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晚膳后,夕暉猶在樹杪,乃步行出寓,一覽城內風俗。街道頗平直,洋車子壁髹黑漆,白銅輪輨,幨幰彩緣,輢軡俱飾以琺瑯,光彩炫人,他處所未見。屋宇多齊整,筑以水磨磚,祟墉修脊,朱戶隆基,蓋孔氏聞達者之第也。

街上除聞叫賣貨物之聲外,無喧囂叱詈諸野語,洵美且任仁,圣賢之化猶未泯焉。行人內穿文綺,外均罩以布袍,中流以下有系青布裳于袍上者,殆衣錦尚絅之。遺意歟!

城西南完好,東北則頹墮,為民十九馮閻之役,中央軍夏斗寅師被圍十一晝夜,憑城固守,援至,圍始解。城東北被大炮轟壞數處,譙樓、雉堞摧毀過半,刻多未修復。商肆規模極小,以非綰轂之區。

考曲阜古縣,本在城東二里許之古城村。真宗大中祥符間,因軒轅氏誕生地改縣為仙源,徙治壽邱,在今城東八里,即今所謂舊縣也。歷金、元、明。至武宗正德七年,流寇劉七犯闕里。明年,山東按察使司僉事潘珍疏請改建今城,城周八里三十六步,高二丈,厚半之,池深一丈廣。過之門凡五,東曰:“秉禮”,西曰:“宗魯”,正南曰:“仰圣”,東南曰:“崇信”,北曰:“延恩”。

至圣廟,在城正中,廟之基即古闕里。《水經注》云:“孔廟東南五百步有雙石闕,故名闕里。春秋魯定公二年,雉門及兩觀災。(注:兩觀,闕也。)”又《史記魯世家》:“焬公筑茅闕門,蓋闕里者,闕下之里也。”又《論語》:“有闕黨,闕。”而荀子曰:“仲尼居闕黨。闕里,闕黨本一也。”

廟東為衍圣公府,又東為鼓樓。出鼓樓折北為陋巷,巷北為顏子廟。闕里坊東南為學使、校士館,又東為南池,或云靈光殿舊址,或云即魯僖公泮宮,六十一代衍圣公宏緒營為別業。清高宗乾隆二十年,七十一代衍圣公昭煥,白于山東巡撫白鐘山,即其故址改建行宮。圣廟之西為四氏學,學東南為矍相圃,西為曲阜縣學,學西為曲阜縣衙,此曲阜新城建置,及城內附城古跡名勝之大概也。

即昏歸寓,仲光部郎來回拜,一仆掖之入。談話間,圣府司庫馬君來送柬,襲公約明晚宴余于府內,閱知單,按姓名詢馬君,皆為曲城搢紳,馬君復傳襲公命,堅請移寓府中,光翁亦同勸駕。余以寓外便,挽馬君代恭辭,馬君去,光翁亦辭歸。

同寓書賈趙君,燕人,年逾知命,風雅士也,常來曲阜收羅古籍,談及方志,云:“以邊鄙之志為珍貴。”更闌就寢。

黎明起盥、櫛畢,用牛酪餑餑。庭中柳眼初醒,梅萼乍綻(北方氣冷,花時較南方遲),立階前賞之,心神殊怡曠,馬君來請謁圣,遂易禮服往。

經東鼓樓,過圣府前,升層階,進毓粹門,二警士左右立,門三間,綠瓦矯檐,柱棟丹雘,下階為庭,古木交蔭,有碑亭十余座,唐、宋、金、元各一,余為清代列帝祭告及修廟御制碑。 轉北為大成門,門北五間南向,丹楹朱戶,漚釘獸環,楣閌金飾,層階飛檐,列戟二十四;中楹懸清世宗御書聯曰:“先覺先知為萬古倫常立極;至誠至圣與兩間功化同流。”兩掖門,左曰:“金聲”;右曰:“玉振”。

余由中左門進孔庭,奉祀官及耆老十余人長袍大褂,青鞋玄帽,分站兩傍,肅立為禮,余遍答之。門內置長案,列凳八,馬君導余坐案左,廟役進茶畢,奉祀官持鑰前行啟殿門。

降階為廣庭,階柏數十株,夭矯凌霄,庭東南隅有古檜一,傳為至圣手植,考手植檜原有三株。宋時大成門內有御贊殿,二株在殿前,高六丈余,圍一丈四尺,在左者文左紐,在右者文右紐。一在杏壇東南隅,高五丈余,圍一丈三尺,枝蟠屈如龍形,世謂之再生檜。晉懷帝永嘉三年枯死,隋恭帝義寧元年復生。唐高宗干封二年又枯死,宋仁宗康定元年又復生。金宣宗貞佑二年春正月廟毀于兵火,三檜為燼。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復萌芽生。東廡廢址隙間,三氏學教授張頿移植故處。明孝宗弘治十三年廟災,復毀于火。清世宗雍正十年廟工告成,復生新條,今高約二丈,然半枯矣。

庭北為杏壇。考杏壇在宋以前本為廟殿舊址。宋真宗天禧間,四十五代孫道輔監修,祖廟移殿于北,不欲毀其舊跡,因莊子有“孔子游乎緇帷之林,坐休乎杏壇之上。”語,乃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杏壇”。石刻“杏壇”二大字,金黨懷英篆。(按:懷英,字世杰,故宋太尉進十一代孫,馮翊人,金世宗大定十年進士。由莒州軍事判官累遷翰林學士,承旨致仕衛紹王,大安三年卒,年七十有八,謚文獻。懷英工篆籀,善屬文。修《遼史》未成,致仕后,章宗詔直學士,陳大任繼之。見《金史文藝傳》。)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山| 商洛市| 金秀| 墨竹工卡县| 大渡口区| 明星| 双柏县| 厦门市| 拉萨市| 介休市| 连城县| 巴楚县| 津南区| 马山县| 河间市| 卓资县| 巩义市| 钟祥市| 项城市| 廊坊市| 商洛市| 南乐县| 海林市| 海淀区| 简阳市| 惠州市| 格尔木市| 温宿县| 南涧| 巨野县| 商洛市| 法库县| 富顺县| 杭州市| 泰和县| 苍梧县| 楚雄市| 同江市| 绥宁县| 察隅县|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