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9章

  • 儀禮注疏
  • 鄭玄
  • 3425字
  • 2015-12-26 15:10:39

即床而奠,當禺,用吉器。若醴,若酒,無巾、四。(禺,肩頭也。用吉器,器未變也。或卒無醴,用新酒。)

[疏]“即床”至“巾四”。

注“禺肩”至“新酒”。

釋曰:即,就也,謂就尸床而設之。尸南首則在床東,當尸肩頭也。此即《檀弓》云:“始死之奠,其馀閣也與?”云“用吉器,器未變也”者,謂未忍異於生,故未變。至小斂奠,則變豆之等,為變矣。云“或卒無醴,用新酒”者,釋經“若醴若酒”,科有其一,不得并有之事。以其始死,卒未有醴,則用新酒。若然,醴酒俱有,容有醴則用之,不更用酒,以其始死不備故也。若小斂以後,則酒醴具設,С二,醴、酒是也。

赴曰:“君之臣某死。”赴母、妻、長子則曰:“君之臣某之某死。”(赴,走告也。今文赴作訃。)

[疏]“赴曰”至“某死”。

注“赴走”至“作訃”。

釋曰:云“母妻長子則曰君之臣某之某死”者,上某是士名,下某是母妻長子。假令長子,則云長子某甲,母、妻則婦人不以名行,直云母與妻也。云“赴,走告也”者,言赴,取急疾之意,故云赴走告也。云“今文赴作訃”者,《雜記》作訃者,義取以言語相通,亦一涂也。

室中,唯主人、主婦坐。兄弟有命夫、命婦在焉,亦坐。(別尊卑也。)

[疏]“室中”至“亦坐”。

注“別尊卑也”。

釋曰:云“兄弟有命夫命婦在焉,亦坐”者,若無命夫、命婦,則皆立可知。此《士喪禮》,故鄭云“別尊卑也”,尊謂命夫、命婦。案《大記》君之喪,主人、主婦坐,以外皆立;若大夫喪,主人、主婦、命夫、命婦皆坐,以外皆立也;士之喪,主人父、兄、主婦姑姊妹皆坐,鄭云:“士賤,同宗尊卑皆坐。”此命夫、命婦之外立而不坐者,此謂有命夫、命婦來,兄弟為士者則立,若命夫、命婦,則同宗皆坐也。

尸在室,有君命,眾主人不出。(不二主。)

[疏]“尸在”至“不出”。

注“不二主”。

釋曰:經直云“主人唯君命出”,不言眾主人,故記人辨之。云“眾主人不出”,在尸東耳。云“不二主”者,《曾子問》云“喪有二孤,廟有二主”為非禮。不云“不二孤”,而云“不二主”者,彼廟主與喪孤相對,此孤不對廟主,孤亦是喪主,故以主言之也。

衤遂者委衣于床,不坐。(床高由便。)

[疏]“衤遂者”至“不坐”。

注“床高由便”。

釋曰:云“床高由便”者,《曲禮》云:“授立不跪,授坐不立。”此委衣於床者,不坐,委之以床高,亦如授立不坐之義,故云由便也。

其衤遂于室,戶西北面致命。(始死時也。)

[疏]“其衤遂”至“致命”。

注“始死時也”。

釋曰:云“始死時”者,謂未小斂之前,尸在室中戶西,故北面致命。若小斂之後,奉尸夷於堂,則中庭北面致命。

夏祝淅米,差盛之。(差,擇之。)

[疏]“夏祝”至“盛之”。

注“差擇之”。

釋曰:經直云“祝淅米于堂南面,用盆”,不言夏與盛之,故記人言之。

御者四人,抗衾而浴,衤笫。(抗衾,為其倮裎蔽之也。衤,袒也。袒簀,去席,水便。)其母之喪,則內御者浴,{髟會}無笄。(內御,女御也。無笄,猶丈夫之不冠也。)

[疏]注“內御”至“冠也”。

釋曰:云“內御,女御”者,以婦人稱內,故以女御為內御。婦人不死男子之手,故知內御女御也。天子八十一御妻亦曰女御,與此別也。云“無笄猶丈夫之不冠也”者,《喪服小記》云:“男子冠而婦人笄。”《士喪禮》:“男子免不冠。”此云婦人不笄,與男子不冠同,故云猶丈夫不冠也。

設明衣,婦人則設中帶。(中帶,若今之衤單衤參。)

[疏]“設明”至“中帶”。

注“中帶”至“衤單衤參”。

釋曰:經直云“設明衣”,不辨男子與婦人,故此記人云設明衣者男子,其婦人則設中帶。鄭云“中帶若今衤單衤參”者,鄭舉目驗而言,但男子明衣之狀,鄭不明言,亦當與中帶相類,有不同之處,故別。雖名中帶,亦號明衣,取其圭也。

卒洗,貝反于,實貝,柱右<齒真>、左<齒真>。(象齒堅。)

[疏]“卒洗”至“左<齒真>”。

注“象齒堅”。

釋曰:經直云“實貝於尸左右及中”,不言遠近,故記人辨之。云“右<齒真>左<齒真>”,謂牙兩畔最長者,象生時齒堅也。

夏祝徹馀飯。(徹去鬻。)

[疏]“夏祝徹馀飯”。

釋曰:經不言“夏祝徹”,故記人記之。

塞耳。(塞,充窒。)

[疏]“塞耳”。

釋曰:經直云“用白纟廣用掩之”,不云“塞耳”,恐同生人縣于耳旁,故記人言之也。

掘坎,南順,廣尺,輪二尺,深三尺,南其壤。(南順,統於堂。輪,從也。今文掘為今也。)

[疏]“掘坎”至“其壤”。

釋曰:經直云“甸人掘坎于階”,不辨大小,故記人明之。

{役土}用塊。(塊,也。古文{役土}為役。)

[疏]注“塊也”。

釋曰:云“塊,”者,《爾雅釋言》文。孫氏云:,土塊也。

明衣裳用幕布,袂屬幅,長下膝。(幕布,帷幕之布,升數未聞也。屬幅,不削幅也。長下膝,又有裳,於蔽下體深也。)

[疏]“明衣”至“下膝”。

注“幕布”至“深也”。

釋曰:云“明衣裳用幕布”,則衣裳同用幕布。云“袂屬幅,長下膝”者,唯據衣而言,以其下別云裳故也。云“幕布,帷幕之布”者,《周禮幕人》云“掌帷幕幄綬”,鄭云:“帷幕皆以布為之,幄皆以繒為之。”以其帷幕所以張之於外,恐不相勝舉,故須用布。鄭亦取此文用幕布為義也,故此云帷幕之布。云“升數未聞”者,以其不云疏布,直云幕布,故云未聞也。云“屬幅,不削幅”者,布幅二尺二寸,凡用布,皆削去邊幅旁一寸,為二寸計之,則此不削幅,謂繚使相著,還以袂二尺二寸。云“長下膝”者,謂為此衣長至膝下。云“又有裳,於蔽下體深”者,凡平為衣,以其有裳,故不至膝下,此又有裳,而言膝下,故云於蔽下體深也。蔽下體,解此經衣至膝下也。

有前後裳,不辟,長及觳。(不辟,質也。觳,足跗也。凡他服,短無見膚,長無被土。)

[疏]“有前”至“及觳”。

注“不辟”至“被土”。

釋曰:云“不辟,質也”者,以其凡男子,裳不連衣,故皆前三幅,後四幅。辟積其要,示文。今此亦前三後四,不辟積者,以其一服不動,不假上狹下寬也。云“凡他服,短無見膚,長無被土”者,他服謂深衣,《深衣》云:“短毋見膚。”注云:“衣取蔽形。”又云:“長無被土。”注云“為辱”是也。此裳及觳,至足跗亦是不被土,故引為證也。

纟原纟卑纟易。(一染謂之纟原,今紅也。飾裳在幅曰纟卑,在下曰纟易。)

[疏]“纟原纟卑纟易”。

注“一染”至“曰纟易”。

釋曰:云“一染謂之纟原”者,《爾雅》文。謂一入赤汁染之,即漢時紅,故舉以為況也。云“飾裳在幅曰纟卑”者,案《深衣》云:“純袂,緣純邊。”注云:“純謂緣之也。緣邊,衣裳之側。廣各寸半,則表里共三寸矣。”此在幅亦衣裳之側,緣法如彼也。

緇純。(七入為緇。緇,黑也。飾衣曰純,謂領與袂,衣以緇,裳以纟原,象天地也。)設握,里親膚,系鉤中指,結于。(,掌後節中也。手無決者,以握系一端繞,還從上自貫,反與其一端結之。)

[疏]“設握”至“于”。

注“掌”至“結之”。

釋曰:手無決者,以其經已云設握麗于與決運結,據右手有決者,不言左手無決者,故記之云“以握系一端繞,還從上自貫,反與其一端結之”者,案上文握手用玄,囗里,長尺二寸,今里親膚,據從手內置之,長尺二寸,十掩之手才相對也。兩端各有系,先以一端繞一匝,還從上自貫,又以一端鄉上鉤中指,反與繞者結於掌後節中。

甸人筑今坎。(筑,實土其中,堅之。穿坎之名,一曰今。)

[疏]“甸人筑今坎”。

注“筑實”至“曰今”。

釋曰:經直云“甸人掘坎”,不云還使甸人筑,故記人明之,還使甸人筑之也。

隸人涅廁。(隸人,罪人也。今之徒役作者也。涅,塞也,為人復往褻之,又亦鬼神不用。)

[疏]“隸人涅廁”。

注“隸人”至“不用”。

釋曰:知“隸人,罪人”者,案《周禮司厲職》云:“其奴,男子入於罪隸。”則中國罪人對夷隸蠻隸、貉隸之等,是征四夷所得也,故鄭舉漢法,今之徒役作者也。云“為人復往褻之,又亦鬼神不用”者,若然,古者非直不共逼浴,亦不共廁,故得云死者不用也。

既襲,宵為燎于中庭。(宵,夜。)

[疏]“既襲”至“中庭”。

釋曰:士之喪,死日而襲,經不云中庭設燎,故記明之也。

厥明,滅燎,陳衣。(記節。)

[疏]“厥明滅燎陳衣”。

注“記節”。

釋曰:云“記節”者,為小斂陳衣,當襲之,明旦滅燎之時,故記節。正經不云,故記人以明之也。

凡絞纟今用布,倫如朝服。(凡,凡小斂大斂也。倫,比也。今文無纟今,古文倫為輪。)

[疏]“凡絞”至“朝服”。

注“凡凡”至“為輪”。

釋曰:言“凡”,非一之言,以其唯小斂至大斂有絞,大斂又有纟今,故知凡中有大、小斂也。言類如朝服者,《雜記》云“朝服十五升”是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青阳县| 米脂县| 杂多县| 旌德县| 林州市| 囊谦县| 西青区| 托克托县| 唐河县| 安化县| 大冶市| 昭平县| 南岸区| 镇巴县| 威信县| 思茅市| 武城县| 浑源县| 林甸县| 龙游县| 康平县| 沙河市| 紫阳县| 肇源县| 景洪市| 澄江县| 武宣县| 东乡| 夏邑县| 保山市| 洪洞县| 靖边县| 青田县| 汝城县| 时尚| 新密市| 蒙自县| 白水县| 长海县| 来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