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5章

  • 儀禮注疏
  • 鄭玄
  • 3761字
  • 2015-12-26 15:10:39

公設之于醬西,賓辭,坐遷之。(亦東遷所。)

[疏]“公設”至“遷之”。

注“亦東遷所”。

釋曰:言“亦”者,亦前醬東遷所,以醬既東遷所,今於醬西遷之,明亦東遷所移之,故醬處也。

宰夫設四于豆西,東上,牛以西羊,羊南豕,豕以東牛。(,菜和羹之器。)

[疏]“宰夫”至“東牛”。

注“菜和羹之器”。

釋曰:云“,菜和羹之器”者,下記云“牛藿,羊苦,豕薇”,是菜和羹,以盛此羹,故云之器也。據羹在言之,謂之羹;據器言之,謂之鼎;正鼎之後設之,謂之陪鼎;據入庶羞言之,謂之羞鼎;其實一也。

飲酒,實于觶,加于豐。(豐,所以承觶者也,如豆而卑。)

宰夫右執觶,左執豐,進設于豆東。(食有酒者,優賓也。設于豆東,不舉也。《燕禮》記曰:凡奠者於左。)

[疏]“宰夫”至“豆東”。

注“食有”至“於左”。

釋曰:云“食有酒者,優賓也”者,按下文宰夫執漿飲,賓興受。唯用漿口,不用酒。今主人猶設之,是優賓。引《燕禮》者,彼據酒,主人奠於薦左,賓不飲,取奠於薦右,此酒不用,故亦奠於豆東。酒義雖異,不舉是同,故引為證也。按《燕禮》無此文,《鄉飲酒》、《鄉射》記皆云“凡奠者於左,舉者於右”,不同之而引《燕禮記》者,此必轉寫者誤,鄭本引《鄉飲酒》、《鄉射》之等也。

宰夫東面,坐啟簋會,各于其西。(會,簋蓋也。亦一一合卻之。各當其簋之西。)

[疏]注“會簋”至“之西”。

釋曰:云“亦一一合卻之”者,卻者,仰也。簋蓋有六,兩兩皆相重而仰之,謂之卻合,故云一一卻合之。“各當其簋之西”,為兩處亦者,亦《少牢》,故《少牢》云“佐食啟會蓋二,以重設于敦南”也。

贊者負東房,南面告具于公。(負東房,負房戶而立也。南面者,欲得鄉公與賓也。)

[疏]“贊者”至“于公”。

注“負東”至“賓也”。

釋曰:自此盡“醬氵音不祭”,論賓所祭饌之事。經直云“負東房”,鄭知“負房戶而立”者,以公在東序內,賓在戶西,雖告具于公,且欲使賓聞之,故知於房近西,是以鄭云“得鄉公與賓也”。

公再拜,揖食。(再拜,拜賓饌具。)賓降拜。(答公拜。)公辭。賓升,再拜稽首。(不言成拜,降未拜。)賓升席,坐取韭菹,以辯扌需于醢,上豆之祭。(扌需猶染也。今文無于。)

贊者東面坐取黍,實于左手,辯,又取稷,辯,反于右手,興以授賓。賓祭之。(取授以右手,便也。賓亦興受,坐祭之於豆祭也。獨云贊興,優賓也。《少儀》曰:“受立,授立,不坐。”)

[疏]“贊者東面”至“祭之”。

注“取授”至“不坐”。

釋曰:此所授者,皆謂遠賓者,故菹醢及皆不授,以其近賓,取之易,故不言。按《曲禮》云:“ゾ之序,辯祭之。”故知雖不授,亦祭可知也。經直云“祭”,知“祭之於豆祭”者,按《少牢》云:“尸取韭菹,辯扌Й于三豆,祭于豆。”故知於豆祭也。云“獨云贊興,優賓”者,欲見賓坐而不興,是優賓,其實俱興也。引《少儀》者,欲見贊興,賓亦興之義,以其賓坐,贊亦坐故也。

三牲之肺不離,贊者辯取之,壹以授賓。(肺不離者,寸刂之也。不言寸刂,寸刂則祭肺也。此舉肺不離而寸刂之,便賓祭也。祭離肺者,絕肺祭也。壹猶稍也。古文壹作一。)

[疏]“三牲”至“授賓”。

注“肺不”至“作一”。

釋曰:云“肺不離者,寸刂之也”者,按《少儀》云:“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鄭云:“提猶絕也。之不絕中央少者。”此即為食而舉肺也。《少牢》云“舉肺一,長終肺,祭肺三,皆切之”,是祭肺切,舉肺不切。云“不言寸刂,寸刂則祭肺也”者,是興祭肺同,其實舉肺。云“祭離肺者,絕肺祭也”者,此鄭解舉肺將祭之時,絕末而祭之,與祭肺異也。凡舉肺有二名:一名離肺,亦名舉肺;祭肺亦名寸刂肺也。

賓興受,坐祭。(於是云賓興受坐祭,重牲也。賓亦每肺興受,祭於豆祭。)

扌兌手,扌及上以四,辯扌需之,上之祭。(扌及以四,扌及其菜也。扌兌,拭也,拭以巾。)

[疏]“扌兌手”至“祭”。

注“扌及以”至“以巾”。

釋曰:此云“上之祭”者,著其異於馀者,馀祭於上豆之,此別自祭。云“扌兌,拭也,拭以巾”者,案《內則》“左佩紛”,即佩巾,而云扌兌拭,拭手以巾,似不名巾者,本名者,以拭手為名,其實名巾,故鄭舉其實稱也。此有四,而云“扌及上”,辯扌需則唯有一四,優賓,故用一四而已。《少牢》二祭神,故宜各有四也。

祭飲酒於上豆之。魚、臘、醬、氵音不祭。(不祭者,非食物之盛者。)

[疏]“祭飲”至“不祭”。

注“不祭”至“盛者”。

釋曰:此“不祭者”,以正在饌之內。以其有三牲之體,魚、臘、氵音、醬非盛者,故不祭也。若入庶羞,則祭之,故下文云“士羞庶羞皆有大”,又云“辯取庶羞之大,興一以授賓,賓受,兼壹祭之”,《少儀》云“祭無”,無詁為大魚肉之臠,是亦祭之。

宰夫授公飯粱,公設之于氵音西。賓北面辭,坐遷之。(既告具矣,而又設此,殷勤之加也。遷之,遷而西之,以其東上也。)

[疏]“宰夫”至“遷之”。

注“既告”至“上也”。

釋曰:自此盡“降出”,論設加饌粱與庶羞之事。云“遷之,遷而西之,以其東上也”,知粱東上者,下文“宰夫膳稻于粱西”,是以粱在東為上也。

公與賓皆復初位。(位,序內階西。)

[疏]“公與賓皆復初位”。

注“位序內階西”。

釋曰:按上公設醬時,立于序內,賓立於階西,此云“公與賓復初位”,故知公還在序內,賓還在階西也。

宰夫膳稻于粱西。(膳猶進也。進稻粱者以。)

[疏]“宰夫”至“粱西”。

注“膳猶”至“以”。

釋曰:知進稻以者,下記云“有蓋冪”,鄭注云:“稻粱將食乃設,去會於房,蓋以冪。”上云設黍稷訖云“卻會”,此稻粱不云卻會者,先於房去之故也。

士羞庶羞,皆有大、蓋,執豆如宰。(羞,進也。庶,眾也。進眾珍味可進者也。大,以肥美者特為臠,所以祭也。魚或謂之無,無,大也。唯醢醬無大。如宰,如其進大羹氵音,右執鐙,左執蓋。)

[疏]“士羞”至“如宰”。

注“羞進”至“執蓋”。

釋曰:云“皆有大”者,中有二物三物之肉,兼有魚也。云“魚或謂之無,無,大也”者,或《有司徹》云“尸俎五魚,侑主人皆一魚,皆加無,祭于其上”是也。《少儀》云無祭也。云“唯醢醬無大”者,鄭注《周禮醢人》作醢之法,“先膊乾其肉,乃後之,雜以粱麴及鹽,漬以美酒,涂置<垂瓦>中,百日則成矣”。何大臠之有也?醬則醢也,亦無大臠也。

先者反之,由門入,升自西階。(庶羞多,羞人不足,則相授於階上,復出取也。)

[疏]“先者反之”。

釋曰:“反之”者,以其庶羞十六豆,羞人不足,故先至者,反取之。下文云“先者一人升,設於稻南”,其人不反,則此云先者反之,謂第二已下為先者也。

先者一人升,設于稻南簋西,容人。(簋西,黍稷西也。必言稻南者,明庶羞加,不與正豆并也。容人者,賓當從往來也。)

[疏]注“簋西”至“往來也”。

釋曰:“簋西,黍稷西也。必言稻南者”,以其黍稷西近北有稻,故庶羞設黍稷西南,南陳之,是稻粱與庶羞俱是加,故南北相繼,而在黍稷正饌之西,是下不與正豆并也。云“容人者,賓當從往來也”者,下文賓“左擁粱,右執氵音以降,公辭;升,反奠于其所”,是賓往來也。

旁四列,西北上。(不統於正饌者,雖加,自是一禮,是所謂羹中別。)

[疏]“旁四列西北上”。

注“不統”至“中別”。

釋曰:云“所謂羹中別”者,按《曲禮》云“左ゾ右”,彼云:“ゾ,骨體也。”此肉謂之羹,亦一也。ゾ為正饌,謂切肉,則庶羞云左ゾ右,則曰此正饌在東,庶羞在西,容人同,故謂所謂羹中別也。

鄉以東熏、堯、牛炙。(鄉、熏、堯,今時霍也。牛曰鄉,羊曰熏,豕曰堯,皆香美之名也。古文鄉香,熏作薰。)

炙南醢,以西牛、醢、牛旨。(先設醢,纟爭之以次也。肉則謂旨為膾,然則膾用旨。今文旨作鰭。)

[疏]注“先設醢纟爭之以次也”。

釋曰:此云“先設醢,纟爭之次”,而《特牲》注云:“以有醢,不得纟爭也。”與此“先設醢,纟爭之以次”違者,大凡醢配是其正,而醢卑于。今牛羊豕皆在醢下者,直是纟爭之次,非尊卑之列。《特牲》以一有醢,若纟爭之,當醢在上,不成錯,故不得纟爭。《少牢》四豆,羊醢,故得纟爭而錯,與此同也。

旨南羊炙,以東羊、醢、豕炙。炙南醢,以西豕、芥醬、魚膾。(芥醬,芥實醬也。《內則》曰:“膾,春用蔥,秋用芥。”)眾人騰羞者盡階、不升堂,授,以蓋降,出。(騰當作媵。媵,送也。授,授先者一人。)

贊者負東房,告備于公。(復告庶羞具者,以其異饌。)

[疏]“贊者”至“于公”。

釋曰:自此盡“兼壹祭之”,論贊告饌具,賓祭之事。

贊升賓。(以公命命賓升席。)

[疏]“贊升賓”。

注“以公命命賓升席”。

釋曰:前設饌訖,贊者告具于公,公再拜揖食,此使贊升賓者,以其禮殺故也。是以上文正饌,公先拜,賓答拜,此賓先拜公,公答拜,為異也。

賓坐席末,取粱,即稻,祭于醬氵音。(即,就也。祭稻粱不於豆祭,祭加宜於加。)

[疏]注“即就”至“於加”。

釋曰:云“祭稻粱不於豆祭,祭加宜於加”者,按下文云“賓三飯以氵音醬”,注云:“每飯ヱ氵音,以肴扌需醬,食正饌也。三飯而止。”又云“不以氵音醬”,注云:“不復用正饌也。”則此氵音醬是正饌,而云“加”者,但氵音醬與粱皆是加,故公親設之。下文為正饌而此云加者,為氵音醬雖是加,以在正饌之上,得與正饌為本,故名正饌,其實是正饌之加,故公親設之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宁县| 新竹市| 达尔| 博罗县| 蒲城县| 盈江县| 酒泉市| 平和县| 麻栗坡县| 淮北市| 永靖县| 屯门区| 朔州市| 昔阳县| 怀来县| 凤山市| 大悟县| 高陵县| 新巴尔虎右旗| 菏泽市| 天门市| 正镶白旗| 沙河市| 宜川县| 寻乌县| 石柱| 呼图壁县| 樟树市| 延庆县| 鄢陵县| 香河县| 申扎县| 五寨县| 郯城县| 礼泉县| 商水县| 什邡市| 安福县| 绥宁县| 清水河县| 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