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1章 禮政十六正俗下(2)

  • 皇朝經世文續編
  • 饒玉成
  • 3760字
  • 2015-12-20 19:21:34

聞前閩粵寧波子弟。亦時有赴洋學習者。但止圖識粗淺洋文洋話。以便與洋人交易為衣食計。此則入選之初。慎之又慎。至帶赴外國。悉歸委員管束。分門別類。務求學術精到。又有翻譯教習隨時課以中國文義。俾識立身大節。可冀成有用之材。雖未必皆為偉器。而人材既眾。當有瑰異者出乎其中。此拔十得五之說也。至于通計費用。首尾二十年。需銀百二十萬兩。誠屬巨。然此不必一時湊撥。分析計之。每年接濟六萬。尚不覺其過難。除初年盤川發給委員帶外。其余指有定。按年預撥。交與銀號陸續匯寄。事亦易辦。總之圖事之始。固不能予之甚吝。而遽望之甚。遠適異國。儲才備用。更不可以經費偶乏。淺嘗中輟。近年來設局制造。開館教習。凡西人擅長之技。中國頗知究心。所須經費。均蒙  諭旨準撥。亦以志在必成。雖難不憚。雖費不惜。日積月累。成效漸有可觀。茲擬選帶聰子弟赴外國肄業。事雖稍異。意實相同。謹將章程十二條。恭呈  御覽。合無仰懇天恩。飭下江海關于洋稅項下。按年指撥。勿使缺乏。恭候  命下。臣等即飭設局挑選聰子弟。妥慎辦理。如有章程中未盡事宜。并請  下總理衙門酌核更改。臣等亦可隨時奏請更正。所有擬選聰子弟前赴泰西各國肄習技藝緣由。謹合詞恭折具奏。伏乞   皇太后  皇上圣鑒訓示。謹奏。

教堂一案設法辦理折同治元年十二月初五日

沈葆楨

為遵 旨酌核教堂一案、謹擬設法辦理情形、仰祈  圣鑒事、竊臣承準議政王軍機大臣字寄、同治元年閏八月二十四日、奉 上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奏江西教堂一案、久懸未結、請飭妥速辦理、并將照會等件照錄呈覽一折、著沈葆楨悉心酌核、飛速覆奏等因、欽此、臣當即督同司道、邀集公正紳士、將抄發照會等件、公同閱看、屬其各自曉諭士民、仰體 國家柔遠之心、蠲小忿成大信、務釋猜嫌、永締和好、所議條、定須一一照行、各官紳深明事理、并無異議、乃傳語甫經數日、通衢處所遍貼撲滅異端邪教公啟、據南新二縣揭呈前來、怨憤情詞、幾有不共戴天之勢、臣一面飭縣嚴密查拏、一面傳詰紳士據稱奉諭后、即遍告各親友、或曉以義理、或悚以利害、聽者無不帖然、皆云闔省自有公論、我輩只知從眾而已、日來喧傳揭帖、各紳具有見聞、然莫能查出何人所撰、臣又詰以夏子春、徐士章何人、據稱紳士中實無此兩個名字、但江省此姓甚少、既據照會中指為捏控唆使之人、則各衙門自有案可稽、不難著落研究、乃遍查臣及司道府縣各衙門、并無此二人控詞、而教堂一案、亦未曾有人具控、臣只得令紳士再行逐加曉諭、如士民人等、別有實在冤抑、許其聯名具呈、意謂既得主名、使有操縱把握、乃數月并無一人呈訴、惟匿名揭帖、愈帖愈多、此處揭去、他處復帖、理諭勢禁、均無從下手、臣訪聞街談巷議、咸謂官藉外國威逼小民、人情洶洶、深恐復激成變、故因密派素信親友、假扮外路客商、于茶坊酒肆中、托為邂逅間談、乘其不意、與之反復辨論、冀其漸開覺悟、兼可訪出倡首之人、乃察其所記問答之詞、則滿腹疑團、始終不釋、人言藉藉、眾口雷同、臣思此案必使民間毫無猜疑、而后教士重到省城、可以安心傳教、若只由臣等含糊答應、將來必大起釁端、即法國公使、亦豫料事勢所必然、故照會第一條、即有仍蹈前轍、惟各該省督撫是問之語、兩國既敦和好、臣等與該教士亦休戚相關、若不早策萬全、致后來有不忍言之事、臣等從重懲處、固分所應得、要何補于該教士之業已吃虧、即如本年二月間、何嘗無委員防護、兵役彈壓、然眾怒難犯、勢如潮涌、誰能御之、所以再四熟商、數月莫能定議、竊思傳教與用兵不同、用兵則以力屈人、傳教則以心服人、人何以服、信之斯服之矣、人何以信、示之以可信、斯信之矣、即如佛、教來自西藏、當其初入中國、夫誰信之、今則士大、夫以至愚夫愚婦然信之矣、即天主教行于上海等處、民趨之若不及、而江西湖南、遽有此變、非江西湖南好與法國為難也、上海等處、為時較久、民實見其可信、故不強之信而自信、江西湖南、為時甚暫、民未知其可信、故迫求其信而愈不信也、使傳教士徐示以可信、不強以遽信、久焉斷無不信之理、古人有言曰、將欲取之、必姑與之、該教士既以傳教為己任、必其學識深遠、洞曉人情、定以斯言為不謬

查江西前案、與湖南貴州頗不相侔、當滋事之時、教士教民業經他往、并無受傷受辱之人、該教士素以愛人如己釋不報為懷、當必不以此為芥蒂、教堂本小民居、所值無幾、該教士且肯舍其家屬貲產而來教民、又皆樂善好施、亦斷不以此為吝惜、揣該教士之心第以勸人為善、反遭不白之冤、若罪無所歸、恐為他國所輕視、臣擬由官籌措五千金、俟羅教士抵潯時、解與九江道妥交、以為賠修之費、但凡百姓愿賣之地、任憑羅教士自擇建造、以壯觀瞻、至臣防范既疏、又復調停乏術、致中外大局、幾起釁端、仍請 旨將臣交部、嚴加議處、似可以全該教士之體面而服其心、該教士從此可曲順輿情、因勢利道、由近遠、自易及難、其一時未能遽信者、勿與較量、教民倚勢結怨者、曉諭禁止、勿聽一偏之詞、致開嫌隙、俾百姓欣然相告曰、彼教之愛人如己、誠如是也、彼教之釋不報、誠如是也、有不從之恐后哉、故曰、徐示以可信、不強以遽信、久焉斷無不信者也、若謂懾之以兵威、期收效于旦夕、則匹夫不可奪志、萬眾同心、背城借一、惟天所授、勝負何常、勸人為善者、當不出此、可否 飭下總理衙門、照會法國公使、曉諭該教士遵照辦理、除議覆條款另具清折外、理合由驛馳奏、并抄呈匿名揭帖一紙、密訪問答一紙、伏乞 圣鑒訓示、謹 奏

奏請推廣文化疏

余思詒

為推廣文化。請 飭議行。以收懷柔之效。而廣治平之業。敬陳管見。恭折仰祈  圣鑒事。竊維天下之要務。惟在廣教化而已。我 朝深仁厚澤。化洽黎。海澨山陬。道通蠻貊。是以數萬里梯航咸集。千百國玉帛來朝。實可征教化之盛行矣。惟自立約互市以來。各國商民學習中華語言文字者。實繁有徒。而我出洋之民。無慮數百萬人。日久寄居。見異思遷。深恐習與性成。漸忘根本。是可大可慮也。臣歷考譯出西書。外國新報。詳詢各國商情。竊以為可以維系華民者。約有四端。一曰建立 文廟學宮。考試商民。以資廣興文教。二曰頒發時憲通書。以便華民行用。三曰公頒  會典律例。申明教令。俾知法紀。四曰匯集各國同義字體。俾通中外民情。此四者皆簡而易行。實于中外人心大有維系者也。仰見   皇太后  皇上慈惠元元。無遠弗屆。右文崇道。漸被四方。臣自知愚陋。獻曝心殷。敬抒所知。以備  采納。臣伏查吾民以奔走衣食之故。流入他邦。或五六年。或四三年。其最久者。子已生子。孫又生孫矣。服食起居。都或異俗。眷懷故土。能無愴然。蓋貧富同情。老少同志也。幸蒙  圣恩高厚。垂念遠民  簡放大臣。分駐各國。又設領事官妥為保護。俾寄居絕域者。得見  圣朝衣冠。重戴  皇仁。感深骨髓。惟富庶子弟嫻習文字禮義者。既艱于考試。復少所師承。未免向隅。殊堪惻憫。伏以 至圣孔子內圣外王之道。配天地。貫古今。故舟車所至。人力所通。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莫不尊親。可否 飭于各國設領事官地方。租買地址。建立 文廟學宮。設立教官。宣講  圣諭廣訓詮解經義。并設義學。教習小學經書文字。商民中如有文理清順者。準領事官考試。如府縣考之例。申送大臣。考取作為生員佾生。并準咨回原籍地方。一體應試。以資觀感。惟經費甚巨。一時恐難籌劃。或請先于商民聚集最多之處。先行撥。陸續創設。商民中如有愿助經費者。準該大臣先給獎札。 奏請議。查各國在中國地方設立各教堂。皆蒙  恩飭官一律教保護。今在該地方建立 文廟學宮義學。設立教官。各國定必樂從。實一道同風之盛軌也。臣伏見泰西各國。以冬至陽生為歲首。與中華建寅為正月。歷日回異。無節氣朔望。無宜忌各條。華民寄居者。農工商賈。均有其業。男女婚嫁。市肆經營。幾無歲月之可稽。亦無宜忌之可擇。華民即有展轉相托購買通書者。又苦程途窵遠。時節遞差。可否請 飭欽天監按照經緯度數。推算各國節氣朔望晝夜時刻。別為一頁。加入時憲通書發設領事官地方及通商口岸。便民行用。俾遇春秋之佳日。仍然食 德欽 和。縱寒暑之異宜。猶是  堯天  舜日是亦遠邇不遺之一端也。

臣伏查各國地方寄居華民。不下數百萬人。蒙  恩簡 大臣設立領事官妥為保護。立法極為詳備。但恐愚民無知。習成異俗。致乖法度。殊堪隱憂。自宜各大臣率領事官。時申教令。俾知雖居異域。未外  生成。可否 飭令各該衙門。恭節  大清會典律例。官民常用應知簡明條目。刊刻頒發。各領事官并通商口岸行用。并裱糊張掛領事官公廨。庶華民觸目警心。不致久而忘本。是又維系遠民之一端也。臣伏查閩廣江浙通商口岸。經史書籍行消出洋者。每年無慮數十萬金。稅則俱照紙張納稅。雖華民講習之需。而外國商民習中華國文字以備來華之用。亦多購買者。是各國情狀亟宜設法暢達也。臣竊見英法俄德和日義各國字體不同。雖秘同心。奧同德。比同法。丹同英。而美于英微有少異。各有字學專書。茍以中華字匯之部分畫數為綱領匯集。各國同義字體。輯為一書。究不難即音以求義。即義以求形。嘗考左傳。楚人謂乳谷。謂虎于菟。禮內則左佩紛帨。鄭氏注佩巾也。齊人有言紛者。實即方言文字翻譯之始。蓋音雖各別。義可從同也。可否 飭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匯集各國同義字體。緝為成書。俾閱者即形以見義。即義以求音。不特翻譯可按書而索。即遠近各國民情。亦可藉以暢達。天地同文。車書一統。實中外之關鍵也。夫如是。則  聲教迄于地球。誠感遐邇。  圣化行于域外。德貫古今矣。臣參合時事。訪察洋情。謹陳管見四條。似于地方并無窒。于大局不無裨益。冒昧陳。不勝惶悚。是否有當。伏乞   皇太后  皇上訓示施行。謹 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至县| 兴城市| 育儿| 延津县| 桂阳县| 晋中市| 伊宁市| 湘阴县| 黄骅市| 昭通市| 绍兴市| 陆丰市| 青岛市| 通州区| 元氏县| 象山县| 宜章县| 正定县| 南靖县| 平度市| 林州市| 来安县| 滨州市| 新昌县| 云安县| 温泉县| 吕梁市| 祁东县| 呼图壁县| 阆中市| 东至县| 沙雅县| 屏东县| 广水市| 商水县| 张北县| 莱州市| 肇源县| 张家港市| 灵寿县| 奎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