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 三國遺事
  • 僧一然
  • 4966字
  • 2015-12-26 15:13:50

是年七月。北宮庭中先有二星墜地。又一星墜。三星皆沒入地。先時(shí)宮北廁圊中

二莖蓮生。又奉圣寺田中生蓮。虎入禁城中。追覓失之。角干大恭家梨木上雀集

無數(shù)。據(jù)安國兵法下卷云。天下兵大亂。于是大赦修省。七月三日。大恭角干賊

起。王都及五道州郡并九十六角干相戰(zhàn)大亂。大恭角干家亡。輸其家資寶帛于王

宮。新城長倉火燒。逆黨之寶谷在沙梁牟梁等里中者。亦輸入王宮。亂彌三朔乃

息。被賞者頗多。誅死者無算也。表訓(xùn)之言國殆是也

元圣大王

伊餐金周元初為上宰。王為角干居二宰。夢脫幞頭著素笠。把十二弦琴入于天官

寺井中。覺而使人占之。曰。脫幞頭者失職之兆。把琴者著枷之兆。入井入獄之

兆。王聞之甚患。杜門不出。于時(shí)阿餐余三或本余山來通謁。王辭以疾不出。再

通曰。愿得一見。王諾之。阿餐曰。公所忌何事。王具說占?jí)糁伞0⒉团d拜曰。

此乃吉祥之夢。公若登大位而不遺我。則為公解之。王乃辟禁左右而請解之。曰。

脫幞頭者。人無居上也。著素笠者。冕旒之兆也。把十二弦琴者。十二孫傳世之

兆也。入天官井。入宮禁之瑞也。王曰。上有周元。何居上位。阿餐曰。請密祀

北川神可矣。從之。未幾宣德王崩。國人欲奉周元為王。將迎入宮。家在川北。

忽川漲不得渡。王先入宮即位。上宰之徒眾皆來附之。拜賀新登之主。是為元圣

大王。諱敬信金武。蓋厚夢之應(yīng)也。周元退居溟州。王既登極。時(shí)余山已卒矣。

召其子孫賜爵。王之孫有五人?;葜姨?。憲平太子。禮英匝干。大龍夫人。小

龍夫人等也。大王誠知窮達(dá)之變。故有身空詞腦歌(歌亡未詳)王之考大角干孝讓

傳祖宗萬波息笛。乃傳于王。王得之。故厚荷天恩。其德遠(yuǎn)輝。貞元二年丙寅十

月十一日。日本王文慶(按日本帝紀(jì)第五十五年文德王疑是也。余無文慶。或本

云是王太子)舉兵欲伐新羅。聞新羅有萬波息笛退兵。以金五十兩遣使請其笛。

王謂使曰。朕聞上世真平王代有之耳。今不知所在。明年七月七日。更遣使以金

一千兩請之曰。寡人愿得見神物而還之矣。王亦辭以前對(duì)。以銀三千兩賜其使。

還金而不受。八月使還。藏其笛于內(nèi)黃殿。王即位十一年乙亥。唐使來京。留一

朔而還。后一日有二女進(jìn)內(nèi)庭。奏曰。妾等乃東池青池(青池即東泉寺之泉也。

寺記云。泉乃東海龍往來聽法之地。寺乃真平王所造。五百圣眾。五層塔。并納

田民焉)二龍之妻也。唐使將河西國二人而來。咒我夫二龍及芬皇寺井等三龍。

變?yōu)樾◆~。筒貯而歸。愿陛下敕二人。留我夫等。護(hù)國龍也。王追至河陽館。親

賜享宴。敕河西人曰。爾輩何得取我三龍至此。若不以實(shí)告。必加極刑。于是出

三魚獻(xiàn)之。使放于三處。各涌水丈余。喜躍而逝。唐人服王之明圣。王一日請皇

龍寺(注或本云華嚴(yán)寺又金剛寺香蓋以寺名經(jīng)名光混之也)釋智海入內(nèi)。稱華嚴(yán)經(jīng)

五旬。沙彌妙正每洗缽于金光井(因大賢法師得名)邊。有一黿浮沉井中。沙彌每

以殘食饋而為戲。席將罷。沙彌謂黿曰。吾德汝日久。何以報(bào)之。隔數(shù)日。黿吐

一小珠。如欲贈(zèng)遺。沙彌得其珠系于帶端。自后大王見沙彌愛重。邀致內(nèi)殿。不

離左右。時(shí)有一匝干奉使于唐。亦愛沙彌。請與俱行。王許之。同入于唐。唐帝

亦見沙彌而寵愛。承相左右莫不尊信。有一相士奏曰。審此沙彌。無一吉相。得

人信敬。必有所持異物。使人撿看。得帶端小珠。帝曰。朕有如意珠四枚。前年

失一個(gè)。今見此珠。乃吾所失也。帝問沙彌。沙彌具陳其事。帝內(nèi)失珠之日。與

沙彌得珠同日。帝留其珠而遣之。后人無愛信此沙彌者。王之陵在吐含岳西洞鵠

寺(今崇禪寺)有崔致遠(yuǎn)撰碑。又刱報(bào)恩寺。又望德樓 追封祖訓(xùn)入匝干為興平大

王。曾祖義官匝干為神英大王。高祖法宣大阿干為玄圣大王。玄圣大王。玄圣之

考即摩叱次匝干

早雪

第四十哀莊王。末年戊子。八月十五日有雪 第四十一憲德王。元和十三年戊戌。

三月十四日大雪(一本作丙寅。誤矣。元和盡十五。無丙寅)

第四十六文圣王。己未五月十九日大雪。八月一日。天地晦暗

興德王  鸚鵡

第四十二興德大王。寶歷二年丙午即位。未幾有人奉使于唐。將鸚鵡一雙而至。

不久雌死。而孤雄哀鳴不已。王使人掛鏡于前。鳥見鏡中影。擬其得偶。乃啅其

鏡而知其影。乃哀鳴而死。王作歌云。未詳

神武大王  閻長  弓巴

第四十五神武大王潛邸時(shí)。謂俠土弓巴曰。我有不同天之讎。汝能為我除之。獲

居大位。則娶爾女為妃。弓巴許之。協(xié)心同力。舉兵犯京師。能成其事。既篡位。

欲以巴之女為妃。群臣極諫曰巴側(cè)微。上以其女為妃。則不可。王從之。時(shí)巴在

清海鎮(zhèn)為軍戍。怨王之違言欲謀亂。時(shí)將軍閻長聞之奏曰。巴將為不忠。小臣請

除之。王喜許之。閻長承旨?xì)w清海鎮(zhèn)。見謁者通曰。仆有小怨于國君。欲投明公

以全身命。巴聞之大怒曰。爾輩諫于王而廢我女。胡顧見我乎。長復(fù)通曰。是百

官之所諫。我不預(yù)謀。明公無嫌也。巴聞之引入廳事。謂曰。卿以何事來此。長

曰。有忤于王。欲投幕下以免害爾。巴曰幸矣。置酒歡甚。長取巴之長劍斬之。

麾下軍士驚懾皆伏地。長引至京師。復(fù)命曰。已斬弓巴矣。上喜賞之。賜爵阿干

四十八景文大王

王諱膺廉。年十八為國仙。至于弱冠。憲安大王召郎。宴于殿中。問曰。郎為國

仙優(yōu)游四方。見何異事。郎曰。臣見有美行者三。王曰。請聞其說。郎曰。有人

為人上者。而撝謙坐于人下。其一也。有人豪富而衣儉易。其二也。有人本貴勢

而不用其威者。三也。王聞其言而知其賢。不覺墮淚而謂曰。朕有二女。請以奉

巾櫛。郎避席而拜之。稽首而退。告于父母。父母驚喜。會(huì)其子弟議曰。王之上

公主貌甚寒寢。第二公主甚美。娶之幸矣。郎之徒上首范教師者聞之。至于家問

郎曰。大王欲以公主妻公。信乎。郎曰然。曰奚娶。郎曰。二親命我宜弟師曰。

郎若娶弟則予必死于郎之面前。娶其兄則必有三美。誡之哉。郎曰聞命矣。既而

王擇辰而使于郎曰。二女惟公所命。使歸以郎意奏曰。奉長公主爾。既而過三朔。

王疾革。召群臣曰。朕無男孫。窀穸之事。宜長女之夫膺廉繼之。翌日王崩。郎

奉遺詔即位。于是范教師詣?dòng)谕踉?。吾所陳三美者。今皆著矣。娶長故。今登位

一也。昔之欽艷第主。今易可取二也。娶兄故。王與夫人喜甚三也。王德其言。

爵為大德。賜金一百三十兩。王崩。謚曰景文。王之寢殿。每日暮無數(shù)眾蛇俱集。

宮人驚怖。將驅(qū)遣之。王曰。寡人若無蛇不得安寢。宜無禁。每寢吐舌滿胸。鋪

之乃登位。王耳忽長如驢耳。王后及宮人皆未知。唯幞頭匠一人知之。然生平不

向人說。其人將死。入道林寺竹林中。無人處向竹唱云。吾君耳如驢耳。其后風(fēng)

吹則竹聲云吾君耳如驢耳。王惡之。乃伐竹而植山茱萸。風(fēng)吹則但聲云吾君耳長

(道林寺舊在入都林邊)國仙邀元郎譽(yù)昕郎桂元叔宗郎等游覽金蘭。暗有為君主理

邦國之意。乃作歌三首。使心弼舍知授針卷送大炬和尚處。令作三歌。初名玄琴

抱曲。第二大道曲。第三問群曲。入奏于王。王大喜稱賞。歌未詳

處容郎  望海寺

第四十九憲康大王之代。自京師至于海內(nèi)。比屋連墻無一草屋。笙歌不絕道路。

風(fēng)雨調(diào)于四時(shí)。于是大王游開云浦(在鶴城西南今蔚州)王將還駕畫歇于汀過。忽

云霧冥曀。迷失道路。怪問左右。日官奏云。此東海龍所變也。宜行勝事以解之。

于是敕有司為龍刱佛寺。近境施令已出。云開霧散。因名開云浦。東海龍喜。乃

率七子現(xiàn)于駕前。贊德獻(xiàn)舞奏樂。其一子隨駕入京。輔佐王政。名曰處容。王以

美女妻之。欲留其意。又賜級(jí)干職。其妻甚美。疫神欽慕之。變無人夜至其家。

竊與之宿。處容自外至。其家見寢有二人。乃唱歌作舞而退。歌曰

東京明期月良夜入伊游行如可入良沙寢矣見昆腳烏伊四是良羅二[月*(夸-大+八)]

隱吾下于叱古二[月*(夸-大+八)]隱誰支下焉古本矣吾下是如馬于隱奪叱良乙何

如為理古

時(shí)神現(xiàn)形。跪于前曰。吾羨公之妻。今犯之矣。公不見怒。感而美之。誓今已后。

見畫公之形容。不入其門矣。因此國人門帖處容之形。以僻邪進(jìn)慶。王既還。乃

卜靈鷲山東麓勝地置寺。曰望海寺。亦名新房寺。乃為龍而置也。又幸鮑石亭。

南山神現(xiàn)舞于御前。左右不見。王獨(dú)見之。有人現(xiàn)舞于前。王自作舞。以像示之。

神之名或曰祥審。故至今國人傳此舞。曰御舞祥審?;蛟挥枭缴??;蛟啤<壬?

出舞。審象其貌。命工摹刻。以示后代。故云象審?;蛟扑孜?。此乃以其形稱

之。又幸于金剛嶺時(shí)。北岳神呈舞。名玉刀鈐。又同體殿宴時(shí)。地神出舞。名地

伯級(jí)干。語法集云。干時(shí)山神獻(xiàn)舞。唱歌云。智理多都波都波等者。蓋言以智理

國者。知而多逃。都邑將破云謂也。乃地神山神知國將亡。故作舞以警之。國人

不悟。謂為現(xiàn)瑞。耽樂滋甚。故國終亡

真圣女大王  居陀知

第五十一真圣女王。臨朝有年。乳母[梟-木+兒]好夫人。與其夫魏弘匝干等三四

寵臣。擅權(quán)撓政。盜賊蜂起。國人患之。乃作陀羅尼隱語書投路上。王與權(quán)臣等

得之。謂曰。此非王居仁誰作此文。乃囚居仁于獄。居仁作詩訴于天。天乃震其

獄囚以免之。詩曰

燕丹泣血虹穿日  鄒衍含悲夏落霜

今我失途還似舊  皇天何事不垂祥

陀羅尼曰

南無亡國 剎尼那帝 判尼判尼蘇判尼。于于三阿干 [梟-木+兒]伊娑婆訶

說者云。剎尼那帝者。言女主也。判尼判尼蘇判尼者。言二蘇判也。蘇判爵名。

于于三阿十也。[梟-木+兒]伊者。言[梟-木+兒]好也 此王代阿餐良貝王之季子

也。奉使于唐。聞百濟(jì)海賊梗于津[梟-木+兒]。選弓士五十人隨之。舡次鵠島

(卿云骨大島)風(fēng)濤大作。信宿俠旬。公患之。使人卜之。曰島有神池。祭之可矣。

于是具奠于池上。池水涌高丈余。夜夢有老人。謂公曰。善射一人留此島中???

得便風(fēng)。公覺而以事諮于左右曰。留誰可矣。眾人曰。宜以木簡五十片書我輩名。

沈水而鬮之。公從之。軍士有居陀知者。名沈水中。乃留其人。便風(fēng)忽起。舡進(jìn)

無滯。居陀愁立島嶼。忽有老人。從池而出。謂曰。我是西海若。每一沙彌日出

之時(shí)。從天而降。誦陀羅尼。三繞此池。我之夫婦子孫皆浮水上。沙彌取吾子孫

肝腸食之盡矣。唯存吾夫婦與一女爾。來朝又必來。請君射之。居陀曰。弓矢之

事吾所長也。聞命矣。老人謝之而沒。居陀隱伏而待。明日扶桑既暾。沙彌果來。

誦咒如前。欲取老龍肝。時(shí)居陀射之。中沙彌。即變老狐。墜地而斃。于是老人

出而謝曰。受公之賜。全我性命。請以女子妻之。居陀曰。見賜不遺。固所愿也。

老人以其女。變作一枝花。納之懷中。仍命二龍。捧居陀趁及。使舡仍護(hù)其舡入

于唐境。唐人見新羅舡。有二龍負(fù)之。具事上聞。帝曰。新羅之使必非常人。賜

宴坐于群臣之上。厚以金帛遺之。既還國。居陀出花枝。變女同居焉

靈廟寺

第五十二孝恭王。光化十五年壬申(實(shí)朱梁干化二年也)奉圣寺外門。東西二十一

間鵲巢。又神德王即位四年乙亥(古本云。天佑十二年。當(dāng)作貞明元年)孝恭王內(nèi)

行廊鵲巢三十四。烏巢四十。又三月。再降霜。六月。斬浦水與海水波相斗三日

景明王

第五十四景明王代。貞明五年戊寅。四天王寺壁畫狗鳴。說經(jīng)三日壤之。大半日

又鳴。七年庚辰二月?;数埶滤暗沽⒂诮衩嶂彝ブ幸凰贰S质隆K奶焱?

寺五方神弓弦皆絕。壁畫狗出走庭中。還入壁中

景哀王

第五十五景哀王即位。同光二年甲辰二月十九日?;数埶抡f百座說經(jīng)。兼飯禪僧

三百。大王親行香致供。此百座通說禪教之始

金傳大王

第五十六金傳大王。謚敬順。天成二年丁亥九月。百濟(jì)甄萱侵羅至高郁府。景哀

王請救于我太祖。命將以勁兵一萬往救之。救兵未至。萱以冬十一月掩入王京。

王與妃嬪宗戚游鮑石亭宴娛。不覺兵至。倉卒不知所為。王與妃奔入后宮。宗戚

及公卿大夫士女四散奔走。為賊所虜。無貴賤匍匐乞?yàn)榕?。萱縱兵摽掠公私財(cái)

物。入處王宮。乃命左右索王。王與妃妾數(shù)人匿在后宮。拘致軍中。逼令王自進(jìn)。

而強(qiáng)淫王妃??v其下亂其嬪妾。乃立王之族弟傳為王。王為萱所舉即位。前王尸

殯于西堂。與群下慟哭。我太祖遣使吊祭。明年戊子春三月。太祖率五十余騎巡

到京畿。王與百官郊迎。入相對(duì)。曲盡情禮。置宴臨海殿。酒酣。王言曰。吾以

不天浸致禍亂。甄萱恣行不義。喪我國家。何如之。因泣然涕泣。左右莫不嗚咽。

太祖亦流涕。因留數(shù)旬乃回駕。麾下肅靜。不犯秋毫。都人士女相慶曰。昔甄氏

之來也。如逢豺虎。今王公之至。如見父母。八月。太祖遣使遺王錦衫鞍馬。并

賜群僚將士有差。清泰二年乙未十月。以四方地盡為他有。國弱勢孤。不己自安。

乃與群下謀。舉土降太祖。群臣可否。紛然不已。王太子曰。國之存亡必有天命。

當(dāng)與忠臣義士收合心。力盡而后已。豈可以一千年之社稷。輕以與人。王曰。孤

危若此。勢不能全。既不能強(qiáng)。又不能弱。至使無辜之民。肝腦涂地。吾。所不

能忍也。乃使侍郎金封休齎書。請降于太祖。太子哭泣辭王。徑往皆骨山。麻衣

草食。以終其身。季子祝發(fā)肆華嚴(yán)。為浮圖。名梵空。后住法水海印寺云。太祖

受書。送太相王鐵迎之。王率百僚歸我太祖。香車寶馬連亙?nèi)嗬?。道路填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文登市| 西青区| 十堰市| 榆林市| 乐安县| 昌黎县| 台南市| 满洲里市| 东明县| 汝城县| 垣曲县| 宜良县| 临洮县| 西宁市| 汉中市| 潼南县| 平乐县| 利津县| 巴林右旗| 伊宁市| 长宁县| 射阳县| 论坛| 泾阳县| 桐城市| 肃南| 班戈县| 平乐县| 冀州市| 汉寿县| 历史| 鹤峰县| 宣武区| 宁陵县| 塔城市| 定襄县| 陈巴尔虎旗| 炉霍县| 和田县| 吕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