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4章 左周黃列傳(2)

  • 后漢書
  • 范曄
  • 2591字
  • 2015-12-20 17:33:51

舉出為蜀郡太守,坐事免。大將軍梁商表為從事中郎,甚敬重焉。六年三月上已日,商大會賓客,宴于洛水,舉時稱疾不往。商與親昵酣飲極歡,及酒闌倡罷,繼以《Ε露》之歌,坐中聞者,皆為掩涕。太仆張種時亦在焉,會還,以事告舉。舉嘆曰:“此所謂哀樂失時,非其所也,殃將及乎!”商至秋果薨。商疾篤,帝親臨幸,問以遺言。對曰:“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臣從事中郎周舉,清高忠正,可重任也。”由是拜舉諫議大夫。

時,連有災異,帝思商言,召舉于顯親殿,問以變眚。舉對曰:“陛下初立,遵修舊典,興化致政,遠近肅然。頃年以來,稍違于前,朝多寵幸,祿不序德。觀天察人,準今方古,誠可危懼。《書》曰:‘僣恒昫若。’夫僣差無度,則言不從而下不正;陽無以制,則上擾下竭。宜密嚴敕州郡,察強宗大奸,以時禽討。”其后江淮猾賊周生、徐鳳等處處并起,如舉所陳。

時,詔遣八使巡行風俗,皆選素有威名者,乃拜舉為侍中,與侍中杜喬、守光祿大夫周栩、前青州刺史馮羨、尚書欒巴、侍御史張綱、兗州刺史郭遵、太尉長史劉班,并守光祿大夫,分行天下。其刺史、二千石有臧罪顯明者,驛馬上之;墨綬以下,便輒收舉。其有清忠惠利,為百姓所安,宜表異者,皆以狀上。于是八使同時俱拜,天下號曰:“八俊”。舉于是劾奏貪猾,表薦公清,朝廷稱之。遷河內太守,征為大鴻臚。

及梁太后臨朝,詔以殤帝幼崩,廟次宜在順帝下。太常馬訪奏宜如詔書,諫議大夫呂勃以為應依昭穆之序,先殤帝,后順帝。詔下公卿。舉議曰:“《春秋》魯閔公無子,庶兄僖公代立,其子文公遂躋僖于閔上。孔子譏之,書曰:‘有事于太廟,躋僖公。’《傳》曰:‘逆祀也。’及定公正其序,經曰‘從祀先公’,為萬世法也。今殤帝在先,于秩為父,順帝在后,于親為子,先后之義不可改,昭穆之序不可亂。呂勃議是也。”太后下詔從之。遷光祿勛,會遭母憂去職,后拜光祿大夫。

建和三年卒。朝廷以舉清公亮直,方欲以為宰相,深痛惜之。乃詔先光祿勛、汝南太守曰:“昔在前世,求賢如渴,封墓軾閭,以光賢哲。故公叔見誄,翁歸蒙述,所以昭忠厲俗,作范后昆。故光祿大夫周舉,性侔夷、魚,忠逾隨、管,前授牧守,及還納言,出入京輦,有欽哉之績,在禁闈有密靜之風。予錄乃勛,用登九列。方欲式序百官,亮協三事,不永夙終,用乖遠圖。朝廷愍悼,良為愴然。《詩》不云乎:‘肇敏戎功,用錫爾祉。’其令將大夫以下到喪發日復會吊。加賜錢十萬,以旌委蛇素絲之節焉。”子勰。

勰字巨勝,少尚玄虛,以父任為郎,自免歸家。父故吏河南召夔為郡將,卑身降禮,致敬于勰。勰恥交報之,因杜門自絕。后太太守舉孝廉,復以疾去。時梁冀貴盛,被其征命者,莫敢不應,唯勰前后三辟,竟不能屈。后舉賢良方正,不應。又公車征,玄纁備禮,固辭廢疾。常隱處竄身,慕老聃清靜,杜絕人事,巷生荊棘,十有余歲。至延熹二年,乃開門延賓,游談宴樂,及秋而梁冀誅,年終而勰卒,時年五十。蔡邕以為知命。自勰曾祖父揚至勰孫恂,六世一身,皆知名云。

黃瓊字世英,江夏安陸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香在《文苑傳》。瓊初以父任為太子舍人,辭病不就。遭父憂,服闋,五府俱辟,連年不應。

永建中,公卿多薦瓊者,于是與會稽賀純、廣漢楊厚俱公車征。瓊至綸氏,稱疾不進。有司劾不敬,詔下縣以禮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征聘處士多不稱望,李固素慕于瓊,乃以書逆遺之曰:

聞已度伊、洛,近在萬歲亭,豈即事有漸,將順王命乎?蓋君子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傳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間”。蓋圣賢居身之所珍也。誠遂欲枕山棲谷,擬亦巢、由,斯則可矣;若當輔政濟民,今其時也。自生民以來,善政少而亂俗多,必待堯、舜之君,此為志士終無時矣。常聞語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近魯陽樊君,被征初至,朝廷設壇席,猶待神明。雖無大異,而言行所守無缺。而毀謗布流,應時折減者,豈非觀聽望深,聲名太盛乎?自頃征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嘗、朱仲昭、顧季鴻等,其功業皆無所采,是故俗論皆言處士純盜虛聲。愿先生弘此遠謨,令眾人嘆服,一雪此言耳。

瓊至,即拜議郎,稍遷尚書仆射。

初,瓊隨父在臺閣,習見故事。及后居職,達練官曹,爭議朝堂,莫能抗奪。時連有災異,瓊上疏順帝曰:“間者以來,卦位錯謬,寒燠相干,蒙氣數興,日暗月散。原之天意,殆不虛然。陛下宜開石室,案《河》、《洛》,外命史官,悉條上永建以前至漢初災異,與永建以后訖于今日,孰為多少。又使近臣儒者參考政事,數見公卿,察問得失。諸無功德者,宜皆斥黜。臣前頗陳災眚,并薦光祿大夫樊英、太中大夫薛包及會稽賀純、廣漢楊厚,未蒙御省。伏見處士巴郡黃錯、漢陽任棠,年皆耆耋,有作者七人之志。宜更見引致,助崇大化。”于是有詔公車征錯等。

三年,大旱。瓊復上疏曰:“昔魯僖遇旱,以六事自讓,躬節儉,閉女謁,放讒佞者十三人,誅稅民受貨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顧省政事,有所損闕,務存質儉,以易民聽。尚方御府,息除煩費。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惡。數見公卿,引納儒士,訪以政化,使陳得失。又囚徒尚積,多致死亡,亦足以感傷和氣,招降災旱。若改敝從善,擇用嘉謀,則災消福至矣。”書奏,引見德陽殿,使中常侍以瓊奏書屬主者施行。

自帝即位以后,不行籍田之禮。瓊以國之大典不宜久廢,上疏奏

自古圣帝哲王,莫不敬恭明祀,增致福祥,故必躬郊廟之禮,親籍田之勤,以先群萌,率勸農功。昔周宣王不籍千畝,虢文公以為大譏,卒有姜戎之難,終損中興之名。竊見陛下遵稽古之鴻業,體虔肅以應天,順時奉元,懷柔百神,朝夕觸塵埃于道路,晝暮聆庶政以恤人。雖《詩》詠成湯之不怠遑,《書》美文王之不暇食,誠不能加。今廟祀適闋,而祈谷潔齋之事,近在明日。臣恐左右之心,不欲屢動圣躬,以為親耕之禮,可得而廢。臣聞先王制典,籍田有日,司徒咸戒,司空除壇。先時五日,有協風之應,王即齋官,饗醴載耒,誠重之也。自癸已以來,仍西北風,甘澤不集,寒涼尚結。迎春東郊,既不躬親,先農之禮,所宜自勉,以逆和氣,以致時風。《易》曰:“君子自強不息。”斯其道也。

書奏,帝從之。

頃之,遷尚書令。瓊以前左雄所上孝廉之選,專用儒學文吏,于取士之義,猶有所遺,乃奏增孝悌及能從政者為四科,事竟施行。又雄前議舉吏先試之于公府,又覆之于端門,后尚書張盛奏除此科。瓊復上言:“覆試之作,將以澄洗清濁,覆實虛濫,不宜改革。”帝乃止。出為魏郡太守,稍遷太常。和平中,以選入侍講禁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市| 海安县| 安龙县| 沙湾县| 罗定市| 固安县| 平和县| 大理市| 乌兰察布市| 海城市| 长沙市| 兴义市| 博野县| 农安县| 青浦区| 瑞昌市| 邳州市| 陇南市| 黔西| 嫩江县| 江西省| 红安县| 兴义市| 东安县| 塔河县| 景泰县| 济宁市| 蚌埠市| 玉田县| 长武县| 闽清县| 游戏| 伽师县| 独山县| 西峡县| 黔南| 十堰市| 旅游| 竹山县| 崇文区| 汉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