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2章

  • 儀禮注疏
  • 鄭玄
  • 2681字
  • 2015-12-26 15:10:39

[疏]“凡餼”至“五斛”。

注“謂大”至“大略”。

釋曰:案上經(jīng)云“大夫餼賓,大牢米八筐”,眾介米六筐,不辨大小,故此記人辨之,云“筐五斛”。云“器寡而大,略”者,以其君歸饔餼于賓,與大夫介米小而多者,是尊者所致,以多器為榮。今大夫致禮於賓、介,器寡而大,是略之於卑者也。

既將公事,賓請歸。(謂已問大夫,事畢請歸,不敢自專,謙也。主國留之,饗食燕獻無日數(shù),盡殷勤也。)

[疏]“既將公事賓請歸”。

主“謂已”至“勤也”。

釋曰:云“已問大夫”者,請問三卿與下大夫,嘗使於彼國,幣所及皆是君命,及以君物行禮者,皆是公事,事訖,故請歸也。云“主國留之,饗食燕獻無日數(shù),盡殷勤也”者,亦謂至旬,賓乃將歸,主君乃留賓,有此饗食燕獻之等,故《燕禮》注云“今燕又宜獻焉”是也。云無日數(shù)者,謂行此饗食之等,相去希數(shù),無常日數(shù),盡主人殷勤也。

凡賓拜于朝,訝聽之。(拜,拜賜也。唯稍不拜。)

[疏]“凡賓”至“聽之”。

注“拜拜”至“不拜”。

釋曰:案上經(jīng)云:“賓三拜乘禽於朝,訝聽之,遂行,舍于郊。”又案《司儀》云:“明日,客拜禮賜,遂行。”是臨行大小禮皆拜賜,則知唯米稟芻薪等不拜也。

燕則上介為賓,賓為茍敬。(饗食,君親為主,尊賓也。燕,私樂之禮,崇恩殺敬也。賓不欲主君復(fù)舉禮事禮已,于是辭為賓,君聽之。從諸公之席,命為茍敬。茍敬者,主人所以小敬也。更降迎其介以為賓。介,大夫也。雖為賓,猶卑於君,君則不與亢禮也。主人所以致敬者,自敵以上。)

[疏]“燕則”至“茍敬”。

注“饗食”至“以上”。

釋曰:云“饗食,君親為主,尊賓也”者,以其饗食在廟,為賓,故君親為主。至後燕禮在寢,又以醉為度,崇於恩,殺於敬,故賓辭而使介為賓也。以茍敬為小敬者,以阼階西近主,為位諸公坐位,故我小敬,對戶牖南面為大敬。云“更降迎其介以為賓”者,介在廟門內(nèi)西北面,降至庭迎之。云“不與亢禮也”者,略取《燕義》文,解君不親為獻主而使宰夫之意也。云“主人所以致敬者,自敵以上”者,謂兩君相見,兩大夫、兩士以上,則主人親獻也。

宰夫獻。(為主人代公獻。)

無行,則重賄反幣。(無行,謂獨來,復(fù)無所之也。必重其賄與反幣者,使者歸,以得禮多為榮,所以盈聘君之意也。反幣,謂禮玉、束帛、乘皮,所以報聘君之享禮也。昔秦康公使西乞術(shù)聘于魯,辭孫而說。襄仲曰:不有君子,其能國乎?厚賄之。此謂重賄反幣者也。今文曰賄反幣。)

[疏]“無行”至“反幣”。

注“無行”至“反幣”。

釋曰:云“重其賄”,即上賄在聘于賄是也。“反幣”,謂上禮玉、束帛、乘皮是也。云“秦康公”者,案文公十二年《左氏傳》云“秦伯使西乞術(shù)來聘”云云是也。此特來,非歷聘,歷聘則吳公子札聘於上國、聘齊、聘魯是也。

曰:“子以君命在寡君,寡君拜君命之辱。”(此贊君拜聘享辭也。在,存也。)

[疏]“曰子”至“之辱”。

釋曰:此及下三經(jīng),即上經(jīng)云:“公館賓,賓辟,上介聽命,聘享,夫人之聘享,問大夫,送賓,公皆再拜。”注云:“拜此四事。”彼見其拜,此見其贊辭也。

“君以社稷故,在寡小君,拜。”(此贊拜夫人聘享辭也。言君以社稷故者,夫人與君體敵,不敢當其惠也。其卒亦曰:“寡君拜命之辱。”)

[疏]“君以”至“君拜”。

注“此贊”至“之辱”。

釋曰:云“言君以社稷故者,夫人與君體敵,不敢當其惠也”者,釋經(jīng)云“社稷故”,以其《禮記哀公問》孔子云取夫人為社稷主。婦人無外事,天地并社稷,后夫人雖不與,以夫婦一體,故夫人亦得云社稷主,是其云社稷故者。見夫人與君體敵,今夫人使致禮來,主人不敢當,下文云“君貺寡君延及二三老”,是與君不敵,敢當之也。

“君貺寡君,延及二三老,拜。”(此贊拜問大夫之辭。貺,賜也。大夫曰老。)

又拜送。(拜送賓也。其辭蓋云:“子將有行,寡君敢拜送。”自拜聘享至此,亦非其次,宜承上君館之下。)

[疏]“又拜送”。注“拜送”至“之卜”。

釋曰:此即上經(jīng)君即館拜送賓,故鄭云此宜承上“君館之”下。

賓於館堂楹,釋四皮、束帛。賓不致,主人不拜。(賓將遂去是館,留禮以禮主人,所以謝之也。不致,不拜,不以將別崇新敬也。)

[疏]注“不致”至“敬也”。

釋曰:若賓敬主,宜致,主人敬賓,宜拜,皆是崇敬。若致與拜,即是崇新敬,故不為。若《鄉(xiāng)飲酒》送賓,賓不答,禮有終,相類也。

大夫來使,無罪,饗之;(樂典嘉賓為禮。)

[疏]“大夫”至“饗之”。

注“樂與嘉賓為禮”。

釋曰:案《鹿鳴序》燕群臣嘉賓,此無罪饗之,亦是樂賓,為禮者也。

過則餼之。(餼之,腥致其牢禮也。其致之辭,不云君之有故耳。《聘義》曰:“使者聘而誤,主君不親饗食,所以愧厲之也。”不言罪者,罪將執(zhí)之。)

[疏]“過則餼之”。

注“餼之”至“執(zhí)之”。

釋曰:云“過則餼之”,謂禮有失誤,故引《聘義》使者聘而誤主君。云“不言罪者,罪將執(zhí)之”者,《春秋》之義,聘賓有罪皆執(zhí)之。若然,上經(jīng)云無罪饗之,有罪非但不饗,又執(zhí)之。此過則餼之,雖不饗,猶生致,過輕故也。若然,上云罪,下云過,互見其義也。

其介為介。(饗賓有介者,賓尊,行敵禮也。)

[疏]“其介為介”。

注“饗賓”至“禮也”。

釋曰:謂饗賓於廟之時,還以聘之上介為介。若然上經(jīng)上介主人別行饗,則是從賓為介得介,則饗復(fù)別饗也。云“賓尊,行敵禮也”者,若《鄉(xiāng)飲酒》賓主行敵禮,而有介然也。

有大客後至,則先客不饗食,致之。(卑不與尊者齊禮。)

[疏]“有大”至“致之”。

注“卑不”至“齊禮”。

釋曰:此據(jù)《聘禮》而言,則無君朝之事。若然,則前有小國之卿大夫來聘,將行饗食,有大國卿大夫來聘,則廢小國饗食之禮,以其卑不與尊齊禮并行之。

唯大聘有幾筵。(謂受聘享時也。小聘輕,雖受于廟,不為神位。)

[疏]“唯大聘有幾筵”。

注“謂受”至“神位”。

釋曰:案上經(jīng)云“幾筵既設(shè),擯者出請命”者,行聘享及私覿禮畢,云宰夫徹幾改筵,是行聘享為神位。今小聘不為神位,屈也。

十斗曰斛,十六斗曰{數(shù)},十{數(shù)}曰秉。(秉,十六斛。今江、淮之間,量名有為{數(shù)}者。今文{數(shù)}為逾。)二百四十斗。(謂一車之米,秉有五{數(shù)}。)

四秉曰。(此秉謂刈禾盈手之秉也。,齊名也,若今萊陽之,刈稻聚把,有名為者。《詩》云:“彼有遺秉。”又云:“此有不斂齊。”)

[疏]“四秉曰”。

注“此秉”至“斂齊”。

釋曰:云“此秉為刈禾盈手之秉也”,對上文秉為量名也。引《詩》者,證此秉為盈手齊,即此亦一,即今人謂之一鋪、兩鋪也。

十曰。十曰乇。四百秉為一乇。(一車之禾三乇,為千二百秉。三百,三十也。古文作纟。)

[疏]注“一車”至“作纟”。

釋曰:云“一車之禾三乇”,即經(jīng)致饔餼時,云“禾三十車車三乇”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奈曼旗| 静宁县| 徐州市| 凭祥市| 建德市| 云霄县| 稻城县| 江口县| 弥渡县| 大丰市| 淳安县| 土默特左旗| 镇巴县| 康定县| 光山县| 莱州市| 元阳县| 县级市| 都安| 日喀则市| 微山县| 睢宁县| 紫云| 余庆县| 宁国市| 镇沅| 丽江市| 磐安县| 容城县| 宁津县| 榆社县| 三亚市| 图片| 桂阳县| 广灵县| 金阳县| 北川| 兴城市| 石首市| 长海县| 嘉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