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本紀七(4)
- 清史稿
- 趙爾巽 柯劭忞
- 4109字
- 2015-12-17 14:14:29
秋七月丁卯,以蔣弘道為左都御史,轉王士秅戶部左侍郎,王掞戶部右侍郎。巴圖爾額爾克濟農奏報降人祁齊克逃遁,遣兵追斬之。丁亥,上求文學之臣。大學士舉徐乾學、王鴻緒、高士奇及韓萯、唐孫華以對。上曰:“韓萯非謫降之人,當以原官召補。徐乾學、王鴻緒、高士奇可起用修書。并召徐秉義來。”他日試唐孫華詩佳,授禮部主事、翰林院行走。己丑,江南江西總督傅拉塔卒,贈太子太保,予祭葬,謚清端。庚寅,上巡幸塞外。
八月己未,上駐蹕拜巴哈昂阿。喀爾喀哲布尊丹巴來朝,賜之冠服。
九月己巳,廣八旗入學學額。己卯,上還京。壬午,以石文炳為漢軍都統,以王繼文為云南貴州總督。
冬十月丙申,以吳赫為四川陜西總督。乙巳,以金世榮為福州將軍。
十一月丁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薨。癸酉,以張旺為江南提督。戊寅,起陳廷敬為戶部尚書。
十二月庚戌,以覺羅席特庫為滿洲都統,杜思噶爾為蒙古都統。
是歲,免直隸、山東等省十二州縣災賦有差。朝鮮入貢。
三十四年乙亥春正月丁亥,以護巴為滿洲都統。
二月己亥,以郭世隆為浙江福建總督。丁巳,太和殿工成。休致大學士李之芳卒,予祭葬,謚文襄。
三月丙戌,以石文英為漢軍都統。
夏四月丁酉,平陽府地震。甲辰,遣使冊立班禪胡土克圖。己酉,追敘趙良棟平蜀、滇功,授一等子世職。其部將升賞有差。己未,以李輝祖為河南巡撫。
五月壬寅朔,遣尚書馬齊察賑地震災民。巡撫噶世圖以玩災免。辛未,命在京八旗分地各造屋二千間住兵。壬申,上巡幸畿甸,閱新堤及海口運道,建海神廟。戊子,還京。
六月丁酉,策封皇太子胤礽妃石氏。庚子,以久雨詔廷臣陳得失,禮部祈晴。庚申,漕運總督王樑奏參衛千總楊奉漕船裝帶貨物。諭曰:“商人裝帶貨物,于運何妨。王樑乃將貨物搜出棄置兩岸,所行甚暴,即解任。”
秋七月己丑,以覺羅舒恕為寧夏將軍,鄂羅順為江寧將軍。趙良棟告赴江南就醫,命給與南巡舊船。
八月壬辰,上巡幸塞外。辛丑,博濟奏報噶爾丹屬下回子五百人闌入三岔河汛界,肅州總兵官潘育龍盡俘之,拘于肅州。丙午,次克勒和洛。命宗室公蘇努、都統阿席坦、護巴領兵備噶爾丹。己酉,次克勒烏理雅蘇臺。調董安國為河道總督,桑額為漕運總督。
九月辛巳,上還京。癸未,詔順天、保定、河間、永平四府水潦傷稼,免明年地丁錢糧,仍運米四萬石前往平糶。
冬十月丁未,命內大臣索額圖、明珠視察噶爾丹。
十一月己未朔,日有食之。壬戌,命大軍分三路備噶爾丹,裹八十日糧,其駝馬米糧,令侍郎陳汝器、前左都御史于成龍分督之。丙寅,停今年秋決。庚午,命李天馥復為大學士。庚辰,上大閱于南苑。戊子,命安北將軍伯費揚古為撫遠大將軍。遣大臣如蒙古徵師,示師期。
十二月己亥,命將軍博濟、孫思克師出鎮彝。乙巳,平陽地震,命蠲本年糧額,并免山西、陜西、江南、浙江、江西、湖廣、廣東、福建等省逋賦,赦殊死以下,其政令有不便于民者,令督撫以聞。以齊世為滿洲都統。
是歲,免直隸、山西、江西、福建、廣東等省十二州縣災賦有差。朝鮮、琉球入貢。
三十五年丙子春正月甲午,下詔親征噶爾丹。賚隨征大臣軍校宴。甲申,命公彭春參贊西路軍務。
二月丁亥朔,上謁陵。辛卯,上還京。壬辰,以碩鼐為蒙古都統。癸丑,告祭郊廟社稷。甲寅,命皇太子胤礽留守。丙辰,上親統六師啟行。
三月戊辰,上出行宮觀射。辛未,次滾諾,大雨雪,上露立,俟軍士結營畢,乃入行幄。軍中畢炊,乃進膳。以行帳糧薪留待后至者。庚辰,予故巡撫王維珍祭葬,謚敏愨。
夏四月辛卯,上次格德爾庫。壬辰,上駐塔爾奇拉。諭:“茲已抵邊界,自明日始,均列環營。”前哨報噶爾丹在克魯倫,命蒙古兵先進據河。
五月丙辰朔,上駐蹕拖陵布拉克。辛酉,次枯庫車爾。壬戌,偵知噶爾丹所在,上率前鋒先發,諸軍張兩翼而進。至燕圖庫列圖駐營。其地素乏水,至是山泉涌出,上親臨視。癸亥,次克魯倫河。上顧大臣曰:“噶爾丹不知據河拒戰,是無能為矣。”前哨中書阿必達探報噶爾丹不信六師猝至,登孟納爾山,望見黃幄網城,大兵云屯,漫無涯際,大驚曰:“何來之易耶!”棄其廬帳宵遁。驗其馬矢,似遁二日矣。上率輕騎追之。沿途什物、駝馬、婦孺委棄甚眾。上顧謂科爾沁王沙津曰:“虜何倉皇至是?”沙津曰:“為逃生耳。”喀爾喀王納木紥爾曰:“臣等當日逃難,即是如此。”上上書皇太后,備陳軍況,并約期回京。追至拖納阿林而還,令內大臣馬思喀追之。戊辰,上班師。是日晨,五色云見。癸酉,次中拖陵。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大敗噶爾丹于昭莫多,斬級三千,陣斬其妻阿奴。噶爾丹以數騎遁。癸未,次察罕諾爾。召見蒙古諸王,獎以修道鑿井監牧之勞,各賜其人白金。
六月癸巳,上還京。是役也,中路上自將,走噶爾丹,西路費揚古大敗噶爾丹,唯東路薩布素以道遠后期無功。甲午,論喀爾喀郡王善巴盡以馬匹借軍功,晉封親王,貝子盆楚克偵敵有勞,封為郡王。諸臣行慶賀禮。乙未,賜察哈爾護軍月饟加一金,喀爾喀人六金,限給三年。詔停本年秋審。壬子,以吳琠為左都御史,調張旺為福建水師提督,張云翼為江南提督。
秋七月戊午,以平定朔漠勒石太學。以李輝祖為湖廣總督。癸亥,廣直省鄉試解額。戊辰,改吳英福建陸路提督,岳升龍為四川提督。
八月丁酉,索諾和以乏軍需免,以凱音布為兵部尚書。
九月甲寅朔,回回國王阿卜都里什克奏:“臣仗天威,得以出降。遣臣回國葉爾欽,請敕策旺阿拉布坦勿加虐害。”乙卯,賜厄魯特降人官秩衣糧。壬申,上巡幸塞外。丙子,次沙城。詔:“年來宣化所屬牧養軍馬,供億甚繁,深勞民力,其悉蠲明年額賦。”丁丑,副都統祖良璧敗噶爾丹部人丹濟拉于翁金。
冬十月甲申朔,遣官赍賜西路軍士衣裘牛羊。丁亥,次昭哈。賜右衛、大同陣亡軍士白金。庚寅,大將軍費揚古獻俘至。賜銀贖出,令其完聚。戊申,上臨視右衛軍士,賜食。傳諭曰:“昭莫多之役,爾等乏糧步行而能御敵,故特賜食。悉免所借庫銀。其傷病之人,另頒賜之。”眾叩首歡謝。庚戌,上駐蹕麗蘇。上皇太后書,謝賜裘服。
十一月戊寅,噶爾丹遣使乞降,其使格壘沽英至,蓋微探上旨也。上告之曰:“俟爾七十日,過此即進兵矣。”庚辰,回鑾。
十二月壬寅,上還京。以宗室費揚固為右衛,祁布為滿洲都統,雷繼尊為漢軍都統。庚戌,詔:“陜、甘沿邊州縣衛所,當師行孔道,供億繁多,閭閻勞苦,其明年地丁銀米悉行蠲免。”
是歲,免江南、江西等省三十二州縣災賦有差。朝鮮入貢。
三十六年丁丑春正月丙辰,上幸南苑行圍。戊辰,哈密回部擒噶爾丹之子塞卜騰巴爾珠爾來獻。己巳,遣官存問勇略將軍趙良棟,賜人葠鹿尾。甲戌,諭:“朕觀明史,一代并無女后預政,以臣陵君之事。我朝事例,因之者多。朕不似前人輒譏亡國也。現修明史,其以此諭增入敕書。”
二月丁亥,上親征噶爾丹,啟鑾。是日,次昌平。阿必達奏哈密擒獲厄魯特人土克齊哈什哈,系害使臣馬迪之首犯。命誅之,子女付馬迪之家為奴。戊戌,上駐大同。丁未,次李家溝。戊申,詔免師行所過岢嵐、保德、河曲等州縣今年額賦。是日,次輦鄢村,山泉下涌,人馬霑足。庚戌,遣官祭黃河之神。
三月丙辰,上駐蹕屈野河。厄魯特人多爾濟、達拉什等先后來降。賜哈密回王金幣冠服。丁巳,趙良棟卒,上聞之,嗟悼良久,語近臣曰:“趙良棟,偉男子也。”辛酉,次榆林。戊辰,次安邊城。寧夏總兵王化行請上獵于花馬池。上曰:“何如休養馬力以獵噶爾丹乎?”辛未,次花馬池。丙子,上自橫城渡河。遣皇長子胤禷賜奠趙良棟及前提督陳福。丁丑,上駐蹕寧夏。察恤昭莫多、翁金陣亡弁兵。己卯,祭賀蘭山。庚辰,上閱兵。命侍衛以御用食物均賜戰士。
閏三月辛巳朔,日有食之。庚寅,康親王杰書薨。寧夏百姓聞上將行,懇留數日。上曰:“邊地磽瘠,多留一日,即多一日之擾。爾等誠意,已知之矣。”
夏四月辛亥,上次狼居胥山。甲寅,回鑾。庚申,命直省選文行兼優之士為拔貢生,送國子監。甲子,費揚古疏報閏三月十三日噶爾丹仰藥死,其女鍾齊海率三百戶來降。上率百官行拜天禮。敕諸路班師。是日,大雨。厄魯特降人請慶賀。止之。先是,上將探視寧夏黃河,由橫城乘舟行,至湖灘河朔,登陸步行,率侍衛行獵,打魚射水鴨為糧,至包頭鎮會車騎。
五月乙未,上還京。丁酉,以傅拉塔為刑部尚書,席爾達左都御史,翁叔元罷,以吳琠為刑部尚書,張鵬翮左都御史。癸卯,禮部請上尊號。不許。
六月甲寅,禮部請于師行所過名山磨崖紀功。從之。予故勇略將軍一等子趙良棟祭葬,謚襄忠。
秋七月癸未,群臣請上皇太后徽號,三上,不允。乙未,以朔漠平定,遣官祭告郊廟、陵寢、先師。賜李蟠等一百五十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晉封大將軍伯費揚古一等公,參贊以下各授世職。辛丑,免旗兵借帑。乙巳,遣官賚外藩四十九旗兵。丁未,上巡幸塞外。
八月乙亥,上駐巴圖舍里,賜蒙古王、公、臺吉銀幣。
九月癸未,厄魯特丹濟拉來歸。上獨御氈幄召見之。丹濟拉出語人曰:“我罪人也,上乃不疑,真神人也。”甲午,上還京。庚子,以都統凱音布兼步軍統領。壬寅,上御經筵。乙巳,振平將軍、湖廣提督徐治都卒,贈太子少保,予祭葬,謚襄毅。賑黑龍江被水居民。以席爾達為兵部尚書,哈雅爾為左都御史。
冬十月己巳,始令宗室應鄉、會試。壬戌,詔曰:“比年師行出入,皆經山西地方,有行赍居送之勞。其免山西明年額賦。”敘從征鎮國公蘇努功,晉封貝子。庚午,上謁陵。甲戌,內監劉進朝以訛詐人論死。
十一月辛巳,上還京。丙戌,和碩恪靖公主下嫁喀爾喀郡王敦多布多爾濟。戊戌,朝鮮告糶,命運米三萬石往賑。甲辰,詔直省報災即察實以聞。
十二月丁卯,改宗室董額為滿洲都統。乙亥,祫祭太廟。
是歲,免直隸、江南、安徽、江西等省五十九州縣災賦有差。朝鮮、琉球、安南入貢。
三十七年戊寅春正月庚寅,策旺阿拉布坦奏陳第巴匿達賴喇嘛圓寂之事,斥班禪而自尊,懇請睿鑒。上答之曰:“朕曾敕責第巴具奏認罪,若怙終不悛,朕不輕恕也。”并遣侍讀學士伊道等赍敕往。癸卯,上巡幸五臺山。甲辰,次涿州。命皇長子胤禷、大學士伊桑阿祭金太祖、世宗陵。
二月辛亥,詔免山西三十六年逋賦。癸丑,上駐蹕菩薩頂。乙丑,遣官賑山東。戊辰,上還京。
三月丙子朔,上御經筵。丁丑,封皇長子胤禷為直郡王,皇三子胤祉為誠郡王,皇四子胤秅、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秚俱為貝勒。戊子,禁造燒酒。辛卯,直隸巡撫于成龍奏偕西洋人安多等履勘渾河,幫修挑瀎,繪圖呈進。得旨:“于六月內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