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2章 戶政十七荒政二(2)

  • 皇朝經世文續編
  • 饒玉成
  • 3439字
  • 2015-12-20 19:21:34

一曰平糶減價。放賑則庫藏之力有限。平糶則轉輸之力無窮。即如附近之奉省。去歲大熟。本年雨澤沾足。禾稼茂盛。糧價甚賤。而商販來津者。均因由海運涉險而來。相率居奇。若能設法籌。由海路運奉省糧。源源而來。層遞減價售買。則市價不能不隨之遞減。糧價漸平。民心即可稍安。惟本年內河水淺。船只不通。內地販運海糧。均用車運。現在糧價騰貴。職此之由。應如何逐漸轉運。使一律皆平。須妥議章程辦理。一曰分糧勸賑。直隸地土。雖非沃壤。然甫遇旱荒。富民尚有藏。因野無青苗。存糧之家。均存避荒之念。不肯出糶。專恃外來之糧販運。糧愈少而價愈增。貧民愈無生計。必致聚眾搶掠。則同歸于盡。若由地方州縣。各就本境查明存糧之家。剴切勸諭。令其量所藏之數。分出若干?;蚪o予獎?;蜃詾榻栀J。俟收成時歸還。即以一州縣富戶之糧。分賑一州縣之貧戶。則其力惟均。惟勸賑獎勵。向不甚優。現在必須定明優獎章程。隨時奏請  恩施。不可稍事延擱。一曰采買儲備。本省荒歉糧缺。若官為采買。即使庫可籌。而糧價必致愈形騰貴。誠為有損無益。仍須設法采運南省秈等米。方為有益。若由部指定項。由江浙兩省督撫妥為采辦。由海路運津。轉運京倉。計本年封河以前尚可趕到。冬令需用之時亦可救急。一曰以工代賑。查直隸各州縣。城垣半多殘缺。河道亦多淤塞。因庫之絀。久未請帑興修。本地勸捐。又以城工獎未優。率多觀望。當此救荒急務。莫若就本境應辦各工程?;蛐拗窃;蚴柰诤拥?。責成該地方官勸諭紳商富戶。竭力捐輸。將應辦工程。次第舉辦。庶使各境災黎。強壯者皆得趁雇度日。工程愈大。活人愈多。而城垣完固。則保障可資。河道疏通。則轉輸有利。誠為一舉兩得之計。惟此次勸捐工程。系屬以工代賑。非尋常捐輸可比。所有各捐生獎。限定日期。核準工程。免其造冊報銷。一曰施粥濟貧。各府城如保定河間天津通州。凡系商賈聚會之處。多有逃荒饑民。老弱男負女。前乞食。目下已經如此。秋冬之際。逃荒者更多。若不設法以處之。儻有奸匪溷跡其中。是亂萌即伏于此。應由各該地方官設法勸捐。多設粥廠。每日散放。使流民不致失所。并可稽查奸細。然必須各處一律舉行。若僅止一二處辦理。則貧民必聚就食。經費不資。轉致滋事。以上各條。于救荒均有裨益。辦理得宜。實可消未萌之患。當此時勢。各地方官應仰體  皇仁。實力講求。不可假手。胥吏稍有弊竇。分別輕重。設法稽查。慎選委員。一切詳細章程。應請  欽派熟悉情形之大員。會同戶部悉心妥議。以期行之無弊。實惠及民。臣再四思維。查有太常寺卿石贊清。正直樸誠。關心民瘼。在直隸服官年久。洞悉情形。民情愛戴?;I辦一切。當能事事合宜。不為眾說播動。庶救荒大政。可獨任其難。臣目擊時艱。敬舉所知。伏候  圣明裁酌。所有接到部文米捐難以籌辦。并辦救荒。敬陳管見各緣由。謹恭折具奏。

請籌費賑濟疏

彭祖賢

竊本年春夏久旱。順天直隸所屬境內。麥收未熟。赤地千里。糧價昂貴。迄今節候已交夏至。得雨仍未沾足。秋糧雖經播種。而微雨含滋。即繼以旱風烈日。竟無萌蘗之生。災荒甚重。民食維艱。近聞黃河以南。捻匪肆擾。與大名僅一水之隔。竊恐畿輔饑民。十百為。以均糧為名。藉端攘奪。漸至聚眾滋事。若不急籌賑恤。則老弱轉乎溝壑。壯者即流為盜賊。雖乘荒搶。律有明條。但嚴定其劫奪之罪。而不予以存活之路??滞Χ唠U。誅不勝誅。惟有發賑安民。足以潛消勾結。預杜亂萌。竊思荒政之要。所謂極貧賑濟。次貧糶賑。稍貧之民。宜賑貸者。一切大綱細目。有張伯行救荒事宜。及魏禧救荒策等篇。成法具在。均極周詳。變通而增損之。則在辦理得人耳。所難者急須先籌經費。然后可以舉行。計順天直隸二百四十余州縣。被災太廣。籌維艱。非預備銀數十萬兩。不足以資給賑。且饑民宜散不宜聚。應令被災各州縣。各賑其本屬之民。不致流離他往。方為善策。若專在京城放賑??诌h方饑民聞風而來。轉多窒礙。謹陳管見三事。伏乞  圣明采納焉。一捐輸宜推廣也。從前捐賑。只準援照樂善好施之例。議虛銜??植蛔阋詮V招徠?,F在順天直隸?;I賑方殷。必須準予優獎。用昭激勸。除大吏捐廉倡率。不敢仰邀議外。紳民商賈。均請查照山東捐賑章程。銀谷并納。聽民自便。凡貢監虛銜封典實職班次。并分發指省。概準取收捐。并請  旨飭下戶部奏明條。期于京師銅捐天津捐兩無妨礙。頒發空白執照。由省城派員設局。廣為勸導。并分別名州縣等第。酌量發給執照。于各城鄉市鎮。一律勸捐。隨時請獎。一外省宜協濟也。救災恤。古人有告糴之義。竊查道光二十九年。東南七省被水。曾發帑銀百萬兩。賑濟江浙各省之民。天下一家。  圣恩廣被。今畿內亢旱日久。輦轂之下。萬口嗷嗷。當部庫支絀之時。不得不借助于外省。除湖北安徽本年同屬旱荒。毋庸協濟外。江浙兩省。尚屬雨旸時若。查江蘇厘金。除江北淮揚等府不計外。其蘇松泰鎮四屬牙厘捐局。上海松滬捐局。兩處厘金。每月不下四十余萬兩。江浙厘捐。以湖州之絲捐為最盛。當新絲出市之時。捐務必有起色。雖現在捻忽。需餉孔艱。而京師為天下根本。歲歉民饑。尤關緊要。應請  旨飭下該督撫。于江蘇厘捐項下。提銀二十萬兩。于浙江厘捐項下。提銀十萬兩。趕速解京。以資撥給。想該督撫公忠謀 國。饑溺同憂。必能不分畛域。妥速籌辦。以紓  宸。一經費宜借動也。救災賑饑。急于星火。古人矯詔發倉。良以遲緩須臾。即民不堪命。方今畿疆望賑已急。若待江浙協濟之銀。解到順天直隸。捐輸收齊。再議放賑。恐已涂有餓殍。不及早沾  恩澤。若由直隸藩庫籌墊辦。又因曹州捻氛已熾。省南防務亦緊。餉需孔急。庫藏已空。更無閑可挪。擬請  旨飭下戶部。在捐銅局收捐項下。先行借動銀二十萬兩。天津捐項下。借動銀數萬兩。由順天府尹直隸總督酌量州縣多寡。分定成數。陸續支領。以應急需。仍俟江浙解到協賑。及本省積有捐輸銀兩。隨時奏明歸。如此轉移。則部帑可期有著。而貧民可免流亡。以上三事。臣以畿疆荒政重大。籌維艱。特于無可籌劃之中。勉為設法。以應急需而安民心。惟各州縣辦賑情形。尤以得人為難。應如何妥議章程。慎簡賢員。不假胥吏之手。預杜中飽之弊。請旨飭下順天府尹直隸總督頒發定章。通飭各屬。嚴絕扣侵漁等弊。并酌派廉干紳士委員、或會同商辦。或密為查訪。如有辦理不善。致滋弊端者。一經查出。立予參撤。其有始終勤慎。潔己奉公。實惠及民者。準其事竣酌予獎勵。以昭激勸。臣愚昧之見。是否有當。伏乞  皇上圣鑒。謹奏。

應 詔陳言

寶廷

竊以為祈禱誠不可廢。而所恃以格 天者。惟在實心行實政耳?!m闈敬怠。非外人所及知。竊愿 皇太后默自省察。歷年以來。有無汰侈苛刻。逸豫曠怠。足以上干 天和之處。有則力改之。不可因陳事不說。遂自回護。尤必當見諸實事。不可但以遇災修省。托之空言。將天變可畏。存之于心。時懷戰兢恐懼之念。至誠所積。自能感通。所謂應 天以實不以文也。今事事廢弛。弊不勝指。姑言其大端。有二焉。一曰不知緩急。一曰有名無實。臣工有言。必飭部議。部議必駁。幸而不駁。亦必久之始得議準。迨發交各省。又久之始得施行。而所行仍不過虛文塞責。姑就賑務言之。山西請撥漕糧。迫不可待。再經陳請。始得允行。饑民望賑。急于望雨。前撥山東漕糧。今已數月。何以尚未能齊。此皆不知緩急也。京師自去秋議行平糶。今春乃有定局。而市價仍未能平。此既不知緩急。而復無實也。更有見小畏難二弊。徒知倉儲之足惜。而不知邦本之是憂。徒知 國用之易虧。而不知民心之易失。此見小也。謂切直為好名。相率隱忍。謂振作為喜事。相率偷安。以雷同詭隨為和衷。以諉卸取巧為練達。此畏難也。古之民死于虐政。今之民死于仁政。虛應故事。緩不濟急。雖有仁政。無救于民之死也。古之事誤于新進紛更。今之事誤于老成持重。畏難茍安。見小則貽誤大事也。最可憫者。晉豫二省之民。半已餓死。而未敢生變。亟加賑恤。尚恐無濟于事。若再因循疲玩。坐視不救。將聽其盡死耶。抑待其生變耶。既不肯發倉平糶以安內。又不肯留漕散賑以安死。守此數十萬石紅粟。將安用之。設有變動。雖盡傾太倉。豈足供軍儲哉。古賢君每值天變。恒下罪己之詔引咎自責。愈征圣德。今言者有所指陳。不惟不肯引咎。且多方粉飾。自彌闕失。此皆樞臣之深心。為君文過。即以自文。立言非不得體。恐懼修省。固當如是耶。天人之際。呼吸相通。邇來祈雪則應以微霰。祈雨則應以輕陰。 上帝至仁。亦若準 朝廷所施于民者。稍稍應之。猶不可發深省乎。臣所言四弊。乃今天下之通弊。上自 朝廷。下及內外大小臣工。舉不能免。伏乞下 詔自責。并嚴責諸臣。力陳積弊。以上回 天怒。維 國事而濟民生。民心既順?!√煨囊嗤āH羲谋撞怀S煜轮坞y矣。方今時事。以救荒為急。不揣愚昧。附陳四條。謹列于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松县| 铅山县| 泸西县| 台中县| 柏乡县| 阳新县| 武安市| 乌鲁木齐市| 峨边| 石嘴山市| 延川县| 清涧县| 武鸣县| 偏关县| 镇原县| 汽车| 潢川县| 台东市| 开化县| 天水市| 习水县| 长兴县| 瑞金市| 晴隆县| 黑河市| 大新县| 咸阳市| 马边| 香港| 宣汉县| 汤阴县| 电白县| 开阳县| 常德市| 罗平县| 惠来县| 谷城县| 长春市| 象山县| 元江| 凯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