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告別傳統的大生產觀念
- 做強小公司勝于做大大公司
- 張俊杰編著
- 975字
- 2016-01-12 17:02:03
選定產品市場范圍,即確定進入什么行業,生產什么產品。產品市場范圍應以顧客的需要,而不是產品本身特性來確定。
——麥卡錫
目前,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國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環境的成熟,傳統的工業生產呈現出新的特點,技術創新、環保節能是新時代的要求;而當人們的物質需要得到滿足以后,電影、網絡游戲、旅游休閑等文化產品成為新經濟的增長點。這些新產品、新服務都不同于以往傳統的大生產,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和經營原則。其中,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智力、創意、技術集中,而非人力、財力的聚集。
在這一背景下,公司經營規模勢必縮小,既不同于傳統的大生產,也不同于能源、汽車、家電等行業的規模生產。比如,日本有名的任天堂游戲軟件的公司,其總部只是一座四層的小樓,公司的雇員不到200人。這種智力密集型的公司發展模式與歷史上的大生產存在著很大差異。
目前,許多創業者和經理人的觀念還停留在生產性經營過程中,對市場性的營銷經營理解不到位,認為只有實用、物美價廉的商品才是市場消費的主流,還寄希望于大生產的規模效應。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市場需求的存在,也沒有考慮到市場發展趨勢的改變,很容易給公司發展帶來嚴重束縛。
事實上,公司的經營主要就是態度和觀念的轉變,找到核心問題,制定適合有效的解決方案,這是經理人必須深刻認識的問題。所以,走出大生產的傳統觀念,強調市場,而不是把目光瞄準公司規模的大小,才是有效的經營之道。
為此,經理人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1]完成大量細致而具有戰略性的市場調研分析,通過對消費結構的了解和消費需求的發現來對公司的資源進行重新分配。
[2]制定全面細致的戰略戰術,計劃性地工作,按照市場需要設計公司產品和服務。這要求經理人最大限度發揮市場營銷的作用。
[3]在執行過程中時刻把握市場動態與宏觀經濟的發展趨勢,使公司進入一個良性的發展局面,以適應新的市場競爭需要,應對變化的市場環境。
從某種意義上說,公司的經營其實就是對管理的經營,是以一定的人文觀念、價值思維和道德準則為標準的一種行為。目前,我國的很多小公司仍處在追求規模的認識上,而忽視了對市場和消費者的研究。由于工作重點沒有建立在消費需求這一關鍵性的問題上,這種做法不但容易導致公司因決策定位失準而存活于低等消費市場上,還會使公司獲取的市場回報比較微弱,難以增強產品競爭力,難以把公司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