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公主駙馬部匯考二(22)
- 明倫匯編宮闈典公主駙馬部
- (清)陳夢雷
- 4971字
- 2015-12-21 16:35:07
從海陵南伐世宗即位遼陽時太保昂為海陵左領
軍大都督遣元忠朝于行在遂授定遠大將軍擢符
寶郎諭之曰朕初即位親密無如汝者侍從宿衛宜
戒不虞大定二年加駙馬都尉除近侍局使遷殿前
左衛將軍從世宗獵上欲射虎元忠諫止之進殿前
右副都點檢為賀宋正旦使還轉左副都點檢坐家
奴結攬民稅免官十一年復舊職明年升都點檢十
五年北邊進獻命元忠往受之及還詔諭曰朕每遇
卿直宿其寢必安今夏幸景明宮卿去久朕甚思之
會大興府守臣闕遂以元忠知府事有僧犯法吏捕
得置獄皇姑梁國大長公主屬使釋之元忠不聽主
奏其事世宗召謂曰卿不徇情甚可嘉也治京如此
朕復何憂秩滿授吏部尚書以其子誼尚顯宗長女
薛國公主十八年擢御史大夫授撒巴山世襲謀克
世宗問左丞相紇石烈良囗孰可相者良囗以元忠
對乃拜平章政事封任國公進尚書右丞相策論進
士之科設元忠贊成之世宗將幸會寧元忠進諫不
聽出知真定府尋復詔為右丞相世宗欲甓上京城
元忠曰此邦遭正隆軍興百姓雕弊陛下休養二十
余年尚未完復況土性疏惡甓之恐難經久風雨摧
壞歲歲繕完民將益困矣駕東幸久之未還元忠奏
曰鸞輿駐此已閱歲倉儲日少市買漸貴禁衛暨諸
局署多逃者有司捕置諸法恐傷陛下仁愛世宗嘉
納之尋出為北京留守責諭之曰汝強悍自用覬權
而結近密汝心叵測其速之官后左丞張汝囗奏事
世宗惡其阿順謂左右曰卿等每事依違茍避不肯
盡言高爵厚祿何以勝任如烏古論元忠為相剛直
敢言義不顧身誠可尚也于是改知真定府事移知
河間明昌二年知廣寧府以河間修筑球場擾民會
赦下除順義軍節度使乞致仕不許特加開府儀同
三司北京留守徙知濟南府過闕令預晏班平章政
事之上承安二年移守南京尋改知彰德府卒訃聞
上遣宣徽使白碗燒飯賻物甚厚元忠素貴性麤豪
而內深忌世宗嘗責之又所至不能戢奴仆世以此
為訾云子誼
唐國公主 下嫁徒單思忠
按金史徒單思忠傳思忠字良囗本名寧慶曾祖賽
補尚景祖女從太祖伐遼戰沒于臨潢之渾河父賽
一尚熙宗妹正隆末為囗囗群牧使契丹賊窩干擾
北邊賽一與戰死之大定初贈金吾衛上將軍思忠
通敏有才頗通經史世宗在潛邸撫養之賦性寬厚
十有二歲從上在濟南一日與姻戚公子出游近郊
有醉人腰弓矢策馬突過諸公子怒欲鞭之思忠曰
醉人昏昧又何足責遂釋之其人行數十步忽執弓
矢思忠恐欲傷人速馳至其傍奪其弓弛而還之上
聞之嘉有識量由是常使侍側尚皇第二女唐國公
主大定初世宗使思忠迎南征萬戶高忠建完顏福
壽于遼口察其去就思忠知其誠意乃與俱至東京
世宗即位如中都思忠從行軍國庶事補益弘多大
定元年十月拜殿前左衛將軍二年加駙馬都尉卒
上為輟朝即喪所臨奠命有司備禮葬之營費從官
給十九年上追念思忠輔立功贈驃騎衛上將軍仍
授其子鐸武功將軍世襲中都路烏獨渾謀克
吳國公主 下嫁唐括貢
按金史唐括貢傳括貢本名達哥太傅阿里之子也
尚世宗第四女吳國公主授駙馬都尉充奉御特授
拱衛直副都指揮使五遷刑部侍郎坐擅離職削官
一階出為德州防御使升順天軍節度使移鎮橫海
召為左宣徽使遷兵部尚書改吏部轉禮部尚書兼
大理卿先是大理卿闕世宗命宰臣選可授者左丞
張汝囗舉西京副留守楊子益法律詳明上曰子益
雖明法而用心不正豈可任之以分別天下是非也
大理須用公正人右丞粘割斡特剌舉貢可任以閑
簡部分而兼領是職遂以貢為之二十八年拜樞密
副使章宗立為御史大夫會貢生日右丞相襄參知
政事劉瑋吏部郎中中都兵馬都指揮使和喜為
貢壽遂犯夜禁和喜遣軍人送襄至第監察御史徒
單德勝劾其事下刑部逮等問狀上以襄瑋大臣
釋之而貢等各解職尋知大興府事復為樞密副使
乞致仕不許進樞密使封莘國公改封蕭復上表乞
退上曰向已嘗告續知意欲外除今之告將復若何
遂優詔許之尋起知真定府事泰和二年薨
息國公主 下嫁徒單公囗
按金史徒單公囗傳公囗本名習烈河北東路算主
海猛安人初充奉御大定二十七年尚世宗女息國
公主加定遠大將軍駙馬都尉改器物局直長轉副
使兼近侍局直長丁父憂起復本局副使章宗秋山
射中虎虎怒突而前侍衛皆避去公囗不動虎亦隨
斃詔責侍衛而慰諭公囗除濱州刺史再遷兵部侍
郎累除知大名府事是時伐宋軍興有司督逋租及
牛頭稅甚急公囗奏軍士從戎民亦疲弊可緩征以
紓民朝廷從之大安初知大興府事讞武清盜疑其
有冤已而果獲真盜歲余拜參知政事進右丞轉左
丞至寧初拜平章政事封定國公貞佑初進拜右丞
相罷知中山府事是時中都圍急不可行圍解宣宗
曰中山新被兵不如河中善乃改知河中府歷定國
軍節度使事太孫太師同判大睦親府事興定五年
薨且宗輟朝賻贈謚恪愿
宛國公主 下嫁烏林荅復
按金史烏林荅復傳烏林荅復本名阿里剌東平人
也奉御出身大定七年尚世宗第七女宛國公主授
駙馬都尉改引進使兼符寶郎出為蠡州刺史三遷
歸德軍節度使明昌三年轉知興中府事久之為曷
懶路兵馬都總管承安四年拜絳陽軍節度使卒
定國公主 景國公主 道國公主 俱下嫁
蒲察辭不失
按金史蒲察鼎壽傳鼎壽長子辭不失凡三尚定國
景國道國公主
衛國公主 下嫁蒲速烈
按續文獻通考衛國公主下嫁蒲速烈
按史
不載
韓國長公主 下嫁仆散揆
按金史仆散揆傳散揆本名臨喜其先上京人左丞
相兼都元帥沂國武莊公忠義之子也少以世冑選
為近侍奉御大定十五年尚韓國大長公主擢器物
局副使特授臨潢府路赫沙阿世襲猛安歷近侍局
副使尚衣局使拱衛直副都指揮使為殿前左衛將
軍罷職世宗諭之曰以汝宣獻皇后之親故令尚主
置之宿衛謂當以忠孝自勵日者乃與外人竊議汝
腹中事朕不能測其罷歸田里尋起為灤州刺史改
蠡州入為兵部侍郎大理卿刑部尚書章宗即位出
為泰定軍節度使改知臨洮府事以政績聞升河南
路統軍使陜西提刑司舉揆剛直明斷獄無冤滯禁
戢家人百姓莫識其面積石洮二州舊寇皆遁商旅
得通于是進官一階仍詔褒諭明昌四年鄭王永蹈
謀逆事覺揆坐嘗私品藻諸王獨稱永蹈性善靜好
事乃免死除名未幾復五品階起為同知崇義軍節
度使事以戰功遷西北路副招討進官七階賜金馬
盂一銀二百兩重彩一十端復以戰功升西南路招
討使兼天德軍節度使賜金五十兩重彩一十端復
出御邊嘗轉戰出塞七百里至赤胡睹地而還優詔
褒諭遷一官仍許其子安貞尚邢國長公主且許揆
入謝禮成歸鎮會韓國大長公主薨揆來赴上諭之
曰北邊之事非卿不能辦乃賜戰馬二即日遣還揆
沿僥筑壘穿塹連亙九百里營柵相望烽候相應人
得恣田牧北邊遂寧復以手詔褒諭且欲大用以知
興中府事紇石烈子仁代之敕盡以方略授子仁既
入拜參知政事改授中都路胡土愛割蠻世襲猛安
進拜尚書右丞尋出經略邊事還拜平章政事封濟
國公泰和五年宋人渝盟以揆為宣撫河南軍民使
上諭之曰朕即位以來任宰相未有如卿之久者若
非君臣道合一體同心何以及此先丞相亦嘗總師
南邊效力先朝今復委卿諒無過舉朕非好大喜功
務要寧靜內外宋人屈服無復可議若恬不改可整
兵渡淮掃蕩江左以繼爾先公之功即以尚囗名馬
玉束帶內府重彩及御藥賜之揆至汴搜練將士軍
聲大振會天壽節特遣其子安貞賜宴且命持白玉
杯以飲揆及上秋獵所親獲鹿尾舌為賜宋人服罪
即罷宣撫使召揆還六年春宋人復數路來侵取泗
州取靈壁圍壽春命揆為右副元帥以討之揆至軍
前集諸將校告以朝廷吊伐之意分遣將士御敵復
取臨淮蘄縣而符離壽春之圍亦解去敵屢敗囗悉
遁出境上即遣提點近侍局烏古論慶壽持手詔勞
問征討事宜仍賜玉具劍一玉荷蓮盞一金器一百
兩重彩一十端尋復以詔褒諭賜玉鞍勒馬二及玉
具佩刀內府重彩御藥以旌其功宋人既敗退上欲
進討乃召揆赴闕戒以師期宴于慶和殿親諭之曰
朕以趙擴背盟侵我疆場命卿措畫會未期月諸處
累報大捷振我國威挫彼賊鋒皆卿之力朕不能忘
是日寵錫甚厚特收其次子寧壽為奉御乃密授以
成算俾還軍十一月揆總大軍南伐分兵為九路進
揆以行省兵三萬出潁壽至淮宋人旅拒于水南揆
密遣人測淮水惟八迭灘可涉即遣奧屯驤揚兵下
蔡聲言欲渡宋帥何汝礪姚公佐悉銳師屯花靨以
備揆乃遣右翼都統完顏賽不先鋒都統納蘭邦烈
潛渡八迭駐南岸揆麾大軍直壓其陣敵不虞我卒
至皆潰走自相蹂踐死于水者不可勝計進奪潁口
下安豐軍遂攻合肥取滁州盡獲其軍實上遣使諭
之曰前得卿奏先鋒已奪潁口偏師又下安豐斬馘
之數各以萬計近又西帥奏捷棗陽光化既為我有
樊城鄧城亦自潰散又聞隨州闔城歸順山東之眾
久圍楚州隴右之師囗期出界卿提大兵攻合肥趙
擴聞之料已破膽失其神守度彼之計乞和為上昔
嘗畫三事付卿以今事勢計之徑渡長江亦其時矣
淮南既為我有際江為界理所宜然如使趙擴奉表
稱臣歲增貢幣縛送賊魁還所俘掠一如所諭亦可
罷兵卿宜廣為渡江之勢使彼有必死之憂從其所
請而縱之僅得余息偷生豈敢復萌他慮卿于此時
經營江北勞徠安集除其虐政橫賦以良吏撫字疲
民以精兵分守要害雖未系趙擴之頸而朕前所畫
三事上功已成矣前入見時已嘗議定今復諄諄者
欲決卿成功爾機會難遇卿其勉之既而宋帥丘
果奏書乞和揆以前五事諭而遣之復進軍圍和州
敵以騎萬五千駐六合揆偵知之即以右翼掩擊斬
首八千級進屯于瓦梁河以控真揚諸路之沖乃整
列軍騎畢張旗幟沿江上下皆金兵焉于是江表震
恐宋真州兵數萬保河橋復遣統軍紇石烈子仁往
攻之分軍涉淺潛出敵后敵見之大驚不戰而潰斬
首二萬余級生擒其帥劉侹常思敬蕭從德莫子容
皆宋驍將也遂下真州宋復遣陳璧來告和揆以乞
辭未誠徒欲緩師卻之宋人既喪敗不獲請成乃決
巨勝成公雷塘渚積水以為阻盡焚其廬舍儲積過
江遁去揆以方春地濕不可久留且欲休養士馬遂
振旅而還次下蔡遇疾詔遣宣徽使李仁惠及其子
寧壽引太醫診視仍遣中使撫問泰和七年二月薨
訃聞上哀悼之輟朝遣使迎喪殯于都城之北百官
會吊車駕臨奠哭之賻銀一千五百兩重幣五十端
絹五百匹其葬祭物皆從官給謚曰武肅揆體剛內
和與物無忤臨民有惠政其為將也軍門鎮靜賞罰
必行初渡淮即命徹去浮梁所至皆因糧于敵無饋
運之勞未嘗輕用士卒而與之同甘苦人亦樂為之
用故南征北伐為一代名將云
澤國公主 下嫁蒲剌睹
按金史鄭王永蹈傳初崔溫郭諫馬太初與永蹈家
奴畢慶壽私說讖記災祥慶壽以告永蹈郭諫頗能
相人永蹈乃召郭諫相己及妻子諫說永蹈曰大王
相貌非常王妃及二子皆大貴又曰大王元妃長子
不與諸王比也永蹈召崔溫馬太初論讖記天象永
蹈深信其說乃陰結內侍鄭兩兒伺上起居以崔溫
為謀主郭諫馬太初往來游說河南統軍使仆散揆
尚永蹈妹韓國公主永蹈謀取河南軍以為助與妹
澤國公主長樂謀使駙馬都尉蒲剌睹致書于揆且
先請婚以觀其意揆拒不許結婚使者不敢復言不
軌事永蹈家奴董壽與同輩奴千家奴上變于是賜
永蹈及妃卞玉二子按春阿辛公主長樂自盡蒲剌
睹崔溫郭諫馬太初等皆伏誅
邢國公主 下嫁仆散安貞
按金史仆散安貞傳安貞本名阿海以大臣子充奉
御父揆尚韓國公主鄭王永蹈同母妹也永蹈誅安
貞罷歸召為符寶祗候復為奉御尚邢國長公主加
駙馬都尉襲胡土愛割蠻猛安歷尚衣直長御院通
進尚藥副使丁母憂起復轉符寶郎除同知定海軍
節度使事歷邳淄涿州刺史拱衛直都指揮使貞佑
初改右副點檢兼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遷元帥左
都監二年中都解嚴河北州郡未破者惟真定大名
東平清沃徐邳海州而已朝廷遣安貞與兵部尚書
裴滿子仁刑部尚書武都分道宣撫于是除安貞山
東路統軍安撫等使初益都縣人楊安國自少無賴
以鬻鞍材為業市人呼為楊鞍兒遂自名楊安兒泰
和伐宋山東無賴往往相聚剽掠詔州郡招捕之安
兒降隸諸軍累官刺史防御使大安三年招鐵瓦敢
戰軍得千余人以唐括合打為都統安兒為副統戍
邊至雞鳴山不進衛紹王驛召問狀安兒乃曰平章
參政軍數十萬在前無可慮者屯駐雞鳴山所以備
間道透漏者耳朝廷信其言安兒乃亡歸山東與張
汝楫聚黨攻劫州縣殺掠官吏山東大擾安貞至益
都敗安兒于城東安兒奔萊陽萊州徐汝賢以城降
安兒賊勢復振登州刺史耿格開門納偽鄒都統以
州印付之郊迎安兒發帑藏以勞賊安兒遂僭號置
官屬改元天順凡符印詔表儀式皆格草定遂陷寧
海攻濰州偽元帥郭方三據密州略沂海李全略臨
朐扼穆陵關欲取益都安貞以沂州防御使仆散留
家為左翼安化軍節度使完顏訛論為右翼七月庚
辰安貞軍昌邑東徐汝賢等以三州之眾十萬來拒
戰自午抵暮轉戰三十里殺賊數萬獲器械不可勝
計壬午賊棘七率眾四萬陣于辛河安貞令留家由
上流膠西濟繼以大兵殺獲甚眾甲申安貞軍至萊
州偽寧海州刺史史潑立以二十萬陣于城東留家
先以輕兵薄賊諸將繼之賊大敗殺獲且半以重賞
招之不應安貞遣萊州黥卒曹全張德出貴宋福詐
降于徐汝賢以為內應全與賊西南隅戍卒姚云相
結約納官軍丁亥夜全縋城出潛告留家留家募勇
敢士三十人從全入城姚云納之大軍畢登遂復萊
州斬徐汝賢及諸賊將以徇安兒脫身走訛論以兵
追之耿格史潑立皆降留家略定膠西諸縣宣差伯
德玩襲殺郭方三復密州余賊在諸州者皆潰去安
兒嘗遣梁居實黃縣甘泉鎮監酒石充浮海赴遼
東構留哥已具舟皆捕斬之十一月戊辰曲赦山東
除楊安兒耿格及諸故官家作過驅奴不赦外劉二
祖張汝楫李思溫及應囗誘從賊并在本路自為寇
盜罪無輕重囗與赦免獲楊安兒者官職俱授三品
賞錢十萬貫十二月辛亥耿格伏誅妻子皆遠徙諸
軍方攻大沬堌赦至宣撫副使知東平府事烏林答
與即引軍還賊眾乘之復出為患詔以陜西統軍使
完顏囗知東平府事權宣撫副使其后楊安兒與汲
政等乘舟入海欲走岠嵎山舟人曲成等擊之墜水
死三年二月安貞遣提控紇石烈牙吾塔破巨蒙等
四堌及破馬耳山殺劉二祖賊四千余人降余黨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