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小公司比大公司的資金風險更小
- 做強小公司勝于做大大公司
- 張俊杰編著
- 970字
- 2016-01-12 17:02:03
如果公司不能控制資金風險,那么作為一個小公司,發揮自己獨特的優勢,也是很美麗的。
——桑鈞晟
2005年1月12日,山西運城市鑫龍集團董事長趙恩龍背著4個多億的債務跳樓自殺了。鑫龍集團的倒下,與公司規模擴張過程中的資金風險失控有很大關系。
一般來說,公司的融資方式有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兩種,而從融資期限來看,則有短期融資和長期融資之別。通過銀行貸款,從而獲得發展需要的資金,這既是債權融資,又對還款期限有嚴格的規定和限制,往往存在著較大的風險。特別是對大公司來說,如果從銀行獲得長期的債權融資,而涉及的資金規模又十分龐大,就會面臨巨大的資金風險。
山西鑫龍集團采取的就是長期債權融資方式,并且這些資金主要用于投資擴張。結果,這家大公司很快陷入了盲目重型化、多元化的陷阱,由于盲目投資導致的公司業務互不關聯,使公司在強大的市場壓力下出現了資金鏈斷裂。
事實上,由于我國目前缺乏公司長期債券,所以固定資產投資應當主要通過股權融資來解決。山西鑫龍集團采取的是從銀行直接融資的方式,加上數額巨大,很容易導致資金風險失去控制,使公司轟然倒下。相比之下,小公司由于規模小,在資金投入上就會有限,這雖然是一個劣勢,但是反過來又大大降低了小公司的資金風險,使它更懂得如何利用有限的資金促進公司發展。所以,從控制公司經營規模及相應的資金風險上看,“小”比“大”具有更強的生命力。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市場經濟造就了一大批天不怕、地不怕的私營企業家,也產生了一大批有競爭力的公司。但是,這些奇跡的取得更多是依靠難得的發展機遇實現的,經理人必須看到,目前的市場環境和以往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市場正從不規范逐漸走向規范,這要求公司必須保持良好的現金流,使公司的資金鏈始終在安全的控制范圍內。
經理人永遠都想把公司做大,但是,公司不能為了做大而做大,如果經理人不能控制資金風險,那么就容易讓自己的公司轟然倒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把小公司做強,比盲目做大大公司更重要。對許多小公司來說,“小”不僅美麗可愛,更是生存和發展之道。
當小公司想擴大規模發展成大公司,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對規模擴大所帶來的資金風險的控制。尤其在我國目前的資本市場環境中,小公司的成長面對更多的困難,如果沒有很好的風險控制能力,小還是必須的。事實證明,一批批民營公司倒下去實際上常常是資金鏈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