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只有先做強,才會真正做大
- 做強小公司勝于做大大公司
- 張俊杰編著
- 1476字
- 2016-01-12 17:02:03
做強,就是要有“競爭力”
把公司“做強”,“強”在什么地方呢?應該體現在公司的競爭力上。也就是說,公司強不強,要看它在市場上有沒有競爭力。領先的技術、穩定的人力資源、不斷發展的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和效率等都是評估公司是否強壯的重要指標和因素。
知名工業經濟學家金碚將公司競爭力定義為“在競爭性的市場中,一個公司所具有的能夠持續地比其他公司更有效地向市場(消費者,包括生產性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并獲得盈利和自身發展的綜合素質”。更為簡單的說法是,有競爭力的公司是那些短期和長期都有效益和效率的公司。
先做強,后做大,大而不強是虛胖,虛胖的公司難以做強、做久。
——陳華睿
IT產業的熱潮從來沒有停息過,2005年百度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不但掀起了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又一個高潮,還讓國人認識到了百度總裁李彥宏的風光。這個年輕的創業者專注做事,先把公司做強,而后贏得了投資者的追捧,給我們上演了獲得成功的一種通道。
2000年,李彥宏第一次融資120萬美元。這筆錢本來是百度半年運轉的費用,但是李彥宏堅持把它作為一年的計劃資金。很幸運,這一選擇幫助百度順利度過了不久來臨的網絡寒冬。
2001年9月,百度借助第一次互聯網熱潮獲得了1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2002年初,公司從北大資源賓館搬到北京市北四環中路的一幢普通寫字樓內。盡管手中有了充裕的資金,完全可以“借機”改善一下辦公條件,但是李彥宏還是租用了上一家公司留下來的辦公用品,把資金用到技術研發上。
李彥宏說過:“搜索引擎最關鍵的是技術。”他指出,對于搜索引擎來講最關鍵就是用戶體驗,一個網民來這里找東西,是否能夠迅速、準確地找到他要找的東西,這是本質的東西。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都一樣的,這就取決于哪一個搜索引擎做得好,網民就會用哪一個搜索引擎,形成一定的用戶群之后,口碑比任何的市場宣傳效果來得快,而且效果更加明顯。所以只有把技術做好,才能成為受歡迎的搜索引擎。
重視搜索引擎技術研發并在技術設計上替用戶著想,極大地提升了百度產品的競爭力。“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表達自己想要傳遞的信息”,這是李彥宏的價值觀,也使得百度只有4kB的首頁,在細微之處抓住了人心。功夫不負有心人,百度成立半年內狂掃國內門戶網站,占領了國內搜索引擎80%的市場。
強大的技術奠定了百度在國內搜索引擎市場的地位,而過硬的商戰策略則創造了百度決勝千里的輝煌業績。當所有使用人氣質量定律的搜索引擎公司要么遭人收購,要么推遲上市時,百度根據李彥宏總結的搜索引擎定律第三條——自信心定律,推出競價排名,從而開創了真正屬于互聯網的收費模式,使百度找到了自己的出路。此后,百度一路發展壯大。
2008年,新加入百度董事會的獨立董事、索尼公司前董事長出井伸之先生表示:“我相信在這個時代,百度是更能代表亞洲的公司。”百度的成功告訴我們,“只有先做強,才會真正做大”。把公司做強,提升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就能贏得投資者、股東和消費者的青睞,因為好東西大家都會喜歡。
先做強,后做大,這是被無數商業實踐反復證明的一個真理。強是基礎,強是目的,沒有強做不了大,做大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做強。因此,在新的競爭形勢下,無論是新建的公司,還是已有一定規模的公司或是準備并購、組合、上市的公司,都必須牢記強字當頭,以強為主,制定做強的長期發展戰略。
一個想永久做大的公司,必須先有“做強”的觀念。我們認為,公司要先“強”才能“大”。國際、國內的經驗告訴我們,公司光有規模的擴張,沒有根基的強壯是不可靠的。因此,首先是做強,在做強的同時具備擴大規模的條件,再做大,再考慮做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