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2章

  • 儀禮注疏
  • 鄭玄
  • 4819字
  • 2015-12-26 15:10:39

[疏]注“固襲”至“執弦”。

釋曰:云“固襲說決拾矣”者,謂前降堂時既襲,說決拾矣。云“起勝者也”者,謂至此復言不勝者,謂以此襲說決拾,以不能用也,起發勝者袒決遂,能用也。云“兩手執付,又不得執弦”者,上勝者言執張弓,如卒射,則左手執弓,右手執弦,此則云執付,明仰弓於左手之上,執付橫之,而不得執弦,則宜右手共執弓付,故云兩手執付又不得執弦也。

司射先反位。(居前俟所命來。)

[疏]“司射先反位”。

注“居前俟所命來”。

釋曰:云“居前俟所命來”者,以眾射者皆止於堂西,未向射位,而司射先反位,於下文眾耦等乃來就射位,是得命即來,故云俟所命來也。來訖,司射乃作之也。

三耦及眾射者皆與其耦進立于射位,北上。司射作升飲者,如作射。一耦進,揖如升射,及階,勝者先升,升堂,少右。(先升,尊賢也。少右,辟飲者也,亦相飲之位。)

[疏]“三耦”至“少右”。

注“先升”至“之位”。

釋曰:云“少右,辟飲者也”者,以其豐於西楹之西,正當西階,飲者升,少西,又當辟豐上之爵,故云少右辟飲酒也。云“亦相飲之位”者,以其相飲者皆北面於西階,授者在東,飲者在西,故云亦相飲之位。

不勝者進,北面坐取豐上之觶,興,少退,立卒觶,進,坐奠于豐下,興,揖。(立卒觶,不祭不拜,受罰爵,不備禮也。右手執觶,左手執弓。)

[疏]注“右手”至“執弓”。

釋曰:此無正文,以祭禮皆左手執爵,用右手以祭,故知此亦用左手執弓,右手執觶可知也。

不勝者先降。(後升先降,略之,不由次。)

[疏]注“後升”至“由次”。

釋曰:此對射時,升降皆有上射在先,今後升先降,故云“略之不由次第”也。

與升飲者相左,交于階前,相揖,出于司馬之南,遂堂西,釋弓,襲而俟。(俟復射。)

[疏]注“俟復射”。

釋曰:“待復射”者,謂待第三番射也。

有執爵者。(主人使贊者代弟子酌也。於既升飲而升自西階,立于序端。)

[疏]“有執爵者”。

注“主人”至“序端”。

釋曰:以初使勝黨弟子酌酒於豐上以發首,故使弟子。今云“有執爵者”,明主人使贊者代弟子酌於豐上,以次至終也。贊者,謂主人之賤不射者。此則《鄉飲酒》云“主人之贊者”之類也。云“於既升飲而升自西階,立于序端”者,謂於上耦既飲訖,贊者乃升自西階,酌訖,奠於豐上,如下文贊者即立于序端。立于序端,文出于《大射》也。

執爵者坐取觶,實之,反奠于豐上。升飲者如初。(每者輒酌,以至於遍。)

[疏]“執爵”至“如初”。

注“每者”至“於遍”。

釋曰:云“執爵者坐取觶,實之”者,謂初飲訖,反奠於豐上,贊者取此觶實之,反奠于豐上。云“升飲者如初”,已下皆如初,故鄭云“每者輒酌,以至於遍”也。

三耦卒飲。賓、主人、大夫不勝,則不執弓,執爵者取觶,降洗,升實之,以授于席前。(優尊也。)受觶,以西階上,北面立飲。(受罰爵者,不宜自尊別。)卒觶,授執爵者,反就席。大夫飲,則耦不升。(以賓主人飲,耦在上,嫌其升。)若大夫之耦不勝,則亦執弛弓,特升飲。(尊者可以孤,無能對。)眾賓繼飲,射爵者辯,乃徹豐與觶。(徹猶除也。設豐者反豐於堂西,執爵者反觶於篚。)

司馬洗爵,升實之以降,獻獲者于侯。(鄉人獲者賤,明其主以侯為功得獻也。)

[疏]“司馬”至“于侯”。

注“鄉人”至“獻也”。

釋曰:自此“盡負侯而俟”,論司馬獻獲者之節。云“鄉人獲者賤,明其主以侯為功得獻也”者,案《大射》云:“司馬正洗散,遂實爵,獻服不。服不侯西北三步,北面拜受爵。”注云:“近其所為獻?!北藝Y,使服不士官唱獲,故就其所為唱獲獻之。此鄉人獲者賤,故獻於侯,明以侯為功得獻也。

薦脯醢,設折俎,俎與薦皆三祭。(皆三祭,為其將祭侯也,祭侯三處也。)

[疏]“薦脯”至“三祭”。

注“皆三”至“處也”。

釋曰:“三處”者,下文右與左、中是也。

獲者負侯,北面拜受爵,司馬西面拜送爵。(負侯,負侯中也。拜送爵不同面者,辟正主也。其設薦俎,西面錯,以南為上。為受爵于侯,薦之於位。古文曰再拜受爵。)

[疏]“獲者”至“送爵”。

注“負侯”至“受爵”。

釋曰:知“負侯中”者,以下云右個,又左個,後言中,明先居中可知。云“拜送爵不同面者,辟正主也”者,案上文正主獻賓、獻眾賓皆北面,與受獻者同面,今此與受獻不同面,故云辟正主也。云“其設薦俎,西面錯,以南為上”者,獲者據文東面,而云西面錯,據設人而言。以南為上者,《特牲》、《少牢》東面籩豆,皆以南方為上,故知此亦然。云“受爵於侯,薦之於位”者,此云“負侯,北面拜受爵”,是受爵于侯。云“薦之於位”者,下云“左個之西北三步東面設薦”,是薦之於位也。若然,不薦亦在侯者,以其酒在人首,可得就侯獻獲者,薦乃設之於地。若與酒俱在侯所,則正祭侯何名獻獲也?若《大射》,則獻與薦俱在乏,乃侯祭之,君禮,與此異也。

獲者執爵,使人執其薦與俎從之,右個,設薦俎。(獲者以侯為功,是以獻焉。人,謂主人贊者,上設薦俎者也。為設籩在東,豆在西,俎當其北也。言使設,新之。)

[疏]“獲者”至“薦俎”。

注“獲者”至“新之”。

釋曰:此將祭侯也。云“獲者以侯為功,是以獻焉”者,以獲者卑賤,因侯有功乃得獻,今還以得獻之酒獻侯,故云是以獻也。云“人,謂主人贊”者,以其前使為獲者設薦俎,是主人之贊者,今還使之設薦俎,故知人是主人贊者。知“籩在東,豆在西,俎當其北也”者,以其侯以北面為正,依《特牲》、《少牢》皆籩在右,故知籩在東,右廂;豆在西,左廂可知也。云“言使設,新之”者,鄭意嫌更使人設之,其實薦此者仍前人,而云使人設薦俎,示新之而已,故云言使設也。

獲者南面坐,左執爵,祭脯醢,執爵興,取肺,坐祭,遂祭酒。(為侯祭也,亦二手祭酒反注,如《大射》。)

[疏]“獲者”至“祭酒”。

注“為侯”至“大射”。

釋曰:此正祭侯,故獲者南面鄉侯祭,故鄭云“為侯祭也”。云“亦二手祭酒反注,如《大射》”者,案《大射》云:“獲者左執爵,又祭薦俎,二手祭酒?!编嵶⒃疲骸岸旨谰普?,南面於俎之北,當為侯祭於豆,爵反注,為一手不能正也。此薦俎之設,如於北面人焉。”此祭亦然,故云如《大射》也。

興,左個,中皆如之。(先祭左個,後中者,以外即之,至中,若神在中也。)

左個之西北三步,東面設薦、俎。獲者薦右東面立飲,不拜既爵。(不就乏者,明其享侯之馀也。立飲薦右,近司馬,於是司馬北面。)

[疏]“左個”至“既爵”。

注“不就”至“北面”。

釋曰:云“不就乏者,明其享侯之馀也”者,若就乏,則己所當得,今不就乏近侯者,明享侯之馀。云“立飲于薦右,近司馬”者,解在薦右之意也。知“於是司馬北面”者,此約獻釋獲者司射之位,案下文司射獻釋獲者,“釋獲者薦右東面拜受爵,司射北面拜送爵”,故知此時司馬亦北面也。若然,釋獲者在司射之西,北面,立飲,此獲者不北面飲者,案《大射》注:“此受獻之位也,不北面者,嫌為侯卒爵?!贝艘嗳?,故不北面也。

司馬受爵,奠于篚,復位。獲者執其薦,使人執俎從之,辟設于乏南。(遷設薦俎就乏,明己所得禮也。言辟之者,不使當位,辟舉旌,偃旌也。設于南,右之也。凡他薦俎,皆當其位之前。)

[疏]“司馬”至“乏南”。

注“遷設”至“之前”。

釋曰:云“遷設薦俎就乏,明己所得禮也”者,前設近侯,見享侯之馀,此近乏者,乏者,己所有事之處,遷近乏,是明其己所得禮故也。云“設于南,右之也”者,以右取之便也。云“凡他薦俎,皆當其位之前”者,言“凡”,見廣解薦處,謂凡燕及食并祭祀之薦俎,皆當其位之前,唯此與《大射》獲者與釋獲者薦俎辟設,不當前也。

獲者負侯而俟。

[疏]“獲者負侯而俟”。

釋曰:獲者既受獻,負侯而俟第三番射也。

司射階西,釋弓矢,去撲,說決、拾,襲,洗,洗爵,升實之,以降,獻釋獲者于其位,少南。薦脯醢,折俎,有祭。(不當其位,辟中。)

[疏]“司射”至“有祭”。

注“不當其位辟中”。

釋曰:自此盡“反位”,論司射獻釋獲之事。此薦脯醢及折俎有肺祭一,與獻獲者同。但彼三祭,此一祭為異也。一祭者,亦薦有祭肺。俎有祭肺,以為將食而祭,故言“有祭”也。云“不當其位,辟中”者,以釋獲者位在中西,故獻之於其位少南,所以辟中也。

釋獲者薦右東面拜受爵,司射北面拜送爵。釋獲者就其薦坐,左執爵,祭脯醢,興,取肺,坐祭,遂祭酒,興,司射之西,北面立飲,不拜既爵。司射受爵,奠于篚。釋獲者少西辟薦,反位。(辟薦少西之者,為復射妨司射視也,亦辟俎。)

[疏]“釋獲”至“反位”。

注“辟薦”至“辟俎”。

釋曰:云“亦辟俎”者,上獻獲者訖,獲者執其薦,使人執俎從之,設于乏南。此釋獲者受獻訖,釋獲者少西辟薦,不云辟俎,亦辟俎與獲者同可知,故云亦辟俎也。

司射堂西,袒、決、遂,取弓于階西,挾一個,撲,以反位。(為將復射。)

[疏]“司射”至“反位”。

注“為將復射”。

釋曰:自此盡“反位”,論將為下番射作之,使拾取矢之事。

司射去撲,倚于階西,升,請射于賓,如初。賓許。司射降,撲,由司馬之南堂西,命三耦及眾賓:“皆袒、決、遂,執弓,就位?!保ㄎ唬湮灰?。不言射者,以當序取矢。)

[疏]“司射”至“就位”。

注“位射”至“取矢”。

釋曰:云“位,射位”者,知是射者,下云“各以其耦反於射位”,故知此是射位在司射之西南東面者也。云“不言射位者,以當序取矢”者,以此當次序拾取矢射,故不言射位也。

司射先反位。(言先三耦及眾賓也。既命之,即反位,不俟之也。不言先三耦,未有拾取矢位,無所先。)

[疏]“司射先反位”。

注“言先”至“所先”。

釋曰:言“先三耦及眾賓也”者,此下有三耦及眾賓,故知先三耦及眾賓也。云“不言先三耦,未有拾取矢位,無所先”者,案前第二番將射,命三耦拾取矢,司射反位,不言先,未有位,無所先,故決之。第二番無位者,以司射之西南有三耦射位,至再番司射反於故位,三耦將移於司馬之西南,拾取矢之位,未往之時,末有故位,三耦既無故位,故司射不得言先,故以此決之也。凡射,大射與鄉射各有三位,此鄉射無次,有堂西取弓矢,袒、決、遂及比耦之位;又有三耦射位,在司射位西南;又有拾取矢及再番射位,是三位?!洞笊洹酚写危蝺扔刑?、決、遂取弓矢之位;又有堂東次比耦之位;又有射位,并拾取矢之位,是亦有三位。但君臣禮異,故位事不同也。

三耦及眾賓皆袒、決、遂,執弓,各以其耦進,反于射位。(以猶與也。今文以為與。)

[疏]“三耦”至“射位”。

注“以猶與也”。

釋曰:訓以為與者,《春秋》之義,能東西之曰以。若存以字,謂言尊卑不同,任意以之,故轉為與,則平敵之義也。

司射作拾取矢。三耦拾取矢如初,反位。賓、主人、大夫降揖如初。主人堂東,賓堂西,皆袒、決、遂,執弓,皆進階前揖。(南面相俟而揖行也。)

[疏]“司射”至“前揖”。

注“南面”至“行也”。

釋曰:言“南面”者,謂賓主各於堂東西,南面立相待。言“揖行”者,謂各於堂上北面相見而揖,揖訖,行向也。

及揖,拾取矢如三耦。(及,當東西也。主人西面,賓東面,相揖拾取矢。不北面揖,由便也。)

[疏]“及”至“三耦”。

注“及”至“便也”。

釋曰:云“及,當東西也”者,賓主出堂東西相見,揖訖,東西行至所也。云“不北面揖,由便也”者,決三耦及眾賓皆於南北面揖,及揖。此則無,南北面揖,賓主各由東西便故也。

卒,北面三挾一個。(亦於三耦為之位。)

[疏]“卒北”至“一個”。

注“亦於三耦為之位”。

釋曰:經云“三挾一個”,與上三耦取矢訖,三挾一個同,又同處,故云“亦於三耦為之位”也。

揖退。(皆已揖左還,各由其涂反位。)

[疏]“揖退”。

注“皆已”至“反位”。

釋曰:云“皆已揖左還,各由其涂反位”者,謂賓主北面揖退之時,賓主皆左還,相背各向堂涂,反堂東西之位。知左還者,約上三耦也。

賓堂西,主人堂東,皆釋弓矢,襲,及階揖,升堂揖,就席。(將袒先言主人,將襲先言賓,尊賓也。)

[疏]“賓堂”至“就席”。

注“將袒”至“賓也”。

釋曰:袒是盡敬之事,襲是容之禮,故上經將袒先言主人,此經襲則先言賓,是尊賓故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昌县| 桐庐县| 沂水县| 商河县| 宜州市| 黎平县| 衡水市| 绥中县| 永春县| 兴业县| 西安市| 克拉玛依市| 铁力市| 沂水县| 安徽省| 收藏| 香格里拉县| 资阳市| 伊宁县| 拉萨市| 望都县| 阿图什市| 汉源县| 乌兰浩特市| 长治市| 化隆| 咸宁市| 临猗县| 浦县| 吉安县| 友谊县| 莫力| 确山县| 长治县| 响水县| 乌兰浩特市| 休宁县| 双峰县| 留坝县| 新平| 通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