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2章 烏桓鮮卑列傳(9)

  • 后漢書
  • 范曄
  • 4865字
  • 2015-12-20 17:33:51

二年正月,初制郊兆于雒陽城南七里,依鄗。采元始中故事。為圓壇八陛,中又為重壇,天地位其上,皆南鄉,西上。其外壇上為五帝位。青帝位在甲寅之地,赤帝位在丙巳之地,黃帝位在丁未之地,白帝位在庚申之地,黑帝位在壬亥之地。其外為壝,重營皆紫,以像紫宮;有四通道以為門。日月在中營內南道,日在東,月在西,北斗在北道之西,皆別位,不在群神列中。八陛,陛五十八醊,合四百六十四醊。五帝陛郭,帝七十二醊,合三百六十五醊。中營四門,門五十四神,合二百一十六神。外營四門,門百八神,合四百三十二神。皆背營內鄉。中營四門,門封神四,外營四門,門封神四,合三十二神。凡千五百一十四神。營即壝也。封,封土筑也。背中營神,五星也,及中官宿五官神及五岳之屬也。背外營神,二十八宿外官星,雷公、先農、風伯、雨師、四海、四瀆、名山、大川之屬也。

至七年五月,詔三公曰:“漢當郊堯。其與卿大夫、博士議?!睍r侍御史杜林上疏,以為“漢起不因緣堯,與殷、周異宜,而舊制以高帝配。方軍師在外,且可如元年郊祀故事”。上從之。語在《林傳》。

隴、蜀平后,乃增廣郊祀,高帝配食,位在中壇上,西面北上。天、地、高帝、黃帝各用犢一頭,青帝、赤帝共用犢一頭,白帝、黑帝共用犢一頭,凡用犢六頭。日、月、北斗共用牛一頭,四營群神共用牛四頭,凡用牛五頭。凡樂奏《青陽》、《朱明》、《西皓》、《玄冥》,及《云翹》、《育命》舞。中營四門,門用席十八枚,外營四門,門用席三十六枚,凡用席二百一十六枚,皆莞簟,率一席三神。日、月、北斗無陛郭醊。既送神,燎俎實于壇南巳地。

建武三十年二月,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禪泰山。詔書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氣滿腹,吾誰欺,欺天乎?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編錄!桓公欲封,管仲非之”若郡縣遠遣吏上壽,盛稱虛美,必髡,兼令屯田?!睆拇巳撼疾桓覐脱浴H?,上幸魯,過泰山,告太守以上過,故承詔祭山及梁父。時,虎賁中郎將梁松等議:“《記》曰‘齊將有事泰山,先有事配林’,蓋諸侯之禮也。河岳視公侯,王者祭焉。宜無即事之漸,不祭配林?!?

三十二年正月,上齋,夜讀《河圖會昌符》曰:“赤劉之九,會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于承!誠善用之,奸偽不萌。”感此文,乃詔松等復案索《河》、《雒》讖文言九世封禪事者。松等列奏,乃許焉。

初,孝武帝欲求神仙,以扶方者言黃帝由封禪而后仙,于是欲封禪。封禪不常,時人莫知。元封元年,上以方士言作封禪器,以示群儒,多言不合古,于是罷諸儒不用。三月,上東上泰山,乃上石立之泰山顛。遂東巡海上,求仙人,無所見而還。四月,封泰山。恐所施用非是,乃秘其事。語在《漢書·郊祀志》。

上許梁松等奏,乃求元封時封禪故事,議封禪所施用。有司奏當用方石再累置壇中,皆方方尺,厚一尺,用玉牒書藏方石。牒厚五寸,長尺三寸,廣五寸,有玉檢。又用石檢十枚,列于石傍,東西各三,南北各二,皆長三尺,廣一尺,厚七寸。檢中刻三處,深四寸,方五寸,有蓋。檢用金縷五周,以水銀和金以為泥。玉璽一方寸二分,一枚方五寸。方石四角又有距石,皆再累。枚長一丈,厚一尺,廣二尺,皆在圓壇上。其下用距石十八枚,皆高三尺,厚一尺,廣二尺,如小碑,環壇立之,去壇三步。距石下皆有石跗,入地四尺。又用石碑,高九尺,廣三尺五寸,厚尺二寸,立壇丙地,去壇三丈以上,以刻書。上以用石功難,又欲及二月封,故詔松欲因故封石空檢,更加封而已。松上疏爭之,以為“登封之禮,告功皇天,垂后無窮,以為萬民也。承天之敬,尤宜章明。奉圖書之瑞,尤宜顯著。今因舊封,竄寄玉牒故石下,恐非重命之義。受命中興,宜當特異,以明天意”。遂使泰山郡及魯趣石工,宜取完青石,無必五色。時以印工不能刻玉牒,欲用丹漆書之;會求得能刻玉者,遂書。書秘刻方石中,命容玉牒。

二月,上至奉高,遣侍御史與蘭臺令史,將工先上山刻石。文曰:

維建武三十有二年二月,皇帝東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班于群神,遂覲東后。從臣太尉熹、行司徒事特進高密侯禹等。漢賓二王之后在位??鬃又蟀珊睿蛟跂|后,蕃王十二,咸來助祭?!逗訄D赤伏符》曰:“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龍斗野,四七之際火為主?!薄逗訄D會昌符》曰:“赤帝九世,巡省得中,治平則封,誠合帝道孔矩,則天文靈出,地祇瑞興。帝劉之九,會命岱宗,誠善用之,奸偽不萌。赤漢德興,九世會昌,巡岱皆當。天地扶九,崇經之常。漢大興之,道在九世之王。封于泰山,刻石著紀,禪于梁父,退省考五?!薄逗訄D合古篇》曰:“帝劉之秀,九名之世,帝行德,封刻政?!薄逗訄D提劉予》曰:“九世之帝,方明圣,持衡拒,九州平,天下予。”《雒書甄曜度》曰:“赤三德,昌九世,會修符,合帝際,勉刻封。”《孝經鉤命決》曰:“予誰行,赤劉用帝,三建孝,九會修,專茲竭行封岱青?!薄逗印贰ⅰ饿谩访?,經讖所傳。昔在帝堯,聰明密微,讓與舜庶,后裔握機。王莽以舅后之家、三司鼎足冢宰之權勢,依托周公、霍光輔幼歸政之義,遂以篡叛,僣號自立。宗廟墮壞,社稷喪亡,不得血食,十有八年。楊、徐、青三州首亂,兵革橫行,延及荊州,豪杰并兼,百里屯聚,往往僣號。北夷作寇,千里無煙,無雞鳴狗吠之聲?;侍觳c顧皇帝,以匹庶受命中興,年二十八載興兵,以次誅討,十有余年,罪人斯得。黎庶得居爾田,安爾宅。書同文,車同軌,人同倫。舟輿所通,人跡所至,靡不貢職。建明堂,立辟雍,起靈臺,設庠序。同律、度、量、衡。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牲,一死,贄。吏各修職,復于舊典。在位三十有二年,年六十二。乾乾日{曰矢},不敢荒寧,涉危歷險,親巡黎元,恭肅神祇,惠恤耆老,理庶遵古,聰允明恕?;实畚ㄉ鳌逗訄D》、《雒書》正文,是月辛卯,柴,登封泰山。甲午,禪于梁陰。以承靈瑞,以為兆民,永茲一宇,垂于后昆。百僚從臣,郡守師尹,咸蒙祉福,永永無極。秦相李斯燔《詩》、《書》,樂崩禮壞。建武元年已前,文書散亡,舊典不具,不能明經文,以章句細微相況八十一卷,明者為驗,又其十卷,皆不昭晰。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受其禮。”后有圣人,正失誤,刻石記。

二十二日辛卯晨,燎祭天于泰山下南方,群神皆從,用樂如南郊。諸王、王者后二公、孔子后褒成君,皆助祭位事也。事畢,將升封?;蛟唬骸疤┥诫m已從食于柴祭,今親升告功,宜有禮祭?!庇谑鞘怪]者以一特牲于常祠泰山處,告祠泰山,如親耕、貙劉、先祠、先農、先虞故事。至食時,御輦升山,日中后到山上更衣,早晡時即位于壇,北面。群臣以次陳后,西上,畢位升壇。尚書令奉玉牒檢,皇帝以寸二分璽親封之,訖,太常命人發壇上石,尚書令藏玉牒已,復石覆訖,尚書令以五寸印封石檢。事畢,皇帝再拜,群臣稱萬歲。命人立所刻石碑,乃復道下。

二十五日甲午,禪,祭地于梁陰,以高后配,山川群神從,如元始中北郊故事。

四月己卯,大赦天下,以建武三十二年為建武中元元年,復博、奉高、贏勿出元年租、芻稿。以吉日刻玉牒書函藏金匱,璽印封之。乙酉,使太尉行事,以特告至高廟。太尉奉匱以告高廟,藏于廟室西壁石室高主室之下。

志第八 祭祀中

北郊 明堂、辟雍 靈臺 迎氣 增祀 六宗 老子

是年初營北郊,明堂、辟雍、靈臺未用事。遷呂太后于園。上簿太后尊號曰高皇后,當配地,郊高廟。語在《光武紀》。

北效在雒陽城北四里,為方壇四陛。三十三年正月辛未,郊。別祀地祇、位南面西上,高皇后配,西面北上,皆在壇上,地理群神從食,皆在壇下,如元始中故事。中岳在未,四岳各在其方孟辰之地,中營內。海在東;西瀆河西,濟北,淮來,江南;他山川各如其方,皆在外營內。四陛醊及中外營門封神如南郊。地祇、高后用犢各一頭,五岳共牛一頭,海、四瀆共牛一頭,群神共二頭。奏樂亦如南郊。既送神,瘞俎實于壇北。

明帝即位,永平二年正月辛未,初祀五帝于明堂,光武帝配。五帝坐位堂上,各處其方。黃帝在未,皆如南郊之位。光武帝位在青帝之南少退,西面。牲各一犢,奏樂如南郊。卒事,遂升靈臺,以望云物。

迎時氣,五郊之兆。自永平中,以《禮讖》及《月令》有五郊迎氣服色,因采元始中故事,兆五郊于雒陽四方。中兆在未,壇皆三尺,階無等。

立春之日,迎春于東郊,祭青帝句芒。車旗服飾皆青。歌《青陽》,八佾舞《云翹》之舞。及因賜文官太傅、司徒以下縑各有差。

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車旗服飾皆赤。歌《朱明》,八佾舞《云翹》之舞。

先立秋十八日,迎黃靈于中北,祭黃帝后土。車旗服飾皆黃。歌《朱明》,八佾舞《云翹》、《育命》之舞。

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使謁者以一特牲先祭先虞于壇,有事,天子入囿射牲,以祭宗廟,名曰貙劉。語在《禮儀志》。

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車旗服飾皆黑。歌《玄冥》,八佾舞《育命》之舞。

章帝即位,元和二年正月,詔曰:“山川百神,應祀者未盡。其議增修群祀宜享祀者?!?

二月,上東巡狩,將至泰山,道使使者奉一太牢祠帝堯于濟陰成陽靈臺。上至泰山,修光武山南壇兆。辛未,柴祭天地群神如故事。壬申,宗祀五帝于孝武所作汶上明堂,光武帝配,如雒陽明堂禮。癸酉,更告祀高祖、太宗、世宗、中宗、世祖、顯宗于明堂,各一太牢。卒事,遂覲東后,饗賜王侯群臣。因行郡國,幸魯,祠東海恭王,及孔子七十二弟子。四月,還京都。庚申,告至,祠高廟、世祖,各一特牛。又為靈臺十二門作詩,各以其月祀而奏之。和帝無所增改。

安帝即位,元初六年,以《尚書》歐陽家說,謂六宗者,在天地四方之中,為上下四方之宗。以元始中故事,謂六宗《易》六子之氣日、月、雷公、風伯、山、澤者為非是。三月庚辰,初更立六宗,祀于雒陽西北戍亥之地,禮比太社也。

延光三年,上東巡狩,至泰山,柴祭,及祠汶上明堂,如元和二年故事。順帝即位,修奉常祀。

桓帝即位十八年,好神仙事。延熹八年,初使中常侍之陳國苦縣祠老子。九年,親祠老子于濯龍。文羪為壇,飾淳金釦器,設華蓋之坐,用郊天樂也。

志第九 祭祀下

宗廟 社稷 靈星 先農 迎春

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立高廟于雒陽。四時祫祀,高帝為太祖,文帝為太宗,武帝為世宗,如舊。余帝四時春以正月,夏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及臘,一歲五祀。三年正月,立親廟雒陽,祀父南頓君以上至舂陵節侯。時寇賊未夷,方務征伐,祀儀未設。至十九年,盜賊討除,戎事差息,于是五官中郎將張純與太仆朱浮奏議:“禮,為人子事大宗,降其私親。禮之設施,不授之與自得之異意。當除今親廟四。孝宣皇以孫后祖,為父立廟于奉明,曰皇考廟,獨群臣侍祠。愿下有司議先帝四廟當代親廟者及皇考廟事。”下公卿、博士、議郎。大司徒涉等議:“宜奉所代,立平帝、哀帝、成帝、元帝廟,代今親廟。兄弟以下,使有司祠。宜為南頓君立皇考廟,祭上至舂陵節侯,群臣奉祠。”時議有異,不著。上可涉等議,詔曰:“以宗廟處所未定,且礻合祭高廟。其成、哀、平且祠祭長安故高廟。其南陽舂陵歲時各且因故園廟祭祀。園廟去太守治所遠者,在所令長行太守事侍祠。惟孝宣帝有功德,其上尊號曰中宗。”于是雒陽高廟四時加祭孝宣、孝元,凡五帝。其西廟成、哀、平三帝主,四時祭于故高廟。東廟,京兆尹侍祠,冠衣車服如太常祠陵廟之禮。南頓君以上至節侯,皆就園廟。南頓君稱皇考廟,鉅鹿都尉稱皇祖考廟,郁林太守稱皇曾祖考廟,節侯稱皇高祖考廟,在所郡縣侍祠。

二十六年,有詔問張純,秂礻合之禮不施行幾年。純奏:“禮,三年一祫,五年一秂。毀廟之主,陳于太祖;未毀廟之主,皆升,合食太祖;五年再殷察。舊制,三年三祫,毀廟主合食高廟,存廟主未嘗合。元始五年,始行秂禮。父為昭,南向;子為穆,北向。父子不并坐,而孫從王父。秂之為言諦,秂諟昭穆,尊卑之義。以夏四月陽氣在上,陰氣在下,故正尊卑之義。礻合以冬十月,五谷成熟,故骨肉合飲食。祖宗廟未定,且合祭。今宜以時定。”語在《純傳》。上難復立廟,遂以合祭高廟為常。后以三年冬祫,五年夏秂之時,但就陳祭毀廟主而已,謂之殷。太祖東面,惠、文、武、元帝為昭,景、宣帝為穆?;?、景、昭三帝非殷祭時不祭。光武皇帝崩,明帝即位,以光武帝撥亂中興,更為起廟,尊號曰世祖廟。以元帝于光武為穆,故雖非宗,不毀也。后遂為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班玛县| 长治市| 固镇县| 太仆寺旗| 根河市| 莱西市| 股票| 彰武县| 凌云县| 视频| 武夷山市| 晋宁县| 张掖市| 建平县| 长岭县| 新乡市| 镇沅| 怀仁县| 日照市| 隆尧县| 深泽县| 河池市| 德化县| 德兴市| 宁乡县| 桂阳县| 温宿县| 梁山县| 遵化市| 房产| 淮滨县| 锡林浩特市| 邵阳市| 科技| 沅江市| 杭锦后旗| 丘北县| 准格尔旗| 牙克石市| 黄陵县| 永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