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川陜軍務勤襄李公國英傳(「四川通志」)
李國英,漢軍正紅旗人。順治三年,隨肅親王取蜀,殲流寇張獻忠。大兵凱旋,留國英以總兵官鎮保、順間,剿平余賊。尋擢四川巡撫事。六年,剿安、綿流寇余黨,擒斬賊將解應甲等;晉兵部右侍郎,尋加兵部尚書銜。八年,巡撫王遵坦卒,世祖命國英以都御史任巡撫,治兵閬中。劉文繡引眾來逼,漢、沔震動;國英舉兵破之。偽桂王遣偽都督魏勇來犯順慶,國英偕川北總兵盧光祖擊破之。十二年四月,以四川亂后民生凋敝,疏言:『建治平之略,在蘇民生之困;蘇民生之困,在祛其致困之源。今滇、黔未靖,征兵轉餉;因一隅未安之地,累數省已安之民。曠日廢時,師老財匱;此坐而致困之道也。我國家兵威無敵,而小丑弗靖,非兵不強、餉不足也,封疆之臣畏難避苦,利鈍功罪之念先入于中耳。臣聞非動不足以致靜,非勞不足以求逸;今湖南、兩廣俱有重兵,平西王及固山額真侯墨爾根轄之兵現屯漢中,蓄銳甚久;誠能分道并進、首尾夾擊,賊力有幾,豈能四方支持!是誠一勞永逸之計也。萬一機會有待,請先敕平西王及固山額真侯墨爾根轄率兵駐鎮保寧為各路之主宰,遣將先取成都,資其肥饒,且屯且守;次取重慶,以扼咽喉。然后乘流東下,掃清夔關,以通荊、襄之氣脈,撤滇、黔之門戶,即為收滇、黔之張本。從古取滇、黔,未有不先取蜀者也』。疏入,下部議施行。旋加太子太保,授兵部尚書,總督陜西、三邊、四川軍務,兼籌荊、襄。
康熙元年,奉詔帥湖廣、陜西、河南、四川四省兵會剿茅麓山賊李來亨、袁宗第等。國英師次夔府,伐榛莽,開道以進;遂奪羊耳山,敗宗第于茶園坪,追及巫山,據其城。宗第又合郝永忠、劉體純引眾數萬來攻,我兵出戰,體純潰,自殺;乘勝追至黃草坪,永忠、宗第以次授首。遂進兵圍來亨于茅麓山,來亨窮蹙,偕妻子自經死。復剿平譚詣、郝承裔、朱奉鋡各數萬眾,攻破建昌猓夷十有九寨,恢復內地,酌定營制,增減兵額,保厘全蜀者二十有一年。
康熙六年,以勞瘁卒于官:士民巷哭,賜謚「勤襄」,入祀賢良祀,「一統志」列「名宦」。
——見「碑傳集」卷六十二「國初督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