遼東練兵屯田,七月召還。俄充大總兵官、征虜前將軍,率京師、湖廣、江西兵征五開,太祖以詩送之,自總兵顧成以下悉聽節制。冬,先諸將還京。戊寅夏五月,復充總兵官,揀選北平行都司及王府護衛,精銳馬步官軍往開平御備。太祖崩,未幾召還,永樂丙戌正月卒。

十一月十三日,立金華府義烏清溪巡檢司。

十二月癸丑,帝省牲于郊祀壇。

四日,復置工部照磨所。

九日,增設開封府常盈庫大使一員、青州府將楹庫大使一員,立福建下里場鹽課司。

十五日,革青州計博羅縣陳遞站、益都縣北門外、樂安縣樂安、臨淄縣古城,凡四遞運所。

二十一日,革紹興府蕭山縣錢清北壩。

省衛輝府胙城縣儒學訓導二員。

二十八日,省永平府江華縣縣丞、主簿各一員。

罷吏部尚書茹瑺,云南左布政使張為吏部尚書。張紞,字昭季,號鷃庵,西安富平人。父月川,文行知名。紞由明經舉為東宮侍書,才識通敏,懿文皇太子器重之。洪武十二年冬,升通政司左參議,尋出為云南右參議,進左布政使。凡土地貢賦、法令條格、祀神壇祠、公署廨宇與夫上下典儀、公用程度,悉裁定之,夷民心孚,遠邇奠安。二十年三月,秩滿入覲,考功能為天下第一,賜璽書勞之曰:“曩者討平西南夷,命官撫守,爾紞實先赴任,今五年矣。言出則諸夷聽服,令布則四野歡抃,皆由誠信相孚,克恭乃職。今來朝,不待考而朕知其功出乎天下十二牧之首,故嘉汝績,復命乃治黔南,汝欽哉!”

遂還治。三十一年,召為吏部尚書。會修《太祖皇帝實錄》,被旨試翰林之任編纂者,考第高下而官之,時楊士奇以教官征入翰林,亦在試列。紞讀其策,獨喜曰:“明達時務,有用之才,不但文辭之工也?!币詾榈谝唬嗍谕醺畬徖?。士奇由是著名,后果大用,其知人之鑒若此。壬午六月,靖難之師入京城,討奸黨,紞與焉。及上即位,召紞與王鈍諭曰:“卿二人久事皇考,習知典故。今皆老矣,其解職務,月給尚書半俸,居京師,視時政,有疾舊制,向朕直言無隱,庶稱厚望老成之意?!睉?,自經于部之后堂。

以茹瑺掌河南布政司事,尚書如舊。

茹瑺,衡州衡山縣人。面骨深峻,身長八尺,相者謂封侯而不令終。洪武中,以貢入監,吏部試居第一,累官至右通政,甚稱上意。舊令,中外文武服勤在官者,復其家。上以瑺卓異,并其田塘園林一切稅租,悉蠲之。其叔父、弟詣闕謝,及陛辭,賜鈔十錠,仍敕光祿寺,賜酒有囗,瑺詣其門餞之。累遷兵部尚書,太子少保。革除間,以尚書掌河南布政司事。靖難師起,瑺主兵餉,及迫近京師,詔以諸王分守諸城門,遣李景隆都督王佐及瑺往龍潭見太宗,常望風納款。未幾,遂入京,群臣未有言,瑺獨先于上前稽首勸進。及即位,以瑺有奉天征討功,封奉天翊運守正文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太子少保兼兵部尚書、忠誠伯,食一千石,子孫不世襲。賜券,文有“內外一人,中流砥柱”之褒。詔以秦王第二女長安郡主下嫁其子鑒,禮遇優渥,賜賚不可勝算。后乞骸骨,得致仕于家。尋以事逮至京師,死于獄。宣德初,征其幼子鏞,以父勛與官,鏞不敢受,蓋鏞以瑺在功罪之間也。

以工部右侍郎張昺掌北平布政司事。吏部卷內有洪武三十一年五月二日工部侍郎張昺奏事。

昺,山西澤州人。國初舉人材,建文時遷至禮部侍郎。會諸藩不靖,廷臣建議,凡藩國所在悉更置守臣,以素負重望者居之,乃以昺為北平左布政使。至,察文皇帝必起兵,遂與都指揮謝貴以在城七衛及屯田軍士,列九門防守,飛章奏聞。有掾吏李友直者,智譎人也,昺以腹心寄之。友直乃竊其章,密獻王府,而都指揮張信亦告貴之謀。會朝廷遣內官逮護衛官僚,至府,文皇帝遣使逼召昺及貴,入至端禮門,為燕山右護衛副千戶譚淵所執。昺及貴皆不屈而死,時已卯七月六日也。得尸還葬。文皇帝登極,族其家,生焚近戚程輩,其疏戚及同里人咸分遣戍邊。后上屢夢昺等被發為厲,命出其尸,焚而棄之,昺面猶如生者。有一子,逃去不知所之,或曰養子也。洪熙改元,詔昺戚屬戍邊者,家籍一人,余縱之還里。昺家墳在水南,去州城之東三十里。正德庚辰春正月,知州馬汝冀立祠祀之。以王鈍為戶部尚書。

鈍,字仕魯,河南太康人。洪武間由吏部郎中為福建布政司參議,升參政。寬慎廉介,民懷其惠。革除年間,遷戶部尚書。靖難師至,鈍走出城外,已而歸附。文廟登極,召見之,曰:“爾向輔建文,間朕骨肉,今何顏耶?”鈍首慚謝,命隆布政使,仍令致仕,怏怏成疾死。子淪,官至戶部侍郎。

以鄭賜為工部侍郎。

鄭賜,字彥嘉,建寧甌寧人。乙丑進士,除監察御史,升湖廣布政司右參政。丁艱起復,改北平布政司。坐事謫安東屯。

革除間,召為工部尚書。太宗登極,轉刑部,后改為侍郎。趙羾讒間,以憂死。文廟初,贈太子少師,謚文安。

監察御史尹昌隆上書,帝嘉納,頒示天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玉县| 长阳| 澄江县| 甘洛县| 盐津县| 偃师市| 习水县| 陇南市| 克什克腾旗| 赞皇县| 六安市| 牟定县| 固原市| 连城县| 古浪县| 社会| 泾阳县| 布尔津县| 镇巴县| 体育| 济宁市| 芷江| 酒泉市| 侯马市| 子长县| 买车| 克拉玛依市| 颍上县| 新密市| 马尔康县| 梁河县| 东光县| 彰化县| 龙山县| 湘西| 竹北市| 安康市| 普格县| 读书| 长寿区| 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