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名利財富如云煙,要淡泊(2)

后來,國王問他的首相——一個學識非常淵博的人。國王問首相:“你肯定知道這個理發師的秘密。我是一個國王,我還沒有這么快樂呢,可是這個窮人,一無所有,卻總是這么快樂。”首相說:“那是因為他并未置身于那種惡性循環之中。”國王問:“什么惡性循環?”首相笑了,說:“您在這個循環里面,但是您不了解它。讓我們做一件事情來證明這種惡性循環的存在吧。晚上,他們把一個裝有99塊金幣的袋子扔進理發師的家。第二天,理發師掉進地獄里了。他憂心忡忡地來了。事實上,他整個晚上都沒有睡,一遍又一遍地數著袋子里的錢——99塊金幣。他太興奮了——當你興奮的時候,你怎么能睡得著呢?心在跳,血在流,他的血壓肯定很高,他肯定很興奮,翻來覆去睡不著。他一再地起床,摸摸那些金幣,再數一次……他從來沒有數金幣的經驗,而99塊又是一個麻煩——因為當你有99塊的時候,一塊金幣是一個很難弄到的東西。他一天所掙的錢應付生活是足夠了,但一塊金幣卻也相當于他近一個月的收入。怎么弄到一塊金幣呢?他想了很多辦法——一個窮人,對錢沒有多少了解,他現在陷入困境了。他只能想到一件事情:他要斷食一天,然后吃一天。這樣,漸漸地,他就可以攢夠一塊金幣,然后有100塊金幣就好了……”

他頭腦中有一個愚蠢的想法:99塊必須變成100塊。

他很憂郁。第二天他來了——他沒有在天上飛,他深深地站在地上……不僅深深地站在地上,還有一副沉重的擔子,一個石頭一樣的東西掛在他的脖子上。

國王問:“你怎么了?你看起來很焦慮。”

他什么也不說,因為他不想談論那個錢袋。他的情形每況愈下,他不能好好地按摩——他沒有力氣,他在斷食。

于是國王說:“你在干什么?你現在好像一點力氣也沒有,你看起來這么憂郁、苦悶。到底發生什么事了?”

終于有一天,他不得不告訴了國王真相,因為國王堅持說:“你告訴我,我可以幫助你。你只要告訴我發生什么事了。”

他說:“我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中,我現在是這種惡性循環的受害者。”

原本快樂的理發師,在金錢面前,因為缺少了一顆平常心,既拿不起又放不下,既輸不得又贏不起。心境失去平靜,生活失去平和,整個人就像老式座鐘上的鐘擺,永遠不得安寧地在兩極情緒間起落掙扎,品嘗著綿綿無盡的焦慮與惶恐、無奈與苦澀、疲憊與怨怒、失落與惆悵,最終陷入了惡性循環當中。

感悟淡泊:

假如我們擁有的僅僅是滿足我們生活的東西,我們就不必為多余的東西感到惶恐;假如我們每天能為滿足了生活的需要而感到快樂,我們就不會因為感到缺失而痛苦。過多的金錢常常會破壞我們原本平靜的生活,讓我們不再安寧。

4.你能放棄多大的誘惑,就能得到多大的尊重

平和的心態是人們在生活中經過千錘百煉而達到的一種崇高的境界,一種高深的修養。具有平和心態的人,能夠正確地看待人生,他們不會為權力、地位、金錢的誘惑而放棄人生的道德準則,他們的心境坦然而又平實。擁有平和心態的人,可以永遠保持悠然恬靜、健康從容的身心。

被西方譽為“美國國父”的喬治·華盛頓,就是一位心胸坦然、心態平和的人。

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后,華盛頓以他拒當國王的行動,維護了共和制,邁開了創建民主共和制國家的堅實的第一步。第二步,他主持制憲會議,制定出了具有豐富民主因素的《美國憲法》。1787年的《美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是一部進步的、穩定的、受歷代美國人民尊重的憲法。

1789年2月,華盛頓當選為總統。此時的華盛頓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你應當相信我,我以最莊嚴的方式向你保證,我沒有去謀求這個職位,相反,我已經盡我所能竭力回避它,除了因為我不愿意與你和家人離別,更重要的是因為我自知能力不足,難以勝任此重任。我寧愿與你在家中享受一個月的天倫之樂,這比我在異鄉待49年所能找到的歡樂要多得多。既然命中注定委任于我,我希望能夠通過接受此任來實現某種崇高的目的……這個秋天我一定安然無恙地回到你的身邊。我不會因為征戰的艱辛和危險而感到痛苦。你獨自一個人在家里,我知道你會感到不安,這將使我憂心忡忡。正因為如此,我求你鼓足勇氣,盡可能歡度時光。再也沒有什么比你的親筆信更加讓我心滿意足。”

兩個多月后,他到臨時首都紐約準備上任。這時卻冒出一個上“尊號”問題。原來,參議院中的一些人提出,為了表示對華盛頓的尊敬和謝意,除了“總統”這一稱號,還應再獻上一個“尊號”。于是,“民選的君主陛下”、“民選陛下”、“最仁慈的殿下”、“合眾國權利的保衛者”、“合眾國總統殿下”、“美利堅合眾國總統殿下”和“美利堅合眾國權力的護國主”等“尊號”便被提出來了。有人還稱,副總統、參議員和眾議員也應有相應的“尊號”。一些已當選的虛榮心極重的官員,對此事異常熱心,一時之間,鬧得沸沸揚揚。華盛頓不贊成用“尊號”,對上“尊號”的人極為厭煩。他認為,無論給總統添加什么“尊號”,都會帶來負面影響。直接的后果是引起擁護共和制的人們的懷疑和憂慮,使他們對總統和新政府失去好感。由于華盛頓的反對,加之眾議院有不同的意見,最后參、眾兩院決定按《憲法》規定的正式稱號,直呼華盛頓為“合眾國總統”,不加其他任何“尊號”。這一稱呼從此成為定式,沿用至今。

在華盛頓看來,由選舉產生的各種官員都必須實行任期制,這是民主的一個重要體現。既然1787年《美國憲法》規定總統任期為四年,期滿卸任,理所當然。華盛頓說:“依我看,除非道德敗壞、政治墮落已到不可救藥的地步,否則總統延長任期的陰謀,絕無可能得逞。哪怕一時片刻,亦無可能——更不必說永久留任了。”作為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的任期應至1793年3月3日結束。他不僅做好了期滿卸任的準備,而且提前宣布不謀求競選連任總統。他之所以作出這種選擇,固然與厭倦黨派斗爭、身體狀況欠佳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他希望為“民選官員的更迭”樹立一個榜樣,為建立民主共和制的試驗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他認為,如果一直到停止呼吸才由副總統繼任,這不就是終身制了嗎?那和君主政體又有什么區別呢?雖然由于各方面的擁護與要求,華盛頓又擔任了一屆總統,但在第二屆任期結束前一年,他就明確表示絕不再連任。

1796年9月,他出人意料地在費城一家報紙上刊登告別演說辭,向公眾正式表達他的這一意愿。次年3月3日,在告別晚宴上,他“最后一次以公仆的身份為大家的健康干杯”。六天后,他帶領家人踏上返回自己莊園的歸程。

其實,《美國憲法》只規定了每屆總統的任期,并未對總統連任規定任何限制。從華盛頓的情況看,他若想連任下去不會有什么問題,甚至思想激進、民主意識鮮明的杰弗遜也曾認為華盛頓可以成為終身總統。但為了更圓滿地實踐民主共和制,華盛頓以自己的行動排除了總統終身制,這就開創了總統任職以兩屆為限的先例。在美國歷史上,只有富蘭克林·羅斯福連任四屆總統,但這是特殊時期的一個特例。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國會通過憲法第22條修正案,重新恢復華盛頓以實際行動立下的老規矩,明文規定:“任何人不得被選任總統兩屆以上。”

華盛頓離職以后,將自己離職以來的感受以明快的筆調告訴了大西洋彼岸的拉法葉特:“親愛的侯爵,我終于成了波托馬克河畔的一位普通的老百姓了,在我自己的葡萄架下乘蔭納涼,聽不到軍營的喧鬧,也見不到公務的繁忙。我此刻正在享受著寧靜而快樂的生活。而這種快樂是那些孜孜不倦地追逐功名的軍人們,那些朝思暮想著圖謀劃策、不惜滅他國以謀私利的政客們,那些時時刻刻察言觀色以博君王一笑的大臣們所無法理解的。我不僅僅辭去了所有的公務,而且內心也得到了徹底的解脫。”華盛頓退休之后安詳平和地在鄉間過著逍遙自在的田園生活,他做著自己愛做的事情,諸如農田實驗、環境布置,甚至還提出并實施了美國西部開發的計劃。在擁有大量私人時間的條件下,他能夠最大限度地享受個人的心理空間。

權力、地位、財富,很少有人能夠抵擋住它們的誘惑,而華盛頓不為所動,放棄了自己稱帝,拒絕了許多手下向其獻媚的冠冕堂皇的稱呼,對于權力并不沉迷,這一系列的行為沒有平和的心態是不可能做到的。正因如此,他得到了美國人深深的懷念和長久的尊敬。

當心態有了平和而又不失進取的弦音時,許多棘手問題便可迎刃而解。問題解決之后,還可以從容身退,將光環讓給別人,把自在留給自己。

感悟淡泊:

權力、地位、財富,很少有人能夠抵抗住它們的誘惑,然而,世上真正能夠美名永存,世代受人敬仰的人,都是那些不為名利所動的人。可以說,你能放下多大的誘惑,你就能得到多大的尊重。

5.太多的人因為一念之貪失去好運

中國神話“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剛成仙的時候,很想找一個弟子傳授仙術,而他收弟子最重要的一條標準就是不貪心。他把自己變成一個賣湯圓的老人,在攤子上貼了一張紙,上寫:“湯圓一文錢一粒,兩文錢吃到飽,歡迎品嘗。”從早到晚,許多人都聞風跑來吃湯圓,卻沒有一個是吃一文錢一粒的,全部都是兩文錢吃到飽,這種便宜哪里找?眼看天黑了,呂洞賓心想收徒無望了。突然,有一個年輕的男子,付了一文錢,吃了一粒湯圓就走,呂洞賓大喜過望地追上去,問:“年輕人,你為什么不兩文錢吃到飽?”男子面帶無奈的神情說:“我身上就剩一文錢了,誰不想吃到飽,笨蛋!”呂洞賓怔在當場,長嘆一聲,縱身飛回天上,終身再也不收弟子了。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憂不足,患起于多欲,福生于不貪;天下的事,占不得便宜,有了占便宜的貪心,便有占不到便宜的懊悔;年輕人的一念之貪,錯失了好運,斷送了前程,與其說天意,毋寧說自取。小報上登了一則廣告:匯款10元錢,你將得到賺1000元錢的方法。一個日子艱難的人見此廣告,格外驚喜,立刻按賬號匯去了錢。幾天后,他果然收到一封來信,上面的秘訣只有一句話:找100個像你這樣的傻瓜。“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當沒有誘惑在眼前時,這句話人人都懂,然而,“好事”臨頭,多少人又因此失去了判斷力。世上有太多的人因為一念之貪,失去好運,甚至失掉了原本擁有的美好。很多人認為,好運氣總是反復無常,其實并非如此。只是當你生出貪欲,想要利用好運氣為你謀得更多利益之時,也就是它跟你翻臉之時。

感悟淡泊:

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憂不足,患起于多欲,福生于不貪;天下的事,占不得便宜,有了占便宜的貪心,便有占不到便宜的懊悔。

6.凡事要有度,對錢財的渴求也是如此

佛陀說:只有斷掉各種貪欲,才能戰勝一切痛苦。佛教的戒律是符合中道原則的。佛教要戒除貪欲,但并不是讓人變得無情無欲,如同木石。據《歷代法寶記》,武則天問諸大師是否有欲,智詵大師答曰:有欲。武則天大疑,道:既是高僧,緣何有欲。智詵大師道:生則有欲,不生則無欲。武則天嘆服。

作為現實社會的有情眾生,有欲是正常的,是有生命力的表現,并不是要禁絕人的所有欲望,只是要消除人的不合理的、過分的、有礙身心健康的欲望,從而完善人生,使人生更加幸福。遠離無欲與貪欲兩邊,達到中道,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健康的人。

現代社會科學進步,經濟繁榮,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水平較過去大有提高,以往的奢望已成為今日的現實,在這種條件下,一味要求一雙襪子“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生活方式已經不合時宜。

只不過,凡事要有度,過猶不及。對錢財的渴求也是如此。

古時候有一位有智慧的僧人,有一次,正當教化回來的途中,在森林里遇到一隊商人,他們到外鄉從商路過此地。這時適逢傍晚,太陽已西下,商人們扎營在這兒過宿。那位出家人看到這些商人以及大小的車輛載著大量貨物,并不關心,像是沒有看見一樣,只管在離商隊營帳不遠的地方徘徊踱步。

這時從森林的另一端來了很多山賊。他們打聽到有商隊經過,就想乘夜幕降臨以后劫掠財物。但當他們靠近商營的時候,卻發現有人在營外漫步。山賊怕商隊有備,所以想等大家都睡熟才好動手,然而營外巡邏的那個人,通宵不入營休息。天已漸漸亮了,山賊因無機可乘,只得氣憤地大罵而走。

正在營里睡覺的商人,忽然聽到外面的動靜,趕快跑出來看,只見一大隊的山賊手執鐵錘、木棍往山上跑去,營外唯有一位出家人站在那兒。

商人驚恐地走上前去問道:

“大師,您見到山賊了嗎?”“是的,我早就看到了,他們昨晚就來了。”出家人回答說。“大師,”商人又問道,“那么多的山賊,您怎么不怕?獨自一個人,怎能敵得過他們呢?”

出家人一點也不緊張、不慌忙,他心平氣和地說道:“各位,見山賊而害怕的是有錢人。我是一個出家人,身無分文,我怕什么?山賊所要的是錢財寶貝,我既然沒有一樣值錢的東西,那么無論住在深山或茂林里,都不會起恐懼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城县| 务川| 武汉市| 泰兴市| 榆中县| 平泉县| 新建县| 乐安县| 平江县| 鹤庆县| 化州市| 广州市| 罗甸县| 北海市| 绥阳县| 沙坪坝区| 六盘水市| 邵武市| 高平市| 鄯善县| 卓尼县| 金平| 平果县| 桐柏县| 昌图县| 温州市| 化德县| 山阳县| 扶余县| 山丹县| 钟祥市| 天津市| 平顶山市| 金昌市| 和龙市| 奉贤区| 邻水| 漾濞| 新绛县| 七台河市| 静安区|