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 呂祖全書
  • (清)劉體恕
  • 3777字
  • 2015-12-26 10:19:52

五品仙經 (卷十二)

五品經贊

觀心除妄品第一

開基采藥品第二

鼎煉爐品第三

空形虛命品第四

脫胎出陽品第五

附傅先生傳

五品經小序

天地人之數,不外于五:天有五星、地有五行、人所具有五官、所秉有五性、所接有五倫,相生相,相反相成,五之時用大矣哉!

呂祖所以有五品之演也,天君泰然,百體從令,首揭「觀心除妄」于品端,妄心既除,可以下手速修;故次之以「開基采藥」,煉藥必須爐鼎;故次之以「鼎煉爐」。爐鼎恐人錯會,誤入旁門,一切色相,不可執著,故次之以「空形虛命」,空色兩忘,陽神出現,幾非在我,靜以俟之,修仙之能事畢矣!故以「脫胎出陽」終焉,而皆不外于一心。品雖有五,實由得一,猶之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其條理細密,義蘊幽深,括盡萬卷道藏真詮,豈第闡《八品》未闡之奧已耶!人而無志于道則已,有志于道,其可不盡心乎!

五品經序

楚會城北武勝門外,東行半里許,有觀曰「棲真」,背山面湖,茂林修竹,居民鮮少,游跡罕至。觀不甚大,而清幽寂靜,愈于諸方,洵仙真棲息之勝地也。

曩時郭外有傅生者,夙具靈根慧性,雅慕 呂祖,與附近同志諸人結呂祖社請乩。康熙己未歲,祖偶游楚疆,見紫氣浮空,知有達人,因飛鸞而降,一時歸依法席者,多屬儒冠,稱盛會焉。

嗣是闡演《五品仙經》,傅充正侍,祖因密示伭要,復語往因,傅于言下頓悟,既了明根性,侍演愈虔,祖遂因之丕闡洞微極宣奧妙,按五行五常之數以定品,法河洛爻象之義以繪圖,以人心為一身之主,妄念乃障道之原,「觀心除妄」,崇根本也;「開基采藥」,示真功也;「煉爐鼎」,明丹穴也;「空形虛命」,忘色相也;「脫胎出陽」,圣胎已成,愈宜謹戒,功圓行滿,待詔飛升也。

經文雖少而義蘊幽深,括盡修真之妙諦,由昔侍演《五品》,有傅生善知識在焉,遂蒙 呂祖之曲施寶筏,溥利群氓也。學者敬而信之,深思而力究之,其于道也,亦庶乎有得矣!

沙羨一行子黃誠恕謹序。

---

義陵無我子劉體恕匯輯男劉蔭誠清惠、侄劉允誠清虛仝校沙羨一行子黃誠恕參訂

五品仙經原序

棲真大典《五品》功成,奉 孚佑大帝曰:「前在毘陵等處,演《八品》,窮理究源,除氛正氣,大道昭新,宗風洞達。今在鄂州,誨及弟子,拔眾苦惱,故演《五品》,以闡《八品》未闡之奧,說《八品》未說之秘,寶筏至此,泄盡伭伭之微,登極宗門之趣也。且天地之數,生克于五,伭曰『金木水火土』,儒曰『仁義禮智信』,釋曰『生老病苦死』,故易亦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演茲《五品》,正合生克之理,生生無窮之道。

子等敬而持之,當體慈腸,無忘菩心,三復旨。」

大帝之垂憐三楚者,百倍五陵矣,敬錄于左,以廣同志云。

五品經贊

玉蟾真人贊

稽首頂禮   孚佑帝君    駕鶴乘鸞下白云

闡教指迷津  楞音棱伽音茄音聲 喚醒諸盲音萌人

大函真人贊

慧日威光寂照尊  導師能作世間眼欲于苦海設津梁  故向伭關宣秘典優那華一現時  頻迦音佳迦陵音宛轉靈苗枯槁幾欲摧  云際晴飛法雨點丹霞紫氣白云間  萬籟無聲天語響合目冥心聳耳聽  銷盡浮生顛倒想吾儕聞法法喜生  鵠立鹓音淵班皆雀躍伎樂時如天樂鳴  空花欲作天花落群迷心病賴師療音料靈章字字皆丹藥愿與十方諸眾生  同證金仙無上覺末劫仙從師口生  威神功行難思議吾儕若欲報師恩  當度眾生無數億

帝前太史真人贊

天人教主   大圣純陽  伭機奧旨賴宣揚

苦海正迷茫  流浪無航  仙子示津梁

九重()音囂辟演棲音西真大拔濟苦海洞妙伭微仙經

觀心除妄品第一

爾時 演正帝君,因下界凡迷,機巧變詐,如鬼如蜮,兇狠毒惡,如狼如虎,造諸愆尤,舉世皆然,惟楚為甚。己未之秋,上帝震怒,命司過諸神,歷察人民罪案,盡依天律,注定劫數,其在劫眾生,不可勝紀。 帝君大慈,垂涕奏曰:

「下方生民,非不欲斷惡修善,趨吉避兇,無奈至道難明,狂心難遏,是以恣念亂為,罹諸業網,獲罪昊天。容 臣下凡,默與群盲音萌,明指修身養性之訣,存理遏欲之道,庶使眾生,易悟易曉,自能銷除妄念,調伏狂心,不惟能脫苦縛,若人行持不退,竟可登仙成佛,伏惟圣主, 臣施行。」

帝德好生,欣準 師奏。

師出,左掖 柳真人稽首曰:「今古仙佛,哀愍眾生,已曾宣說無限妙法,欲冀眾生,聞法受持,免墮輪回。無奈眾生不肯信受,反加誹謗,是以轉增惡趣,墮大地獄。今 慈尊雖有神通愿力,縱使一身具千手眼,又安能援天下之沉溺耶!」

師曰:「諸仙諸佛所說經法,辭義幽伭,濁世眾生根鈍智淺,不能通曉,且歷代仙佛所說大道,尚有未聞之秘。今 我下凡,一則明指圣賢心法,一則敢闡仙佛秘旨,縱有妄泄天機之罪,倘得眾生超舉,何辭一身謫降!」

真人聞言,且悲且喜。于是 帝君率諸天神王,真仙圣眾,降于十月初九吉辰,謂諸大弟子曰:

「一切眾生,背覺合塵,虛生浪死,燒煮于火宅之內,汨沒于苦海之中。皆由眾生,縱貪瞋癡,自戕心性,使客塵覆卻明珠,迷云蔽住杲音槁日,是以流入諸趣,無有出期。 我視眾生,如所生子,豈忍爾等墮于輪回,受諸苦惱!故為闡說仙佛奧旨,我作醫王,療爾心病,爾等冥心諦聽,當為爾說:

一切眾生,欲求長生,須體大道。欲體大道,先須觀心。觀心之法:眼欲返視,耳欲返聽,鼻欲返聞,舌欲返嘗,意欲返觀。神光一出,即使返照;妄念一起,即使返覺。古人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即覺,覺之即無。故當一念將萌,勿令更生枝葉,即回光內燭,而妄根頓滅。道伭居士曰:『一出便收來,既歸須放下。』《龍虎經》曰:『至妙之要,先存后忘。先存之以虛其心,次忘之以廓其量。』此古圣之至訣也。是以欲滅諸妄,務在觀心。 釋氏曰:『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故一妄照了,即一妄之真;如一念覺了,即一念之菩提。《陰符經》曰:『秉靈燭以照迷情,持慧劍以割愛欲。』迷情既破,靈燭可忘;愛欲既斷,慧劍亦捐。此皆觀心之法也。

既知觀心,當明心體。此心自無始以來,無生無滅,無去無來,至虛至明,至真至誠,空空洞洞,了了靈靈。不可以有無而度音鐸之,不可以色相而窺之。窮之于天地之先,莫知其始;究之于天地之后,莫知其終。天地賴此而覆載,日月賴此而照臨,虛空賴此而廣,萬靈賴此而變通。

三教圣人,教人修道,無非修此一心。為眾生時,此心不滅;為仙佛時,此心不添。 釋氏云:『心精洞圓,含裹十方;體如虛空,無有邊際,當下便是。』動念則乖,無奈眾生,不識本心,認賊為子,以奴役主,以妄累真,是以輪回生死,無有休息,深為哀愍!」

仙師說經已畢。時有五云覆室,瑞色縈堂,如是 莫來佛子,出班贊曰:闡經度劫  好生為心  笛音落處消塵氛  仁慈孚佑尊 仙佛咸欽  拔濟無平等

真來佛子,暨真仙神王,皆大歡喜,作禮信受而退。

開基采藥品第二

「自有身來,喪性離命,七魄拔舍,三尸敗戶,六賊乖搏音博,四大幻渺,長者以短,壽者以夭,清者以濁,智者以愚,失乎圣父圣母之氣,而純乎凡父凡母之氣。是以知飲知食,無異披毛戴角!

惟圣人以道全角,以術延命,竊無涯之元氣,續有限之形軀,脫凡父凡母之氣,而純乎圣父圣母之氣。故煉性煉形,不難成佛成祖。

須知此身未生之先,一呼一吸,氣通乎母。既生之后,一呼一吸,氣通乎天。人能靜坐圜內,于無為無妄中,返心內照,自有如電如露,一點真陽勃勃然引入伭關,透乎長谷,竟乎泥丸,化為玉液,琤琤然降于五內,即鼓巽風,驅一切三關九竅之邪,蕩一切五臟六腑之病,且必以神馭氣,以氣定息,呼吸出入,隨其運轉,任他太極虛空,打成一片丹基,如春氣之生核音皆,與荄同,神龍之養珠。故紫陽真人曰:『金鼎湯常暖,玉爐灰祛寒。』以其打成陽址,在乎用意暖之,藏神守之。故曰:『火冷由意散  火起由意炎 能知陽抽陰  不怕藥不堅 能知藥救火  豈至燥金丹』

若夫采藥在乎有為,始知無為,方得有為。《南華經》云:『至道之精,冥冥。』《道德經》云:『兮冥兮,其中有精。』夫精甚正,真精乃真種,真種乃洞洞,真種雖洞洞,采藥施其功。夫真種者何也?或名『陽精』,或名『伭珠』,或名『黃芽』,或名『真鉛』,或名『伭牝』,種種稱號,莫可名窮!凡有形動,皆屬濁塵,安可比同。

故 云房真人云房即正陽帝君字曰:『一身皆屬陰  何處是陽精 陽精能知象  象象乃通明』

吾嘗曰『冥冥生恍惚,恍恍惚惚結成團。』團為『真鉛』,佛曰『菩提』,儒曰『一貫』,伭曰『種子』。若修真者,不知種子,非落空漢,即枯坐漢,未得歸根!

旁門泛泛,本乎師傳,無有正軌,皆知子時窄,不知子時寬!能知活子時,何怕藥無丹!

夫萬神已暢,定有惡龍戰幾場。血定伭黃,將判猶未判,男女正同房,恍恍惚惚,莫使奔放!所謂『靜而動,抽出真陽,添我真汞。戊土能教真鉛降,趁我藥苗嫩,急采入高巷。』 玉虛真人曰:『真鉛與汞配,藥里金剛。』 重陽祖師曰:『文武火候默默實,老嫩浮沉細細商。』」

仙師說經已畢。時甘露下降,諸仙稽首,于是 玉蟾真君,出班端拱贊曰:四生父母  仁慈帝君  闡演丹訣泄天文  吐霧篆祥云 喝散氤氳  霞客普忻聞

玉蟾真仙及諸洞仙子,皆大歡忻,命在壇弟子,虔誠持受而退。

鼎煉爐品第三

「夫爐為偃月,懸胎名焉,伭牝聚焉,嬰兒結焉,顆珠成焉,黃芽茂焉。匪金匪鐵,匪玉匪石,匪砒音批匪砂。

黃庭為鼎,爐氣家,百脈交充,三元會洽,干作鼎而坤作爐,端養仙花。且鼎無冰魄,則陰液不生,不生則火龍靈根不長;爐無玉,則陽氣不孚,不孚則水虎命蒂盡屠。故爐有陽,升降以之;鼎有陰,闔辟成之。一升一降,一闔一辟,青龍白虎,金烏玉兔,天魂地魄,相抱留戀,煉成至寶,無二無一,方許天真!

若夫火候,必在工夫,發火臍關,運水頂顱,當駕動河車,離塵世尾閭之海,移居天樓,上昆侖之谷。

未得丹時,須藉武火以镕之,巽風以吹之,審其火之無不然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河县| 洛阳市| 双辽市| 那曲县| 达拉特旗| 凯里市| 宁阳县| 华亭县| 威海市| 新龙县| 双城市| 天全县| 华池县| 阆中市| 碌曲县| 察哈| 昔阳县| 通化县| 甘德县| 繁峙县| 锡林浩特市| 海晏县| 独山县| 柞水县| 广西| 平安县| 大邑县| 徐州市| 衡水市| 昌吉市| 台北市| 正安县| 萨迦县| 新河县| 和平区| 深圳市| 绥棱县| 焉耆| 怀仁县| 措美县| 衡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